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

50 8.6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合肥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兵 著

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兵 著
  •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2
  • 版次 1
  • ISBN 9787802214989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1页
  • 字数 492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阐扬佛法的核心——禅定之学,俾使古老的宗教文化能与现代科学接轨,与广大民众结缘,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人类文明的建设提供启迪。其核心内容,是禅定的理论及修习方法,对修学佛法及炼气功者,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简介】
  陈兵,1945年生于甘肃武山。兰州大学中文系卒业后在新疆劳动、工作10年。1974开始研习佛法。1913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宗教系。现任四川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佛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四川省文史馆馆员、成都市第72届政协常委。指导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70余名。
研究范围涵盖汉传、藏传、南传三系佛教及道教,主要长于佛教思想、佛教禅定学、佛教心理学、中国近现代佛教、道教炼养学、宋元明清道教,著有《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生与死》、《佛陀的智慧》、《新编佛教词典》、《道教之道》、《道教气功百问》、《佛教心理学》、《二十世纪中国佛教》(合著)、《中国道教史》(合著)、《道藏提要》(合著)等,发表有关论文百余篇,著述达六百余万言。
【目录】
再版前言
禅——东方文明的精萃(代前言)
第一章佛教禅学源流
瑜伽、禅定、气功溯源
一、禅定、瑜伽的六大渊源
二、禅定、瑜伽与宗教

佛教与禅定
一、佛教之源——释迦牟尼的禅思体悟
二、佛教的宗旨及禅定在佛学中的地位
三、禅定与佛教哲学
四、禅定与佛教教制

佛教禅学在印度文化圈内的兴衰
一、印度文化圈内的小乘禅学
二、印度文化圈内的大乘禅学
三、印度文化圈内的密乘禅学

佛教禅学在汉文化圈内的发展
一、印度大小乘禅在中国的早期流传
二、华化禅学的建立及发展
三、禅净交融与中国禅学的衰落
四、日本佛教禅学
五、朝鲜、越南的佛教禅学

佛教禅学在藏文化圈内的风貌
一、前弘期藏传禅学
二、后弘期藏传禅学

第二章由禅思所见的身心世界
缘起心枢论
一、缘起法则
二、佛学对心理现象的观析
三、佛学的物质观
四、从心色不二到万法唯心

法印与心印
一、三法印
二、实相印
三、心性与心印

无上瑜伽身心不二论
一、细身与细心
三、最细风心与“光明”
四、即身成佛与他力加持

第三章禅定的基本方法
禅定的名义、种类及修习次第
一、禅定的名义
二、佛教禅的种类
三、止观双修及其次第

修定资粮及五调之要
一、发心、持戒及余资粮
二、时地财侣等必要条件
三、弃五盖与调五事

显教修止略要
一、修止门径
二、念知思舍四要
三、深入正定的次第

显教修观略说
一、小乘苦、空、无我观
二、大乘诸法实相观
三、大乘性宗观心法要

密乘止观
一、四部密法本尊瑜伽
二、无上瑜伽气脉点修法
三、菩提心观与无相瑜伽

显密顿悟禅
一、开悟得见之门径
二、顿悟禅之传授
三、开悟之层次与诸宗之见地
四、从悟起修的方法及次第

禅定中身心的变化及偏差纠治
一、生理变化及身病之对治
二、心理变化及心病之对治
四、“魔事”及外缘干扰所致心理的病态变化

第四章佛教禅学与东方文化
佛教禅学与印度瑜伽
一、古婆罗门教瑜伽与早期佛教禅学
二、大乘禅学与印度教瑜伽之交涉
三、密乘瑜伽与晚期印度教瑜伽
四、近现代印度瑜伽的启示

佛教禅学与道教仙学
一、初期禅学对仙学的依附
二、禅学与仙学的双向影响
三、禅与内丹的融合

佛教禅学与宋明新儒学
一、宋明诸儒之出禅归儒
二、宋明儒学的静坐存养功夫
三、禅宗与理学心性论
四、宋明儒学对禅的攻讦与影响

佛教禅学与其他宗教
一、佛教禅与基督教禅
二、禅与伊斯兰苏菲派
三、佛教禅学与神、苯等教

禅与东方艺术
一、为禅定服务的多种艺术形式
二、禅定题材与文学艺术
三、禅与东方艺术境界、审美情趣、创作方法

禅与武术
一、少林武术渊源
二、禅与武术的关系

禅与东方民族文化心理素质
一、禅与东方人生态度
二、禅与东方情感方式
三、禅与东方思维方式
四、禅与东方价值观念

第五章佛教禅学与现代“人学”
禅定与现代医学
一、佛教医学体系与心身、行为医学
二、禅定治病与气功疗法

佛教禅学与现代气功
一、现代气功对佛教禅学的继承
二、现代气功对禅定的检验与解释

禅定与智力开发
一、佛教对全智的追求
二、智慧修学与禅定
三、禅定与益智气功

禅定与特异功能
一、佛教与神通异能
二、五通八悉地与特异功能
三、禅定得通之方法
四、禅定得通的原理

禅定与长寿
一、佛教与长寿
二、延寿禅法及其原理
三、舍利、自焚、虹化与生命自控

禅定与生理、心理、行为
一、禅定与生理潜能开发
二、禅定与心理学
三、禅定与道德、行为
结语东西方文明双向交流中的禅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