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47.19 6.7折 ¥ 70 全新
仅1件
作者石雁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ISBN9787506875059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0元
货号11029247
上书时间2024-12-20
第一童舞蹈教育概述
舞蹈教育是一种美育,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总的来说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前提下,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各类舞蹈人才。本章将主要对舞蹈教育的相关理论展开论述。
第一节舞蹈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舞蹈教育的产生
舞蹈学和舞蹈教育学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舞蹈和舞蹈教育却有着悠久的过去。因此,正如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所说,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也是一切语言之母。
中国古代舞蹈教育与美育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早在西周时期。“礼乐”不仅是维系当时社会伦理纲常的基础,而且也是当时社会政治和教育的特征与标志。“制礼作乐”和“礼乐成人”就是当时儒家的教育思想。由此可见,礼乐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西周的乐舞教育则是中国礼乐教育的典型代表。①
舞蹈教育,从史料中看,周代就有明确的记载。从西周开始,学校式教育已很完备,形成了政教合一的办学体系.各级均建立了学校教育。《礼记·内则》明文规定:“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十五岁)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可见当时的舞蹈教育,已经制度严明,学校教育舞蹈的学制是从13岁到20岁,学习先文后武。“学习有一定的制度。学习期间,周王要亲自进行视察。学习时还专门有监督的人,对学习不认真的人,就要受到处罚,学舞时怠惰的,甚至要挨打。”“统治者们如此重视乐舞教育作用,其目的当然还在于培养称职的统治者。使他们充分掌握和利用这一套统治工具,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①
乐舞教育是周代“六艺”教育的重要内容。“六艺”是西周贵族子弟的根本之学,其内容包括礼、乐、御、射、书、数,其中“礼、乐”为六艺之首。这里的“礼”,不仅指礼仪、礼节、礼貌,还包含了为人处世、安邦治国的方法与技巧;这里的“乐”主要包含诗歌、音乐、舞蹈等纯粹的美育内容,其中舞蹈教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通称“乐舞”。
我国西周时期出现的舞蹈教育机构或学校“大司乐”,正是中国舞蹈教育的起点和标志。根据王克芬著《中国古代舞蹈史》和吕艺生著《舞蹈教育学》的研究,当时的“大司乐”就有从业人员2460人,学习的舞蹈有“六大舞”和“六小舞”。其中,“六大舞”又称“六舞”和“六代舞”,包括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集中整理与编创的从上古至西周六代帝王的宫廷乐舞,分别是黄帝时的乐舞《云门》、尧帝时的乐舞《咸池》、舜帝时的乐舞《大韶》、禹帝时的乐舞《大夏》、商汤时乐舞《大漤》、周武王的乐舞《大武》。它们主要用于国家的庆贺和祭祀大典,同时也是西周教育贵族子弟的雅乐舞。
六小舞包括帧舞、人舞、皇舞、羽舞、旄舞、干舞六种,是西周宫廷教育世子、国子、学士的教育舞蹈。其类似于现在我国台湾的“创造性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开创的“素质教育舞蹈”或美国学校的“教育舞蹈”。这里称之为美育舞蹈。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