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

40.8 4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东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谷显明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435431

出版时间2017-10

印刷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17-11-14

潇湘书城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绪论

一、研究目的

20 世纪 80 年代,费孝通先生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思路出发,多次论述了中国“民族走廊”的理论,认为“南岭走廊”与“藏彝走廊”“西北走廊”构成中国的三大“民族走廊”。“南岭”又称“五岭”,是我国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界线。狭义的南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以及九连山、青云山、滑石山、瑶山、海洋山、大桂山、大瑶山、驾桥岭等一系列山地组成。岭间有低谷,山中多盆地,历史上为南北交通要道。长江流域的潇、湘二水 , 资水上游夫夷水,湘水支流舂陵水、耒水,赣江上游的章水,珠江流域的桂(漓)江、贺江、连江、武水、浈水等,都分别发源于南岭的北坡和南坡。狭义的南岭山地行政区划包括广东韶关、清远、河源,广西桂林、贺州、梧州,湖南郴州、永州、怀化、邵阳,江西赣州等。而广义的南岭还可向西延伸,即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界线,一直向西至红水河与乌江的分界线苗岭,即两广丘陵与云贵高原的分界,包括黔西南、黔南、黔东南、桂北、桂西北、滇东等地[1] 。长期以来,南岭山脉及其周边地区一直是中国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以及汉、回等民族聚居的地方,现有少数民族人口约 1750 万,其中瑶族居住人口占全国瑶族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主要分布在湖南的江华、江永,广西的富川、恭城、贺县、钟山,广东的连山、连南、连州、乳源等湘粤桂 3 省 10 县市。

位于南岭北麓的潇水发源于湖南省蓝山县野狗岭,是我国湖南境内湘江上游的一条大河,流经江华、江永、道县、双牌、零陵,在蘋岛汇入湘江。“潇湘”涉及到舜帝与二妃的故事,形成了历史悠久的典故色彩,构成优美的文学意境。秦汉时代,潇水又叫“营水”。马王堆地图虽然将潇水叫做“深水”,但它又标明潇水边的一座古城叫“营浦”(即今道县)。依惯例,显然是“营水之边”的意思。那么,潇水在此之前又可以称为“营水”。到宋代仍有这种称呼,如范成大《湘口夜泊》诗序中说:“营水来自营道,过零陵;湘水自桂林海阳至此,与营会合为一江。”潇水干流全长 354 公里,流域面积 12099 平方公里,占永州市面积的 53.9%。潇水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群山连绵,丘陵起伏,有萌渚岭——九嶷山山脉和都庞岭——阳明山山脉,形成宁远——道县——江永盆地。虽然潇水流经的区域主要在今天的永州地区,面积远比湘水流域小,但文化却比湘水流域更集中。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之一的潇水流域,在文化资源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与特色,是“世界稻作农业之源、中国陶瓷工业之源、中华道德文明之源”,孕育了舜文化、柳文化、理学文化、女书文化、石刻文化、瑶文化等,保存了大量古遗址、古碑刻、古民居,具有极大的研发价值。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6 处,位居全省前列。由此可见,潇水流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潇水流域的品牌在于文化,知名度在于文化,优良环境在于文化,发展潜力和优势也在于文化。

