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 84.74 6.6折 ¥ 1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李家庚,蒋跃文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079433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11677913
上书时间2024-08-21
李培生先生1914年出生于湖北汉阳县(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的一个中医世家。父为儒医,通晓诗文,系清朝邑庠生,然因家境贫寒,仕途险恶,终生郁郁不得志。先生六岁进学,从父习文,诵读四书五经,兼读医学启蒙书,如《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等。年岁稍长,即攻读《昭明文选》《古文辞类纂》等文史书籍。因家学熏陶,先生有志于医,父始授以医学经典,旁及各科。15岁便随父外出应诊,待人谦和,仁慈博爱。翌年父病逝,先生遂独自悬壶于汉阳城乡,自此开始了他行医治学的漫长生涯。
一、矢志中医,普救含灵
先生尝言:古人学医,强调道德修养,注重“精”“诚”二字。“精”即技术精湛,“诚”乃医德高尚。要做到“精”,则首先要热爱中医,献身中医,其次要树立学好中医药知识的信心和恒心。若无信心,又无恒心,学医数年,以病定方,以方套证,试而有效,则沾沾自喜;试而无效,则谓中医学术不过如斯乎。有的人甚至为迎合社会不良风气,弄虚作假,转而蔑视中医,凡此皆为人所不齿。作为学者,应有悲天悯人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语),这就是“诚”。要为人民群众解除疾苦,摒绝私利,专心致志地研读中医学,才能取得一番成就。若意志不纯,学风不正,则难成名医,甚至误入歧途。
济世救人,反对贪图名利,这是先生用自己的医术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而不计报酬所遵循的准则。有年,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某妇女患血崩日久,气血大衰,病情凶险,急请先生诊治,拟以救脱摄血法救之,然因病家生活拮据,无力购买所需药物,先生目睹此状,不仅酬金分文不取,还解囊相助,使患者病情化险为夷,此感人之事一时在乡邻间传为佳话。
医生为人治病,要不畏劳苦,一心救治患者,先生以为此乃一名医生所应有的道德。昔日先生在乡村行医,四方以疾迎候者几无虚日,遇人邀诊,无不即往,虽雨雪载途,亦不为止。赴人之急,百里之外,无不应者。
先生告诫后学,行医治病,不要立奇方以取异,或用僻药以惑众,或用参茸热补之药以媚人,或假托仙佛之方以欺愚鲁之辈,高谈怪论,欺世盗名,造假伪说,瞒人骇俗等,此都为医德之所不容。医生应该实事求是,时时刻刻想着患者的利益。金朝医家李东垣曾以“觅钱”还是“传道”作为选择弟子的标准,先生对此深表赞同。感叹时下某些人为了“名利”“金钱”而不顾医德,忘记本来,故常以“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作为警语。
二、博览群书,师事百家
做一名好医生,必须博闻多识,勤学苦练,精通医理。先生说:要博闻多识,“精勤”乃是关键。青少年时代,先生家庭环境异常艰苦,正是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的意志。白天他外出应诊,晚间挑灯夜读,手不释卷,寒冬酷暑,从无间断。真可谓“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家中的书读完了,他就借书读,借的书读完了,他就过江到湖北省图书馆阅读或抄写医籍。为得到一本重要的书籍,他曾写信到上海等地求购。若行医在外,遇有珍、善本医书,他也不惜重金购买。
先生读书的方法是基础理论书籍反复读,实用书籍重点读。为了练好基本功,基础理论书籍,如《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本草从新》《医宗金鉴》《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等务必反复熟读,书中重点内容,要能熟练地背诵,不但初学者应如此,即使从医多年者也不可有半点松懈。实用书籍,像当时民间流传的明清八大家的临床书籍,如喻嘉言的《医门法律》、孙文垣的《赤水玄珠》、李士材的《医宗必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张景岳的《景岳全书》、张石顽的《张氏医通》、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尤在泾的《金匮翼》等,既有理论方面的丰富知识,又有临床方面的实用价值,须重点阅读。至于薛立斋、冯兆张等人的书籍,因观点偏颇,或价值一般,故作一般阅读即可。
又由于某些中医临床书籍篇幅甚繁,故学习时还可以采取重点阅读的方法。举例言之,如喻嘉言论秋燥、李士材谈泄泻、张石顽谈时疫、尤在泾论中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