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常非
木刻作品选集、版画、画集
¥
68
九品
仅1件
作者孙常非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1
印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上书时间2020-07-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
因年代久难免边缘角有磨损或者撕裂部分。画册,月历,年画,挂历,邮票,文革,工艺品,美术文献,画集,日历,册页,美术,连环画,期刊,自然旧(注:如有十品的书本店统一标示9.5品)品相描述只代表个人观点,有疑问请提前咨询。仔细看图,拍照技术有限,会出现一些色差。尽量会把有缺损处图文描述清楚及展示出来,还请自鉴!避免争议!
- 商品描述
-
孙常非(1920-1986),吉林人,是20世纪初期东北版画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也是中国绘画透视学研究的先驱。曾于吉林师范大学图画系学习,先后任教于吉林第四国民高等学校、吉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大、中院校。在特殊时代、地域、历史背景下生活、创作、育人,版画创作尤富成就,更于教学中开拓了绘画透视学理论。著有《透视画法》、《透视学教程》、《绘画应用透视学》等书。
孙常非的作品刀法豪放,刀风朴拙,充满了朴素情怀和斗争意识,1941年创作的《自刻像》以强烈的艺术语言将画家的愤怒与勇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孙先生的木口木刻作品则展现出另一番艺术趣味。木口木刻多取纤维细密的木料横断面而作,画面以细腻的线条、流畅的刀法和富有层次的构成见长,《建设公园》、《炼钢》、《欢迎起义的国民党空军》等作品借助此一特殊艺术特点,实现了题材、形式和材质的完美融合。
新中国成立后,孙常非先生接受新任务,筹备鲁迅美术学院艺用透视课程,著书《透视画法》,由艺术家转为基础课教员,在沉寂中为艺术和工作付出努力,显示出质朴的心灵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孙常非先生是20世纪上半叶东北版画界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亦是中国绘画透视学领域的先驱。青年时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鼓舞,以刀笔利痕刻划生活,为民众疾苦呼号,留下了具有强烈时代精神的画作。其四十年代身处日本侵略者占领下阴霾密布的伪满洲国,创作的《挣扎》、《饥饿的人们》等作品,表现出抗争不屈的精神以及艺术家的正义和良知。其木口木刻作品更以独具特色的版画语言成为中国近代版画史中不可忽视的印痕。1948年,孙常非先生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从此为新中国艺术教育事业奉献一生。其作为中国绘画透视学基础理论的创建者、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为此倾尽心力,不仅使当时鲁迅美术学院的透视教学水平在全国美术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其透视教学理念更影响了一代艺术学人。
2012年8月,"刀笔利痕--孙常非木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综合展示了孙常非先生148幅艺术作品以及凝聚其半生心血的透视学著作,呈现了孙先生的人生之路和艺术创造,并以此纪念这位于时代洪流中默默奉献的艺坛先辈,感悟时代刀笔耕耘之下的崇高风范。展览举办之际,孙常非先生的子女向国家捐赠孙常非版画作品58幅,由中国美术馆收藏,由此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孙常非版画艺术序列,为后人认识、了解和研究东北地区早期版画,特别是新型木刻运动在东北地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参考
— 没有更多了 —
因年代久难免边缘角有磨损或者撕裂部分。画册,月历,年画,挂历,邮票,文革,工艺品,美术文献,画集,日历,册页,美术,连环画,期刊,自然旧(注:如有十品的书本店统一标示9.5品)品相描述只代表个人观点,有疑问请提前咨询。仔细看图,拍照技术有限,会出现一些色差。尽量会把有缺损处图文描述清楚及展示出来,还请自鉴!避免争议!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