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治裁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72.8
6.7折
¥
10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清)林珮琴撰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2142634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9元
货号11242912
上书时间2024-09-0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东坡,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国家名老中医王琦教授的博士研究生。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著或参编学术专著20余部,个人发明专利1项。对酒精性肝病的防治,帕金森氏病的治疗等有较深入探讨。
目录
全书点评
桂序
吉序
林序
重锓本蒋序
谢序
自序
皇清例授文林郎先考羲桐府君传略
凡例
卷之首
内景综要
卷之一
中风论治
伤风论治
伤寒治要
温症论治 春温 风温 湿温 冬温 温毒附
热症论治
暑症论治 冒暑 伤暑 中暑 中暍 夹暑 暑风 暑厥 暑瘵 疰夏 湿温 暑泻 暑疡 伏暑附
湿症论治 风湿 湿热 寒湿 暑湿 中湿附
燥症论治
火症论治
疫症论治 大头瘟 捻颈瘟 瓜瓤瘟 杨梅瘟 疙瘩瘟 绞肠瘟 软脚瘟附
卷之二
虚损论治
劳瘵论治
咳嗽论治
肺痿肺痈论治
失音论治
哮症论治
喘症论治 短气 少气 逆气附
痰饮论治
血症总论
吐血论治 咳血 嗽血 咯血 唾血 呕血附
衄血论治 口鼻衄 耳衄 眼衄 齿衄 舌衄 肌衄 九窍衄 血溢 心漏 脐血附
汗症论治
脱症论治
卷之三
脾胃论治
饮食症论治
呕吐论治
噎膈反胃论治
关格论治
诸气论治
肝气肝火肝风论治
郁症论治
呃逆论治
□(特殊字符)症论治
嗳气论治
痞满论治
肿胀论治
积聚论治
卷之四
癫狂论治
痫症论治
怔忡惊恐论治
烦躁论治
健忘论治
不寐论治
多寐论治
三消论治
黄疸论治 谷疸 酒疸 女劳疸 黄汗 黄胖 脱力黄附
疟症论治
阴疟论治
霍乱论治
泄泻论治
痢症论治
卷之五
头风论治 雷头风附
疠风论治 肾脏风 绣球风 雁来风 蛇皮风 鹅掌风 赤白游风 紫白癜风 紫云风 癣疥癞斑附
痹症论治
痿症论治
痛风历节风论治
麻木论治
痉症论治
眩晕论治
厥症论治
脚气论治
鹤膝风论治 膝游风 膝眼毒 膝痈附
破伤风论治 破伤湿 破伤火附
卷之六
头痛论治 大头痛 发颐 眉棱骨痛 眼眶痛附
耳症论治
目症论治
鼻口症论治
齿舌症论治 牙痈 骨槽风 牙疳 多骨疽附
喉症论治烂喉痧附
胸痹论治
心痛论治 心疝 心痈附
胃脘痛论治 胃脘痈附
胁痛论治
腹痛论治腹中窄狭附
肩背手臂痛论治
腰脊腿足痛论治 腰酸 腰偻废 腰软 尻膝 跟附
身痛论治
卷之七
肠鸣论治
大小肠痈论治
疝气论治
淋浊论治
遗泄论治
阳痿论治 丸冷 茎缩 茎纵 强中 下疳附
蓄血论治
溺血论治
便血论治 肠风脏毒附
二便不通论治
闭癃遗溺论治胞痹附
转胞交肠论治
脱肛论治 肛头痒痛附
痔漏论治 耳痔 鼻痔 脑漏 偷粪鼠疮 跨马痈附
诸虫论治
卷之八
调经论治
经闭论治
崩漏论治
胎前论治
临产治要
产后论治
乳症论治
热入血室论治
痃癖癥瘕诸积论治
带下论治
前阴诸疾论治
诸疮论治
瘰疬结核瘿瘤马刀论治
梅疮结毒论治
疔毒论治
发背搭手论治 莲子发 蜂窝发 竟体疽附
舌色辨芝本著
生死辨 芝本著
重锓本跋
方名索引
主编推荐