作为南岭民族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自古以来是湘粤桂的交通要道,也是族群迁徙的必经之地。该流域共有 37 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属世居主体少数民族,现有瑶族自治县 1 个、瑶族乡 21 个,人口 61.6 万,占永州市少数民族人口的 98%,占湖南省瑶族人口的 80%。其中该流域江华县是一个以瑶族为主,以壮族、汉族、苗族等 10 余个民族为辅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 51 万,其中瑶族 34 万,是湖南省唯一的瑶族自治县,全国 13 个瑶族自治县中瑶族人口最多的县,被誉为“神州瑶都”。江永县是瑶族的发祥地和祖居地,全县瑶族人口达 17 万人,加上县内苗、壮等 28 个少数民族人口,成为南岭瑶族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潇水流域不仅有九嶷山、阳明山、涔天河、千家峒、湘江源等自然山水资源,还拥有诸如“女书习俗”“瑶族长鼓舞”“盘王大歌”“瑶家坐歌堂”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长期以来潇水流域瑶族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呈细小化、零散化发展态势,文化潜在价值远远没有开发出来,文化旅游难以吸引游客、文化产品难以得到推广、地方文艺难以得到认同。本书以潇水流域瑶族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潇水流域瑶族历史文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探讨潇水流域瑶族历史起源、文化资源特征和传承开发现状,积极探讨和研究其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关系,努力促进文化研究与文化产业对接,力图改变潇水流域文化开发零散化、非产业化倾向,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整体化发展,这对推动该流域瑶族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与开发,加速以精神形态为主的文化向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文化转变,促进瑶族传统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瑶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山地民族,其分布区域较为广阔,东起广东南雄,西至云南勐腊,北自湖南辰溪,南迄广西防城,境内山脉纵横交错,山峦叠嶂起伏,瑶族山民在这些山麓坡地游耕定居,其中大多数主要聚居在湖南、广东、广西交界的五岭南北地带,从而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局面。位于南岭北麓的潇水流域地区,更是瑶族最为集中的定居地,其中都庞岭下的千家峒便是瑶族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其中瑶族语言、传统习俗、民间文学、民间工艺、宗教信仰等,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色。瑶族作为世界上的少数民族之一,因其质朴的民族气质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而受到国内外研究者关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早期人类学家如费孝通、王同惠、辛树帜、颜复礼、庞新民、杨成志等人,就开始对广西、广东瑶族进行田野调查。1928 年,中山大学辛树帜教授带领由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植物学和生物学专家组成的考察队历经 4 年先后 4 次进入广西大瑶山,发表了《广西前途和瑶山研究》《瑶山两月考察记》《瑶山调查记》等文章;同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颜复礼等人深入广西凌云县调查了 6 个瑶族村寨,于次年出版了《广西凌云瑶人调查报告》一书,记述了凌云县红头瑶、蓝靛瑶、盘古瑶、长发瑶的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随后,1931 年费孝通、王同惠、庞新民、唐兆民、徐益棠等学者也进入大瑶山,展开自身领域的田野调研工作;1936 年,费孝通、王同惠夫妇在对广西金秀大瑶山进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出版了《花蓝瑶社会组织》一书,第一次运用微型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剖析了花蓝瑶社会,为后人接续研究提供了经验借鉴。此后,不少学者深入两广瑶山开展调查研究,发表和出版了不少专著和调查报告,取得了很多开创性的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后,由政府主持的大规模考察团对南岭大瑶山进行了更加具体和有计划的田野调研。1956 年,杨成志教授带领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瑶族分组进入大瑶山,在近一年田野作业的基础上完成 100 多万字的《广西大瑶山瑶族社会历史情况调查》。这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丛书的形式出版,成为瑶学研究者的必备基础书目之一。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大陆掀起一股文化研究热潮,其中瑶族文化研究便是这股热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国内外许多学者撰文、出书研究瑶族文化,并多次在国内外召开国际瑶学研讨会,瑶族文化研究逐步成为一项新兴的国际研究课题,并出版了不少颇有影响的著作。如胡起望、范宏贵的《盘村瑶族》(1983),对广西大瑶山盘村瑶族的社会经济、婚姻家庭、传统习俗、宗教信仰等进行了研究。同年,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了《瑶族简史》,对瑶族的称谓、族源、历史进行了考究和梳理。玉时阶的《白裤瑶社会》(1989),对广西南丹县白裤瑶社会的社会经济、婚姻生活、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进行了探讨。