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活在当下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30.79
6.8折
¥
45
全新
仅1件
作者(英) 罗曼·柯兹纳里奇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963176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5元
货号30698770
上书时间2024-09-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1.英国哲学家、世界知名讲师罗曼·柯兹纳里奇代表性作品。《卫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杂志等一致推崇的现代生活方式。超过1000万人开始审视自己的生活,重燃对生活的热爱。
2.《存在主义咖啡馆》作者莎拉?贝克韦尔、《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作者约翰·格雷、《如何保持情绪健康》作者菲利帕·佩里等一致盛赞。
3.重新诠释“活在当下”的新时代含义,全方位纠正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它的误解,如享乐主义、过度消费等,更选取世界知名企业家、文学家、摄影师、战地记者等的真实生活案例,多角度借鉴“活在当下”成功的生活经验。追溯历史,反思现今,鼓励人们摆脱被动接受,追寻内心自我。
4.比《活在当下》《当下的力量》更鼓舞人心,更击中读者内心。快节奏下的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压力和焦虑,“活在当下”生活方式的重提,十分契合被动生活,想要追求自我表达的群众心理,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目录
\\\\\\\"第一章
从贺拉斯到“活在当下”
1. 存在主义的世纪之“罪” - 005
2. “活在当下”的起源 - 010
第二章
关于人生观
1. 死亡变成禁忌 - 023
2. 我们应该把每天视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还是第一天 - 027
3. 东京公园的隐喻 - 030
4. 多活几次的乐趣与负担 - 033
5. 埋葬过去,拥抱新生 - 037
6. 临终测试 - 041
7. 死亡骰子 - 044
第三章
绑架“活在当下”的始末
1. 放胆想:对效率的狂热追求如何攻陷我们的心 - 049
2. 放胆买:耐克如何教我们抓紧信用卡 - 055
3. 放胆看:电视娱乐如何打造“假装生活”的时代 - 061
4. 选择的神话 - 070
第四章
把握机会的艺术
1. 如何像舞者那样随性洒脱? - 075
2. Carpe Diem 文身的女人 - 078
3. 让人欲罢不能的“中枪瘾” - 082
4. 平克·弗洛伊德与在火上行走的老奶奶 - 086
5. 马基雅维利式的“活在当下” - 090
6. 俄罗斯流亡者 - 092
7. 管他呢,放胆做 - 095
第五章
享乐主义再认识
1. 快乐持久战 - 101
2. 论煎蛋三明治带来的愉悦 - 105
第六章
不只专注现在
1. 正确看待正念 - 112
2. 为什么“在当下”永远不够 - 118
3. 逐渐消失的当下 - 124
4. 数字化当下 - 131
第七章
重拾即兴的自我
1. “限时生活”的崛起 - 138
2. 想即兴?多练习! - 141
3. 一切皆馈赠 - 147
4. 计划是没有计划 - 153
5. 跳起生命之舞 - 160
第八章
我选故我在
1. “活在当下”是否通过了道德测试 - 167
2. 如果“活在当下”这么好,为什么不一直这样 - 172
3. 你的选择造就了你自己 - 179
4. 体验的门徒 - 185
5. 雕刻自我 - 188
后记
“活在当下”曼陀罗 191
附录
电影、歌曲与诗歌 199
尾注 - 203
进一步阅读 - 223
支持人 - 245\\\\\\\"
内容摘要
\\\\\\\"我们都听过“活在当下”这句话,这是西方历史上最古老的生活建议之一。几个世纪以来,它一直激励着我们。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企业家曾利用它谋求发展,文学家、舞者、战地摄影师甚至普通的家庭妇女,都曾依靠它渡过千般磨难。但在当下消费至上和数字网络的夹击下,一个未曾被意识到的问题出现了:它的精神早已被扭曲。“活在当下”被误解为工作狂、随波逐流和及时行乐,被简化为“只是活着”……“活在当下”的真意到底是什么?在这个分心的时代,我们又该如何通过它摆脱从众心理、过度焦虑、心力涣散的生活状态?
