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第2版)/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
正版二手图书 循环利用!
¥
11.96
2.5折
¥
48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李德顺 编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0272405
上书时间2024-08-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德顺 编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08
-
版次
1
-
ISBN
9787300272405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7页
-
字数
99999千字
- 【内容简介】
-
传统的哲学概论,往往以某种(如西方)哲学史为主线,或以某一体系(学说)为主线来讲述。
《哲学概论(第2版)/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一改此种惯例,本着“依史立论,以论辨史,史论结合”原则,从区分“学科”与“学说”入手,首先将哲学作为人类共有的一个思想文化平台(学科)来加以考察,阐明其公共性的本质和特征;然后以“东、西、马”三大传统体系为主,通过对现实中各大体系(学说)源流的简要考察,进一步展现哲学所特有的博大深邃、生动活泼的历史面貌。
《哲学概论(第2版)/21世纪通识教育系列教材》力求给读者描绘一幅反映哲学这门学科“历史地理面貌”的“理论地图”,既方便初学者和非专业者从宏观上了解哲学的面目,体味哲学的精神,也方便专家和深究者辨识哲学发展与反思中的问题,获得进一步批判研究的线索。
- 【作者简介】
-
李德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特殊贡献专家称号。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人文学院名誉院长。主要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改革和发展、价值和价值观念、当代文化、法治文化等。著有:《伟大的认识工具》《价值论》《选择的自我》《立言录》《话语的圈套》《新价值论》《道德价值论》《人的家园——新文化论纲》《邓小平人民主体价值观思想研究》《与改革同行》《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深思浅喻》《思变集》《法治文化论》等。主编:《价值论译丛》《价值学大词典》《人生价值丛书》《实践价值丛书》《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哲学概论》《法治文化丛书》等。部分作品曾获北京市和教育部优秀社科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吴玉章奖等。部分作品已译成英、日等外文,在国外出版发行。
- 【目录】
-
绪论 什么是哲学
第一节 历史上的不同说法
一、哲学的原初界定
二、哲学的多种界定
三、“学科界定”的提出
第二节 学科与学说
一、什么是学科
二、什么是学说
三、学科与学说的关系
第三节 哲学的学科特征
一、哲学是人类的公共领域
二、哲学是思维的一个层次
三、哲学是人类的一种能力
四、哲学是精神的一种境界
第四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
一、哲学与中国固有之学
二、学科与学说视野中的中国哲学
第五节 立足学科,发展学说
一、当代哲学传统的多样化
二、树立自觉的学科意识
三、建设当代中国的哲学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
第一节 哲学的发生与发展
一、哲学的主体根基
二、哲学形态的历史演进
三、哲学形态的逻辑分析
第二节 哲学的对象和视域
一、哲学对象的二重性
二、物之探究
三、人的世界
四、概念王国
第三节 哲学的问题和构成
一、哲学的元问题
二、存在之思
三、意识之问
四、价值之辨
第二章 哲学的特性、方法
第一节 哲学的思维特性
一、抽象性
二、批判性
三、反思性
第二节 哲学的方法
一、哲学之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叙述方法
第三节 哲学与其他学科
一、哲学与科学
二、哲学与宗教(信仰)
三、哲学与艺术
第三章 哲学的价值
第一节 研究价值问题的哲学方法
一、哲学的“万能”与“无用”
二、思考的视角和方法
第二节 哲学之于人类的价值
一、哲学的工具价值
二、哲学的目的价值
第三节 哲学之于个体的价值
一、哲学的民族文化意义
二、哲学与人的生成
第四节 哲学价值的实现
一、哲学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二、哲学价值实现的社会条件
三、哲学价值实现的主体因素
四、哲学价值生成和演化的逻辑
第四章 西方哲学
第一节 哲学在西方的诞生
一、西方文明的开端
二、人的自我认识
三、人的思维的理论化
四、哲学学科的确立
第二节 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哲学的存在论思考
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形态
三、现代哲学的“语言的转向”
四、当代哲学的价值转变
五、现代与后现代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
一、思辨的形而上学
二、理性的科学方法
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
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
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第五章 中国哲学
第一节 中国哲学的形成和发展
一、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
二、中国思想文化形态的演进脉络
第二节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智慧
一、注重实用和关注整体
二、天人合一
三、求真与致善
四、哲学与宗教
五、斗争与和谐
六、形上与形下
七、人性与人心
八、生命与境界
第三节 中国思想的主要派别
一、儒家
二、墨家
三、道家与道教
四、法家
五、阴阳家
六、名家与辩学
七、佛教与其他外来宗教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一节 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一、马克思的哲学之路
二、为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奠基
三、唯物史观的发现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
一、恩格斯的重大理论贡献
二、列宁主义哲学、斯大林的哲学模式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阐释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
一、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
二、新中国建设的理论得失
三、理论的回归与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