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 中国隐逸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隐逸文化

有字迹勾刬水渍黄斑破损压痕不影响阅读

89 八品

仅1件

广东佛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适民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7-05

装帧平装

货号a9

上书时间2024-01-16

佛广书斋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孙适民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1997-05
  • ISBN 9787543814707
  • 定价 8.1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其他
【目录】
目 录
引论
第一章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中国古代“士”的人格类型
第一节 伏清白以死直
第二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第三节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第二章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有见于几先”的全身适性之隐
第一节 乱世全身之隐
第二节 “濯淖�泥”的持操之隐
第三节 “乐在风波不用仙”的怡情之隐
第三章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独善其身的撤退之隐
第一节 不堪吏职
第二节 游宦隐士
第三节 前朝节士
第四章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
――不惮身殃的矫世之隐
第一节 竹林名士
第二节 童心傲骨
第三节 至情至人
第五章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求遂其志的蛰伏之隐
第一节 济世英豪
第二节 山中宰相与客座宰相
第三节 终南捷径
第六章 幸有微吟可相押,何须檀板共金樽
―――隐士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活动
第一节 隐士的物质生活与酒
第二节 隐士的精神生活与社交
第三节哲理的慰藉
第四节 艺术的人生
(一) 文学
(二) 绘画
第七章 年来渐识幽居味,思与高人对榻论
――隐士形成的文化机制
第一节 隐士形成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隐士形成的社会政治制度
(一) 宗法制
(二) 君主专制
(三) 选举与科举
第三节 隐士的哲学文化思想
(一) 儒家的“无道则隐’
(二) 道家的避世全身之隐
(三) 佛家的厌世之隐
第四节 对隐士的社会评价
第五节 士的人格悲剧和悲剧意识的消解
跋 钓胜于鱼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