本书全面揭秘“活在当下”的世界,不仅探讨了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们的贡献,同时也借鉴了遗憾心理学、人类学、哲学和世界经典文学中的一切。在这本发人深省、充满力量的书中,哲学家罗曼·柯兹纳里奇提出了“活在当下”的新时代含义:树立“生命有限”的大局观,主动把握每一个“永恒的瞬间”,而不是受困于“某一天”。拒绝泛滥信息的强行塞入,保护个人空间,活得更有激情,更有意识,过一种无怨无悔的生活。
\\\\\\\"
精彩内容
\\\\\\\"第一 章从贺拉斯到“活在当下”2014年的一个夏日清晨,89岁的伯纳德·乔丹终于下定决心出逃。这位前英国海军军官将要前往诺曼底与其他“二战”老兵会合,一同参加登陆日70周年的庆祝活动。但有一个问题很棘手:他被“困”在了英国海滨城市霍夫的一家养老院里,根本无法获批出行。怎么办呢?伯纳德心生妙计。那天,他早早起床,穿上最称心的外套,认认真真地戴上自己获得的每一枚勋章,然后披上灰色雨衣掩人耳目,悄悄地溜了出去。出逃计划宣告成功!接着,他步履蹒跚地来到一英里以外的火车站,坐上开往朴次茅斯的最近一班列车。抵达后,又换乘渡轮前往法国。在船上,他与一众老兵成功“会师”,共同开启余下的旅程。
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发现他失踪后,警察迅速在霍夫的大街小巷和当地医院展开地毯式“搜捕”。但为时已晚,此时的伯纳德已经跨过英吉利海峡,正在现场乐队和美丽舞女的簇拥下开怀畅饮。“每一分钟都是享受,我还会再来一次。真的非常开心!”他在返程途中感慨道,“我知道回去之后,养老院不会放过我,但一切都值了。我这么贪玩,肯定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1伯纳德大出逃的故事迅速席卷英国各大媒体,把王室和各国领导人的年度演讲统统挤下头条。那家轮渡公司还提出免费赠送伯纳德前往诺曼底的摆渡船票,终生有效。但他却未能领受这份礼物:六个月后,他离开了人世。
为什么伯纳德的故事会引起如此轩然大波?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出于对老兵和长者的敬重,更是人们对他在一闪即逝的机会面前所表现出的勇气的敬佩。良机昙花一现,他没有错过。老人去世后,一位网友在论坛中这样写道:“愿逝者安息……其实我挺为他高兴的,能逃脱一切,参加庆祝典礼……勇敢活在当下。”2CarpeDiem—活在当下—是西方历史中最古老的哲学信条之一。最初由罗马诗人贺拉斯(Horace)于2000多年前提出,并一直在流行文化中引起非凡的共鸣。金属乐队曾以一首CarpeDiemBaby(《把握今日,宝贝》)躁动了全世界的歌迷;演员朱迪·丹奇(JudiDench)81岁生日时在自己的手腕文上了“CARPEDIEM”字样。虽然大部分人都会被日常琐事所累,成为拖延症晚期患者,但谈及人生观时,还是会给出诸如“把握现在”“活着,就像没有明天”等格言。好莱坞佳片《死亡诗社》、20世纪最成功的品牌广告语JustDoIt(放胆做)以及社交媒体标签“yolo”(你只活一次)等,均在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在全世界所有语言中,几乎都存在与这句拉丁语相等同的短语:日语中有“今を楽しめ”(享受现在);斯洛伐克老奶奶在教育年轻人时会说“?inaplno”(充实生活)。从公元1世纪犹太哲人希勒尔长老发问“此时不做,更待何时?”,到拉斯特法里教(Rastafarianism)圣者鲍勃·马利(BobMarley)高唱WakeupandLive(《醒来生活》),“活在当下”始终是人们不变的追求。如果贺拉斯来到现今世界,定会吃惊地发现克罗地亚有一家人头攒动的酒吧就叫作“CarpeDiem”,还将诧异于无数时装界巨头推出与“CarpeDiem”相关的产品线,比如印有其字样的T恤。
CarpeDiem来自一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语言,网络搜索结果却多达250万条,不失为一种奇迹。同样令人诧异的是,尽管大多数人能解释“活在当下”的含义,但具体内容却不尽相同。有些人认为是伯纳德·乔丹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时所表现出的勇敢和果断;另一些则将其与享乐主义相关联,即让自己安心沉浸在此时此刻中。这种差异性源于对“CarpeDiem”的多种译法:通常译为“活在当下”,也会被解释为抓住或享受现在。尽管我们与朋友闲聊时,偶尔会提到“活在当下”,但对隐藏其后的认知差异又了解多少呢?
