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故宫看文物3·器物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进故宫看文物3·器物馆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59.02 6.7折 88 全新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欢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20336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11339493

上书时间2024-09-05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欢,1976年生,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2005年起在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工艺组从事中国古代文具的保管、陈列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徽州工艺美术,西北民族工艺美术和明清宫廷史。专著有《徽墨胡开文研究》等,并在各类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

目录
目 录

 玉 龙 004
 红陶 006
 莲鹤方壶 008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010
 秦石鼓 012
 陶武士俑 014
 绿釉陶狗 016
 海兽葡萄纹镜 018
 三彩胡人背猴骑驼俑 020
 大圣遗音琴 022
 白釉刻花鸡冠壶 024
 定窑白釉孩儿枕 026
 朱碧山银槎 028
 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圆盘 030
 永乐款青花缠枝莲纹压手杯 032
 御用监造玉鹰捕鹅饰 034
 成化斗彩鸡缸杯 036
 罗小华半桃核式墨 038
 万历黑漆描金药柜 040
 黄杨木东山报捷笔筒 042
 松花江石暖砚 044
 描金彩漆包袱式眼镜盒 046
 乾隆搅色玻璃瓶 048
 泥塑雍正像 050
 二十五宝玺 052
 铜镀金写字人钟 054
 旅行文具箱 056
 金嵌珍珠天球仪 058
 鹿角椅 060
 白玉桐荫仕女图山子 062
 嵌宝石绿珐琅盖海螺 064
 大禹治水玉山 066
 金编钟 068
 各种釉彩大瓶 070
 画珐琅八棱提梁壶 072
 掐丝珐琅冰箱 074
 金瓯永固杯 076
 金錾云龙纹执壶 078
 竹管四头笔 080
 银累丝花瓶 082
 蟠螭紫砂胆瓶 084
 瓷白釉彩花小猫 086
 匏制狮子纹蝈蝈罐 088
 赤壁游故事笺 090
 象牙雕套球 092
 胡允中镂雕犀角杯 094
 锡制方形火锅 096
 描金带彩黄杨木什锦梳具 098
 汽船式风雨表 100
 铜镀金戒盈持满 102

内容摘要

玉 龙


红山文化(公元前4000~前3000年)

此件玉龙是我国目前所见最大的C形玉龙之一。呈黄绿色,由一整块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C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玉龙长眼凸起呈菱形,脑后长鬣飘逸。吻部长而前伸,嘴紧闭,鼻上翘,神气生动。龙身光素,无肢无爪,无角无鳞,躯躬似蛇,遒劲有力。玉龙中部有穿孔,如果以绳系挂中孔悬置,则正好水平平衡。

龙作为一种被高度神化的动物形象,有数种动物的特征,与宗教祭祀有关。古人怀着虔诚的心,把一些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合并为龙的模样,并加以膜拜,以祈求丰衣足食,反映了当地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玉龙是红山文化玉器,红山文化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与辽宁西部山区。20世纪30年代,因最早遗址发掘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地区而命名,是距今约5000年以上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当地人的玉器制作技术发达且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红山文化玉龙的出现,不但为人们解开了龙的起源之谜,也为人们展示了中国龙逐渐演化的轨迹和不断被神化的过程。


红陶鬶

龙山文化(公元前2500~前2000年)


鬶(guī)是古人的一种盛水器具,其造型有点儿像仰天呼唤同伴的大鸟。器身圆腹,腹中部饰纹两周,一侧出鸟嘴状长流,下承三个像翅、像足、又像尾的袋状空足。背部另有绳状把手。

在东方,有不少民族都把飞鸟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在很久以前,东北长白山地区有一座布库里山,山下有一个水池,池水碧蓝清凉。三位仙女从天而降,她们是三姐妹,看到布库里山景色优美,便兴奋地脱掉衣服下水去玩。当她们上岸穿衣时,一只神鸟飞来,将一颗色彩鲜艳的红果放在三妹佛库伦的衣裙上。佛库伦爱不释手,遂把红果放在口中,无意间将其吞进腹内。顿时,她感觉到下身无比沉重,再也无法起飞。大姐和二姐无计可施,只得把三妹留在湖边。不久,三妹生下一个男孩。孩子落地就能说话,没几天就长大成人了。佛库伦便给他取名布库里雍顺,姓爱新觉罗(金)。后来这个孩子便成为当地人的首领。这就是关于满族起源的传说。清朝规定乌鸦是神物,任何人不得轻易伤害,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制裁。不仅如此,他们听到乌鸦之鸣,也视为吉祥之兆。