全书点评 《类证治裁》为清末儒医林珮琴于1839年撰成,至1851年始得付梓。全书共8卷,设卷首《内景综要》,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形体结构,成为全书的理论基础。~7卷主要载内科杂病和五官科疾病,第8卷主要载妇科和外科疾病。共列病证105条,每一病证皆概要地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辨治、脉候、方药,多有医案附其后,间附自己的临证心得。由于本书被誉为理论结合实践的佳作,深受读者喜欢。初刊之后,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共重刊6次。民国四年(1915)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石印本。1949后有多种排印本问世。本书以李德新整理,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类证治裁》为蓝本。 一、成书背景 林珮琴(1772—1839),字云和,号羲桐,江苏丹阳人,原本业儒,学有根柢,壮年中举,声著墨艺。因祖父手录方书,并对他说“后日习此,可以救世”,从而对医学产生兴趣,乃熟读经典,旁及各家,而精于岐黄。林氏17岁时因父亲、祖父相继去世,家计窘甚,设馆于邻村,从事教学工作,白天授课,晚上读书,油尽为止。于20岁考取秀才,36岁中举,38岁进京应试未能考取进士,对仕途失去兴趣。林氏45岁次子、母亲相继去世,55岁长子、女儿去世,深受打击。因叹世俗之医“学殖荒芜,心思肤浅,空疏不学,偏驳失中,法同射履,甚则治温疫以伤寒法,治血枯以通瘀法,与夫喜行温补,罔顾留邪,动辄攻消,不知扶正,轻者重,重者死矣”。因而思矫而正之,于是开始写作《类证治裁》,因染热病后患咳喘,深感时间紧迫,在去世前三年,更是专心写作,未曾下楼,最后于床褥间自制书序及凡例,命林芝本录之,自谓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也。林氏虽不以医为业,确精于医,也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书中医案都是从所治病人手中收回的处方实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财富。 二、主要学术思想 林珮琴祖述经典,旁及诸家,抉其精英,灼有定见,博观取约,临证之时别有主裁而能顿起沉疴。其学术思想概要如下: 1.发皇古义,择善而从 林珮琴强调“不先窥《内经》奥旨,则皆无本之学也”。故对《素问》《灵枢》《难经》等“深求之,以通其变;精思之,以会其微”,进行了深入研究。在《类证治裁·内景综要》中,全面地论述了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精神津液、五官九窍、四海、七门、筋骨皮毛等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提要钩玄,一目了然。对每一病证均宗经立论,引经据典,融会贯通,深入浅出。用经旨以释病机,为辨证论治奠定理论依据。如喘症论治,谓:“经云:邪入六腑则身热,不得卧,上为喘呼。又云:不得卧,卧则喘,水气客之,此举之实也。经曰:秋脉不及……则令人喘,呼吸少气。又曰:劳则喘息汗出,此明喘之虚也。”以此作为喘分虚实之理,继之,用简练的语言将其概括为“实喘者,气长而有余;虚喘者,息促而不足。实喘者,胸满气粗,客邪于肺,上焦气壅,治在疏利……虚喘者,呼长吸短,肾不纳气,孤阳无根,治宜摄固……”可谓根柢经旨,发挥精义之至。 林氏综揽百家,博采众长,撷精汲华,务求实用。如卷三《呕吐论治》谓:“呕吐证,胃气升降使然也,而多由肝逆冲胃致之。《灵枢》谓足厥阴所生病者,胸满呕逆是也。夫胃司纳食,主乎通降,其上逆而呕吐者,乃肝邪犯胃或胃虚肝乘,故治呕吐,必泄肝安胃。用药主苦降辛通,佐以酸泄。”随之,《集诸名家呕吐哕治法》详列前人辨证用药经验,尤推东垣、洁古之说,以启迪后学。 2.谨守病机,揆度奇恒 治病之道,所重在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林氏善于审察病机,抓住疾病的本质,以简洁的语言揭示病变之本和辨证施治之纲要。如虚损劳瘵论治,根据《内经》《难经》和《金匮要略》的论述,以阴阳为纲而辨析脏腑阴虚阳虚之别,纲举目张,丝丝入扣。强调虚损劳瘵之治“必辨其阳虚阴虚”。经曰:“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凡怯寒少气,自汗喘乏,食减无味,呕胀飧泄,皆阳虚之证也。此脾肺亏损,由忧思郁结,营卫失和,惟四君、保元、养营、归脾诸汤宜之。若怔忡盗汗,咳血吐衄,淋遗崩漏,经闭骨蒸,皆阴虚也。此心肝肾亏损,由君相火炎,精髓枯竭,惟补心、三才、六味、大造、固本诸汤宜之。”