我撰写本书的初衷是揭示人们对“活在当下”的不同认知,探索这一信条所传达的多元化意义和信息、蕴藏其中的矛盾与负能量,以及其在个人生活和社会变迁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作用。把“活在当下”作为研究对象,犹如将其视为诸如“爱”或“真理”一类的抽象名词,着实显得有些突兀。不过,我认为这是一种关于人生观的哲学理念,类似于快乐或自由。故此,本书采取的是对比写法,以期找出隐藏在背后的推动力,以及导致其难以实现的症结。“活在当下”最终解决的是对死亡的恐惧?是对人生短暂、时光飞逝的本能补救?抑或用来表达对自由和主宰人生的向往?对此,我持折中的态度。从中世纪的嘉年华习俗到冒险行为的心理因素和神经机制,从鸦片史到存在主义思想,都是本书涉猎的领域。我还会探访“活在当下”的杰出示范者,深入到舞者、战地摄影师和文学工作者等的生活中去。除了聚焦西方世界,本书还放眼全球,视线从日本京都的古老街巷一直望向巴西里约的现代繁华。在我看来,这是第一本有关“活在当下”理念的传记文学,该理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撰写本书期间,我有两项发现:其一,“活在当下”的意义已被绑架,严重削弱了它对人类生活的潜在影响力;其二,人类经过几个世纪的探寻,找到了“活在当下”的途径。如欲再现它的原本意义,就必须找回这几种方法。我期望大家能重新认识贺拉斯的格言,从而收获强大的精神力量。借用亨利·戴维·梭罗的名句—“跳进生活,享受所有”。3不过,倘若未能达成所愿,那么蓦然回首时,我们心中可能会充满悔恨,哀叹生活本可以更精彩。所以,是时候解救“活在当下”的原本意义了。
1.?存在主义的世纪之“罪”绑架“活在当下”是存在主义犯下的世纪之罪,我们却浑然不知。声称一位已故罗马诗人的一句话被绑架了,可能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但这绝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那么,劫持者是什么人?抑或是什么组织呢?第一,“活在当下”的精神被消费文化悄悄地绑架了,异化为“黑色星期五”的购物狂欢,“放胆做”被演绎成“放胆买”。第二,对效率和时间管理的过分追求,促使人们过上一种“高度计划”的生活,摒弃了“放胆做”的自发与随性,退步为“放胆想”。第三,劫持者是无处不在的电子娱乐,鲜活的生命体验被闪烁的屏幕取代,造就新的浮躁时代,“放胆做”逐步妥协为“放胆看”。第四,尽管看似违反常理,“活在当下”被风靡全球的“正念疗法”绑架了。虽然事实证明正念疗法存在诸多疗效,比如减压和缓解抑郁等,但它无意中传达的理念之一,是将“活在当下”简化为此时此地的存在。“放胆做”沦落为“放胆呼吸”。
四面楚歌之际,“活在当下”的理念正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如果袖手旁观,就会痛失人类两千年的智慧结晶。为此,我将仔细调查这起“绑架案”的始末,制定最佳的反击方案。
那么,如何解释我的第二项发现呢?好奇于人们对“活在当下”的不同诠释,我决定深入研究诸如“活在当下”“把握今朝”和“时不我待”等词语在艺术、科学、文学、流行文化和媒体行业中的呈现方式和使用情况。过程中,我研读了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数百份原始材料,并求助于一支搜索团队和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的多个庞大数据库。4很快,惊人的线索浮出水面,引出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活在当下”的基本解读,也是人类驻景挥戈的集大成。
我把其中最主流的解读称为“时机”,即对转瞬即逝的机遇的把握能力,比如怎样度过职业中歇期或如何挽救破裂的感情。第二种解读是“享乐主义”,从恋爱到美食,借助感官愉悦充实度过每一天。第三种是“存在”,即通过冥想等方式度过此时此刻,也可延伸为较为剧烈的项目,比如极限运动、柔美舞蹈带来的紧张刺激或沉浸享受等。第四种是“即兴”,抛开所有计划和旧习,尝试更多新鲜的生活方式。
这几种解读未曾明确出现在任何一种精神传统或哲学体系中,也未进入过我们的视野。尽管有时和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这五种解读却代表着一种清晰的文化走向。每一种解读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用以对抗生老病死,充实度过美好年华。这样宝贵的财富被绑架了,难道算不上“重大案件”吗?因此,我们要重温这几种解读,找回文化瑰宝!
