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春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北京的春节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89.82 7.0折 128 全新

库存8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何大齐 绘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5511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11389461

上书时间2024-12-17

A365书库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何大齐,1940年生于北京,祖籍浙江绍兴。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1964年任教,从事绘画、书法教学多年,1998年被评为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教科所科研员(退休),北京美术教育理事、中国美术教育学会会员、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何大齐的书法、绘画均有声名,自称是“苦学派”,习练书画六十余年,笔耕不辍,在民俗学、文字学等领域均有建树,绘有长卷《烟袋斜街旧影图卷》《京西古道风情图》等,著有《老北京民俗风情画》(2005)、《燕京往事》(2015)、《万有汉字》(2018)等,并有教学著作二十余部。

目录
腊八粥

 卖黄历

 关东糖

 祭灶

 扫房子

 磨豆腐

 剃头

 办年货

 代写春联

 买年画

 贴窗花

 做花灯

 芝麻秸

 买花炮

 戴红绒花

 贴门神、贴挂钱

 祭祖

 包饺子

 除夕团圆饭

 迎财神

 压岁钱

 放花炮

 穿新衣

 初一拜年

 逛厂甸

 大糖葫芦

 空竹

 噗噗噔儿、琉璃喇叭

 假面具

 风车

 风筝

 茶汤

 厂甸书摊

 撒灯花

 元宵节

 摇元宵

 耍龙灯

 元夕花会

 烧火判儿

 雍和宫打鬼

 龙抬头

内容摘要
何大齐的北京风俗画系列在《北京晚报》连载多年,有良好的口碑。此套作品脱胎于《北京晚报》的“老北京风情”专栏,2020年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很好专栏奖,成书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作者不少未曾刊发过的文章与图画,以老北京(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串起与过年有关的传统民俗和种种生活记忆,譬如做花灯、吃糖瓜、抖空竹、放花炮、撒灯花、摇元宵,等等,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开始,到二月二龙抬头结束,还原了一个又一个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和抛弃的生活细节与情意,有浓浓的年味,亦有沉沉的古意和乡愁。文字以第一人称写就,绘图富于生活和烟火气息。《北京的春节》(增订本)在原版基础上添加了10篇文章和11幅图画,增加了贴窗花、戴红绒花、祭祖、包饺子、压岁钱、空竹、茶汤、厂甸书摊、烧火判儿、雍和宫打鬼等更为详实的春节习俗,文字也重新进行了修订,与初版相比,内容更为丰富、立体。

主编推荐
【过年回家,新春过节指南】一份饱含情意的新年小礼值得较为珍藏的春节记忆漂泊在外、久未回家的大孩子们带着一份活泼泼的心意回家与亲人共度一个实在又好玩的节日【老北京生活图鉴】麻雷子、炮打灯、大钟花、耗子屎……这些都是啥?艾窝窝、豌豆黄儿、果仁奶酪、大糖葫芦……你都吃过吗?空竹、琉璃喇叭、噗噗噔儿、……又是些什么好玩的东西?东四牌楼、西单、西四牌楼、前门大街……都有哪些变化?【书画文,传统与现代,三代集体创作】久远的年味,注入现代的心灵书香世家一门三代集体创作还原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与情意

