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12 九五品

库存8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肖川 著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2-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96

上书时间2023-08-08

杭州书林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肖川 著
  •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2-05
  • 版次 1
  • ISBN 9787303062096
  • 定价 1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5页
  • 字数 21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力图建构一个概念系统:个体主体性、个体道德(人格、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它们虽非递进的关系,但有着内在的关联。这一概念系统力图凸显在现时代社会与个人关系之中个体主体性的独特价值和内涵。本文认为,教育学应该从个性的角度来理解主体性。个体主体性的内在规定性为:自主性、能动性和超越性。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作为主体性教育的深化与具体化,表达的是一种价值理想,和在应然的意义上,对道德教育所作的价值追求。
  作者认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是现时代中国社会的理想人格。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与确立,因而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在“物的依赖”的时代,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也肩负着对人的物化的抗拒;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应该是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是现时代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无论是说“人性向善”,还是“人性趋善”,都与本文所说的“人性本善”是同一个意思,因为它们都只是价值判断、价值追求和价值预设,而不是一个事实判断、事实命题。“人性本善”作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预设,在理论上使个体的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成为可能。
【作者简介】
  肖川,原名赵福顺。河北深县人。1963年应征入伍,历任8048部队战士,银川某机床厂工人、统计员,宁夏《朔方》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委员。1984年曾获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工作突出贡献奖。著有诗集《塞上春潮》、《黑火炬》、《与光同行》(合作)、《肖川歌词集》,抒情长诗《塞上的土地》、《垦荒者的后代》等。部分作品收入《中国新文艺大系》、《中国散文鉴赏文库》等20余种选集。
  教育名家简介:公共知识分子,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校课程中心“优秀教师与教育专家合作论坛”首席专家,曾兼任北京市第二中学副校长。
  所著多本专著分别获得田家炳基金会教育研讨会2001年度“21世纪学校德育发展路向”优异论文奖、“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各类图书大奖。
  肖川教授注重实际,深入学校,与广大中小学校长有广泛深入的交往,在多所学校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实验,取得丰硕成果;他学术根底扎实,视野开阔,对教育有全面、系统、深刻与细致的理解;他的讲授条理清晰,收放自如,语言凝练精致,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
【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概念的厘定

  一、主体性

  二、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

  三、个性、人格与道德人格

  四、主体性道德人格

  五、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第一章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必要与可能

  一、市场经济呼唤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一)市场经济为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人的物化的抗拒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

    (一)社会发展的目标与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确立与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三、“人性本善”: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价值预设

   (一)“人性”与“人性本善”的内涵

    (二)“人性本善”在理论上使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成为可能

第二章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

 一、目标建构的价值和依据

    (一)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价值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目标建构的依据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目标体系

    (一)目标Ⅰ:提升学生的需要层次

    (二)目标Ⅱ:培养学生理性的、  自主性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三)目标Ⅲ:引导学生形成普遍化的道德

第三章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的过程

  一、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

    (一)教育的两个基本点: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对灌输的拒斥

  二、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世界

    (一)生活世界中的价值冲突与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

    (二)交往与主体性道德人格的生成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