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

【正版全新】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全二册) 在乱世中读懂古代中国 从分合中汲取历史教训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诗

73.6 全新

库存5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奕定 著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ISBN9787545559804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平装

开本32

纸张胶版纸

页数576页

货号02747

上书时间2021-06-19

汇珍书铺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全二册) 在乱世中读懂古代中国 从分合中汲取历史教训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诗
商品描述
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全2册)

作  者:李奕定 著

出 版 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年11月

页  数:576

装  帧:平装

ISBN:9787545559804

1.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诗 一曲离乱之世的悲歌短短五十三年之间,天下共历五代九姓十四帝。悍将武夫窃号盗国,称帝称王。纵兵“洗城”,视黎民为无物;争相屈膝,以“儿皇帝”为荣光;“赐姓”主义,“养子”成风,父子相弑轮回不绝。五代之事,钱穆曾有语:“民生其间,直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惨境。”常赋之外,还有“加钦数倍”的搜刮;是官是匪,进城都要“旬日剽掠”;王建掠黎民作奴隶,黄巢以羸弱妇孺充军粮。三千繁华一朝散尽,千里赤地,白骨盈野。2.群雄相争,与狼共舞,堪称一部中国版“权力的游戏”天子一朝更易,臣子改......

目录
●上册
自序 001
开场白:透视五代的社会 008
大齐(公元877年—884年)
章 “承天、应运、启圣、睿文、宣武”皇帝:黄巢 023
一、天变地变,人心如何不思变 023
二、放下笔杆、端起枪杆的饥民领袖 024
三、叩关 028
四、入关 031
五、撤退与败亡 033
六、余波 034
后梁(公元907年—923年)
第二章 砀山大盗:梁太祖朱温 039
一、权相崔胤的亮相 039
二、“少阳院拘留所” 041
三、朱、李两大军阀集团的火并 045
四、“大盗”朱温登台 049
五、朱温的残酷 054
六、朱温的无耻行径 058
后唐(公元923年—936年)
第三章 李克用与李存勖 065
一、一心归唐李克用 065
二、上源驿的夜战 067
三、李存勖抓住时机 069
四、此唐非彼唐的后唐庄宗 071
五、康延孝分析政局 074
六、浑身是骨“王铁枪” 075
七、后梁末帝的末路 076
八、推谢不得的皇冠 078
第四章 李存勖的真面目 080
一、“戏迷”李存勖 080
二、宠任宦官 084
三、让刘后收“红包” 086
四、颟顸怠政 088
五、讲究享受 090
六、悲剧主角 091
七、郭崇韬案 093
八、逼上梁山的李嗣源 102
第五章 秦王李从荣与潞王李从珂 107
一、兄弟两人不相容 107
二、弃武就文 108
三、都想避“秦王之祸” 110
四、带兵侍疾 112
五、有自知之明的真正好天子 113
六、轮到李从珂了 115
七、阵前喊话:李从珂的“发明” 117
八、难得的王思同 120
九、“遇见了鬼,误以为是救星”的闵帝 121
十、做了皇帝后的伤脑筋问题 123
十一、才、财、暴兵 124
第六章 任圜、安重诲的循环斗杀 127
一、任圜是怎样垮掉的 127
二、猜忌成性的安重诲 132
三、安重诲硬是要斗李从珂 134
四、风水轮流转 137
五、无法避免的下场 138
后晋(公元936年—947年)
第七章 “儿皇帝”石敬瑭 143
一、李、石的互相猜忌 143
二、以做“儿皇帝”为荣的石敬瑭 145
三、汾曲之战 147
四、“儿皇帝”登基 149
五、晋安围寨的情况 152
六、被耶律太后“上课”的赵德钧 154
七、玄武楼悲剧 156
八、“儿皇帝”的天生媚骨 158
第八章 权势涨落的范延光与杨光远 160
一、由“黑吃黑”到自戴皇冠 160
二、暴兵拥主 163
三、大老虎变小老鼠 164
第九章 终究没有好下场的“儿孙王朝” 169
一、一个始终反对“儿外交政策”的人物 169
二、“儿皇帝”谢幕,“孙皇帝”上场 171
三、“横磨剑”政策 175
四、榆林店遭遇战的小插曲 176
五、阳城之捷 178
六、和与战 180
七、幸胜的不幸 181
八、司令爱笼袍,将军爱气节 186
九、孙男臣重贵,新妇李氏妾 188
十、张彦泽的世界 189
十一、清算“横磨剑” 191
十二、“蒙尘”的开路先锋 193
十三、“打草谷运动” 197
十四、始终无法搞到皇冠的角色 200
后汉(公元947年—950年)
第十章 终于捡到皇冠的人物 205
一、学骑墙 205
二、又出现一个“儿皇帝” 207
三、贤妻李三娘 210
四、南下的骰子掷定了 211
五、由诟骂到吃臭皮蛋的角色 213
六、节度使的循环公式 215
七、布下天罗地网 219
八、瓮中捉鳖 221
九、食人肝、人胆的“人兽” 224
十、见识与气量 226
后周(公元951年—960年)
第十一章 黄袍披身的滥觞者:郭威 231
一、行愚蔽,轻毛锥 231
二、酒势令 233