精彩内容
 空竹 老北京厂甸庙会上有一种带响儿的玩具,叫作“空竹”。空竹古称“空钟”“空筝”“响铃”,是由来已久的传统玩具。厂甸卖的空竹由竹子和木头做成,分单轮和双轮两种。单轮抖起来难度大,初学不易,但学会了可以玩出很多花样儿。 抖空竹要左右手各握一根二尺多长的圆木棍,两头绑好一根一米多长的线绳。抖的时候先把线绳逆时针方向缠在空竹葫芦形木柱的细腰部,少要缠两圈,双手提起离开地面,右手拉,左手随绳,一去一送,不断来回扯动,速度加快,空竹的轮盘也越转越快,带动空气穿入笛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空竹在我国有着的历史。据传,三国时期曹植写过一篇《空竹赋》,是早对空竹的记录,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初的玩法像现在的陀螺一样,用鞭子抽打,使其快速旋转发出“嗡嗡”的声音,后来发展为在单轮板面上穿一竹棍,上长、下短且尖,用绳子绕在上半截竹棍上,用一开孔竹板做平衡支撑,把线穿过竹板用力一拉,空竹在地上迅速旋转起来。 现在的单轮和双轮空竹在明代已经出现了。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法逐渐成熟,发展成带有表演质的炫技,直到现在,杂技团都有高超的抖空竹技巧表演。清人李虹若在《朝市丛载》中写道:“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抖空竹也得到宫中女子的喜爱,清朝有首《玩空竹》的名诗:“上元值宴玉熙宫,歌舞朝朝乐事同。妃子自矜身手好,亲来阶下抖空中。”“空中”是“空竹”。由此可知,抖空竹到清朝已经发展到鼎盛时期,从到民间都以此为娱乐。 我小时候爱玩的也是空竹,可以抖出“扔高”“猴爬杆儿”“放地轴”等许多花样儿, 经常当着众人逞能表演。抖得越快,空竹旋转得越稳,这时可以玩花样儿炫技了。首先是“放地轴”,是把单轮空竹的轮盘朝上,木柱的尖头朝下,放在地上,绳子离开,任它自己快速旋转,等看它速度渐慢时,用双棍上的线绳地兜住木柱的细腰部,快速拽起,又开始继续扯动,一会儿空竹又飞快地旋转并重新响起清脆的哨声。接着可以表演又一个新花样儿了,在抖得正上下“嗡嗡”作响时,突然把空竹木柱的细腰部放在木棍上,让它变成横向,脱离绳子,在平握的棍上来回滚动,这个技巧叫“猴爬杆儿”,也会博得周围一片叫好声。 对我来说,难的花样儿是抖得正酣时,猛地把空竹往空中一抛,大约有六七米高,再展开双棍,绳子无误地接住它立柱的细腰处,若无其事地继续抖,那围观的肯定一片掌声,这时我心里别提多得意了。玩这个技巧对孩子来说算高难动作,因为有风险,接不住掉在砖地上会摔得很惨,有破裂的可能。所以我经常会在花池子中间松软的土地上反复练,等觉得有把握了,把全家人都叫到院儿里看我表演,从空中接住那一刹那,掌声四起,心里充满了的喜悦。那时我还是个小学生,男孩子们经常在一起切磋。今,我还保留着两个传统的竹木质地的空竹,偶尔在客厅抖一抖,每当空竹声响起,仿佛又回到了童年。 雍和宫打鬼 在老北京,每逢正月底,“雍和宫打鬼”成了人们的热门话题。亲戚朋友们一见面,免不了问问:“去雍和宫看打鬼了吗?”这已经成为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了。 小时候我家里的长辈们每年都会去看雍和宫打鬼,回来后还要兴高采烈地谈论打鬼时的趣事,所以在我的记忆中,雍和宫是和打鬼联系在一起的。长大后通过读书,才知道所谓“雍和宫打鬼”,是京城百姓的俗称,它的真实全称是“金刚驱魔神舞”,是在土风舞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藏传佛教仪式。《燕京岁时记》记载:“打鬼本西域佛法,并非怪异,即古者九门观傩之遗风,亦所以禳除不祥也。每打鬼,各僧等扮演诸天神将,以魔。都人观者甚众,有万家空巷之风。” 我上小学时,大约是 1952 年,父亲曾带我看过一次雍和宫打鬼。还不到雍和宫的牌楼,路上热闹了。各种小商贩在街道两旁云集,卖糖葫芦、风车等各种京味小吃、玩具的摊贩,一个挨着一个,和厂甸庙会差不多,叫卖声此起彼伏。走进雍和宫大门,已是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其中还有不少外国人,据说每天都有一万多人来看打鬼。 会场设在雍和宫的正院当中,在台阶上搭有红栏杆看台,上面摆放着金漆桌椅。打鬼仪式开场了,众高僧依序入座,两侧有乐队持各种法器和乐器侍立。舞台的前方放着一个用大红纸和高粱秸糊的三脚架,此架叫“巴凌”。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鼓乐声,身着金色盔甲的四大出场,分别站在舞台的四个角上,这时布袋僧和六名小孩到台前坐好,形成了六子戏弥勒的造型,烘托出喜庆祥和的气氛。“打鬼”的动作有严格的要求,据《金刚驱魔神舞缘起》一文中记载:“上身犹如狮子,腰部如盘绕,关节像幻轮,肌肉当放松,血脉似沸腾,举止应尊严,作舞亦缓慢,膝盖要弯曲,骨骼现安乐,皆勇显威猛。” 身着白衣、头戴骷髅面具的鬼魅出场了,手舞足蹈,动作夸张怪异,表现恶鬼的邪祟心态。接着身着五彩服饰、头戴各种兽类面具的诸天神、天将上场,迈着稳重有力的步伐,伴随着鼓、钹、号等乐器的节拍,跳着疾徐有序的舞步,象征之意。舞蹈的结尾,主持带领众僧诵经,随后将台前原先准备好的“巴凌”抬起来,猛地投到点燃的熊熊烈火中烧为灰烬,象征着恶魔被歼灭,从此天下太平。 “打鬼”中的人物所用的面具是这一活动惹人喜爱的,它们色彩绚丽,对比强烈而又分外和谐,造型多样而形象夸张,象征着人间的美好与丑恶,使假、恶、丑和真、善、美得到直观形象的表达,从中可以看到民的审美心理、丰富的想象力以及的创造力,可以说每个面具含着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 雍和宫打鬼的活动中断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大约在1987年以后又得以恢复。如今对京城百姓来说,看“打鬼”和“逛庙会”一样,是春节的一项民间习俗。 

媒体评论
饱含古意与乡愁的春节小礼;三代集体创作的新春过节指南;有滋有味的老北京生活图鉴入选《中华读书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澎湃·私家地理》好书榜北京晚报“老北京风情”专栏获得2020年全国报纸副刊最佳专栏奖《北京晚报》:“作者年岁之高,绘画之精细,文字之细腻,简朴而典雅,朴实而真挚,笔墨留香,难以复刻。”【过年回家,新春过节指南】一份饱含情意的新年小礼值得永久珍藏的春节记忆漂泊在外、久未回家的大孩子们带着一份活泼泼的心意回家与亲人共度一个实在又好玩的节日【老北京生活图鉴】麻雷子、炮打灯、大钟花、耗子屎……这些都是啥?
艾窝窝、豌豆黄儿、果仁奶酪、大糖葫芦……你都吃过吗?
空竹、琉璃喇叭、噗噗噔儿、氢气球……又是些什么好玩的东西?
东四牌楼、西单、西四牌楼、前门大街……都有哪些变化?
【书画文,传统与现代,三代集体创作】久远的年味,注入现代的心灵书香世家一门三代集体创作还原被现代生活节奏所忽略的生活细节与情意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