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上下)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47.42
5.4折
¥
8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萧然
出版社上海社科院
ISBN9787552016178
出版时间2017-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736966
上书时间2024-10-2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大汉帝国》是中华第二帝国汉朝的兴盛衰亡史,也是第一部不仅从帝王将相立场,也从平民立场看帝国兴衰存亡的历史。它既关注历史狂潮中的个人命运沉浮,又重视历史人物的个性、人格在历史巨变中的具体表现,同时画龙点睛地揭示关键节点上个人对历史进程的具体影响。
为了立体再现历史,作者萧然在叙述事件的同时,不惜笔墨详解各种背景,使平常人眼中生硬的典章制度、族谱世系,都活化成为人物生存挣扎、历史奔突演进的立体背景。
作者简介
萧然,作家、历史学者、老新闻工作者。著有多部长篇小说,并合著有《新译吕氏春秋》《新译春秋繁露》《新译唐六典》等多种历史著作。
目录
致读者
引言 中华大一统的范式
从“汉”这个字的古今义说起
帝国风范:巍巍大汉,垂范后世
站在丝绸之路上看当时世界
第一章 历史走到了岔路口
分封才罢,纷争又起
刘邦找到了一个讨伐项羽的好题目
从彭城到荥阳:胜利和失败都是考验
第二章 楚河汉界:中原大地摆出了一局棋
黄河南北:两个战场,两种景观
风云突变,汉、楚、齐玩起了走马灯
差点提前推出一部《三国演义》
乌江悲歌:“时不利兮”“天亡我”!
第三章 布衣刘邦当上了大汉开国皇帝
诞生于“汜水之阳”的大汉帝国
刘邦说:“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帝国的一块心病:匈奴问题
异姓诸王接连演出了人生悲剧
慷慨歌《大风》,惶恐说“安刘”
第四章 吕雉: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制的女性
当了皇帝依旧保持着寻常人情的刘盈
吕后称制:学黄老之术,行无为之治
且看史称“刚毅”的吕后如何“以吕代刘”
一场“灭吕安刘”的政变在悄然行动中
第五章 被史家称为德政标本的文景之治
“蜜月”与“蜜月”终结后的较量
司马迁说:“孝文施大德,天下怀安。”
七国之乱:朝廷与诸侯王的一场大决战
帝国“接班人”问题的困扰与突围
第六章 为帝国开创鼎盛时代的汉武大帝
寻找一种理论,以激活汉魂,永固汉统
中国翻开了一部独尊儒术的历史
让整个帝国犹如一己之身动作起来(上)
让整个帝国犹如一己之身动作起来(下)
第七章 高帝遗愿的实现:终得猛士守四方
——汉武大帝之章续
从马邑挫败中奋起,向大漠进击再进击!
将征战扩展到南、东、西诸边
得不偿失的最后三次北伐之战
丝绸之路:一条用双脚走出来的国际通道
第八章 从天国降到人间,从理想回到现实
——汉武大帝之章再续
汉家天子终于获得了上天“授命”
帝国之忧:总也填不满的财政大窟窿
多情又多事的后宫与东宫
从颁发“罪己诏”到临终托孤
第九章 日中则昃:帝国从中兴到衰亡
昭宣中兴:从强力兴作到与民休息的“软着陆”
班固说:“汉世衰于元、成,坏于哀、平”
成帝:一个受制于外戚的风流天子
哀帝:《谥法解》说:“恭仁短折曰哀”
王莽:体制内部生成的帝国掘墓人
结语 历史需要在蝉蜕豹变中获得复兴
“三七之厄”与古人对兴亡之道的探究
渐台悲剧留给后人的思考题
从班彪评论看新末历史走向
汉王国和汉帝国大事年表
后记
内容摘要
萧然的《大汉帝国》是中华第二帝国西汉的兴亡史。
刘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义的洪流,三年与天下群雄灭秦,被封汉王;四年与西楚霸王周旋,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帝国。帝国经文帝、景帝励精图治,步入繁荣;经武帝奋发飞扬,进入鼎盛;经昭宣中兴,宗室得以维系;最后轰然陷落于新莽。
从刘邦起义创业,到其称帝,是短短七年;从刘邦威加海内,到王莽偷天换日,是二百多年。创业艰,守成难,其崛起何其迅速,其守成何其艰难!
一书演尽历史沧海桑田。
精彩内容
这时他做了一件令当时人、也包括后人猜测不已的事:“乃尊怀王为义帝。”(《史记》本纪)你真要尊怀王为帝,那就应是“楚帝”,不该是“义帝”呀!什么叫义帝?明代杨慎解释说:义帝“犹义父、
义子之称”(《丹铅总目·史籍·义帝》);谢肇浙干脆说:义帝“犹假帝也”(《文海披沙》)!这就使人不由产生疑问了:你设这么一个义帝,是否只是先挂个号,等到有朝一日条件一成熟,就马上来一个“彼可取而代也”,丢掉义帝,尊自己为楚帝呢?
