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质学家何立贤信札1通9页(保真)
¥
2980
八品
仅1件
作者何立贤
年代90年代 (1990-1999)
页数9页
尺寸26 × 19 cm
货号6914
上书时间2019-05-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品
-
以照片为准
- 商品描述
-
地质学会会长,国务院津贴的获得者。他是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第一批勘查地质结构、寻找地下宝藏、保护地质环境的领军人物。但是,六盘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从水城飞出去的一只雄鹰,又是水城三线建设的奠基人之一。
何立贤,1920年出生在水城县城关的一个耕读之家。七岁读私塾,后读水城二小,1936年进水城师训班。后来在哥哥的带领下,离开故乡,到贵阳进了著名的达德学校。从此开始了他壮丽的人生路。
我写的那首长诗《煤都赋》里,有这么几句:
第一支勘探队,开进了沉睡的山乡,
第一台钻机,驱散了古老的荒凉,
第一座铁塔,把高原明珠点亮,
第一个煤矿,开创了乌蒙风光,
有多少矢志英雄,把青春献上,
有多少痴情烈士,忍把黄泉作故乡。
人们都把这几句诗看成是浪漫主义的文彩,其实那是写的现实,写的就是何立贤他们带领的勘探队,两次回水城为故乡三线建设作的奠基工作。
新中国建立后,从国民党手中接过来的,是一个国穷民贫的烂摊子。国家要建设,百废待兴,最急迫的是摸清地下资源。1950年3月在成都成立“西南地质调查所”,随即决定派出勘探队奔赴贵州,深入水城县的观音山、赫章县的铁矿山开展勘探工作。这是建国后,西南地区派出的第一支勘探队。处在风华正茂年仅三十的何立贤兴奋不已,申请回贵州为故乡寻找地下宝藏。就这样,他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踏上观音山那片古老的土地。
1950年水城县还是一个蔓草荒烟的不毛之地,观音山更是高寒的山区。在那里从事地质勘探,条件十分艰苦,尤其是冬天,更是举步艰难。据何立贤的回忆:“冬天没有新鲜蔬菜,队员们吃的是辣椒水拌包谷饭。打井没有水,雇来十多匹马,驮水上山。数九寒天,地上结着厚厚的凝冰,钻机照样不停。大雪封山,队员们脚穿草鞋,在茫茫雪原上从事地形测绘。”
后来因各地勘探任务重,队长、副队长都先后调走了,何立贤是队里唯一的技术能手,留下来主持工作。整个地质测量、矿区填图、岩心记载、槽坑编录等,全由他独立承担。身边没有老师,勘测没有先例,任务又紧迫,只好日以继夜地拼命工作。边干、边学、边总结。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到1952年冬,终于编制完成水城观音山《铁矿初步地质调查报告》和《铁矿地质简报》,计算出观音山铁矿储量为326.7万吨,为贵州地质工作翻开了新的一页,也为后来三线建设中在水城筹建钢铁企业奠定了基础。何立贤一直在观音山奋战到1953年,才转到遵义团溪从事锰矿的勘探工作。
1958年贵州省决定在水城大河边筹建第一座现代化的煤矿,何立贤又第二次回到故乡。调到大河边,帮助指导一至四号井田的测量编写工作。上级要求要在两个多月内完成任务。时间紧,工作量大,十八个可采煤层,要提交四十八张储量计算图。在何立贤的带领下,全体队员日夜奋战,终于按时完成《水城大河边煤矿一至四号井田储量报告》,为水城第一个煤矿,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水城煤田大开发树起了第一面旗帜。
何立贤是从水城县飞出去的一只雄鹰,又两度回故乡来为三线建设铺路,所以,把他尊为水城三线建设的奠基人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照片为准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