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新诗百年志(理论卷 上下册)
  • 中国新诗百年志(理论卷 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新诗百年志(理论卷 上下册)

90 7.0折 128 八五品

仅1件

河南商丘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 编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22

上书时间2023-02-28

乔木在堂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 编
  •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0865957
  • 定价 12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892页
  • 字数 99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中国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现新思想。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中国新诗百年志》丛书主要内容为汇集1916年至2016年100年间的新诗及诗歌理论,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负责组织业内专家学者选拔、组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中国新诗百年志》丛书是中国作家协会文化建设重点项目,由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组织编选,自2015年7月正式启动。《中国新诗百年志》承担的使命,一是向开创新诗先河的诗歌前辈致敬;二是展示中国百年新诗总体概貌和发展趋势;三是为世界文坛了解中国诗歌提供一个读本。中国作家协会对《中国新诗百年志》的编选和出版非常重视并寄予厚望,由中国作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吉狄马加担任编委会主任,并郑重聘请当下诗坛令人尊敬的谢冕等16位教授、专家和依然活跃在创作一线的诗人组成编委会,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吸收各方面研究成果。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的《中国新诗百年志(理论卷上下)》,主要为1917年新诗诞生以来的诗歌创作理论及其代表作品。《中国新诗百年志》专辟了诗歌理论与批评卷,从而将新诗发展过程中新诗理论与批评的建设及其重要性凸显出来。新诗创作和新诗理论是车之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及时性的总结和梳理一百年新诗和新诗学的得失成败,对于今后中国新诗的实践和诗学发展都将留下重要的参照和启示。
  《中国新诗百年志(理论卷 套装上下册)》内容深刻,语言富有感染力,代表了中国新诗诞生、发展一百年间创作的诗歌理论创作高水平。
【目录】
胡 适 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
俞平伯 社会上对于新诗的各种心理观
宗白华 新诗略谈
康白情 新诗底我见(有引)
西 谛 论散文诗
周作人 论小诗
郭沬若 论节奏
穆木天 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
王独清 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
饶孟侃 新诗的音节
闻一多 诗的格律
沈从文 我们怎么样去读新诗
梁实秋 新诗的格调及其他
梁宗岱 论诗
陈梦家 《新月诗选》序言
戴望舒 望舒诗论
同人等 关于写作新诗歌的一点意见
施蛰存 又关于本刊中的诗
林 庚 诗与自由诗
鲁 迅 781致窦隐夫
朱自清 《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李金发 是个人灵感的记录表
金克木 论中国新诗的新途径
叶公超 论新诗
艾 青 诗的散文美
徐 迟 抒情的放逐
胡 风 关于人与诗,关于第二义的诗人
废 名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
高 兰 诗的朗诵与朗诵的诗
李广田 谈写诗——文艺书简
袁可嘉 新诗戏剧化
唐 浞 论意象的凝定
萧 三 新诗歌的一些问题
臧克家 “五四” 以来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中国新诗选》代序
何其芳 关于现代格律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
卞之琳 谈诗歌的格律问题
周 扬 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新道路
叶维廉 论现阶段中国现代诗(1959)
余光中 新诗与传统
洛 夫 诗人之镜——《石室之死》 自序
李英豪 论现代诗之张力
黄维梁 现代诗诗法四变
谢 冕 在新的崛起面前
章 明 令人气闷的“朦胧”
张学梦等 请听听我们的声音——青年诗人笔谈
孙绍振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
程代熙 评《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与孙绍振同志商榷
徐敬亚 崛起的诗群——评中国诗歌的现代倾向
翟永明 黑夜的意识
牛 汉 诗的新生代——读稿随想
金丝燕 诗的禁欲与奴性的放荡
孙玉石 重建中国现代解诗学——中国新诗批评史札记之一
海 子 诗学:一份提纲(节选)
周伦佑 “第三浪潮”与第三代诗人
于 坚 穿越汉语的诗歌之光——《1998中国新诗年鉴》代序
陈 超 深入当代
李元洛 互利互惠 相辅相成——现代诗与社会谈片
郑 敏 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
欧阳江河 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士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
西 川 诗歌炼金术
孙基林 中国第三代诗歌后现代倾向的观察
沈 奇 角色意识与女性诗歌
唐晓渡 时间神话的终结
简政珍 当代诗的当代性省思
臧 棣 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
程光炜 20世纪90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
王家新 从一场蒙蒙细雨开始
王光明 在非诗的时代展开诗歌——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诗歌
骆寒超 20世纪中国新诗的形式探求及其经验教训
张桃洲 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论20世纪中国新诗语言问题
吕 进 论中国现代诗学的三大重建
李 怡 关于中国新诗的两种“传统”
李少君 草根性与新诗的转型
洪子诚 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 《沉沦的圣殿》为例
柏 桦 江南诗人的隐逸与漫游
吴思敬 新诗:呼唤自由的精神——对废名 “新诗应该是自由诗”的几点思考
张清华 当代诗歌中的地方美学与地域意识形态——从文化地理视角的观察
朱先树 “朦胧诗”问题讨论及前因后果
郑慧如 论1980年代以降台湾现代诗的现实书写
陈仲义 张力:现代汉语诗学的“轴心”
耿占春 当代诗歌批评:一种别样的写作
姜 涛 “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
叶 橹 艰涩的意味——对一种诗歌倾向的判断
敬文东 诗歌写作在1990年代的伦理任务
罗振亚 21世纪诗歌:“及物”路上的行进与摇摆
杨庆祥 重启一种“对话式”的诗歌写作
霍俊明 为没有“共识”的新诗一辩——应对“新现象”与“老问题”之诘难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