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正版图书

14.16 3.1折 45 全新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史家亮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G9

上书时间2024-12-16

文化珍藏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史家亮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010130156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290千字
【内容简介】
 
  《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由史家亮所著, 《中论与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立足于我国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背景,着眼于中庸方法论与唯物 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对中庸的具体运用加以新的思考 ,提出了以中同(统)、中合、中度为基本理念的中论 范畴,进而从人的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和谐的维度,探讨中论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意 义。
【作者简介】


史家亮,男,1973年7月生,山东临沂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导师,入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与科研工作。主持社科一般项目1项,山东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主研社科一般项目2项,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公开发表学术40佘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中论与我国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论,合著马克思恩格斯学说与中国现实等著作5部。
【目录】
序  言导  论    一、研究目的及关键词阐释    二、关于中庸及其现代应用的研究述评    (一)中庸及“中”的内涵    (二)中庸的应用    (三)中庸的方法论性质    (四)中庸所蕴涵的社会和谐思想的研究    (五)中庸对和谐社会建设方法论意义的探讨    (六)中庸与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的薄弱环节    三、创新点及研究意义    四、研究路径及相应研究方法    五、内容体系框架及各章要点第一章  论“中”——将“中”作为中论的立足点    一、“中”的本义    (一)“中”字探源    (二)“中”的基础含义    二、“中”观念的理论形态演进    (一)“允执厥中”——作为政治性范畴的“中”    (二)“作稽中德”——作为伦理性范畴的“中”    (三)“天下大本”——作为本体性范畴的“中”    三、儒学中庸的执中、和中、权中思想    (一)执两用中——处理事物两端之间关系的执中方法    (二)和而不同——处理多种事物之间关系的和中方法    (三)过犹不及、时中权变——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权中方法    四、非偶然的一致:“中”观念的其他反映形式    (一)“中”观念在道家、佛家及古希腊思想中的反映    (二)人类“中”的思想方法形成的原因探略第二章  “中论”的内涵及运用——用相关唯物辩证法框架论中与用中    一、中论的提出及论证思路    二、中论内涵之一:中同(统)理念    (一)“执两用中”与对立统一相通性    (二)“执两用中”与对立统一的差异性    (三)中同(统)理念的基本含义    (四)提出中同(统)理念的意义    三、中论内涵之二:中合理念    (一)“和而不同”与分析综合的相通性    (二)“和而不同”与分析综合的差异性    (三)中合理念的基本含义    (四)提出中合理念的意义    四、中论内涵之三:中度理念    (一)“过犹不及”、“时中权变”与质量互变方法的相通性    (二)“过犹不及”、“时中权变”与质量互变方法的差异性    (三)中度理念的基本含义    (四)提出中度理念的意义    五、对中论三理念生成的整体透视(图示)    (一)中论三理念生成路线图    (二)中论内涵的整体分析和界定    六、运用中论的原则要求    七、中论运用的价值标准——和谐    (一)价值评价标准确立的依据    (二)和谐的价值标准含义    (三)将和谐作为“中论”价值评价标准的合理性第三章  中论提出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传统中庸思想现代转型的理论诉求    (一)弥补传统中庸思想缺失的理论需要    (二)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的历史启示    二、当代人类和中国发展的方法论需求    (一)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人类发展困境的方法论求解    (二)中国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方法论需求    三、主体与客体存在状态的内在要求    (一)中论是主体存在状态的内在要求    (二)中论是客体存在状态的内在要求    四、中论提出的意义    (一)传统中庸思想实现了现代转型    (二)唯物辩证法自身内涵得到了丰富    (三)当代中国和世界和谐发展有了理想的方法论第四章  中论: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方法论    一、和谐发展与中论: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思考    (一)化解人类时代困境的发展理念应该是和谐发展    (二)和谐世界思想是以和谐发展理念处理全球问题的重要思想    (三)促进人类和谐发展、建设和谐世界需要珍视中论的价值    二、中论与和谐发展:基于当代中国发展的思考    (一)失“中”与我国社会的曲折发展    (二)持“中”与我国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中论的彰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诉求    (一)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中论的彰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需要第五章  用中论以达人的自我和谐    一、人的自我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核心    (一)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现实的、和谐的个人    (二)当代国人的自我矛盾和冲突    二、“中论”在实现人的自我和谐中的作用    (一)倡导优雅生存,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二)培养和谐人格,促进自我精神和谐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促进自我发展和谐第六章  用中论以达人与他人之和    一、个体之间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一)社会和谐发展离不开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社会主义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    (三)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缺失    二、中论在实现人际和谐中的作用    (一)执“我”与“他”两端,处理人际关系    (二)综合运用德育和法制的力量,协调人际关系    (三)个人遵循人际关系的序级性,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第七章  用中论以达人与社会之和——基于我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分析    一、人与社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集中体现和重要保障    (一)社会的人与人的社会:人与社会辩证的统一关系    (二)我国人与社会的不和谐:基于阶层分化的视角    二、运用中论促进阶层间的和谐    (一)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二)完善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协调机制    (三)促进中产阶层的壮大第八章  用中论以达人与自然之和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二)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推动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当前我国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不和谐音”    (四)影响我国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因素    (五)中论的偏离:影响我国人与自然和谐诸观念的思维方法缺失    二、运用中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运用中论,倡导和谐自然观    (二)运用中论,倡导科学生态价值观    (三)运用中论,倡导科学发展观结  语参考文献后  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