• 安徽省书协顾问荆涛书法(保真)
  • 安徽省书协顾问荆涛书法(保真)
  • 安徽省书协顾问荆涛书法(保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安徽省书协顾问荆涛书法(保真)

580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不详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软片

尺寸68 × 34 cm

货号1567

上书时间2017-06-12

四友斋书画社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以照片为准
商品描述
荆涛,字济川,别署望杏楼主、颍州布衣。1942年生,安徽界首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家协

荆涛
会顾问、安徽省政府业余书画社顾问、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老战士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艺术顾问、第六届安徽省艺术节书法作品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江淮诗书画研究会顾问,安徽省楹联学会理事、高级美术师。[1] 
其书从赵子昂入手,继之上追晋唐,学二王,效鲁公,临《书谱》,仿怀素,仪张颠,读米芾字,摹王铎书,四体皆能。荆涛书法尤以隶书见长,20世纪80年代初他名声鹊起,成为安徽书坛青年领军人物之一。1980年应邀为包公祠题匾两块--“色正芒寒”、“庐阳正气”。其间由于研习汉简牍帛书卓然有成,受到艺术大师赖少其先生的厚爱与肯定。[1] 
荆涛先生摒弃俗流、淡泊名利、潜心书艺,书作多次入选全国性的大展和国际间的交流展,展迹遍布全国十多个大、中城市,和日、韩、新、泰、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并多次获奖,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传略和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国家重点图书,沙孟海主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图书。[1-2] 
人物生平
荆涛先生是安徽省出道早、成名也早的著名老书法家。1980年国庆,安徽省在中国博物馆举办“文房四宝”
展,他书写的“精英铺雪松操凝烟;亳颖如飞石晕金星”对联和“艺林精华”横幅就受到了京城名家启功、沈鹏、李铎、朱乃正、陈半桥的赞赏。他为合肥包公祠题写的“庐阳正气”匾额也受到了复旦大学著名书法教授柳曾符先生的青睐。[1] 
1980年安徽省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文房四宝”展期间,因其所书隶书巨幅抱柱楹联、横匾引起启功、沈鹏、李铎、朱乃正以及历史博物馆的陈半桥副馆长等京城名家的震惊、赞叹而名噪京城,80年代初他名声鹊起,成为安徽书坛青年领军人物之一。1980年应邀为包公祠题匾两块:“色正芒寒”(包公塑像上方,颜楷)、“庐阳正气”(隶书,此块匾后移至清风阁)。其间由于研习汉简牍帛书卓然有成受到书画艺术大师赖少其先生的厚爱与肯定,与之结下了深厚的翰墨情缘。后又先后应邀为包公墓园、清风阁、逍遥津公园、李鸿章享堂、安大校园等题了匾、联。1985年4月和1993年6月,先后应邀作为安徽省首次书法代表团成员出访日本、韩国。[1] 
艺术特点
其书从赵子昂入手,继之上追晋唐,学二王,效鲁公,临《书谱》,仿怀素,仪张颠,读米芾字,摹王铎
书,四体皆能。荆涛先生书法尤以隶书见长。他的隶书,出入于秦汉碑简帛书之间,沉、活并蓄,静、动相生,风格独特,意味隽永,他依古人之法度进行摹拟,师古人而又不拘泥于古人,以自己之性情加以脱化,融会贯通,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形成自己个性鲜明、古朴典雅的、兼具古典美和表现力的荆氏书风——质朴厚重、不尚虚华,其隶书浑厚凝重,行草书洒脱飘逸、章草书和甲骨文书法亦取得不俗成就。[1-2] 
成就及荣誉
其,传略和作品被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1982·书法集》(国家重点图书,沙孟海主编)、《中国美术家人

荆涛作品
名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美术年鉴》、《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人录》、《中国当代书画家名人大辞典》、《中国专家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名胜诗文墨迹大观》、《成语连环八百阵书法大典》、《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精品集》、《中华百家姓氏堂号堂联大观宝笈》等。与人合编注《邓石如书法篆刻全集》(卷二)。作品先后被国内外许多单位、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收藏、刻碑。如:如安徽省群艺馆、省档案馆、省图书馆、以及黄帝陵、南宁市博物馆、连云港市博物馆、周总理纪念馆、刘开渠纪念馆、聂帅陈列馆、麻城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馆等。还被《安徽日报》、《山西日报》、《合肥晚报》、日本高知市“纸的博物馆”、高知市日中友协、澳门马万祺先生(全国政协副主席)等收藏。刻碑的如:李太白碑林、包公墓园碑林、常德诗墙、中华百家姓氏始祖碑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雕塑园刻石鼓等。[1] 
个人作品
出版有《荆涛书法集》。[1] 
社会评价
对于荆涛先生的为人和书法,业内人士评价很高,称之为:德高望重。
“其隶书出入于秦汉碑简帛书,四体皆备皆能,尤以汉简帛书意味的隶书见长。行草书温雅不俗、圆润流

荆涛作品
畅,其中不乏萧散飘逸的韵致和不激不厉的晋唐风度。章草书秀美俊逸,独领风骚。甲骨文书古朴典雅,有清气袭人” “当代书家,就隶书而言,如此厚朴、而又生机勃勃、别有风韵的态势已鲜见独有了”(引自孙叙伦《荆涛书法集序》)。
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郭因老先生也有评:“荆涛忠厚、朴质、踏实,做人讲诚信,不苟且,不敷衍,从不奉承人,也不得罪人,处处直道而行。做事讲认真、不耍滑、不偷巧、不张扬、不作秀……”。“他做人实实在在,写字也实实在在。虽也有藏有露,有方有圆,有凝重有雅逸,但更多的成分是藏,是方,是凝重。他总是欲纵还收,欲放还留。他的字更多的是像山而不是像水,更多的是像石而不是像风。”“他写的字,一看就是一种毫不故弄玄虚、毫不炫耀技巧、毫不指靠噱头出彩的字。”“他的行草,圆融厚重而不张扬,稳健遒俊而不浮飘,行笔或疾或徐,均有韵致,用墨或浓或淡,皆具风神。他的一些甲骨文作品,古朴与稚拙相结合,一派静穆典雅之气盎然于纸上。他的一些隶书作品,既沉稳又鲜活,静气与生气并存。他的融汉简与帛书于一体的作品,则风格独具,别有一种精彩。”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以照片为准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