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创校记:“大学从0到1”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39.07
6.7折
¥
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沈清华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ISBN9787550732056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11215433
上书时间2024-12-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沈清华,资深媒体人。在北京师范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进入深圳特区报社工作至今,参与策划了“世界百所知名大学校长访谈”等许多有影响的报道,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先后荣获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奖二等奖、广东省新闻奖二等奖、深圳市新闻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市级新闻奖30多项。曾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差生转化》,参与撰写《中国教育魂》(江西教育出版社)和《中国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引 言……………………………………………………………………………1 章 一座城市的大学梦 “短板”之痛 ……………………………………………………………………8 新大学曙光初现……………………………………………………………… 13 兴办私立大学“受挫” ……………………………………………………… 17 “南科大”隆重面世 ………………………………………………………… 20 精兵强将组成筹建办………………………………………………………… 23 举全市之力办一所大学……………………………………………………… 26 “与城市匹配”的定位 ………………………………………………… 31 论证会差点“白开了” ……………………………………………………… 34 “不宜设置”的背后 ………………………………………………………… 39 引才方案“精雕细琢” ……………………………………………………… 43 朱清时当选创校校长………………………………………………………… 47 朱校长的“办学宣言” ……………………………………………………… 52 再次向申报…………………………………………………………… 56 看到了“批筹”的希望……………………………………………………… 59 不能有一项工作掉队………………………………………………………… 63 章 办学在风雨中启航 正式“批筹” ………………………………………………………… 72 “准生证”来之不易 ………………………………………………………… 75 终于有了启动校区…………………………………………………………… 79 “逼”出来的自主招生 ……………………………………………………… 84 45 个勇敢的“小白鼠” ……………………………………………………… 89 三位院士给教改实验班上课………………………………………………… 95 选拔局级副校长的风波……………………………………………………… 98 对参不参加高考意见不一……………………………………………………101 港科大三位教授离开…………………………………………………………105 批签约教师到位…………………………………………………………109 书院揭牌…………………………………………………………………115 毕业出路令人惊喜……………………………………………………………117 一起创造历史…………………………………………………………………121 第三章 跃升台 拿到正式“出生证” …………………………………………………………128 “631”招生模式 ………………………………………………………132 在8 个省录取188 名 …………………………………………………………136 全员推广招生……………………………………………………………140 人才大提速………………………………………………………………143 高起点建设学科体系…………………………………………………………148 以学展为中心……………………………………………………………150 成立教育基金会………………………………………………………………153 新校园……………………………………………………………………157 第四章 建设校园 争抢南科大落地………………………………………………………………164 全球邀标设计校园……………………………………………………………168 按办学理念修改设计方案……………………………………………………172 规模的大拆迁……………………………………………………………177 双方成了好邻居………………………………………………………………183 好的楼是学生宿舍…………………………………………………………187 老厂房有了新用途……………………………………………………………191 美丽校园彰显气质………………………………………………………197 第五章 实现跨越发展 陈十一出任任校长………………………………………………………206 人才的向往之地…………………………………………………………210 学科快速跃升……………………………………………………………215 的教学科研设施…………………………………………………………221 化步伐铿锵有力…………………………………………………………225 成果迎来“爆发期” ……………………………………………………230 报考人数年年“飞涨” ………………………………………………………235 本科毕业生多数继续深造……………………………………………………241 反哺力越来越强………………………………………………………………247 各种荣誉纷沓来……………………………………………………………252 排行榜上耀眼的“新星” ……………………………………………………256 第六章 为中国高教改革探路 沿着正确方向“探路” ………………………………………………………264 出台南科大“基本法” ………………………………………………………268 公办大学理事会制度……………………………………………………273 实行Tenure Track 制 ………………………………………………………277 “教授治学”和“学术自由”…………………………………………………281 入学不分专业的宽基础培养…………………………………………………285 书院制和“双导师制” ………………………………………………………289 学位授予权上的突破…………………………………………………………294 结 语 因“改革创新”而成现象……………………………………………………301 后 记…………………………………………………………………………313
内容摘要