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赵廷光的《论瑶族传统文化》(1990),主要对瑶族的度戒与道教关系、盘古与盘瓠的关系、瑶汉民族关系、传统道德观念、云南蓝靛瑶婚俗等进行了专题探讨。张有隽的《瑶族传统文化变迁论》(1992),主要涉及传统文化变迁、宗教信仰、教育、社会形态以及节日舞蹈等内容。陈斌的《瑶族文化论》(1993)一书,对瑶族文化从历史到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概说,包括瑶族溯源与迁徙、游耕与制度文化、民族精神与鬼神世界、物态文化与民间文学等,在发掘和整理瑶族文化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同年,刘保元的《瑶族文化概论》(1993),主要以瑶族口头文学为素材,对瑶族的多元文化、民间文学和传统艺术进行了探讨。黄钰、黄方平的《国际瑶族概述》(1993),主要介绍了中国、越南、老挝、缅甸、美国、加拿大、法国瑶族的族源族称、社会发展、婚姻家庭、文学艺术、习俗信仰等。吴永章的《瑶族史》(1993),从史料入手按照朝代对先秦两汉到清代的瑶族发展演变以及瑶族社会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李本高的《瑶族〈评皇卷牒〉研究(1995),主要对瑶族文献《评皇卷牒》的历史价值及其所反应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及其规律、歌堂文化等进行了分析研究[1] 。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对瑶族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瑶族宗教、民间文献资料整理上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为后继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 21 世纪以来,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入一个丰盛时期,不同学科研究方法相互借用,在此背景下,瑶族研究持续向更广阔的研究领域深入展开,涉及文史哲、法律、经济、旅游等几乎所有的人文学科。徐祖祥的《瑶族文化史》(2001),主要对云南境内瑶族的历史源流、人口环境、语言文字、生产方式、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婚姻家庭、文学艺术等进行了专题研究。赵廷光的《瑶族祖先崇拜与瑶族文化》(2002),对盘瓠传说、度戒与道教、蓝靛瑶婚俗、传统道德观念等进行了研究。宫哲兵的《千家峒运动与瑶族发祥地》(2001)一书,对瑶族千家峒运动、千家峒地理位置进行了探讨和考证,认为汉代零陵蛮为瑶族的主要先民。舜帝南征三苗,葬身零陵、九嶷山,此后荆蛮、零陵蛮、莫瑶、瑶,血脉从未中断,至今仍然是瑶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玉时阶的《瑶族文化变迁》(2005),对瑶族的经济文化、饮食居住、婚姻家庭、丧葬制度、社会组织、语言文字、教育科技、节日文化、文学艺术、服饰文化、宗教信仰等变化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黄海、邢淑芳的《盘王大歌——瑶族图腾信仰与祭祀经典研究》(2006),对盘王大歌的文化生境、遗训箴言、思维样式、普化特质、德行观进行了研究。胡铁强、陈敬胜的《族群记忆与文化认同:瑶族史诗(盘王大歌)的文化学解读》(2012)一书,选取“盘古神话”“盘瓠神话”“渡海神话”“千家峒神话”四个母题神话,对瑶族史诗《盘王大歌》作了文化学层面解读。与此同时,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专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相关瑶族调查研究资料进行适当修订并进行了再版。《瑶族通史》《湖南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1 ~ 9 册)》《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瑶族〈过山榜〉选编》《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等一批瑶族历史资料重新出版;2016 年,民族出版社又整理出版了《瑶族史》《盘村瑶族》《瑶族石刻研究》《瑶族盘王祭祀》《湖南瑶传道教音乐与梅山文化》《红瑶历史与文化》《茶山瑶历史与文化》《桂北瑶歌的文化阐释》《瑶族文化变迁》《花蓝瑶社会变迁》《瑶族村寨的生机转型与文化变迁》《瑶族“坐歌堂”的结构与功能》等 27 部瑶学丛书,为学者研究瑶族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学术线索和文献资料。另外,瑶族宗教成为学者最为关注的一个主题,相关学者对瑶族经典、瑶族巫师、宗教仪式等进行了开创性整理和研究。如瑶族学者张菽晖深入广东连南排瑶地区收集了 72 本瑶族经书,根据其内容、功用分为歌堂经、灭火经、救病经、收金经、迁葬经、求雨经等 24 类,并对瑶经来源、学术资料价值进行了分析探究。郭武利用在牛津大学访学的机会,对该校伯德雷恩图书馆收藏的近300 册清代及民国时期流传于云南、广西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瑶族文献手抄本中鲜为人知的道教经卷抄写时间、流传范围及主要类型、大致内容等进行了探究。王建新以云南阿科瑶寨为个案,从生态人文环境、家族制度、宗教实践以及村庙祭祀等几个维度对瑶族寨老权威进行了研究。罗宗志借鉴布尔迪厄、福珂等西方学者的权利理论,从权利视角对盘瑶巫师权利的获取、保持、运作以及与国家权利之间的互动进行了民族志研究。高其才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瑶族民间宗教仪式“做社”活动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有学者对瑶族文化、经济、社会变迁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如《盘村变迁》(郭维利等)、《瑶族文化变迁》(玉时阶)、《三水瑶区变迁的描述与探索——以改革开放前后为中心》(张振江)、《瑶族双寨——广西凌云县北陇瑶和蓝靛瑶的调查与研究》(周大鸣 等)等,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瑶族变迁与发展研究成果。