我们且看下去。
项羽要封自己为霸王,自然也得封诸将为王。别的人都好办,唯独刘邦的问题很棘手。于是他请出了被他尊为“亚父”的谋士范增来商量。
范增,居巢(今安徽巢县东北)人。这位年已古稀
的老人平素闲居在家,却好奇计,识见高远。反秦战争开始,正是他,向项梁提出了要拥立楚国王室后裔为王以“从民所望”这样一个极具政治智慧的建议。
那场刀光剑影的鸿门宴的策划者,也该是范增,如果项羽听从这位智慧老人的安排在席间杀了刘邦,中国秦以后的历史就得改写。
项羽与范增商议后,很快有了对付刘邦的策略,归结起来要点有二:一是将刘邦逐出关中,给他的封地是关中以西的巴、蜀两个郡。那地方秦时是用来贬谪罪犯的,道路险峻,易进难出。如果刘邦提出按照怀王的约定应该封给他关中之地,那么可以这样回答他:关中的意思就是在关的西面,巴、蜀不也是在关的西面吗?
二是将关中之地一分为三,分别封给秦的三个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理由也不难找到:因为关中自古是秦地,所以封给秦投降过来的三将。项羽对这三个人都有不杀之恩,他们自然会对项羽绝对忠诚。这么一来,等于砌了一道墙,永远将刘邦阻隔在关外,以确保项羽自己稳稳称霸中原。
方案就这么定下来了:封刘邦以巴、蜀之地。
巴和蜀,都是古国,秦灭之,分别置为郡。大体为今重庆、四川地区。
若是照此方案执行,刘邦就该称巴王或蜀王,或巴蜀王。如果他还能打败项羽的话,那么后来他建立的王朝也就该以“巴”或“蜀”来命名。如果真是那样,好汉就应叫“好巴”或“好蜀”,汉语也该称“巴语”或“蜀语”了!这一切,都因为紧接着的一个偶然发生的插曲而改变。
历史进程中的偶然性真是奥妙无穷,让人惊叹不已。
为了叙述这个插曲,又得提到一个人:项伯。
项伯名缠,字伯。项伯与项梁同辈,也是项羽叔父。项伯虽也属项氏系统,但因年轻时曾犯杀人罪而张良保护过他,所以当刘邦派兵守关,项羽破关而入,与范增定计欲攻打已有迹象表明想当关中王的刘邦时,项伯星夜驰至刘邦军营去向张良报了警。其时项羽统兵四十万,刘邦仅十万,一旦开战,刘邦必亡。
项伯的本意只是叫张良速逃,张良却觉得此时离刘邦而去“不义”,便把这一凶信报告了刘邦。刘邦大惊,莫知所措。张良献计:通过项伯向项羽示弱以自存。于是刘邦便请见项伯,又是奉酒为寿,又是约为儿女亲家,再三请项伯向项羽转达:我刘邦日夜在企盼
项大将军来到,派人守关只是为了防备盗贼与其他非常之事,绝不敢有半点背叛之意。并表示愿意去登门谢罪。这样接下去项羽便摆出了一席千古奇宴——鸿门宴。席间,范增几次举所佩之玉示意项羽速速下令杀刘邦,但项羽不应。范增又密令项庄入席,借助兴为名舞剑,伺机击杀刘邦。项伯见此险隋,也拔剑起舞,以身庇护刘邦。项庄是项羽的从弟,因而与项伯也是侄叔关系。侄子要杀刘邦,叔父却要保护刘邦。
“楚人起舞本为楚,中有楚人为汉舞”(宋人谢翱诗句),这场以亲情、友情介入了复杂的权力争斗关系的独特的双人剑舞,实在是千古奇观。后世有人据此创作了一种舞蹈,以绸巾为道具,模拟项伯以衣袖遮蔽刘邦,称之为《公莫舞》。唐代青年诗人李贺特作《公莫舞歌》,刺豹淋血,长剑割筝,千载以后,读之依旧令人毛骨悚然。
鸿门宴是项伯第一次背项助刘。
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
这边,项羽要封刘邦以巴、蜀的方案刚定出,那边,刘邦和他的谋士们就已经在商量对策了。
史书没有记载刘邦获知这一信息是否与项伯有关,但无论如何,刘邦等人商讨出来的其中一个对策,却又是经由项伯而获得实施的。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刘邦通过张良向项伯贿赂了不少金子和珠玉,由项伯去向项羽代为请求,这才在巴、蜀之外,又增加了一个汉中郡的封地。也因为此,他才被称为汉王,其后所建立的帝国才称为大汉帝国。
如何封刘邦这个棘手的问题一摆平,已是万事俱备。于是项羽召集各路反秦英雄,就在戏这个地方,举行了他的“分天下”大典。P26-2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