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青城小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青城小调

9.8 4.9折 20 全新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郇芳,铁燕 著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12-12

印数1.5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页数163页

字数146千字

定价20元

货号B7-C5

上书时间2018-02-07

奕博轩书坊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L青城小调》分为上下编。上编为青城小调的概述,分为四章。《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L青城小调》第一章,多元生成,主要描述青城的地理环境、地方历史及人口变迁。目的是把音乐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来理解。第二章,溯源寻流,大体梳理曲子的发展,是为了说明青城小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中国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三章,曲之构成,是从音乐方面来分析曲子的结构。第四章,薪火传续,主要叙述对青城小调的创作、整理、传承方面作出努力的参与者的生平及事迹。

目录
上编 青城小调概述
第一章 多元生成——青城掠影和青城小调的生成环境
第一节 一方水土一方人
第二节 多元共存曲调生成
第二章 溯源寻流——青城小调的渊源探寻
第一节 民间曲子发展概况
第二节 青城小调,明清俗曲之遗响
第三章 曲之构成——青城小调音乐特征
第一节 结构特征
第二节 形态特征
第三节 调式特征
第四章 薪火传续——青城小调的传承
第一节 乐人概述
第二节 乐人小传
第三节 现状与保护

下编 曲牌(调)分析
第一节 银纽丝
第二节 风筝调
第三节 太平年
第四节 闪断桥
第五节 越调
第六节 洛江岸
第七节 三朵花
第八节 三杯酒
第九节 么日调
第十节 渐渐高
第十一节 梨花调
第十二节 打拉调
参考文献
后记
收起全部↑
精彩书摘
  第二章溯源寻流——青城小调的渊源探寻青城小调,因为它婉转的旋律、动人的情节,如同迷人的花朵,顽强地扎根在青城这块不很肥沃的土地上,并且开放至今。简单的表演形式以及普通的接受群体,又如黄河岸边的杨柳,只是风在不经意间捎带来的一颗种子,它就落地生根。它究竟是什么呢?就让我们翻开一本本的辞典和一叠又一叠的各色文献,在泛着墨香的文字中寻找它的踪迹。
  青城小调与众多的“曲子”一样都源于明清俗曲,而且是经过了都市、集镇的流传,得到市民和文人们的爱好,并经过了进一步的加工、定型和发展了的曲牌连缀的形式,事实上,青城小调就是曲子的地方性名称。它成于民间,存于民间,是民间性、自娱性的音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时代音乐形式的形成、诗歌风格的改变,是与“曲子”形式的不断丰富、不断改变有关。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曲子发生源头上来了解一下中国的“曲子”,以便我们比较全面地来理解青城小调。
  第一节民间曲子发展概况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种群历史记忆的载体之一,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音乐文化。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唱一方歌,这是音乐的一种区域性标志。但是,历史是发展的,人群是流动的,随着人群的流动,这方有了那方的歌,习f5方人也唱起了这方的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劳动力分工与协作,音乐也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历史上丝绸之路的商旅驼队、一次次西迁的中原移民以及戍边士卒,带来了中原文化,显然他们的音乐也随着他们的足迹遗留在了他们踏过的土地上。
  一、民间歌谣,传统曲子发展之滥觞曲子,简单地说就是歌或民间流行的歌。歌是由曲和词组成的;曲子则是由曲牌和词组成的,有固定的曲谱或词牌。它是演唱艺术上、音乐上得到了加工的民歌,虽出自民歌,同时也脱离了最初的民歌形式而不同于一般的民歌。它具有民歌的特征,但它的演唱程式更为严格,而不像民歌那么自由。在近代,曲子又常常称作小曲,是相对戏曲、文人散曲的名称,一般是指明清时代南北曲以外的各种民间歌曲。小曲的“小”,与结构规模上的大小无关,是指它的曲调形式较为简单而已。小曲在民间的俗称很多,如俗曲、俚曲、市井小令、时调、清曲等。
