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语辩论(第二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语辩论(第二版)

迎开学 大放价!

10.5 2.3折 45 九品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海春 编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05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5702006

上书时间2025-01-05

东方国际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林海春 编
  •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05
  • 版次 2
  • ISBN 978756570200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8页
【内容简介】
《英语辩论(第2版)》是目前在中国内地范围内首次出版的有关“英语辩论”的书籍的第二版。它是笔者对执教了多年的《英语辩论》课之经验的总结,更是对在辅导学生参加了多届中国内地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的“‘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的实战经验与教训思考的提炼。
  由于建构“辩论”的理论和规则是由“西方”完成的,所以,为了适合中国学生的思维方式,更是为了激发和建立中国学生的“批判式思维”,《英语辩论(第2版)》作者试图以理论介绍为出发点,以所执教的学生在《英语辩论》课上的实训为个案分析,从而,使得较为抽象和西化的理论变得较易理解。
  考虑到《英语辩论(第2版)》笔者主讲的《英语辩论》课覆盖的范畴,以及中国学生在时长为十六学术周的时间段内的消化能力,笔者主要介绍了三种主要的英语辩论风格,即,“ValueDebating”、“Parliamentary Debating(英、美式)”和“Cross-examinationDebating”。
  总之,《英语辩论(第2版)》只是从庞大的“辩论”理论体系中提炼出最适合我们中国人的理解和运用的部分来介绍“英语辩论”的。相信,通过读者结合自身知识积累的背景来学习的话,就一定会开发自己的思维、拓展自己的视野,从而,更从容地观察和理解我们的世界。
【作者简介】
林海春,瑞典马尔默大学研究员,瑞典隆德大学博士,现任中国传媒大学“英播”专业负责人。

    1984年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1986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进修,1984-1990年在黑龙江和南京的高校任教,1991年转入媒体传播领域,在“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福建有线电视台”担任集采编播于一体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双语:汉语,英语),1998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得媒体与环境理学硬士学位,1999年在瑞典隆德大学获得跨文化传播学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起在瑞典马尔默大学教育与心理研究院担任博士生教育委员会委员,在瑞典留学、工作期间与“瑞典广播中心”、“瑞典电视台”合作制作广播、电视节目,2002年独立完成电视纪实系列片《影像中的“欧盟”》3200#钟的素材拍摄,2002年在瑞典隆德大学、马尔默大学获得跨文化传播学博士学位,2003年起在瑞典马尔默大学担任研究员,2004年起为中国传媒大学讲授“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课“曾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西法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发声教练(2005),中央电视台,‘魅力新搭档’节目主持人选拔赛”参赛选手教练(2006),中央电视台驻外记者培训教练(2006),“白象杯”第五届中央电视台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参赛选手教练(2007),中央电视台俄语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培训教练(2009),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出镜记者报道技巧培训教练(2009),中央电视台阿拉伯语频道播音员、主持人培训教练(2009)。现为瑞典隆德大学“隆德论坛(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丹麦电视台特约节目主持人。

    教学情况及学术成果

   主讲课程:《英语播音理论与实践》、《英语演讲B》、《英语辩论》、《英语采访艺术》、《英语节目主持艺术》、《英语节目采编播实务》、《外国新闻节目研究(英语)》。
【目录】
第二版修订说明

背景

  定义

  关键问题

  个案:议会制辩论的初始背景

  课程目的

价值辩论

  基本术语及辩论技巧

    概念

    基本规则:辩手之角色

    实训个案:价值辩论

议会制辩论

  议会制辩论背景

   议会体制

   辩论议院背景

   关键问题

   美式议会制辩论风格指南

   美式议会制辩论

   学习个案-1:“美式议会制辩论”风格训练个案

   英式议会制辩论

   学习个案-2:“英式议会制辩论”风格训练个案

    教练总结

盘问式辩论

  背景

    为什么盘问重要?

    为什么我们要进行盘问?

    盘问的目标是什么?

    提问者如何驾驭盘问?

    你能理解盘问的一个例子吗?

    在盘问过程中目击者如何表现?

    什么是最普遍的盘问问题?

    “盘问式辩论”的规则

  ……

参考文献

第二版结束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