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黄春秋2010第五期
  • 炎黄春秋2010第五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炎黄春秋2010第五期

50 八品

仅1件

云南怒江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炎黄春秋编辑部

出版社炎黄春秋杂志社

出版时间2010

版次一版一印

印刷时间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货号怒江01563

上书时间2017-11-04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品相如图,看好再买。
商品描述
《炎黄春秋》是创刊于中国大陆的一部侧重于历史的书面媒体刊物。对古今中外,特别是当代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客观评价。

中文名称
炎黄春秋 
语    言
中文 
类    别
纪实 
主管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主办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创刊时间
1991 
出版周期
月刊 
国内刊号
11-2817/K 
国际刊号
1003-1170 
邮发代号
82-507 
定    价
120.00 
目录
1 版权信息 
2 组成人员 
3 炎黄春秋网 
4 稿件选用标准 
5 评价 

版权信息
编辑
主管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编辑出版:《炎黄春秋》杂志社
社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一号(邮编:100029)[1]  
出版周期:月刊
出版日期:每月4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1170
国内统一刊号:CN11-2817/K
邮发代号:82-507
定价:10元[2]  

组成人员
编辑
社 长
  总编辑
  副社长
  副总编辑
  社长助理
  编辑室主任
  网络主编
  财务总监
  财务主管
  发行总监
  发行部主任
  办公室主任
贾磊磊(法定代表人)[1]  
陈剑澜
  张锋波 王瑜瑜
  赵春强 柯 凡
  李 雷
  柯 凡(兼)
  靳凯元
  张锋波(兼)
  赵 蓉
  张锋波(兼)
  杨 柠
  蒲宏凌

炎黄春秋网
编辑
炎黄春秋网为《炎黄春秋》杂志社下属网站,主管主办单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年12月31日分别收到署名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系统”的短信和邮件:“您备案信息中的网站炎黄春秋网已被注销,该网站的备案号京ICP备08100492号-1已被收回。特此通知!”通知中没有注明网站被突然注销的原因。暂时无法访问该主页。
2013年1月4日上午10时许,炎黄春秋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发布网站被关闭且原因不明的消息,引起巨大关注。
2013年1月5日上午8时30分,炎黄春秋编辑部在其官方微博账号发布信息:“本刊网

炎黄春秋网被关闭 
站今天上班后将按北京通讯管理局提示,与接入商联系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希望能够尽快恢复被收回的炎黄春秋网的备案号,网站早日运营。深切感谢广大网友对炎黄春秋的热情关注。”
从炎黄春秋网主编张晓鸥处获悉,他2013年1月5日上午即着手办理恢复网站一事,争取尽快完成备案审核。据了解,此类审核一般需要十个工作日左右。
北京市通信管理局(下称北京通管局)一名女负责人表示,炎黄春秋网被注销,是因为其更换了新的接入服务商,未能实现平滑交接。“原有的备案信息就不完整了,我们称类似这样的网站为‘空壳网站’,将其备案号撤销,完全是按照正常的工作流程在走。”
而工信部2013年1月4日表示,(炎黄春秋网被关闭)主要是炎黄春秋未及时更新备案信息,导致其接入服务商名称、IP地址等接入信息缺失造成的,“在当地通管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之后即可开通”。
炎黄春秋网主编张晓鸥表示,他在2013年1月4日向北京通管局咨询后才获悉,早在2010年8月30日,炎黄春秋的备案号即被取消接入,但直至2012年12月31日,他们才接到网站被注销、备案号被收回的通知。据张晓鸥介绍,炎黄春秋与接入服务商的合同到2013年1月11日才到期。炎黄春秋编辑部没有主动要求过更换接入服务商,期间网站一直正常运营。[3]  
《炎黄春秋》一年一度的新春联谊会已经延续了23年,2013因相关原因不能举办。

稿件选用标准
编辑
1.杂志社坚持“实事求是,秉笔直书,以史为鉴,与时俱进”的办刊宗旨。
2.以中央两个“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本刊重点关注重大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特别关注亲历者的叙述。
4.内容真实可靠,不可有任何虚构。文中重要引语,请注明出处。
5.篇幅不要过长,一般四五千字,长篇最好在八千字之内。
6.原则上一稿一投。如一稿多投,请予说明。
7.电子稿或纸质稿均可投稿三个月以上,未接到采用通知,请作者另行处理。作者请自留底稿,本刊无力退稿。[4]  

评价
编辑
《炎黄春秋》编委会集中了目前大陆史学界,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方向最知名的一批学者,其包括沈志华、杨奎松、杨天石、雷颐、金冲及、秦晖、等。因此,《炎黄春秋》对于历史问题的认知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虽然《炎黄春秋》部分文章批判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错误问题,但因其本着唯物史观,追求历史真相,并将争论局限在学术讨论内,故而其理性、客观、公正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爱,也赢得了党和国家的信任,这也是《炎黄春秋》得以长期出版的原因。正因为《炎黄春秋》是由一批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老资格的中国共产党员主办的,因此其取向乃是通过客观公正的批判历史问题,以此来响应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宪法政治”亦是《炎黄春秋》同仁所不懈追求的。
当然,也有部分左派人士认为《炎黄春秋》其名义上是一个关于历史为主的综合性杂志,打着“秉笔直书”的幌子,实际上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杂志,借谈历史来影射现实,表达他们的罪恶诉求。其观点集中为:第一,否定革命,认为革命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只起到破坏作用,五四运动以后救亡压倒了启蒙,只有资产阶级性启蒙才具有建设性作用;第二,把五四以来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方向视为偏离人类文明主流和走上歧路;第三,认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是“农业社会主义”、“封建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第四,认为党的历史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和堆积。[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看好再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