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19.71 2.8折 ¥ 69.8 全新
库存204件
作者潘利国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20381
出版时间2021-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8元
货号11347275
上书时间2024-09-06
章
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未来竞争力
“双减”政策下,如何看待
儿童的美术教育
让孩子有更多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艺术
经常收到家长的问题,其中问得比较多的问题是:
孩子喜欢画画,要不要培养?要不要去报绘画班?
感觉孩子在绘画方面没天赋,还有必要学吗?
孩子将来不走专业的绘画道路,要不要培养他的绘画兴趣?
孩子学绘画有用吗?有啥用?
……
美术、音乐以来在人们心中都被当作特长类的小众科目来看待。家长如果觉得孩子在这方面有天赋,才可能比较重视,给孩子找老师或机构专门学果没看出孩子有这方面的特长,大部分会不了了之。而且,大多数家长即便让孩子学,也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学望把孩子打造成有一技之长的特殊人才。
而事实上,艺术教育应当是每个孩子都要接受的基础教育之一。我们国家很早之前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发展,美术也是中小学必学的科目之一。只是,以来,在应试教育利思想的影响下,艺术素质教育被严重忽视和边缘化了。
现在,“双减”政策的出台和正式落地,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把中小学生从繁重的校内、校外学业压力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自然、感受艺术、放飞自我,更为、健康地发展。
培养审美要从小开始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艺术的陪伴,他们需要多种“养分”,否则只会导致不均衡发展。美术对儿童的意义,不只是一项爱好或一项技能,还有更重要、更长远的意义。积极参与美术的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审美素养和能力。
美术,顾名思义,是关于美的艺术,是培养一个人对美的感知、感受、欣赏和表达的能力。审美修养,应该是作为一个完善的人需要的重要素养。具有良好的审美修养才能更好地感受自然,体会美好,升华内心。
社会整体审美的高低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一个健康的国家和民族不仅需要经济、科技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审美来匹配。
我们现在的全民教育整体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越来越多。但也应该意识到,当前全民审美还相对较低,多数人对于审美还缺少基本的认识,对美、对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褊狭。即便是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对审美也大多处于一个很浅的层次。
因此,从孩子开始,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尤为重要。
然而,现阶段的社会大背景下,日益加剧的教育内卷让太多孩子陷在繁重的各种学业补法抽身。虽然孩子们超前超纲地学了很多知识,但成长中同时需要的其他素养却得不到培育。
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无疑是给这种现象踩了急刹车,目的是希望校内外教育回到健康、正确的轨道上,让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均衡发展。
教会孩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
儿童为什么要学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除了提高审美素养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运用艺术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们大多情况下是依赖理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而艺术思维是更偏重感和直觉的一种思维方式。有些时候,靠理和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感和直觉的艺术思维却可以解决。因此,培养艺术思维是对理思维的一种很好的补充。
我们都知道,达·芬奇是的画家,同时他也是的科学家、建筑学家和发明家,在他身上体现了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毋庸置疑,艺术的思维方式让达·芬奇在其他领域的研究中如虎添翼,取得了非凡成。
事实上,不止达·芬奇,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不少既是画家又是诗人、建筑学家、工程师的跨界人才。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艺术思维对其他领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于儿童来说,学美术不仅是学技能,更是学思维方式和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对学学科大有益处
当我们让孩子从学美术技能和追求视觉效果的狭窄范围中跳出来,把它当作一种连接和拓展其他知识领域的手段时,会发现美术可以帮助孩子走到更宽广的领域。
比如,通过绘画表现,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成语,可以更感地了解历史文化,可以更具象、生动地感受山川地理、植物、动物,可以更丰富地想象和表达科技与幻想。孩子学知识或参与美术活动对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作用。
这种把艺术与文化学科融合学式,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不同学科的应用场景中。比如,有些数学题是用画面的形式呈现的,还有些语文题是要求用绘画的形式完成的。而且,未来更高层次的追求,必然是艺术和科技、艺术和生活的紧密结合。具有艺术思维、艺术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庸中脱颖而出。
那些城市中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筑、那些漂亮的汽车、那些炫酷精致的工业产品,无一不是艺术与科技或艺术与生活的结合。
综上,艺术素质和艺术思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未来不可或缺的一项基础能力和素养。我们需要的艺术基础教育方向不是要培养专业艺术家,而是有艺术眼光和艺术思维的综合人才。
让孩子学绘画有什么意义
一位儿童美术培训老师在路上遇到一个以前在她的美术班学岁女孩。这个孩子喜欢画画,聪明热情,画画很棒,老师们都很喜欢她,但她不来上课了。
这位老师问孩子:“你怎么不来上美术课啦?不喜欢画画啦?”
孩子答道:“妈妈给我报了很多课外班,我现在没时间学美术了。”
老师又问道:“你都报了哪些班啊?怎么会那么忙?”
