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史【全八册】
正版全新 甘肃通史 甘肃通史全八册 全八册甘肃通史 甘肃通史(全八册 甘肃通史 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夏金元卷.明清卷.中华民国卷、当代卷)
¥
588
8.4折
¥
704
全新
仅1件
作者刘光华 主编
出版社甘肃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8
版次1
印刷时间2009-08
印数3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定价704元
上书时间2021-12-1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甘肃通史》是在甘肃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由省新闻出版局和读者出版集团组织实施的重大出版项目,并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担任主任的编纂委员会指导协调;兰州大学刘光华教授牵头,全面负责。2003年10月立项,2006年列入甘肃省“十一五”规划重大文化建设工程。经省内专家长达六年的精心工作,在祖国六十华诞之年出版发行。全书328万余字。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委会严格按照编写要求,积极搜集文献、考古资料、档案资料,吸收借鉴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整合有争议的学术观点,深入有关地方实地考察,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围绕基本事实予以论述,是一部完整论述甘肃历史的学术著作。主编和各卷作者的勤奋努力和通力合作,保证了《甘肃通史》的顺利完成。
《甘肃通史》时间跨度从远古到新中国成立,按时间顺序和历史阶段分为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夏金元卷、明清卷、民国卷,分卷撰写。
先秦卷的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到战国末,主要内容是原始社会时期的甘肃、夏商周时的甘肃方国、甘肃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甘肃、先秦甘肃文化等。本卷全面论述了旧、新石器时代甘肃境内的考古发现,传说中的甘肃历史,夏商周甘肃境内的部族、方国情况,还有秦的起源、早期历史,秦国的变法与强大及与周边部族的关系等。
秦汉卷从秦灭亡六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秦朝(前221——前206)开始,到黄巾起义失败(189年)结束。主要论述了秦统一措施在甘肃推行,万里长城的修建;西汉汉初巩固边防,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从政治、经济上开发甘肃和开通与维护丝绸之路的历史贡献,以及对周边民族因地制宜的统治措施;东汉初年刘秀消灭甘肃割据势力的斗争,羌族人民多次反抗东汉的斗争等重大事件。
魏晋南北朝卷从东汉末军阀割据、魏蜀吴鼎立局面的形成开始,到隋灭亡陈结束。该段历史包括四个阶段:曹魏、西晋、十六国、北朝阶段,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分裂割据时期。三国历史主要论述了魏、蜀围绕陇右展开的斗争。十六国时甘肃民族众多,政权林立,在甘肃大地活动的政权就有十多个,民族斗争和融和是这一时期历史的特点,本卷对民族政权在甘肃的活动展开论述,探讨了各地方政权的功过得失。北朝是向隋唐统一过渡的重要阶段,民族融合文化整合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本卷还就魏晋以来儒学在陇右的传播和和佛教的兴盛、石窟的开凿予以中肯的分析
隋唐五代卷从隋文帝589年灭陈开始,到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宋结束。这一时期甘肃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隋炀帝时以
“互市”为内容的张掖国际贸易会,是甘肃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表现了隋朝的富强;隋唐甘肃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活动在甘肃的各少数民族及其与中央王朝之间的关系,是论述的主要内容。而其中就唐蕃之间的交往、交流、冲突、对峙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卷充分利用敦煌文献,就敦煌和甘肃地区的儒学、佛教以及艺术的传播和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
宋夏金元卷起于北宋建立,止于1368年朱元璋灭元,大多时间属于割据状态。宋时河西地区的政权是夏,北宋仅统治陇山东西。南宋时,宋仅控制陇南一隅,而陇山东西属金,河西仍属夏;这时蒙古政权兴起于漠北,并灭金、灭夏。1247年,蒙古阔端与西藏佛教萨迦派首领萨班在凉州举行会谈,西藏归属蒙古国,标志着西藏地区属中国中央政府管理。本卷系统论述了各时期甘肃境内政权之间的兴衰和相互关系,理清了在这一复杂背景下的民族境遇,向读者呈现出甘肃的真实情况。甘肃行省一名,就是在元朝出现的。
明清卷始于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于清朝灭亡的1911年。主要内容是明清时期甘肃的军政建制、经济发展状况,明代的“三边”与蒙古族,明清甘肃少数民族的宗教与社会,明清甘肃的文化教育。本卷全面论述了明清甘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探讨了甘肃历史的进步趋势。
民国卷从1912年辛亥革命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是各卷中时间最短、历史与今天相连、变革剧烈的时期。本卷主要论述民国初年的甘肃,国民军统一甘肃前后的政局,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的甘肃,解放战争时期的甘肃,民国时期甘肃的教育、社会概况、科技与文化等。
《甘肃通史》各卷史事考证清晰,观点明确,文风质朴,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甘肃悠久的历史,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