最近 10 年以来,一些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的日韩学者也开始调查我国瑶族地区,其研究范围涉及到瑶族社会结构、历史文化、神话传说、民俗仪式等。如日本广田津子带领一批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学者,对湖南省永州市蓝山县瑶传道教之“度戒”“还家愿”等仪式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并以蓝山县汇源瑶族乡的“度戒”仪式实践为基础,编印了《中国湖南省蓝山县瑶族礼仪文献考察报告》,出版了两期《瑶族文化研究所通讯》。韩国金仁喜根据自己的田野调查资料整理出版了《白裤瑶的社会与信仰》一书,在著作中运用跨文化比较法将高句丽文化与南丹白裤瑶传统文化进行了类比,力求解释两者文化之间存在相似性的原因。除海外学者对中国瑶族进行研究外,中国学者也对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瑶族进行了研究,甚至把调查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美国瑶族社区。如广西瑶学会依托广西瑶学研究中心的力量,充分发挥毗邻东南亚国家的地理优势,与这些国家的瑶族研究学者开了密切的合作,尝试开展海外瑶族的田野民族志研究[1] ,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瑶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在南岭山区瑶族人口众多,其中南岭北麓潇水流域一带是瑶族较为集中的居住地。据民国《宁远县志·事纪》卷四载:“崇祯十二年,兵备副使李嵩、同知张恂平临武、蓝山寇,始析县西北乡地置新田县,以抚定瑶民。”换言之,新田县专为“抚定瑶民”而设。可见,永州府瑶人多居道州、宁远、东安、零陵、永明、江华及明末添设的新田等州县。目前,学术界对于潇水流域瑶族研究主要散见于有关湖南瑶族的相关著作中,或停留在对某个县域范围内瑶族进行资料性整理研究上。如《瑶族简史》(2008),对湘南地区瑶族人民起义作了专门阐述;《湖南瑶族》(2011)一书,在相关章节中对湘南的江华、蓝山、宁远等县瑶族进行了介绍。湖南和永州本土学者王明生、王施力的《瑶族历史览要》(2005)、《永州瑶族》(2006)等著作,从瑶族起源与形成、发展历程、反抗活动、经济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字、宗教信仰、传统习俗和文学艺术等方面,对瑶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整理和研究。李祥红、任涛主编的《江华瑶族》(2005),则对江华瑶族族源族称、语言、社会组织、反抗斗争、区域自治、社会经济、婚姻家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料性介绍。陈幼君的《兰溪,美丽的城堡式瑶寨:勾蓝瑶历史文化研究》(2008),以江永兰溪为个案,在深入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勾蓝瑶历史文化进行了研究。李祥红、王孟义的《瑶族盘瓠龙犬图腾文化探究》(2010)一书,对瑶族的盘瓠传说、图腾文化起源演进、历史渊源及当代作用等进行了分析研究。杨仁里的论文集《为盘护正名》,从查证源头入手,分辨史料真伪,旨为盘护正名,以正社会视听。2004 年 11 月,组织成立了江华瑶学会并开展工作,还组织成立了湖南瑶族文化研究中心、永州瑶族文化促进会,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瑶族文化研讨会。这些组织积极加强与广西瑶学会、日本神奈川大学瑶族文化研究所、湖南科技学院潇水流域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等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承办和参与国内外瑶族历史文化研究。