三、不愿做“小朋友皇帝”的人物 234
四、郭崇威、曹威与郭威 237
五、赵村的短剧 240
六、胜利的即期支票 242
七、李三娘 244
八、黄袍加身 245
九、宋州城楼会 247
十、“黄袍加身”后的新政 249
十一、不灵的镇星祠 251
十二、儿皇帝第六 253
第十二章 奋发踔厉、干劲冲天的年轻皇帝:后周世宗柴荣 257
一、高平之役 257
二、高锡的言论 262
三、征淮南,收江北 264
四、和平难求 266
五、白甲军 269
六、李将军与张将军 271
七、铁骨铮铮的使节:孙晟 272
八、捍卫寿州的刘仁赡 274
九、双方的哀荣 277
十、要回燕云十六州的人 279
十一、小朝廷的琐事 281
附录 287
第十三章 河北天子刘守光 289
一、父子鏖兵,兄弟连战 289
二、浑身无半根骨头的“太保” 293
下册
前蜀(公元891年—925年)
第十四章 前蜀:王建如何称帝 303
一、“且辞阿父来做贼”的养子 303
二、围城 306
三、攻取成都 307
四、“淘虏”王先成 309
五、且宰阿父先戴帽 312
六、有小唐风 312
附录 315
王建逸事 315
韦庄逸事 316
第十五章 花花太岁:前蜀王宗衍 319
一、令王建苦恼的问题 319
二、大色狼王宗衍 321
三、领略“降王”的滋味 325
四、“一行”变“一家”的功德 326
附录 329
吴(公元902年—937年)
第十六章 浩劫话扬州:高骈的倒行逆施与杨行密的开国 333
一、“白云先生”高骈 333
二、左、右莫邪都 337
三、须要麻烦“玄女力士”了 342
四、尼师王奉仙 345
五、打“牙祭”的本钱 348
六、杨行密收复扬州 351
七、抗梁 353
八、灭田 355
九、杨行密的过人之处 359
南唐(公元937年—975年)
第十七章 假父假子:徐温与徐知诰 365
一、兵谏“大太保” 365
二、“临时导演”严可求 369
三、养子徐知诰 375
四、徐知训,不知训 378
五、由当家到秉政的养子 383
六、知子莫如父 386
七、豪侠申渐高 388
八、南唐开国 393
楚(公元907年—951年)
第十八章 话说湖南的“马家天下” 399
一、三位归一体 399
二、扩充地盘 402
三、被“狼子”吃掉的高郁 404
四、好吃鸡子的黄鼠狼 408
五、“银枪都”都主 410
六、“众驹争皂栈” 414
七、衡山王 421
八、周行逢将军的“评语” 425
附录 428
吴越(公元902年—978年)
第十九章 一心事大的大英雄:钱镠 433
一、后楼军 433
二、大越罗平国 436
三、叛乱的结局 442
四、“长者”顾全武 444
五、武勇都之变 446
六、传瓘与传球 448
七、从千秋岭到选帝 450
八、钱镠的逸事 453
九、园丁陆仁章,友爱钱传瓘 456
十、钱弘俶的友爱 458
附录 460
闽(公元909年—945年)
第二十章 由屠户王绪说到王闽 465
一、军中王气毕竟在王家 465
二、烦老兄南下 469
三、“大罗仙主” 471
四、承受三项衣钵 476
五、大闽国王与大殷国王 480
六、皇帝爆出冷门 485
七、又爆出一个冷门皇帝 489
南汉(公元917年—971年)
第二十一章 “宦官国”:南汉小朝廷 495
一、“水狱”发明家 495
二、“生地狱”发明家 498
三、宫人与宦官 500
南平(公元924年—963年)
第二十二章 “高无赖”:南平小朝廷 505
一、“先辈”的话 505
二、四战之地与四面投机 508
三、“高无赖” 510
后蜀(公元934年—966年)
第二十三章 合两川为一川的孟知祥 515
一、李严再入蜀 515
二、有种的姚洪 517
三、意外的奇兵 520
四、东川并入西川 522
五、君臣言归于好 524
六、“孟后主”—孟昶 526
契丹(公元916年—1125年)
第二十四章 初尝侵略滋味的契丹 531
一、阿保机、述律后与韩延徽 531
二、因试火油而欲攻城 534
三、尝尝侵略的苦果 537
四、天皇王的选立 539
五、王都、王晏球 541
六、人心思汉,胡儿归汉 543

内容虚线
内容简介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目前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唐朝末年民变四起,各地藩镇自立为王,中原内乱不息。在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乱世之中,天下四分五裂,纲常法纪松弛;统治阶层更替频繁,道德失序。骄兵悍将称王称帝,父子相弑轮回不绝,文人学士卖身求荣;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但也正是这段黑暗时期为华夏中国新一轮的整合统一提供了前车之鉴,孕育出文治昌盛,政治文明高度发达的赵宋之世。本书是一部讲述五代十国史的普及读物,作者从黄巢起兵讲起,再分别叙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原王朝的更替,以及南方前蜀、吴、南唐等众多割据政权的建立和北方契丹的兴起,直至周世宗柴荣去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结束。作者以建立王朝政权的皇帝,及其谋士、将领等人物为点,以军事行动、重大事件、王朝兴衰为线,辅以描刻中原王朝对割据政权的反应和行动,以点带面、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地描摹出一幅“诸雄并起、争霸天下”的乱世风云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帝国的崩裂 细说五代十国史(全二册) 在乱世中读懂古代中国 从分合中汲取历史教训 一部逐鹿天下的史诗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