莲鹤方壶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

1923年,在河南新郑一座已被盗过的大墓中,出土了一对莲鹤方壶。后来,方壶中的一只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这件方壶体形高大奇伟,结构复杂,铸造精巧。壶身饰满异兽纹,双耳各塑有怪兽,向上爬并做回头状。双层莲瓣壶盖上立有一只仙鹤,鹤颈修长,亭亭玉立。

从春秋晚期开始,中国青铜器的装饰和风格,不再遵循商周时代的稳重、威严、恐怖、狰狞,而是给人一种清新、自由、轻松、活泼的感觉。此时的统治阶级,开始蔑视以前奴隶主贵族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努力追求现世的人生享乐。例如当时的卫懿公,以痴迷养鹤而出名。他不仅按照鹤的身姿、品质将其分为不同等级授以官阶,支给俸禄,而且亲自为宠物梳理羽毛,甚至为其配置出行车子。不过卫懿公只管饲养宠物,不理国事,结果导致国库空虚,众叛亲离,百姓们也怨声载道。于是卫国日益衰落,很快就灭亡了。


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这件铜壶的总体形状像一个鸵鸟蛋,配有两个环耳。壶体自上到下被五条装饰花纹带划分为四个区。其中颈部为第一区,上下两层,主要表现采桑、射礼两部分活动。肩部为第二区,也分为两组画面,描绘宴乐与田猎的场面。腹部是第三区,为水陆攻战的场面。余下的则是起装饰作用的第四区。

此壶最精彩之处在于描绘了惊心动魄的激战场景。如陆上攻守城池之战,守城者与攻城者短兵相接,拼命厮杀。而水面上的水战,则由各立有旌旗的战船组成,阵线分明。在船尾,有人击鼓助战,而船头的战士则持有长兵器在与对手进行白刃战。船下有鱼鳖游动,表示船行于水中。双方还派蛙人潜入水中,奋力游动。还有许多战士悄悄躲在一边,张弓搭箭,配合消灭对面的敌人。此壶纹饰内涵丰富,形象逼真。特别是作者准确地抓住每一人在某个场景中某一瞬间的具体动作,有利于我们了解当时人的生产、生活以及战争等方面的真实情况。


秦石鼓

战国秦(公元前475~前221年)

石鼓共有十面,为花岗岩质,在唐初被人重新发现。因其状如鼓形,故曰“石鼓”。石上刻有大篆字体的十首诗,被称为“石鼓文”,记叙了秦国贵族游猎的内容。石鼓文书法雄强浑厚,朴茂自然,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引得唐代的文人墨客纷纷慕名而至,石鼓也就有了名气。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保护石鼓,人们仓促地把它们埋了起来,结果直至北宋仁宗时,才寻回九面。后经北宋的金石收藏家向传师的多方探查,终于查到了这面失群的石鼓。它曾被用来捣米,还被屠夫当作过磨刀石。然而,十面石鼓虽得团圆,但它们颠沛流离的命运仍在继续。金灭北宋后,石鼓又丢了百余年。直到元代,才在大文学家虞集的努力下,将重新找回的石鼓运到北京孔庙保存。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十面石鼓一直随着故宫博物院中的其他国宝不断南迁。抗战胜利后才从重庆运回南京,再送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保管。唐初石鼓被发现之后的1000多年中,石鼓上面的文字损失过半,从最初的700余字,到乾隆时仅剩310字,可谓历经磨难。



陶武士俑

秦(公元前221~前206年)

这尊陶武士俑1974年出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这个武士采用陶冶结合的方法制成,形神兼备。只见他扬眉瞪眼,肃然伫立,气宇轩昂。头上绾圆形偏右髻,穿交领右衽衣,下着短裙,足蹬方口齐头布鞋。左手伸展,右手弯曲。其手持的兵器虽因岁月腐朽而掉落于尘埃,但是右臂和右手虎口外倾,证明其曾经紧握兵刃,并且已调整好砍杀的角度,准备将对手一击致命。