从上述有关瑶族研究的梳理和分析中可以看到:第一,尽管有关瑶族的系统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建构起一套较完整的瑶学理论体系,但这种研究与瑶族深远的历史文化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第二,目前对瑶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广西大瑶山,南岭走廊的其他地区受到关注度还不够,因此其他相关区域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第三,尽管对潇水流域(永州地区)瑶族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相关研究分散在某些著作的某些章节中,或集中在某个县域瑶族研究方面,有关研究尚未达到广西等地瑶族的研究高度。因此,有必要对潇水流域瑶族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和深入分析,以期对于学术界关于潇水流域的瑶族研究做一些补充。

三、本书研究思路与总体框架

自古以来,南岭走廊是各民族迁徙的必经之地,也是少数民族的主要定居之地。历史上,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在南岭地区迁徙流动,不断与迁徙地先前的民族进行交流、融合,奠定了今天我国南方地区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形成了绚丽多彩的文化带,并逐渐在南岭地区形成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南岭民族走廊。“南岭走廊”里现有人口约 7000 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 1750 万,占当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在黔、桂、湘、粤交界处的一些州市和地区,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 40% 至 50%;在桂北的河池、桂西北的百色、黔南、黔东南等地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了 60%,有些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比例高达 80% 左右[1] 。“南岭走廊”与其他走廊相比,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资源比较丰富、环境比较优越的地区。其中瑶族就是南岭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在南北朝以前,瑶族先民和南方的一些少数民族被通称为“蛮”。由于自身游耕经济形态的特点和反抗阶级压迫等原因,瑶族不断地迁徙,从中原迁徙进入南岭山区,然后又有部分向西南移动,甚至移出国界。作为南岭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是瑶族先民的主要迁徙集聚地。该流域的大量神话传说、历史文献、民间故事、史诗歌谣等反映出南岭地区瑶族的迁徙与发展史。本书以潇水流域瑶族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与田野考察、类型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人类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对该流域的瑶族文化和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梳理瑶族的历史脉络,深入发掘瑶族的文化内涵,并力图为瑶族文化传承发展提出富有建设性的策略。为达到这一目的,本书共分六个章节展开。

第一章:族群历史演进。潇水流域是我国瑶族的主要集聚地之一,在包括江华、江永、宁远、蓝山、道县等在内的南岭北麓的土地上,生息繁衍着分属不同支系的瑶族。本章在对潇水流域概貌进行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借鉴以往学者有关瑶族的研究史料和地方文献资料,对潇水流域瑶族历史源流、迁徙状况进行梳理和考究,试图厘清该流域瑶族的形成、演进与发展历史。

第二章:传统习俗变迁。潇水流域的瑶族是从北往南迁徙而来集居于南岭山区的古老民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与汉、苗、壮等诸多民族在文化上相互交融,同时受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民族心理等影响,形成了不同的民风习俗。本章着重对潇水流域瑶族的婚嫁习俗、丧葬习俗、节庆习俗等进行考察,分析瑶族传统习俗所蕴含的文化特质,探讨瑶族传统习俗和节日文化的演变。

第三章:民间信仰演变。从瑶族地区众多的庙宇神祇、民间巫师、神秘巫术等社会事象来看,宗教信仰已渗透于瑶人社会的各个角落,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以及祖先崇拜等。本章主要对瑶族的原始崇拜、瑶传道教和宗教仪式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探究瑶族以道教为主体,集巫、道及祖先崇拜于一体的多元宗教信仰的特点以及信仰观念的演变。