孩子说:“除了上学之外,每周还要上很多课外班:两次英语、两次数学、一次语文、一次钢琴、一次游泳、一次舞蹈,还有一次机器人编程。现在只有周日下午有空,我很想学画画,可是妈妈说留半天时间让我休息休息,不报美术班了。”
这位老师和我说,她当时听了很痛心,心想:“这么多课都不能停,为什么美术能停掉?更何况孩子还很喜欢。”
相信不少美术老师都有这种体会:孩子的美术课在所有课外班的重要排序上往往是靠后的,稍有风吹动,脆弱的美术课会被波及,学生要么请假不来了,要么干脆停掉了。
除了那些对画画兴趣强烈,或者在画画上显示出天赋的孩子会引起家长的重视外,很多家长对孩子的美术学有什么热情。他们觉得孩子将来又不当画家,也不会从事美术专业的工作,学美术没什么用,甚是浪费时间。
的确,在当今这个时代,人们更看重学以致用、的东西。语、数、外自不必说,学不好不行,不学更不行。学钢琴可以上台表演,可以拿奖、拿证,可以培养气质;学舞蹈能锻炼体形又能健身,还能在晚会上表演;学机器人编程,将来可以成为高薪的IT人士。
而学美术呢?当画家似乎太遥远,其他的好处诸如审美啦、思维创造力啦好像又太虚,看不见。
还有人会认为,自己从来没学过美术,对美术也不懂,不照样有房有车,生活无忧,过得很好吗?孩子将来只要考上好学校,找到好工作,过上好日子不够了吗?
这么说也对,美术从来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多算是个调味剂。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术的潜在作用将日益凸显。因为,人们的物质需求越得到更好的满足,对艺术和美的需求越高。具备艺术眼光和艺术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必然在将来受到追捧。
此外,物质极大丰富之后的社会将会更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人本主义,更强调个人体验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人的幸福观也会更多元化。
那么,绘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孩子需不需要学绘画呢?
绘画是儿童感知和表达的语言
绘画是一项很综合的行为活动,它可以很好地把孩子的内心感受与外部世界有效地连接起来。它不是刚需,却是滋润刚需的土壤。
世界是由各种具体、丰富的形象构成的,孩子一出生睁开眼睛的时候,面对的是丰富的视觉世界。当他们还无行复杂感知的时候,视觉形象成为他们感知世界为直接的方式。
在孩子还不具备很好的文字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时候,图画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字阅读和表达的一种替代。儿童时期的绘画是一种像语言文字一样的表达方式,是一种叙事和思考的方式。绘画的形象、色彩只是这种方式的“外衣”。
孩子与绘画有天然的感,几乎每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涂鸦、涂画的陪伴。绘画是孩子感知、反映内心和外在世界的佳途径之一,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逐渐学会了感知世界,学会了表达情感,学会了思维探索。
不少孩子在十一二岁以后,画画的热情逐渐降低了,主要是由于他们有了阅读能力,有了更多理解和表达的方式,不太需要借助绘画来表达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绘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基本的语言,是除文字语言之外的语言。具体来说,如果孩子的绘画里有思考和理解的痕迹,有感受的呈现,有情感的流露,有表达的冲动,那么很有价值了。
绘画可以让孩子多一种视角看世界
绘画对于孩子的意义,更多的应该是绘画过程带来的拓展作用。
一位母亲谈到让孩子学美术的目的时说:“我让孩子学美术,不为别的,为让她多一种看世界的方式,让内心更丰富一些,多一些表达的出口。”
绘画可以丰富孩子的形象思维,使思维的维度更宽。我们经常会感叹艺术家异于常人的奇奇怪怪的想法,经常为他们大胆新奇的想法折服,而这种想法正是这种不同于正常逻辑的思维方式带来的结果。因此,学会使孩子的思维更丰富,也会使他们多一种视角去看待世界。
绘画可以让孩子热爱生活,有人文关怀精神
美术是关于美的艺术,对美的追求会使我们的心灵变得纯洁,变得柔软善良。孩子学,可以使他们追求真善美、远离丑恶,远离庸俗。
有一本书叫《热爱生活》,记录了凡·高的一生。搞艺术的人是热爱生活的,因为只有真实、丰富的生活与自然才能激发他们的灵感,才是他们艺术生命的源泉。一个对生活毫无热情、对自然无动于衷的人,是不可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的。
学,是要培养孩子体味生活、感受自然,从而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学能让孩子具有艺术思维,具有发现美的眼睛,能时时处处发现和感受生活与自然的美好。大众眼中的破墙烂瓦,在画家眼中却可能是具有韵律的美景,像普通人眼中的荒漠孤冷,在诗人笔下却是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浑画面。
让孩子学画画,是培养他们对世界的感知能力,让他们多一些艺术气息与人文关怀。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画画不仅仅是修炼技术,它更是表达一种生活态度。
绘画是一种心理疏解方式
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与经济的高速发展,留给我们的精神栖息地越来越少。绘画能使我们在巨大压力下有一个自我倾诉与放松的空间。
对美好的感知能让孩子淡的现美好,能让他们在灰暗的世界里感受到彩色的亮丽,能让他们在面对贫穷时依然感到内心是富有的,能让他们在面对孤独时不感到寂寞。
<p之,让孩子学绘画,可以让他在用逻辑思维理、客观认识世界的同时打开一扇感的大门,培养形象思维能力;让他在循规蹈矩的知识学,还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淡的世界里也能发现美、欣赏美。< p>
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美术教育是每个孩子应该享有的权利。缺失对美的理解和感受的人生体验会有种种遗憾。
让孩子从小接受美术教育,接受艺术的熏陶,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些简单的技能,也不仅仅是为了考级拿证,或能够靠绘画吃饭,而是通过艺术熏陶让孩子的内心更丰富,体验更细腻,心灵更柔软,让他们能够在享受物质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体验和追求。
世上的美好,除了外在的美好,还应有内心的静水深流。艺术之于人的作用也许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内心深处,只有被唤醒和滋润后,它才会慢慢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在孩子心中种下一些艺术的种子吧,让他将来有个有趣的灵魂!