  原始时代的艺术,是以诗、歌、舞三者相结合的形式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越来越明细,越到后来,诗、歌、舞三者之间越有彼此分工的倾向。汉代相和歌的发展经过了徒歌(清唱,无伴奏)一但歌(有伴唱而无伴奏)一相和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一相和大曲(由“解”、“艳”、“趋”、“乱”四部分构成,歌唱、舞蹈、器乐三种艺术有机结合的综合性歌舞大曲)。从东晋至隋约200多年间,以南方民问谣讴吴声、西曲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清商乐大为盛行。汉魏西晋的一部分相和旧曲被清商乐所吸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清商乐改称清乐而继续流传。
  同时,自汉魏以来有不少乐曲移植为琴曲或鼓吹曲而仍在流传。自此以后,作为独立意义的相和歌已不复存在。
  唐代,已经把经过加工了的民歌称为“曲子”,就有了真正意义匕的曲子。此时期的曲子,已经不同于一般的民歌,比一般的民歌应用更广泛。除了仍可以像一般民歌一样单独清唱,还被广泛地用于说唱、歌舞之中。唐代的曲子,见于敦煌藏经洞内的资料,包含歌词近六百首,涉及的曲调八十曲左右,其歌词作者只有少数可以确定。这些资料虽然是为佛教所保存,但其内容所反映的生活面是比较广泛的。从词体形式来看,有诗体格式的(七言、五言),有长短句式的;从曲式结构来看,有单个的只曲,有同曲分节歌的形式,也有分成若干段的大曲,等等。唐代的曲子,虽然我们至今所能见到的只有歌词,没有其他说明,就仅有的资料,也可以看出,由于应用在各种音乐形式之中,在结构上,曲子已经突破民歌最初的样式向更高艺术形式发展。唐代曲子中,有很多利用同一曲调,填写不同歌词来描写不同的内容,抒发不一样的感情。这与后来说唱戏曲中同一曲牌也常常用以描写不同的内容,这样的形式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音乐中,同一曲调,由于节奏、旋律经过细致处理,就可以千变万化。民间的乐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变奏的手法,可以根据同一曲调的大体轮廓,进行各种各样的变奏处理,使之符合于不同内容的要求。唐代以后直到今天,这种传统,在民间一直得到继承和发扬。
  宋代,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大都市更为兴盛,市民队伍日益壮大,都市成为民间音乐的汇集中心。曲子经过长期广泛的流传,在城市已渐渐受到文人的注意,民问曲子开始了有文人参与填词创作的时期。宋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淫奏,殆不可数。古歌变为古乐府,古乐府变为今曲子,其本一也。”①这里一方面说明曲子历史来源已久,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曲子在宋代的流行程度。民间曲子成为多种音乐形式的主要构成因素。当时模仿民间曲子创作歌词的知名词人已有两百多人,根据现在留存下来的作品,包括了有八百多个词牌名称,这一点足以说明民间曲子的繁盛要远远大于文人的创作。
  诸宫调是中国宋、金、元时期的一种大型说唱艺术。有说有唱,以唱为主。以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短套,首尾一韵,再用不同宫调的许多短套联成长篇,以说唱长篇故事,因此称为“诸宫调”或“诸般宫调”。诸宫调由韵文和散文两部分组成,演唱时采取歌唱和说白相间的方式,基本上属叙事体,其中唱词有接近代言体的部分。据传为北宋熙宁至元祜年间泽州(今山西晋城)人孔三传首创,这是一种以调j陛变化(兼调高和调式两方面)丰富而得名的说唱音乐。诸宫调将唐宋以来的大曲、词调、缠令、缠达、唱赚以及当时北方流行的民间乐曲,按其声律高低归入各个不同的宫调,用以说唱故事。诸宫调虽然产生于北方,随着宋朝南渡,也传到了南方,遂有南北诸宫调之分。南北诸宫调的区别主要是曲调腔谱的变化。现代诸宫调作品保存最为完整者为金人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的出现,为后世戏曲音乐开辟了道路。
  ……
收起全部↑
前言/序言
  青城小调,是一种歌唱、表演与器乐演奏相结合,以演述短小故事的音乐形式。它流传在甘肃榆中县和白银市周边地区,据说是出自清末青城人张海润之手,20世纪40年代以前广泛流传在青城周边地区,每逢春节前后村村组织排演,为村民们所耳熟能详。40年代青城人刘自重自发搜集、整理曲本两册,命名为《西厢调》,因曲子中有八折《西厢记》中的内容故名。甘肃省2008年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所用名称是《西厢调小曲》,也是刘自重“西厢调”的沿用;当地文化工作人员建议命名为“西厢小调”。本书在定稿时,笔者将其定名为“青城小调”。为此,本书有必要首先对此做出说明和解释。
  “青城小调”作为一个流传区域并不十分广泛的地方性乐种,也只是历史悠久的“曲子”类型的一种地域化样式的延续,是流传在西北各地方各类“曲子戏”的又一地方性分流。这样的地方分流也常常被冠上各种能够体现其地方的、内容的、表演形式的特点的名称。比如“西厢调”,就是从曲子最初的内容而言;“眉户”、“民勤小曲”、“华亭曲子戏”就有了区域性;“灯盏头戏”当然就表演特色而言了。