第四章:文学艺术发展。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学艺术。不仅有史诗般的传说故事、古老的民间歌谣,还有长鼓舞、盘王歌等音乐舞蹈,刺绣、织锦、蜡染等传统工艺。本章主要对瑶族民间文艺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探究瑶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与变化、民间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第五章:瑶族村寨考察。潇水流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布的瑶族传统村寨,凝结着瑶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承载着瑶族人民的历史文化记忆,彰显着瑶族的地域文化特色。本章选取了保存较为完整、富有民族特色的典型瑶族村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探讨瑶族村寨历史沿革、建筑风格以及社会组织、文化习俗的变迁和发展。

第六章:民族文化传承。在现代化、城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推进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时代课题。本章试图在对瑶族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变迁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潇水流域瑶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创新,促进瑶族文化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对策,重点探讨瑶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构建一种崭新的瑶族文化持续发展模式。

后 记

潇水发源于南岭之麓,蜿蜒于永州之野,曾被作家叶蔚林描绘成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自远古至今,这条河流日夜奔腾,生生不息,静谧而粗野,深沉而含蓄。她不仅蕴含着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华夏民族迁徙和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潇水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湘楚文明乃至于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自古以来潇水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由此形成了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笔者生长于潇水河畔,工作在潇水之滨,对这条母亲河有着一种特殊情怀。每当伫立在潇水河畔,凝望波光潋滟的江面,便在脑海显现远古以来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故事:古玉蟾岩人在此耕作原始水稻,上古时期虞舜由此南巡苍梧,秦朝大军溯江而上远征岭南,汉武帝时刘贤在此建立泉陵侯国,唐代宗时元结经此出任道州刺史,永贞元年子厚被贬于此写下千古诗文,天熙元年理学鼻祖周敦颐降临濂溪,绍兴二年岳飞千里奔袭道贺荡寇,大德九年瑶人从千家峒举族逃离……,这些故事与这条河流结下深厚的历史渊源。

作为南岭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也是不同族群不断迁徙的必经之地。其中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为居住中心,其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被称为“长沙蛮”,南北朝时被称为“莫徭蛮”,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隋唐时期,瑶族先民就在潇水流域一带活动,后逐步南迁在五岭一带聚居,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瑶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瑶族先民古老智慧的结晶,是瑶族农耕时代社会生活的见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瑶族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型,进而导致瑶族文化发生深刻变迁。近年来,笔者深入江华、江永等县区瑶族乡村考察发现,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古老瑶族村寨逐渐沦陷,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断消逝。鉴于这种现状与认识,便萌发对瑶族社会历史文化进行考察的想法,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去洞察瑶族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与变迁。事实上,关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众多学者和同仁已经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瑶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广西大瑶山,而对湘南地区尤其是潇水流域瑶族的关注度还不够,相关研究相对分散且有待进一步深入。为此,我试图对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期为地方瑶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本书从前期积累,到框架拟定,再到文稿付梓,前后历时两载有余。在此过程中,首先感谢湖南科技学院这片土地,这里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一批在学术上默默耕耘的前辈和同仁,他们长期以来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营造起一个氛围浓厚的学术环境,引导我在这里开启学术之路。感谢潘雁飞教授领衔的湖南科技学院潇水流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文化实践基地的支持,该中心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瑶族乡村开展田野考察,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感谢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周甲辰教授长期以来给予的学术指导和关心,并在书稿框架拟定中提出了宝贵意见。感谢我的家人、领导和亲友在我学术研究和书稿写作中给予的关爱、鼓励和支持,我的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小宝给予我奋斗的力量,成为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出版编辑为拙作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借鉴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书稿中使用了一些来自网络的瑶族文化图片,特向拍摄者致以诚挚的谢意。书稿附录部分,我所带的学生张美花、李玲玉、蒋田秀、易思、张凡、佘智慧,参与了文献收集、田野考察和相关研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今天是处暑时节,酷热的夏季即将过去,拙著书稿业已定稿。文化变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多个层面,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对瑶族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形态梳理上,对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还不够透彻,对如何推进瑶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有待深入,同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谬和不足,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谷显明
2017 年 8 月 23 日于潇水之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