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子精解(读国学诵经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墨子精解(读国学诵经典)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21.62 5.4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战国)墨子|译者:墨非

出版社中国华侨

ISBN9787511367365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839693

上书时间2024-10-22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录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部分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另外,还包含了许多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天文学、几何学和物理学。墨非译的《墨子精解(读国学诵经典)》在翻译时主要参考孙诒让《墨子间诂》中的观点。

作者简介
墨子,名翟,墨家学派创始人,也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同时,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其死后,弟子根据他的生平事迹,收集其语录,集成了《墨子》一书,该书是中国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

目录
卷一
  亲士
  修身
  所染
  法仪
  七患
  辞过
  三辩
卷二
  尚贤上
  尚贤中
  尚贤下
卷三
  尚同上
  尚同中
  尚同下
卷四
  兼爱上
  兼爱中
  兼爱下
卷五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卷六
  节用上
  节用中
  节葬下
卷七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卷八
  明鬼下
  非乐上
卷九
  非命上
  非命中
  非命下
  非儒下
卷十
  大取
  小取
  耕柱
卷十一
  贵义
  公孟
卷十二
  鲁问
  公输

内容摘要
 墨子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节用等,对哲学、逻辑学都有研究和贡献。
墨非译的《墨子精解(读国学诵经典)》主要介绍了墨家的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和军事思想。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精彩内容
 亲士原文1入国①而不存②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③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④中国之贤君。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⑤也。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注释①入国:进入国家、执掌国家。
②存:抚恤慰问。
③缓:怠慢。
④摄:通“慑”,震慑、敬畏。
⑤大丑:(蒙受)大的耻辱。
译文执掌一个国家而不恤问贤士,国家就会灭亡。发现贤士而不急着任用,那么贤能的人就会怠慢自己的君主。不是贤士就不要急着接见,不是贤士就不要与其谋划国事。怠慢遗弃贤士,而能够保全国家的,还从来没有过。
从前晋文公被迫在外流亡而最终匡正了天下,齐桓公被迫离开国家而最终称霸于诸侯,越王勾践遭遇吴王的羞辱而最终能够成为威慑东南的贤君。这三位君王之所以能够建立功业、名扬天下,都是因为在国家中能够忍受奇耻大辱。最好的是不遭受失败,其次是遭受失败而最终取得成功,这才叫作善于使用土民。
经典解读贤士为国家栋梁,是君主治理天下、安定百姓的凭恃。君主任用贤士,则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四方诸侯就会前来亲服;君主疏远贤士,则朝政混乱,百姓离心,四方诸侯也会兴兵讨伐。从前,齐桓公得到管仲而成就霸业,管仲去世而亲信竖刁、易牙等奸佞而身死国乱;秦穆公得到百里奚而称霸西戎,当他去世的时候让贤者陪葬而国势衰亡;吴王阖闾得到伍子胥而称霸诸侯,其子夫差杀死伍子胥而国家被灭;燕昭王信任乐毅而击破齐国,其子惠王猜忌乐毅而军败国辱……这些都说明了贤士乃是国家栋梁,是君主得以扬名、立功的凭恃。
明智的统治者无不求贤若渴,将取得贤人视为为政的第一要务。所以,武王灭商进入殷都最先做的就是“封比干之墓,靖箕子之宫,表商容之间”;周公执政为了接见贤人,一浴三捉发,一饭三吐哺;齐桓公亲自迎接身为囚徒的管仲,授以国家大政,尊称其为仲父。
尤其是在列国纷争的时代,得到贤士,哪个国家就可以强大起来,得到贤士,哪个君主就能显扬于天下,所以君主更要亲贤任贤。孔子说:“智者莫大乎知贤,贤政者莫大乎官能。”他在谈论执政之要时,就指出:“古代明君一定知道所有天下贤士的名字,不仅知道他们的名字,还知道他们的实际才能,还知道他们的人数,以及所在之地,然后将天下的爵位封
给他们,这便是至高的礼节,就可以不谦让而天下得到治理。”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能够成就霸业,是因为他们遭遇困厄,而能承受耻辱,但归根到底也是因为能亲贤的缘故。齐桓公贪财好色,意志又不坚定,正是因为管仲、鲍叔牙等人的规劝、辅佐,使他克服了自己的缺点;当失去管仲、鲍叔牙等人的辅佐后,齐桓公亲信小人,从而给自己带来了灾祸。晋文公在齐国之时,受到齐桓公厚待,险些因为安逸而忘掉大志,多亏狐偃等人“强迫”他离开,他才能够最终取得霸业。越王勾践败退会稽山时,曾想与吴军拼命,多亏大夫种、范蠡等人的劝谏,才使他屈身事吴,得到了卧薪尝胆、休养生息的机会。所以说,他们之所
以能取得成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亲士,在于得到贤人。
君主的败亡在于不亲近贤士,如夏桀杀关龙逄的灭亡,殷纣杀比干、囚箕子而灭亡,夫差杀伍子胥而灭亡;从来没有因为亲近贤士而灭亡的,亲近贤士的君主要么从来不遭受失败,如商汤、武王,要么遭受失败之后能最终成功,如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所以,亲贤是为君者无须质疑的要务,无论国家安定、还是动乱,无论君主是否遭受过挫折,无论他是天子、霸主,还是小国之君,都应该亲近贤士、任用贤士。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