这项决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以往任何历史阶段相比,人类的寿命和物质生活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西方社会在提供智能手机、便利出行和香醇咖啡的同时,却未能保障个体的幸福感—包括焦虑和抑郁在内的心理疾病肆意蔓延,对工作的不满情绪也频频爆表。尽管众多国家的国民收入都在节节攀升,但“生活满意度”却始终停滞不前。网上交友的普及带来了高达40%的离婚率5;我们的时间越来越多地用来处理“成吨”的电子邮件、信息和推文;平均每天要翻看手机110次,导致我们长期无法集中注意力。6自助行业如此火爆(单单在美国,每年市值就超过一百亿美元)并不足为奇,因为这是对充实生活的进一步探索。7消费文化虽给部分人群带去了慰藉和快乐,但仍有民众深深质疑辛劳工作和贷款消费的意义。为此,幸福导师们早已开始宣讲他们的理念,比如求助于心理医生、生活辅导、整合医学,或参加心理治疗团体,学习压力管理课程,抑或在宗教活动中寻求解脱。但是,在这些方法中,有一种被严重忽视,即“活在当下”。如果能把它从劫持者手中“解救”出来,我们就能够消除选择所造成的各种困扰,而更多关注“选择”本身。
我们应该对“活在的力量充满信心,但绝不是要做那种意识形态狂热分子—笃信任意一种方法都能带来翻天覆地的改观,而是把重点放在找到其中的平衡点和适宜性。因为有时过分“争分夺秒”可能意味着鲁莽、危险。如果你身负巨额贷款,却要辞掉稳定的工作去开咖啡馆,难免显得过于轻率。此外,享乐主义者又很容易走极端,从古罗马人对食物的不节制到如今的线上豪饮游戏(拍摄自己喝下一整瓶烈酒的视频,放在网上炫耀)8,都是力证。有多少人因贪图一时享乐而妻离子散,又有多少银行家“把握机遇”搞黑幕,让自己一夜暴富的同时,引发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
当然,“惜时如金”也可以是一种高尚的追求,适合于那些经济实力雄厚的少数派,冒得了风险,扛得了打击。“二战”后,我的父亲沦落为一名从波兰逃往澳大利亚的难民,生活窘迫,捉襟见肘。安全和稳定是他当时最大的诉求,“活在当下”的生活理念对他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不得不承认,夜以继日地珍惜时间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消遣—甚至是肥皂剧—来逃离烦心的工作和人际关系。所以,拖延症也有好处,可以规避一些冲动和不理智,避免生活变得一团糟。对时间的狂热应该借由温和的方法释放到生活中,正如T.S.艾略特(T.S.Eliot)在《四个四重奏》(FourQuartets)中所写:“人类接受不了太多现实。”不过,与现实打交道颇有乐趣,这本书最初的灵感就源自其中。故事从楼梯上的一次顿悟开始。当时,我正要去阁楼书房研读旅行作家帕特里克·利·弗莫尔(PatrickLeighFermor)的传记。他在20世纪30年代从荷兰角横跨欧洲抵达伊斯坦布尔的壮举深深吸引着我。从他带上贺拉斯的诗集踏出家门的那一刻起,自由的感觉就萦绕在他的心间。“我沉浸在喜悦和兴奋之中,”他写道,“一秒钟都不想错过。”9这种真切的自由让我十分渴望。但就在我上楼的空当,一堆疑问却突然蹦出来,让我不得不停下脚步:我干吗要了解他的生活方式?为什么不自己活出个样儿?难道二手经验带来的“隔靴搔痒”还不够多吗?如果“活在当下”这么好,为何不一直这样活?还有,到底什么叫“活在当下”?当然,这样的自我嘲讽之后,我决定回答这些问题—也是最能激励我们付诸行动的问题—便走进书房,开始写这本书。
写书还有一个潜在的动机。人的年纪越大,越能感到时间带来的压力,我也不例外,心里总是在思考一个问题:我该如何过好余生?我可不想活成托尔斯泰笔下的伊凡·伊里奇,临终前发出“白活了”的哀号。我们的生活俨如8世纪圣毕德(SaintBede)笔下那只房间里的麻雀。他在书中描写了一位传教士如何向诺森伯兰郡爱德文国王传讲福音书,让他信靠基督。国王身边的一位谋士见证了整个过程:尊贵的陛下,依我看,和死后的时间相比,人的生命就像宫殿中的那只麻雀。冬日里,陛下与诸位大臣围坐在篝火旁一同用膳。外面风雪交加,一只不知来自何处的麻雀从一扇门飞了进来,随即又从另一扇门飞走了。它只停留片刻,避开凛冽的寒风,没过多久就又从陛下的眼前消失了,飞回漆黑的冬夜,不知所终。这就是转瞬即逝的人生,对于生前或死后的事情,我们一无所知。因此,与生命相比,这部新教义更显实在,便值得信赖。10我们都是那只麻雀,飞进温暖和光明,片刻后又消失在黑暗中。谋士的结论是应该相信上帝,而我的结论是“活在当下”,在能飞的时候,就尽情翱翔。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