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的主要参与者多怀有因历史遗留问题而产生的怨恨情绪。神圣罗马帝国内部自16世纪以来持续发生宗教争端,同时西班牙与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的波旁王朝斗争不断。法国新国王在继位后,延续波旁王朝之前的瓦卢瓦王朝所奉行的反西班牙政策。 尽管如此,16世纪末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会发生一场影响整个欧洲的战争。1598年,法国和西班牙在教皇克莱门特八世(C16mentⅧ)的调解下共同签署《韦尔万和平条约》(La paix de Vervins),结束当时欧洲两个不错大王国之间的冲突。这一和约承认1559年签署的《卡托-康布雷齐和约》(La paix du Cateau-Cambresis)内的大部分条款。西班牙国王允诺放弃继承法国王位的权利。费利佩二世(Philippe Ⅱ)在条约签署几个月后逝世,他将弗兰德地区遗赠给女儿伊莎贝尔.克拉拉·欧亨妮亚(Isabelle Claire Eugenie)——奥地利阿尔伯特大公的妻子,目的是结束此前的军事冲突。面对大西洋瘟疫造成的人口死亡与物资匮乏,撤军于西班牙而言是一项明智之举。这场瘟疫之所以被命名为大西洋瘟疫,是因为病毒通过大西洋沿岸的坎塔布里亚港口进入西班牙境内。瘟疫在伊比利亚半岛肆虐长达5年(1597年—1602年),随之而来的还有惨淡的收成。费利佩二世统治的最后几年,军队战败与财政困难问题频发,这使得他于1597年第三次宣布政府破产。 战争与和平中的西班牙 费利佩三世(Philippe Ⅲ,1598年一1621年)在统治初期受到其奥地利母亲的影响;而在成年后,他则将统治权力下放给宠臣。与费利佩二世不同,费利佩三世生性懒散,这使得某些野心家有机可乘,而这些人物也卷入腐败丑闻,例如,罗德里戈·卡尔德龙(Rodrigo Calderon)——他最终于1621年在马德里马约尔广场被处死。不过卡尔德龙只是一名次要人物,他受到德尼亚侯爵弗朗西斯科·德·桑多瓦尔(FranciscoGomez de Sandoval)的庇护——这位莱尔马公爵才是国王真正的宠臣。贪得无厌的莱尔马公爵让费利佩三世的统治深受腐败之害。莱尔马公爵的权力与影响力极大,1601年至1606年期间,为了获得巨额不正当利益,他甚至提议将皇宫从马德里迁至巴利阿多里德。在莱尔马公爵逝世后,他的儿子再次成为国王的新宠。尽管他曾在解决国家经济问题方面采取重大举措,但总体上表现欠佳。他成立改革委员会来分析国家所遭遇的困难,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也被西班牙的下一任君主采纳。 另外,西班牙的外交争端十分频繁。费利佩三世支持尼德兰的继承人(他的妹妹伊莎贝尔.克拉拉.欧亨妮亚与妹夫奥地利阿尔伯特大公)与联省共和国进行斗争。1600年,联省军队在沙丘战役(La bataille des Dunes)中获得胜利;1604年,西班牙军队占领奥斯坦德,双方的冲突仍将持续下去。1601年,西班牙派遣约50艘船只的舰队前往不列颠群岛,但是这次征服英国的军事行动并未取得好结果。 数十年的战争造成的经济衰退伴随着国务委员会与议会的复兴,使得费利佩三世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西班牙开始采取和平行动并减少用于对抗英国、荷兰与法国的战争开支,这些举动遏制了西班牙君主制的衰落趋势。 随着费利佩二世的死敌——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Elisabeth Ier)去世,费利佩三世于1604年在伦敦与詹姆斯一世(Jacques Ier)签署和平条约。1609年,西班牙在海牙与荷兰签订停战协议,停战状态一直持续到1621年。1610年,在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遭遇刺杀之后,西班牙与法国的关系在玛丽·德·美第奇(Marie de M6dicis)摄政期间有所缓和。法国与西班牙王室之间的亲属关系也因两桩联姻而进一步加强——分别是费利佩三世的女儿奥地利的安妮(Anne d Autriche)与法国国王路易十三(Louis)皿)的联姻以及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的女儿伊莎贝尔.德.波旁(Isabelle de Bourbon)与西班牙王位继承人费利佩四世(PhilippeⅣ)的联姻。 P13-16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