上阐经训,下启法门,言简意赅,临证运用,得心应手。 3.辨证识证,脉证合参 审察内外,四诊合参,辨证正确,施治无瘳。林氏尤重脉证,强调脉证合参,正确辨证,是正确施治的关键。“司命之难也在识证,识证之难也在辨证。识其为阴为阳,为虚为实,为六淫,为七情,而不同揣合也;辨其在经在络,在腑在脏,在营卫,在筋骨,而非关臆度也。”认为只有辨识无误,才能。书中对内、外、妇、儿诸病证,均根据其不同的病因和脉证而详细辨识。如泄泻论治,谓:“泄泻者,胃中水谷不分,并入大肠,多因脾湿不运,《内经》所谓湿多成五泄也。一曰飧泄,完谷不化,脉弦肠鸣,湿兼风也。平胃散加羌、独、升、柴。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二曰溏泄,肠垢污积,脉数溺涩,湿兼热也,清六丸、大分清饮或胃苓汤加黄连。经云:暴迫下注,皆属于热。三曰鹜泄,大便澄清如鸭屎,脉迟溺白,湿兼寒也,治以治中汤、附子理中汤加肉豆蔻。经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四曰濡泄,身重肠鸣,所下多水,脉缓,腹不痛,湿自甚也,治以四苓散加苍术、胃苓汤加草果。经云:湿甚则濡泄。五曰滑泄,洞下不禁,脉微气脱,显兼虚也,治以四柱、六柱饮或四君子汤加升、柴。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凡泄皆兼湿,初宜分理中焦,渗利下焦,久则升举,必滑脱不禁,然后以涩药固之。” 此外,还以脉候判断泄泻的预后。“胃脉虚则泻,脉滑,按之虚,必下利。肾脉微小则洞泄,肺脉微甚则泄。泄泻脉洪大者逆,泄而脱血脉实者,难治。泄泻脉缓,时小结者生,浮大数者死。泻脉多沉,沉迟寒促,沉数火热,沉虚滑脱。暑湿缓弱,多在夏月”。 《类证治裁》论述所在病证,均将“脉候”与“论治”并列,脉证合参,尤在辨证,足可窥其重视的程度。 4.酌用古方,推陈出新 林氏在《类证治裁》中,宗经立论,发皇古义而论辨证之理;酌用古方,寓以别裁而示施治之法。强调“平时灼有定见,临证不设成心,诊毕矣审用何法,法合矣选用何方,权衡乎禀之厚薄,病之深浅,治之标本,药之沉浮,及一切正治从治,上取下取,或上病取下,下病取上,或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乃知一者拘,多歧者泛,师心者愎,随俗者庸。至于体贴病情,曲折都尽,刀圭所授,立起沉疴,善矣。若犹未也,一法未合,虽古法宜裁;一方未纯,虽古方宜裁;必吻合而后已”。师古而不泥古,创新精神,跃然纸上。每一病证所附医案,足以窥其勤于学术,慎于用术,推陈出新之心。如痰饮脉案中:“侄脉沉弦为停饮,由脾阳不运,水湿留胃,故食后清稀宿水倾吐而出。按仲景论饮邪,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治痰饮胸胁支满,苓桂术甘汤主之。今仿其法而更其制,以茯苓泄水,桂枝通阳,白术燥湿,甘草和中,加砂仁、半夏、枳壳、苏子运脾以降浊。研末服,姜汤下,积饮遂除。” 三、学习要点 《类证治裁》法于经典,示于临证,垂于后学,理论联系实际,理法方药熔为一炉,突出中医学术之魂。在历代临床医籍中独树一帜,影响深远,是一部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临证参考书籍,素有“教科书”之美誉。根据本书的性质和特点,在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把握,抓住重点 学习之始,应认真阅读序言,尤以林氏自序为要,以此为入门的向导;应用粗读之法而通读全书,从总体上把握本书的主要内容、学术思想和写作特点。就内容而言,本书的重点有二:其一,为内科杂病;其二,每一病证的辨证论治。重点内容应精读而细思。做到一般与重点、粗读与精读相结合。“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训学斋规》) 2.参酌古今,洞彻心法 宗经立论,旁及百家,源流条贯,发皇古义为本书的写作特点。