此类武士俑出土于秦俑1号坑军阵中最前列,属于轻装步兵。这位先锋武士久经沙场,神态坚定而勇敢。他整装待发,目视前方,眉间的肌肉拧成疙瘩,嘴唇努起,胡须翘起,机警敏锐,以便随时与敌人进行近身搏斗。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由八千余件形体高大的俑群构成一组规模庞大的军阵体系,其中的步兵、骑兵和车兵列成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各种阵势,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秦俑的设计者虽然制作的是静态的陶俑,但是捕捉到了将士们严阵以待的临阵场面,给人以震撼的军事威慑力。


绿釉陶狗

东汉(25~220年)


“我超级凶的,你们可别惹我!”这只小狗头部较大,身体短小,双目圆睁怒视前方,张嘴狂吠,犬齿外露,彰显凶猛,仿佛背后有人撑腰,显出“离我远点儿”的表情。其后肢微蹲,前腿支撑,做扑咬状。这时如果有人对这家人有什么冒犯之举,或者只是路过,这狗便会冲向来人。狗好像知道主人需要靠自己吠叫的声势来让他们感到安全,即便咬错人,也会由主人出面赔偿,因而这些狗往往不可一世。

从东汉至魏晋时期,富裕人家的墓葬里,多陪葬有一些表现地主庄园粮谷满仓、牲畜满栏等题材的立体雕塑。这种陶、瓷制品被称为“冥(明)器”,着重表现豪门贵族生前居住的城堡式楼阁建筑以及奢华的生活场面,用来祈望死者在阴间仍能保持生前的种种享受。制作该器的匠人捕捉到了看家狗见到生人的狂吠场景,展现了1700多年前地主庄园门口的场景,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主编推荐
原文化部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隆重推荐!“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宫(紫禁城)建筑群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这套书共分三册,各精选50件最为珍贵的绘画、书法、器物文物,条分缕析,介绍其成品年代、艺术价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专业性更是毋庸置疑,是一套的向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普及故宫文物知识的读本。值得推荐!——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王欢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我们要记住历史,要善待文物。青少年朋友更应做到这一点。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我国优选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品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这套书分别介绍了故宫博物院拥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绘画、书法、器物各50件很好文物藏品。其中的绘画本和书法本,可称得上中国古代绘画史和书法史的缩影。这套书的作者都是故宫博物院年轻有为的研究员,他们用质朴、通俗的语言,把一件件文物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我真诚地把这套书推荐给大家。——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崔楚民

精彩内容
本书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众多文物中精挑细选了50件典型器物,以物带史,物史结合,用 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每一件古代器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其内容涵盖古人的衣食住行,民俗活动等,叙述了中国人 的文学传说、艺术美学、哲学思想、为人处世,进而连缀起中国近万年以来的文明宝藏的前世今生。同时配以高清文物图片,带领读者走入一个个不为人知的历史节点,让您身临其境欣赏文物的真实全貌,进而体验中华多元一体化文明的绚丽与辉煌。这些古代文明的结晶,涉及陶器、瓷器、雕塑、铜器、金银器、玉器、漆器、笔墨纸砚、竹木牙角等各门类。它们饱经沧桑,奇迹般保存至今,有许多已经成为 的世间孤品。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人高度发达的科技实力与物质文明发展的结晶,而且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智慧、胆识的沉淀与见证。这种历经数千年以来形成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至今仍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近处说,这些介绍可以读者们增长文化历史知识,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往远处说,可以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唤醒并激励我们以及后来者们,永远以赤子之心,去保持和发扬历史和文化传统,去开拓创造民族 美好的未来。

媒体评论
原 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隆重 !
  “故宫博物院”既是明清故宫(紫禁城)建筑群与宫廷史迹的保护管理机构,也是以明清皇室旧藏文物为基础的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品的收藏、研究和展示机构。这套书共分三册,各精选50件 为珍贵的绘画、书法、器物文物,条分缕析,介绍其成品年代、艺术价值,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可读性强,专业性 是毋庸置疑,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向普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朋友普及故宫文物知识的读本。值得 !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王欢
  文物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历史遗存。我们要记住历史,要善待文物。青少年朋友 应做到这一点。北京故宫博物院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我国 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品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这套书分别介绍了故宫博物院 历史、文化价值的绘画、书法、器物各50件 文物藏品。其中的绘画本和书法本,可称得上中国古代绘画史和书法史的缩影。这套书的作者都是故宫博物院年轻有为的研究员,他们用质朴、通俗的语言,把一件件文物的来龙去脉交待得清清楚楚。我真诚地把这套书 给大家。
  ——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崔楚民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