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源/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43.11
5.5折
¥
78
全新
库存94件
作者编者:李天纲//王启元|责编:曹怡波//丁辰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70964
出版时间2020-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1211989
上书时间2024-09-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获博士学位。著有专著:《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增订徐光启年谱》、《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等。
王启元,浙江鄞县人,寄籍虹口,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明清文学史、宗教史、上海地方史等。曾出版《保釐云间:上海历史上的神祇、信仰与空间》(合著)一书。
目录
序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
李天纲1
“虹口源”之成立:近代中国城市化中的北外滩
王启元1
慈善家唐廷桂
陈晓平17
同仁医院:上海近代西医教育的发端
魏洲阳34
虹口之子颜福庆
钱益民49
从欧亚学校到汉璧礼公学
刘冰61
西童公学
陆雯75
南浔路圣芳济学堂的“东”与“西”
陈嘉仁86
音乐VS. 建筑:从“圣芳济”走出的叶肇昌
张晓依109
虹口的日本人
陈祖恩120
爱因斯坦最先讲述相对论的地方
景智宇133
村松梢风在虹口
徐静波140
内容摘要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任主编,由《虹口港》《乍浦路》《虹口源》三本图书组成。本书所界定之“虹口源”,取自已有之“外滩源”“徐家汇源”,意为虹口近代城市之源。其位置起始在“文监师路”(今塘沽路)与“百老汇路”(今大名路)口三角形夹角出,此处原为19世纪中叶所建美国圣公会救主堂,虹口甚至整个沪北地区近代城市化,由此处向东西北三个方向扩张。
精彩内容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教授李天纲任主编,由《虹口港》《乍浦路》《虹口源》三本图书组成。虹口一词最早作“洪口”,出现在宋代方志之中,意为吴淞江下游的泄洪口,其位置大约在今嘉兴路桥以东的水域,以今日虹口港河为其遗迹,这里作为明清上海县北部的村集,存在了数百年。
在上海最早开辟的马路中,第一条以人名命名的马路,就是圣公会救主堂面前的文惠廉路(今塘沽路),而以文惠廉路与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围成的夹角,并在日后向西南方向拓展的空间,是虹口地区最早的近代城市空间。笔者以此夹角及其周边文化范围,以近代虹口城市之源的名义,将其命名为“虹口源”,以塘沽路、东大名路所夹,西至吴淞路的范围内的建筑、空间、人物、事件,将成为本书重要的叙述对象。
媒体评论
虹口一词最早作“洪口”,出现在宋代方志之中,意为吴淞江下游的泄洪口,其位置大约在今嘉兴路桥以东的水域,以今日虹口港河为其遗迹,这里作为明清上海县北部的村集,存在了数百年。
在上海最早开辟的马路中,第一条以人名命名的马路,就是圣公会救主堂面前的文惠廉路(今塘沽路),而以文惠廉路与百老汇路(今东大名路)围成的夹角,并在日后向西南方向拓展的空间,是虹口地区最早的近代城市空间。
笔者以此夹角及其周边文化范围,以近代虹口城市之源的名义,将其命名为“虹口源”,以塘沽路、东大名路所夹,西至吴淞路的范围内的建筑、空间、人物、事件,将成为本书重要的叙述对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