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洛水韵(共5册)/洛阳河流文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河洛水韵(共5册)/洛阳河流文化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264.24 5.5折 480 全新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张文欣

出版社河南人民

ISBN9787215115118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80元

货号30432145

上书时间2024-09-26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张文欣主编的《河洛水韵》是一部以河流为载体的系列文学散文和古典诗歌辑注的合集。
散文部分是对河洛流域的黄河、瀍河、涧河、洛河、伊河和汝河、白河等七条主要河流第一次全面的文学书写,也是对河洛地区与河流有关的历史文化的全面梳理和展示;是每一条河流的立体的形象的传记,也是河洛流域洛阳水系的丰满厚重的家族谱系;既是对河洛大地山川河流的充满诗意和激情的文学解读,也蕴含着对历史和现实,自然与人类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命题的理性思考。全书综合历史、地理、文化、民俗、水利建设、生态文明等多方面元素,将文学性和知识性、学术性、趣味性融为一体,图文并茂,内容厚重,可赏,可思,可获。可藏。

目录
洛河河道流域简图
洛源镇
洛源行
风雨沧桑洛惠渠
洛河岸,探寻中华民族的史前“家谱”
索峪河之歌
山河口情思
走进范里
曹靖华和洛河
洛河第一坝——故县水库
龙头山巅叙灵秀
洛河润长水,千古读洛书
洛水悠悠竹青青
洛宁三知县
连昌河畔说古今
甘棠树下思召伯
寻找逝去的永济桥
甘水河:一川红蓼忆沧桑
洛水之北是洛阳
上阳宫,洛水的骄傲
从隋唐运河的源头出发
洛阳洛河:隋唐大运河的核心和枢纽
洛河之上的洛阳桥
南市渡
洛油严关
华夏文明河旖旎帝都梦
洛神
洛河航运
洛河水患
夹河滩的变迁
洛阳“两河流域”的古今变迁
我童年的洛河
千年古镇营房口
治水英雄黄守才
洛水之畔思智者
洛河两岸稻花香
洛作智水
从洛河畔走出的诗圣
大力山石窟与北宋皇陵
洛汭
附洛河主要支流简介
后记
伊河河道流域简图
伊河五日记
闷顿岭上伊水源
美丽的洪洛河
从金牛岭到盘龙湖
重渡沟
情钟潭头
九龙山下

内容摘要
 张文欣主编的《河洛水韵》对洛阳境内的主要河流沿岸的地理风貌、自然景观及形成和演变进行研究,对相关地域的历史人文名胜、古迹、风俗人情和传说故事进行梳理,为当地水利建设、环境保护、生态
建设提供支撑等等。本书对河洛地区水域河流文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解读,为河洛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全书有描写有考证,具有独创性意义和重要的学术和史料价值。

精彩内容
 洛源镇洛河探源,长途跋涉400多公里,来到秦岭深处的洛源镇。
洛河的主要源头有两个,一为源自蓝田县木岔沟的西源,一为源自洛南县草链岭的北源。两条河在洛源镇交汇,这里原来的地名就叫两岔河。
两岔河地处渭南、华阴、蓝田、洛南四县交界处,山大沟深,险峻偏僻,战争年代是个屯兵游击的好去处。
1928年,刘志丹组织西北工农革命军参加“渭华起义”,失败受挫后撤退到这里,司令部就驻扎在两岔河街的“致和昌”商号。
如今的洛源镇——两岔河,早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山青青,水清清,小镇的街道上也一
片宁静。来自灞源镇的西源落差大,形成一条狭长的小河谷,沿河的房屋倚河而建,有的就像南方河边常见的吊脚楼。两条河的交汇处,清流相激,翻起一簇簇白色的浪花,淙淙哗哗的水声就像它们互相热情的问候。
跨西源河一座石桥,旁边新建一个玲珑的小亭,紧邻河边的饭店有个醒目的招牌:草链岭农家饭店。
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却莫名生出一种亲切的感觉。
中午在这家饭店吃饭,捞面条,似乎也是家乡的味道。老
板姓梁,谈话间才知道,他老家在洛阳的孟津,是从爷爷那一辈来到这里的。原来是洛阳老乡!
不知道他爷爷当年是如何辗转来到此地,竟让孟津的梁姓在洛源镇生根发芽。从河之尾,到河之头,长路迢迢,中间隔着崇山峻岭。他是顺着洛河走来的吗?
从洛阳到洛南,公路基本上都是沿着河走。不仅是这里,我发现山问的公路大都如此。修路要规划线路,是河流最先画了草图。山不转,水转,路也跟着转,河溪曲曲,山路弯弯,一直相伴左右。
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工具和能力在险峻的大山深处修筑道路,迁徙和流动大约只能靠河流。或沿河道跋涉,或制造水上的交通工具。《易·系辞》中记载:先民们“刳木为舟,剡木为楫”,就是把粗大的木头中间烧焦,再挖空成槽,以乘人载物;把树枝削成扁平的桨,以划水航行,独木舟就是这样诞生的。
洛南县地处商洛地区,商洛地区有个东龙山文化遗址
,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城东南丹江北岸阶地上,属仰韶文化及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奇特的是,这里的陶器群与洛阳的二里头文化极为相似,考古专家们认为,这里应是洛阳二里头文化分布区最西端的一处中心聚落遗址,很可能是二里头文化在大扩张中于畿外地区营建的一处殖民据点。
支持专家们论断的是河流。东龙山遗址位于秦岭山脉的东部,有包括铜矿在内的多种自然资源,并且正处在中原王朝向西南方发展的交通线上。从那里稍微北上,就能抵达黄河水系的洛河上游,这里的水路可通达洛阳盆地。
早期国家的扩张方式,最大的可能就是沿水路呈线状推进。
二里头文化属于夏代晚期,由原始聚落的聚集逐渐形成大邑国都。早期王朝对外的扩张或是对各地的震慑和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