如脾胃论治,宗《内经》“胃为水谷之海”“脾为胃行其津液”“六腑者传化而不藏”之理,历述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李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叶天士谓:“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始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从而概括出“大抵脾脏以守为补,胃腑以通为补,脾宜升运,胃宜通降”之心得。对每一病证的学术思想,均应从源而流,参照原著,深求精思,由博返约,洞察作者之心裁,以融会贯通,心领神会。 3.知常达变,去粗取精 读书宜博闻、精思,切忌不求甚解。《类证治裁》中重在归纳、总结前人经验,并根据病人证候,为保证理、法、方、药的统一性而加以治裁。既言其常,而及其变,这是我们阅读此书的要点,就是要学会知常达变。对于具有代表性的精辟论述,均应反复诵读,加以思考。掌握书中精辟论点,每一证候的引经据典、阐述医理部分,应当精读、熟记。熟悉各证候的辨证层次,比如辨咳嗽,先分外感、内伤,外感分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分五脏、六腑之咳;再辨四季之咳,分春、夏、秋、冬咳,一日之咳,分早晨、上午、午后、黄昏、夜半之咳;又辨新、久、虚、实,有痰、无痰,痰之易出、难出等等。细分缕析,应当了然心中。至于某些辨证、治法之中,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亦有不妥及糟粕之处,应当加以去除。比如有毒药物汞、砷之剂,以及秽物尿、便之类药的应用,皆不可盲从。 4.勤于临床,传承创新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成才的不二法门。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尤为重要。学习《类证治裁》应将其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和处方遣药的经验用于医疗实践之中,并通过研读每一病证的验案,理解林氏理论,联系实际,勇于实践,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验证理论与经验的正确性。面对中医学在新时代所遇到的新问题,通过每一个中医人的努力,创造出中医药学全面传承与不断创新的全新局面。 王东坡 2020年2月
精彩内容
《类证治裁》为清末儒医林珮琴于道光十九年(1839)撰成,咸丰元年(1851)首次付梓。初刊之后,清代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共重刊6次。民国四年(1915)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石印本。新中国成立后又有7种点校本问世,其中1959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据光绪重刊本出版,1998年和200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先后以初刻本为底本,进行重新点校和整理出版。
全书共8卷,卷首设《内景综要》,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和形体结构,成为全书的理论基础。1~7卷主要载内科杂病和五官科疾病,第8卷主要载妇科和外科疾病。共列病证100余条,每一病证皆概要地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辨治、脉候、方药,多有医案附其后,提供林氏自己的临证心得。
本次重新整理,并新加点评,本着尊重原著、发掘整理的原则,结合点评专家读书心得和临床体会,对本书中蕴含深义、疑惑谬误之处,予以点拨评议、考证比堪、溯源寻流,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提供帮助。
本书被誉为理论结合实践的佳作,适用于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学习参考,也可供中医药爱好者参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