“短板”之痛 创建南科大,是深圳这座城市自1983年创办深圳大学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高等教育投入方面最重要、最关键,也是最及时、最英明的一项决策,这项决策的背景和缘由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简要回顾一下南科大创建之前,深圳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的情况。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从此,南海之滨的这块热土上,一个个“春天的故事”传奇式地上演。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快速聚集,城市迅速崛起,一夜城的神话让深圳声名大振,备受国内外关注。 在深圳高速发展过程中,高等教育却始终不尽如人意。虽然决策者深知高等教育对一所城市发展的巨大支撑和推动作用,曾经有过“卖掉裤子也要把深大建起来”的抉择,也在较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深圳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但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来分析,总体上仍然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笔者把日历翻到2004年,查阅大量资料之后,发现这样一些数据: 这一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422.8亿元,同期北京4283.3亿元、上海7450.3亿元、广州4450.55亿元、苏州3450亿元。 这一年末,深圳常住人口597.55万人,同期北京1492.7万人、上海1352.4万人、广州966.06万人、苏州590.57万人;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四所城市本科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分别为8.38%、18.4%、12.2,%、10.3%。 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深圳经济发展牛气冲天。一个边陲小镇,经过20多年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居然与千年古城苏州比肩,是首都北京的近八成,人均产值更是位于几大城市之首。同时,在人口方面深圳也跻身大城市之列。 看完经济和人口的数据,再看深圳高等教育与其他城市的几组对比数据:这一年,深圳有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技术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在深圳办的研究生院等9所高校,同期北京77所、上海59所、广州52所、大连18所、杭州36所、青岛28所。 这一年,深圳在校大学生人数是4.1万人,同期北京50万人、上海41.6万人、广州46万人、大连15.7万人、杭州31.4万人、青岛18.4万人。 这一年,深圳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是69人,同期北京335人、上海314人、广州634人、大连281人、杭州460人、青岛222人。 不用多说,一眼就能看出结果:深圳高等教育状况与经济和人口发展极不匹配,与北上广超大城市比起来,简直不在同一层级上,就是与经济不如深圳的杭州、青岛相比,也落后一大截。 现己退休的深圳市教育局原巡视员梁北汉曾参与创办深圳大学,1997年调任市教育局任高教处处长,2001年任市教育局副局长,分管高等教育,后来又成为南科大筹备办首任主任,是深圳高等教育的“活档案”。他形象地把这种“不匹配”描述为:“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好像开了火车在走,深圳高等教育发展像骑个自行车拼命追赶,距离越来越大,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这里还要提一下,当年深圳教育有个奇特现象:高教弱,基础教育却发展迅速,实力不凡,至2003年,全市6区全部建成省教育强区,90%的镇建成教育强镇。基础教育的“强”,反衬了高等教育的“弱”。深圳高教规模小、学位短缺,而且没有一所在全国叫得响的高水平本科院校,基础教育培养的很好生源,在本市找不到好的“出口”。 深圳高等教育一直是这座城市的“短板”,这块短板,很多年都在制约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2004年7月16日,深圳多家媒体同时刊登一则消息:深圳大学校长谢维信透露,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再扩招500个名额,主要面向深圳本地上线生源。 在此之前,深大已经连续多年在高考成绩公布之后,迫于各方压力临时扩招。之后,这种临时扩招还不得不继续,比如2005年扩招500人,全部招录深圳生源。直到2009年,我们仍能查到深大在原计划招生名额57%用于深圳生源的情况下,又临时扩招了600人,增加的名额还是继续招深圳学生。 深大很无奈,“苦”不堪言。年年大幅扩招,造成校舍和师资等教育资源紧张异常,以至于对临时扩招录取的深圳学生,有时只能实行走读,提供不了住宿。另外,在内地省份的录取线早就超过重点线好几十分的情况下,深大不能,也不敢增加外地生源比例,这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无疑极其不利。 深大很无奈,深圳市领导和市民也很无奈,毕竟孩子求学深造是大事,必须想办法解决。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一直是“计划招生”,招生名额要纳入计划批准。本地高校招生向本地倾斜相对容易,但要争取外地高校在本地多招点学生,难于上青天。那些年,深圳仅有深大这一所综合性本科高校,深圳高中毕业生年年暴增,深大不担下这个责任,谁担? O8-10
主编推荐
南方科技大学创校10周年传记
精彩内容
作者通过深入采访南科大创建发展过程中的决策者、参与者和见证者,查阅大量一手档案文献资料,梳理南科大创建历程、展示南科大创建成、彰显南科大创建精神、提炼南科大探索经验,史料详实、故事生动、富有理论高度,具有较大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和借鉴价值。2020年是南科大成立十周年。当年深圳市委、市果断决策,举全市之力创办南科大,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期间经历了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如今南科大发展的成果举世瞩目,精彩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年来在教育领域的巨大成,南科大已经成为深圳高等教育的一块。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