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政与法治的中国语境
  • 宪政与法治的中国语境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宪政与法治的中国语境

10 3.7折 27 八五品

仅1件

福建福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明新 著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哲学堆

上书时间2022-02-19

大友书店

十二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明新 著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9301012
  • 定价 27.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其他
  • 页数 420页
【内容简介】
《宪政与法治的中国语境》以生动的笔触,翔实的资料,描述了法治在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从生根到开花的历程,通过对最高法院重大案件的审判的再现,展示了一部形象的中国宪法史。这幅历史图画在细节的刻画上栩栩如生,而评论则从大处着眼,要言不烦,对于相关制度演进的过程及其历史和现实的意蕴给予了深刻的揭示。
【目录】
第一部分西方法治的启示
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之路及其中国意义
一、西方法治形成的基础性因素——从两本译作谈起
二、西方法治经验与我国当代法制建设的关联
三、对我国以法律制度建构(立法)为中心的法制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反思
四、结束语
通过程序正义实现公正
一、英美法中自然正义观念的形成
二、自然正义原则的内容
三、程序正义在中国的晨光初现
四、值得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存在普遍的程序正义吗?
五、结语
西方法哲学中的“纯粹法学”
一、“纯粹法学”的理论渊源及其与时代的关系
二、凯尔森及其“纯粹法学”
三、“纯粹法学”对中国当代法治建设的启示
宪法监督的理论基础探析
一、宪法监督的必要性及主要内容
二、宪法监督的主要类型及理论基础
三、宪法监督理论基础简评
四、余论:从宪法监督的理论基础看我国宪法监督的制度设计

第二部分对中国宪政的思考
从宪法变迁视角看法治的发展
一、中国百年宪法变迁的简要回顾与反思
二、法治的一般涵义及其中国特色
三、当代中国的宪法变迁与法治发展
四、尝试性的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对我国立法权限划分和立法权运行状况的观察与思考
一、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现状:“剪不断,理还乱”
二、当代中国立法权的实际运行:权限冲突、立法膨胀、无序
三、关于完善我国立法权限划分的几点思考
论自由裁量权膨胀条件下的“行政合理性”原则
一、现代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扩大
二、行政合理性原则的提出及其涵义
三、合理性原则成为当代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法理基石出
村民自治:问题、对策及其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一、村民自治制度体系层面的问题及对策
二、村民自治的理论研究层面上的问题和对策
三、村民自治实际运作层面的问题与对策
四、村民自治实践对推进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第三部分法治与宪政的中国语境
法意如何到民间(论纲)
一、问题、材料与方法
二、传统中国法律意识传播体系分析
三、依法治理:当代中国的普法运动
四、未完成的结语
乡规民约存在形态刍论
一、问题与文献
二、概念的界定
三、传统乡规民约的存在形态
四、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从乡规民约到村民自治章程
一、传统乡规民约的存在形态
二、近代以来乡规民约的嬗变
三、乡规民约的当代表现形式:村民自治章程
四、进一步的讨论:村民自治章程的功能、意义与可能走向
近年来乡规民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一、乡规民约研究的意义
二、近年来国内乡规民约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乡规民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从科学与人文冲突视角看中国法律教育问题
一、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的界定: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三、法学教育中的科学主义及其影响
四、现代教育改革对我国法学教育的启示
五、不是结论的简短结语
附:近代上海:西法东渐、法制转型与社会变迁

第四部分中国语境的背景:观照传统与民间
部分乡规民约
一、吕氏乡约
二、南赣乡约
三、治乡三约
四、山东省章丘县埠村镇埠西村村民自治章程
全国民间法研究动向
一、民间法与习惯法:原理、规范与方法
二、法治、善治理念、法律方法与民间规则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