  很显然,最初的青城小调冠上“西厢调”就使它能够区别于同时也在当地流传所谓“眉户”这样同种类的曲子,其意图也是在说明它不同于“眉户”这样乡土味道的曲子。“西厢调”,从名称上就能感觉到它并没有像“张连卖布”、“王婆骂鸡”这样的乡土气,更有一种“红袖添香好读书”的书卷气。“西厢”二字也只能说明其内容,后面却又加上了“调”,似乎是音乐曲调的名称,但纵观中国传统音乐的曲调,并没有叫做“西厢调”的曲调名称。众所周知的是,只要说西厢,那一定是在说张生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不会让人想起某种曲调来。至于青城小调中在最初的创作中有没有借鉴哪个《西厢》剧种中的曲调,从笔者粗浅的认识来看,更多地是借鉴了王实甫《西厢记》的词句,而不是曲调。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在第四章中有详细的叙述,这里不再赘述。事实上,刘自重在整理这些曲子的时候也正是看到了张海润所创作的曲子不同于当时也在流传的“眉户”之类的“小曲”,故当初命名为“西厢小调”,当地人也已经习惯于这种名称。但是到了90年代,刘自重再拿出自己整理的“西厢曲子”的时候,可能也是随着文化信息的广泛交流,他自觉这种称呼似有不妥,在留给后辈们的录音及手稿中也有将“西厢调”改为“青城曲子”的遗愿。
  通常所说的曲子是指城镇集市中广泛用于填词的民间常用曲调。一般来自经过长期流传、选择加工的民间歌曲。曲子的特点是来自民间,且有配乐形式是长短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表现的内容广泛丰富,有抒情写景、有反映社会、表现妇女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等。从应用范围来看曲子有用于说唱的、有用于歌舞音乐表演等的各种形式。这里所说的曲子,是指一种曲牌连缀的形式,在西北地区多是用曲牌连缀的形式来演唱故事,与板腔体的大戏更有明显的区别。它是明清时期流传的俗曲的延续。
  小调更多是指一首曲调,是流传在城镇集市曲调委婉细腻的民歌,是相对于山歌、劳动号子而言的。这在学界也已经被广泛接受了的概念。经过加工了的小调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也会逐渐被曲子吸收,成为曲子中的一首曲调或曲牌。小曲,现在学界的定义更多的是与小调联系在一起。小曲,就是小调的另一种叫法。虽然,小曲也曾经是多个曲调连缀的形式,比如,杨荫浏的《中国音乐史稿》中在论述明清时期的民间歌曲时就采用的是“小曲”,是把单个的曲调和多个曲调连缀都称为“小曲”。《史稿》在叙述当中是把“民歌”和“小曲”分列开来的,“小曲”是不同于“民歌”的。传统音乐理论发展到今天,对小调、小曲的概念已经比较清楚,那就是流传在城镇集市,是经过加工了的曲调,而且通常是一首曲调。至于曲子,基本上已经被确定为多种曲牌(或曲调)连缀的形式,有关曲子的发展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中有详细叙述。
  《青城小调》是兰州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编纂的“青城古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的专题之一。但是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偏重于一般性的描述,而是作为一篇探讨性质的论文,是我们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音乐文化现象所作出的一些思考;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甘肃地方民间音乐的个案研究。
  因为青城小调的流传范围比较小,对这方面的文献与研究都是停留在搜集、整理层面上的,本书在青城小调搜集整理的基础上,是对甘肃地方传统民间音乐中“曲子戏”更加地方化和区域化进行的梳理。“曲子戏”在甘肃民间极为普遍,这与甘肃古代就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碰撞、交汇之地密不可分。青城小调也是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下产生,但是青城小调有着更为鲜明特征,即曲子的唱词内容,与其他地方多是来源于民间生活的内容有所不同,青城小调似乎对才子佳人的故事更为偏爱。究其原因,这正是青城传统文化和积淀于人心的文化心理的反映。音乐方面,虽然曲子都是曲牌连缀形式,但所选择的曲牌也与其他曲子戏有所不同。
  我们编写本书的初衷是在总结各方面的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青城小调的特点,并祈愿读者能够通过本书感受到青城小调的魅力。但是,这个意愿也只是我们的主观愿望,至于事实上能否实现则是另一回事。因为,限于我们个人能力和个人见解的狭隘,可能并没有准确的概括出所描述对象的实际,反映出对象的真正的文化本质,故有待于实践的检验。
  本书分为上下编。上编为青城小调的概述,分为四章。第一章,多元生成,主要描述青城的地理环境、地方历史及人口变迁。目的是把音乐放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来理解。第二章,溯源寻流,大体梳理曲子的发展,是为了说明青城小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继承,中国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第三章,曲之构成,是从音乐方面来分析曲子的结构。第四章,薪火传续,主要叙述对青城小调的创作、整理、传承方面作出努力的参与者的生平及事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