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黄帝内经(彩图版)
¥
20
3.7折
¥
53.8
九品
仅1件
作者陈昌骏 著
出版社西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5
上书时间2024-10-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昌骏 著
-
出版社
西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6
-
版次
1
-
ISBN
9787802106802
-
定价
53.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614页
-
字数
3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内容简介】
-
《图解黄帝内经(白话全译)(彩图版)》作为一部流传久远的古代传统医学圣典,自问世以来,其独特的“中国式”的养生理论一直被广泛应用至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千百年来的事实也证明了只有像《黄帝内经》这样的东方传统医学养生理论才是真正从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出发,帮助人们实现延年益寿的健康养生大法。
如今,我们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寻古探源,将古老的《黄帝内经》用图解的形式对其所提出的众多养生观念一一进行详细解读,图文并茂地呈现给广大读者。另外,我们还将提供一套实用的行动指南,它们可以使您轻松地学到实用的养生知识,并由此得以强壮身心、延年益寿。
- 【目录】
-
卷一
上古天真论第一
古人的长寿之道
人的生长周期
古人养生的四种境界
四气调神大论第二
顺应四季的养生法
违背四时阴阳的后果
生气通天论第三
保持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人体阳气的重要性
阴阳的关键所在
五味调和
金匮真言论第四
四时发病的规律
事物的阴阳变化
五脏与四时的对应
卷二
阴阳应象大论第五
自然与人体的对应
如何调和阴阳
学习自然规律来养生
治疗阴阳病症的基本原则
阴阳离合论第六
千万种阴阳都只是一个阴阳
三阴三阳的离合状况
阴阳别论第七
人体四经十二从
经脉发病时的症状
脉象与阴阳的变化
从脉象看病症与死亡日期
卷三
灵兰秘典论第八
十二脏腑的分工
协调是强身、立国之本
六节藏象论第九
六六节制与九九配合
五运之气的相胜
五气、五味对人体的影响
不同脏象的意义
五脏生成论第十
五脏相互制约
五味与五脏所对应的关系
五脏呈现在面部的变化
五色、五味、五脏所对应的关系
望色与诊脉结合
五脏别论第十一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切寸口脉可诊断五脏
卷四
异法方宜论第十二
不同地区疾病的诊治方法
移精变气论第十三
不同时期疾病的疗法
什么是色脉诊察法
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
汤液醪醴论第十四
如何制作汤液醪醴
五脏阳气衰竭引发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玉版论要第十五
《揆度》、《奇恒》的内容
面部气色变化与疾病的关系
脉象的表象与病情的轻重
诊要经终论第十六
诊断疾病的要领
四时针刺的法则
不按四时误刺的后果
针刺的基本原则
十二经脉气绝的情况
卷五
脉要精微论第十七
诊脉的基本原则
五脏精气在面部的表现
脉象变化相应四时的变化而变动
梦境而得知阴阳之气的变化
六点诊脉大法
疾病的成因及其发展变化
如何判断是旧病或新病
尺肤的诊脉方法
脉象与疾病的对应关系
平人气象论第十八
正常人的脉象特点
脉象与胃气的变化
寸口脉的太过和不及
病变出现真脏脉的状况
反四时的脉象
卷六
玉机真脏论第十九
四季脉象的特点
脾脉的正常与异常
病邪在五脏中的传变
疾病的传变规律
真脏脉出现所导致的病变
脉象的五实与五虚
三部九候论第二十
三部九候的理论
如何利用三部九候进行诊断
冬阴夏阳从脉象上的区分
卷七
经脉别论第二十一
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营养和水分在体内的运化
六经气逆产生的疾病及其治疗方法
脏气法时论第二十二
五脏与四时、五行的对应关系
五脏病变的规律
五脏病变的症状与治疗方法
五脏与五色、五味的对应关系
五味的功用
宣明五气论第二十三
五行归纳
血气形志第二十四
气血在经脉中的分布
及表里关系
炙刺取穴的准则
形志疾病的针刺疗法
卷八
宝命全形论第二十五
治病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从正神明论第二十六
针刺治疗疾病的准则
离合真邪论第二十七
四时之气对人体经脉气血的影响
针刺时的补泻与候气
如何利用三部九候来诊察疾病
通评虚实论第二十八
气的虚实变化
气的重实变化
气的重虚变化
疾病所表现的症状及其预后
四时疾病的针刺疗法
太阴阳明论第二十九
太阴经和阳明经的关系
阴经和阳经的循行方向
阳明脉解第三十
阳明经脉病变后的状态
卷九
热论第三十一
伤寒病的传变
伤寒症的表现症状
伤寒病的治疗方法
表里受寒邪时脉象和症状
热刺第三十二
病邪侵袭五脏的症状
治疗热病的针刺法
针刺治疗热病的气穴
评热病论第三十三
阴阳交的病症
风厥病的症状
劳风的病症
肾风病的病症
逆调论第三十四
气逆病的表现症状和根由
卷十
疟论第三十五
疟疾病的潜伏期和发作期
疟疾发作时的周期规律
风病和疟疾的症状
寒疟、温疟和瘅疟的发病症状
针刺疟疾的禁忌
温疟和寒疟产生的原因
刺疟第三十六
三阳经与三阴经引发
疟病的症状
五脏疟疾的产生
针刺治疗疟疾的原则
气厥论第三十七
五脏六腑的寒热相互转移
的情况
热邪在五脏内的传变
咳论第三十八
五脏咳嗽的原因
六腑咳嗽的症状
卷十
举痛论第三十九
五脏突然作痛的原因
九种气机的变化所引发的病症
气机变化所引发的病症
腹中论第四十
鼓胀病的治疗方法
血枯病的治疗方法
伏梁病的治疗方法
厥逆病的治疗方法
热病疼痛时其脉象的表象
刺腰痛第四十一
六经脉病变引起的腰痛及其
针刺方法
卷十二
风论第四十二
风邪侵袭人体后的种种病症
五脏风邪的病症
痹论第四十三
……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卷二十一
卷二十二
卷二十三
卷二十四
灵枢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