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的婚事(精)/小说家的散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姐的婚事(精)/小说家的散文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20.76 5.5折 38 全新

库存2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庆邦

出版社河南文艺

ISBN9787555900672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8元

货号30604087

上书时间2024-09-28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这本《大姐的婚事》是作家刘庆邦的散文集。他的散文写的津津有味,纯真,质朴,不矫揉造作,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的真性情。刘庆邦的散文,力求用真话,去赞美、歌颂、议论、欣赏什么东西,而不会委曲求全,刻意逢迎,平实的语言中蕴含着真情。

作者简介
刘庆邦,1951年12月生于河南沈丘农村。现为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主席,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级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著有长篇小说《断层》《远方诗意》《平原上的歌谣》《红煤》《遍地月光》等七部,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走窑汉》《梅妞放羊》《遍地白花》《响器》《黄花绣》等三十余种,并出版有四卷本刘庆邦系列小说。
短篇小说《鞋》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神木》获第二届老舍文学奖。中篇小说《到城里去》和长篇小说《红煤》分别获第四届、第五届北京市政府奖,获《北京文学》奖六度,《小说选刊》奖三度《小说月报》百花奖三度,《十月》文学奖二度,《人民文学》奖二度,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四度等。根据其小说《神术》改编的电影《盲井》获第53届柏林电影艺术节银熊奖。曾获北京市首界德艺双馨奖。

目录
第一辑
  勤劳的母亲
  大姐的婚事
  留守的二姐
  妹妹不识字
  凭什么我可以吃一个鸡蛋
  不让母亲心疼
  端灯
  挑水
  吹柳笛,放风筝
  野生鱼
  那双翻毛皮鞋
  烟的往事
  石榴落了一地
  拾豆子
  母亲和树
  瓦非瓦
  兔子的精神
  心重
  黄梅少年
  马大爷和他的鹩哥儿
  花工
第二辑
  月光下的抚仙湖
  闻香而至
  遍地诗篇
  在河北的怀抱
  不是采风是采矿
第三辑
  中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祝贺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王安忆写作的秘诀
  高贵的灵魂
  追求完美的刘恒
  在兰亭,给何向阳端酒
第四辑
  小说创作的实与虚
  细节之美
  顽强生长的短篇小说
  说多了不好
  伺候好文字
  走在回家的路上

内容摘要
 本书是著名作家刘庆邦的新散文自选集,共36篇,分为4辑。近年来作为小说家的刘庆邦,屡获全国散文大奖,作品连续几年荣登年度散文排行榜。作者擅长化庸常为新奇,在平易、平实中求新意,在隽永含蓄上见功夫。他写乡村与农事、叙亲情与风俗的散文中充溢着小细节和大感动。他的小说创作谈亦不乏真
知灼见。

精彩内容
 勤劳的母亲小时候就听人说,勤劳是一种品德,而且是美好的品
德。我听了并没有往心里去,没有把勤劳和美德联系起来。我把勤劳理解成勤快、不睡懒觉、多干活儿。至于美德是什么,我还不大理解。我隐约觉得,美德好像是很高的东西,高得让人看不见、摸不着,一般人的一般行为很难跟美德沾上边。后来在母亲身上,我才把勤劳和美德统一
起来了。母亲的身教告诉我,勤劳不只是生存的需要,不只是一种习惯,的确关乎人的品质和人的道德。人的美德可以落实到人的手上、腿上、脑上和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勤奋的劳动体现出来。
我想讲几件小事,来看看母亲有多么勤劳。
拾麦穗儿那是一九七六年,我和妻子在河南新密煤矿上班,母亲从老家来矿区给我们看孩子。我们的女儿那年还不到一
周岁,需要有一个人帮我们看管。母亲头年秋后到矿区,到第二年过春节都没能回家。母亲还有两个孩子在老家,我的妹妹和弟弟。妹妹尚未出嫁,弟弟还在学校读书。过春节时母亲对他们也很牵挂,但为了不耽误我和妻子上班,为了照看她幼小的孙女儿,母亲还是留了下来。母亲舍不得让孩子哭,我们家又没有小推车,母亲就一天到晚把孩子抱在怀里。在天气好的时候,母亲还抱着孩子下楼,跟别的抱孩子的老太太一起,到几里外的矿区市场转悠。
往往是一天抱下来,母亲的小腿都累肿了,一摁一个坑。
见母亲的腿肿成那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我当时只是劝母亲注意休息,别走那么远,就没想到给孩子买一辆小推车。事情常常就是这样,多年之后想起,我们才会感到心痛,感到愧悔。可愧悔已经晚了,想补救都没了机会。
除了帮我们看孩子,每天中午母亲还帮我们做饭。趁
孩子睡着了,母亲抓紧时间和面,擀面条。这样,我们下班一回到家,就可以往锅里下面条。
矿区内包括一些农村,农村的沟沟坡坡都种着麦子。
母亲对麦子很关心,时常跟我们说一些麦子生长的消息。
麦子抽穗儿了。麦子扬花儿了。麦子黄芒了。再过几天就该动镰割麦了。母亲的心思我知道,她想回老家参与收麦。每年收麦,生产队都把气氛造得很足,把事情搞得很隆重,像过节一样。因为麦子生长周期长,头年秋天种上,到第二年夏天才能收割,人们差不多要等一年。期盼得时间越长,割麦时人们越显得兴奋。按母亲的说法,都等了大长一年了,谁都不想错过麦季子。然而我对收麦的事情不是很热衷。我觉得自己既然当了工人,就是工人的身份,而不是农民的身份。工人阶级既然是领导阶级,就要与农民阶级拉开一点距离。所以在母亲没有明确说出回老家收麦的情况下,我也没有顺着母亲的心思,主动提出让母亲回老家收麦。我的理由在那里明摆着,我们的女儿的确离不开奶奶的照看。
收麦开始了,母亲抱着孙女儿站在我们家的阳台上,就能看见拉着一捆捆麦子的架子车一辆一辆从楼下走过。
在一个星期天,母亲终于明确提出,她要下地拾麦。母亲说,去年在老家,她一个麦季子拾了三十多斤麦子呢!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