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椿能组分研究及制备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椿能组分研究及制备技术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33.23 6.8折 49 全新

仅1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赵改

出版社郑州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578688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11304481

上书时间2024-09-02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第一章功能性组分的分离方法与技术
 节功能性组分的提取
 第二节功能性组分的分离纯化
 第三节功能性组分的结构鉴定
 第二章植物中主要功能性组分研究概况
 节多酚类化合物
 第二节黄酮类化合物
 第三节生物碱
 第四节萜类化合物
 第五节皂苷类化合物
 第六节多糖
 第三章香椿功能性组分研究概况
 节国内外香樁产业发展简述
 第二节主要功能性组分分类
 第三节主要功能性组分活性介绍
 第四节功能性组分提取技术介绍
 第四章香椿黄酮类组分制备及其活性功能研究
 ……

内容摘要
第一章功能性组分的分离方法与技术

功能性组分的提取分离与结构鉴定在天然药物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功能性组分的提取分离与纯化曾是一项相对烦琐、耗时的工作。以往研究植物功能性组分时,主要依靠传统的溶剂法来进行提取,但存在效率低、分离困难等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对植物中的微量组分或性质不稳定组分的提取显得尤为重要。而其中合理地选择单一或混合溶剂进行提取是进行样品有效分离纯化的第一步。纯化是利用光谱技术确定新物质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前提。要从含有几千种成分的植物提取物中分离出一种活性成分是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可能要经过许多分离纯化步骤。在进行物质纯化时,在初始阶段首先使用分离效率不高但能够大量处理样品的纯化手段。随着分离纯化步骤的进行,产物纯度不断提高,样品量不断减少。现代一些新的分离纯化技术及色谱仪器的使用使天然产物分离科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提高了物质的分离纯化效率,并可经常避免以往不稳定物质分离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是天然药物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分析仪器的进步,确定化合物结构所需时间大大缩短。天然药物结构鉴定常用的“四谱”包括核磁共振谱、质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熟悉各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并记住特征谱学数据对结构鉴定十分重要。此外,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圆二色谱等手段确定物质绝对构型也已成为研究者普遍追求的目标。同时,随着LC-MSLC-NMR等联用技术的发展,快速从混合物中鉴别已知组分甚至鉴定新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也已成为可能。

第一节功能性组分的提取

提取又称浸提、固液萃取,根据植物组织中各种化学成分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选择对目标成分溶解度大而对其他杂质成分溶解度小的溶剂,用适当的方法将目标成分尽可能完全地从植物组织中溶解提取的过程。它的原理是在渗透、扩散作用下,溶剂渗透到植物组织细胞内部,溶解可溶性成分,形成细胞内外溶质的浓度差而产生渗透压,在渗透压的作用下,细胞外的溶剂不断进入植物组织中,溶解可溶性物质,细胞内的浓溶液不断向外扩散,直至细胞内外溶液浓度达到动态平衡即完成一次提取。滤出此溶液,再加入新溶剂,使细胞内外产生新的浓度差,提取可继续进行,直至目标成分全部或大部分溶出。

选择适当的提取方法不仅可以保证目标成分尽可能多的被提取出来,还能尽量避免杂质成分的干扰,简化后续的分离工作。另外,在提取活性成分前,通常需对所提取的植物组织进行粉碎预处理,这对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具有较大的影响。如采用超微粉碎设备对植物组织进行破壁处理,可更好地将其中的活性成分有效溶出;但在采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时,由于高速撞击摩擦会导致植物组织温度升高,可能破坏植物中热不稳定成分,因此先用液氨或冰箱对植物降温再进行粉碎将有助于避免热不稳定成分的化学结构变化。

一、传统溶剂提取法

传统溶剂提取法包括浸渍法、渗流法、煎煮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等。

(一)浸渍法

根据溶剂温度可分为热浸、温浸和冷浸等。此法比较简单,将粉碎的天然原材料装入适当容器中,加入定量溶剂(多用水或稀醇),振摇或搅拌,室温下浸渍3~5日或至规定时间,过滤,可重复提取23次,合并即得提取液。本法适用于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以及含多量淀粉、树胶、果胶、黏液质的天然药物的提取。但本法提取时间长,效率低,尤其用水浸渍时,水提取液易发霉变质。

(二)渗漉法

渗漉法是将粉碎天然原材料装入置渗漉筒中,由上部不断添加溶剂,溶剂渗过原料层向下流动过程中浸出有效成分的方法。当溶剂渗进原料溶出成分比重加大而向下移动时,上层溶液或稀浸出液便置换其位置,造成良好的浓度差,使扩散能较好地进行。但应注意控制流速,并随时补充新溶剂,使有效成分尽可能多地浸出。当渗滤液颜色极浅或渗滤液的体积相当于原材料重的10倍时,可认为提取完全。该法属于动态浸出法,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浸出效果优于浸渍法,但溶剂消耗量较大,费时长,操作较麻烦。

(三)煎煮法

煎煮法是我国最早使用的传统的简易提取方法,至今仍是制备浸出制剂最常用的方法。由于浸出溶剂常用水,故有时也称为“水煮法”或“水提法”。操作时将粉碎的天然原材料放在适当容器中,加水浸过原料表面,充分浸泡后,直火或蒸汽加热煮,一般煮2~3次,每次0.51h,煎煮次数及时间可按原料添加量及原料质地决定。直火加热时最好搅拌,以免局部原料受热太高,容易焦煳。煎煮法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稳定的原料。煎煮法除了用于制备汤剂外,同时也是制备部分散剂、丸剂、片剂、颗粒剂及注射剂或提取某些有效成分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法简便,原料中大部分成分可被不同程度地提出,但煎出液中杂质较多,除有效成分外,部分脂溶性物质及其他杂质也有较多浸出,不利于精制;此外含淀粉、黏液质、糖等成分较多的药材,加水煎煮后,其浸出也比较黏稠,过滤较困难,且容易发生霉变,含挥发性成分及有效成分遇热易破坏的原料不宜用此法。

(四)回流提取法

回流提取法是用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提取原料成分,将浸出液加热蒸馏,其中挥发性溶剂馏出后又被冷却,重复流回浸出容器中浸提原料,直至有效成分回流提取完全的方法。操作时将粉碎的天然原材料装入大小适宜的烧瓶中(原料量为烧瓶容量的1/3~1/2),加溶剂使其浸过原料表面1~2cm高,烧瓶上接一冷凝器,实验室多采用水浴加热,沸腾后溶剂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又流回烧瓶中。一般回流2~3次,每次1~2h。此法提取效率较冷渗法高,但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原料成分的浸出,且溶剂消耗量大,操作麻烦。由于操作的局限性,大量生产中较少被采用。

……




精彩内容
本书主要撰写了植物中的功能组分概述、分类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香椿中的主要功能组分,分类、功能作用、制备技术、活性评价技术方法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