绘画可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
现在的家长越来越意识到早期教育对孩子的重要。的确,早期教育做得好,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形形色色的早教课中,美术教育不应被忽视。很多人认为让孩子学美术仅仅是为培养兴趣和掌握一技之长,其实早期美术教育的意义远不止这两点。从具体层面来看,儿童的早期美术活动有以的积极意义。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耐心
绘画表达是所有孩子的天,在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之前,绘画是他们叙事表达的重要途径,因为绘画是所有形式里直观的、不需要解读的形式。人类的文明也是先有绘画再有文字,然后有了文化。因此,孩子画画是一种自发的本能需求,这种本能要得到充足的释放和保护,否则会阻碍其发展。
我们经常看到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的幼儿,一旦涂画起来会显得很专注。所以,通过绘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耐心是顺应其身心发展规律的好方式之一。
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
从事美术工作需要良好的观察与感受能力,没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细腻丰富的感受能力,很难在绘画道路上走远。当然,普通人也需要良好的观察与感受能力,一个不懂观察、缺少感受的人很难获得丰富的自然生活带来的审美体验,他们的生活因为缺少感受而变得乏味。
观察力是孩子学的体现,观察力和感受力强的孩子,学学科时会更得心应手一些。绘画是培养观察力和感受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孩子早期的审美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如果早期的审美导向不对或缺失,后期随着观念的成形,改变比较困难。早期定的基调会影响其一生,现在很多成年人缺少基本的审美,是因为从小缺少审美环境的熏陶和有意识的培养。
审美的形成需要一个耳濡目染、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因而从小接受审美的教育很有必要。
培养孩子的形象记忆能力
绘画是培养形象记忆能力的好途径之一。
绘画活动中,需要大量写生,表现各种各样的形象,这种行为的积累会形成良好的形象感知和形象记忆能力。良好的形象记忆能力在很多方面都能发挥作用,它能有效地和抽象记忆(逻辑记忆)形成互补。单纯靠抽象记忆难以记住的事情辅以形象记忆会简单许多。所以,形象记忆能力作为人们必需的一项重要能力不应被忽视,而培养形象记忆能力好的时期是在儿童时期。
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社步的动力源泉,没有了想象力也没有了希望。 孩子天生具有原始的想象力,他们的想象力需要得到保护和培养。
绘画对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孩子在绘画创作中经常要通过形象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表现想要叙说的事件和情景,这需要他们去主动地想象甚创造形象和情境,这个过程对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有帮助的。
<p的来说,对孩子的早期美术教育,要从更宽的角度来理解,不能局限在狭义的美术本身,而应该把美术教育作为一个载体,去拓展它更宽泛的作用和意义,否则会被困在为画画而学画画的窄小胡同里。< p>
在本质上理解和把握了美术教育的核心,才会看到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让孩子学绘画
不是要培养成画家
美院的毕业生终都从事什么去了
如今,从各大美术学院出来的学生跨界在各个领域做出成绩的事例屡见不鲜,主要原因是现在的美术学院早已不是单一培养画家的传统意义的专业美术学院了。
以我所在的中央美术学院(以下简称“中央美院”)为例,20年前的中央美术学院,只有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五个造型专业和一个美术史专业,师计不过600人。那时学生的理想是画好画当画家。今天的中央美院与20年前已不同了,规模、硬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的是方向和定位也有很大不同了。现在的中央美含了设计、建筑、绘画造型、多媒体、实验艺术、人文等多个综合学科。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雕刻等纯艺术专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而且也在往跨学科方向发展。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也越来越宽泛:搞设计的,拍电影的,当演员的,搞乐队的,搞金融的,开酒吧、饭店的,做互联网的……林,干什么的都有。
现在,中央美院的学生在传统的造型基础方面的能力整体上也许与从前相比有的差距,但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适应能力更加突出,因此能很快地融入社会大环境中,并取得良好成绩。
所以,不要认为美院毕业的孩子要去搞美术。再看看国外的艺术院校,这种趋势的改变更加明显了:无论是老牌的还是新型的艺术学院,架上绘画早已不再是主流,取而代之的是观念艺术、新媒体艺术、综合装置艺术等跨领域、跨学科的艺术门类。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趋势都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这个时代不需要那么多画家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