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意》(作者 陈聪)
¥
36
¥
36
九五品
库存5件
作者陈聪
出版社江西高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7-01
印数2000千册
装帧平装
页数170页
字数137千字
定价36元
货号wx03
上书时间2017-03-0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陈聪,女,80年代生于广东潮汕地区,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自幼深受潮州音乐熏陶,并师从名家研习古筝,至今二十余年。虽筝艺粗浅,但对古筝文化有深刻理解,筝情浓烈、筝心不渝。她以文字的形式,从音乐出发,抵达音乐之外的情节和情感。期冀以悦耳之筝曲、悦心之美文、悦目之美图,为纷繁的日常增添些许优雅、温暖与洒脱。
内容介绍:
《筝意》从文学的角度对古筝曲的背景、特点、内涵、思想等方面进行解读,结合作者个人的经历、感悟、思考,将文学的深刻和音乐的旖旎互相结合,以悦耳之这本书筝曲、悦心之美文、悦目之美图,构建一个优雅、温暖的感官世界。
《筝意》一书共24篇文章、约12万字。分为古韵、今声、流派三大篇章。“古韵”一章介绍了《高山流水》、《广陵散》、《崖山哀》、《梅花三弄》等8首保存有中国传统韵味的筝曲;“今声”一章介绍了《战台风》、《春到湘江》、《雪山春晓》、《彝族舞曲》等9首新中国成立之后创作的筝曲;“流派”一章从六大筝派代表曲目切入,介绍了六大筝派的特点。
这本书既有乐曲和流派特点的分析,同时结合个人经历、感受与思考,力求立体呈现音乐的丰富层次。摒弃一般器乐曲书籍着眼技巧的分析手法,从内涵带出技巧,将文学与音乐结合,使文章更加感人、暖心。
序:在人文的温度里感受筝乐魅力
文丨樊岗
当我六七年前第一次看到陈聪写的关于古筝的文章,顿时就眼前一亮。以往但凡关于古筝的文章或书,基本上都是曲谱、技法的分析或人物的介绍。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有知识的广度、思考的深度、人文的温度的古筝文章。今天,这些文章终于集结出版为《筝意》,可以说是填补了古筝界的空白。
说这本书有知识的广度,是因为它较为系统地整理了古筝的发展历程、流派特点、代表曲目和人物等资料,更旁征博引、引经据典,围绕各首曲子介绍了背景、渊源、技法等等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如《广陵散》一篇讲述了嵇康、聂政、《笑傲江湖》的故事,《梅花三弄》一篇介绍了古筝与古琴的区别,《茉莉芬芳》介绍了民歌《茉莉花》的流传概况。内容广而不散、文笔简练又略带诙谐,读之引人入胜、爱不释手。而且她是以治学的态度来组织这些材料的,从书后的参考文献就可以看出她的认真与严谨。
说这本书有思考的深度,是因为它夹叙夹议,亮明了作者的态度。在《战台风》一篇中,陈聪认为“以防患于未然的敬畏之心取代一切侥幸心理,这正是应对一切天灾应有的有为态度”。在《崖山哀》中,她认为“华夏文明虽历经元明清几朝的低迷,然而礼义廉耻的底蕴尚存,因而崖山之后,华夏文明不灭”。在《古筝的发展历程》中,她甚至敢于指出当前部分习筝者的错误做法,发人深省。
最难能可贵的是,《筝意》自始至终都充盈着人文的温度,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每一篇都融入她的真情实感。在她笔下,我读到了魏晋名士的洒脱与无奈,南宋亡国时君臣的悲哀与决绝,征战沙场的将军的勇猛与悲壮,相思少妇的深情与哀伤,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写,字字触动我的心弦,让人感同身受。
对于我这个以筝为业的教师来说,《筝意》的出版让我有了一本极佳的参考书。对于习筝者,《筝意》有助于筝艺修养的提升。而对于诸多听筝的朋友,我认为它有助于开拓眼界,加深对古筝的理解。我赞成陈聪在这本书封面上写的:古筝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雅士,它就是可亲可近的邻家女孩,喜怒哀乐形于色的性情中人。可能有些朋友,认为古筝都是《平湖秋月》之类的月朗风清、舒缓柔和的风格。但,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古筝是一种表现力极其丰富的乐器,各种风格都能够驾驭,总有一种风格能够契合我们某时某地的某种心情,或者纾解某时某地的某种情绪。比如需要平心静气时可以听《寒鸦戏水》、《出水莲》,需要补充正能量时可以听《战台风》、《将军令》,需要感受喜悦时可以听《彝族舞曲》、《春到湘江》……
希望作者写出更多的古筝的文章,让更多人感受筝乐魅力,了解古筝、喜爱古筝,让古筝艺术不断发扬光大、传承发展。
(作者系星海音乐学院教师)
品几曲筝乐,读几篇美文,在明媚的春光里,收获明媚的心情。
古筝并非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雅士,而是可亲可近的邻家女孩,喜怒哀乐形于色的性情中人。筝中有人间百味,可愿与我共品?
在《高山流水》的欢畅中,你可知我欲与你演绎伯牙与子期的传说?
在《广陵散》的杀伐声中,你可知嵇康心中的抗争与无奈?
在《出水莲》的恬淡中,你可知客家先民的艰辛与信念?
在《寒鸦戏水》的旖旎中,你可知生活的闲适与乐趣?
在《雪山春晓》的欢快中,你可知春天的喜悦与生机?
在《瑶族舞曲》的婉转中,你可知瑶家的坎坷与豁达?
……
不如,就打开这本书,以文品筝,以文会友,让我们在《筝意》中相遇相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