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生计、就业特征与基层组织角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生计、就业特征与基层组织角色

正版现货 可开具图书发票 下单后当天即可发货

47.26 7.0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山西太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晓龙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ISBN9787503269738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8元

货号11675768

上书时间2024-08-21

A365书库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马晓龙,河北滦平人,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同时兼任国家旅游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Tourism Manage-ment》《经济论坛》期刊编委等职务,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与社会发展、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2项,其他科研课题等10余项。作为国家旅游局青年专家参与国家“旅游法”,“国民旅游休闲纲要”,国务院41号、31号文件等系列文件的起草工作,组织、承担和参与“国家旅游业十四五规划”“旅游规划通则”等各类国家和地方旅游标准、旅游法规等的研究、制定和论证等工作。为全国各省(区)、市、县编制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旅游景区控制性规划、旅游场地修建性规划、旅游专项规划等百余项。



目录

第一章乡村振兴、乡村绅士化与乡村旅游发展

第一节作为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

第二节城乡互动中的乡村绅士化

第三节乡村旅游绅士化背景下的研究议题

第二章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生计资本及其测度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生计资本测度方法

第三节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生计资本测度结果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三章文化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文化因素对乡村旅游地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四章关系对乡村旅游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

第一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关系因素对乡村旅游居民社会资本的影响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就业行为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就业行为研究方法

第三节乡村旅游发展中居民就业行为及其演变

第四节结论及启示

第六章乡村旅游发展中返乡劳动力的就业黏性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研究设计

乡村旅游发展中返乡劳动力的就业黏性

第四节结论和讨论

第七章乡村旅游发展中社区参与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评述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乡村旅游社区参与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八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抗争行为及其解释框架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研究设计

第三节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居民抗争行为策略及解释框架

第四节结论与启示

第九章乡村旅游发展中基层组织的角色选择

第一节概念界定与研究述评

第二节乡材旅游发展中基层组织角色研究方法

第三节乡材旅游发展中基层组织角色及其演变

第四节结论及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第一章乡村振兴、乡村绅士化与乡村旅游发展

第一节作为国家战略的乡村振兴

一、乡村区别于城市的功能与特征

“乡村”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工业文明发轫于城市,农业文明则滥觞于乡村。乡村是人类聚居的起源,后来的城市是社会大分工、阶级社会形成、集市贸易以及交通区位演化共同作用的产物。《辞源》一书认为乡是“县以下的行政区域单位”,是“城市以外的地方”。在中国老百姓眼里,乡村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在东晋诗人陶渊明眼里,乡村是远离尘世喧嚣的田园诗。尽管不同来源的解释强调不同要素,但关于乡村,人们已经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共识,即肯定了乡村具有区别于城市的诸多功能和特征,主要包括以农业为主的生产结构、分散的居住习惯,以及开敞、宽阔的生活空间。

在中国,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在行政区划上,乡村是相对城镇而言的,附属的其他地城系统,包括中心材、行政材和自然材;在产业彩态上,乡村是农业人口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活动的基本单元,社会经济功能较为单一;在社会生活上,乡村物质与文化生活消费水平较低,大多以家族为社会关系纽带,具有浓厚的传统性和地方性。城市或城镇,是指非农人口聚居的居民点,尺度上包含了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和乡镇,在城镇内部又细分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由于精致复杂的行政机构设置、高度繁荣的商业贸易、发达的交通网络,以及多元的社会思潮率先在城市汇集,城市一般被定位为国家或地区的行政、商贸、文教和交通中心。城市发展给市民生活带来许多好处,市民享有各种便利设施、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和教育资源等。但其缺点也不容小觑,如交通相对拥挤,住房供给紧张、生态功能比较脆弱、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些消极特点导致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精神压力过大,面临较多的健康问题。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城乡要素互通、联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别呈现日趋缩小的走势。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中国的城市和乡村正逐渐步入融合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图1-1)。

……



精彩内容
针对旅游业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所呈现出与居民发展密切相关的生计、就业、权利、关系、幸福感、地方政府角色等现实问题,依托可持续生计理论、劳动力迁移理论、场域资本理论等,通过对不同类型案例地的参与式观察、过程事件分析,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居民权利的保障与乡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适应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文化因素在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地各利益相关主体在旅游收益分配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关系结构,乡村居民旅游就业行为呈现出阶段性动态演变特征,乡村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收益分配过程中相关行为策略选择背后有着独特的行动逻辑和行为决策的内在机理,乡村旅游地居民幸福感形成与乡村居民参与旅游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中介-助理-撞钟人”的基层组织角色,当地居民也会根据自己利益期望和获得而随着旅游开发的历程采用不同的抗争策略。本书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如何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构建具有和谐内涵的旅游与社会发展关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