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
  • 伤寒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论

【正版全新】【经典收藏】医道传承丛书全套21本(第1-4辑)伤寒论濒湖脉学医学三字经长沙方歌括药性赋歌括金匮方歌括时方歌括伤寒论温病学 学苑出版社正版

1087.6 7.8折 1386 全新

库存3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明]李时珍 著;干祖望、王心远 编;赵艳、韩锋、于华蕓 校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ISBN9787507741735

出版时间201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74页

定价1386元

货号6337

上书时间2020-10-06

汇珍书铺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全新】医道传承丛书 全套二十一册 :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时方歌括、药性赋.药性歌括、医方集解、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黄帝内经灵枢、难经难经集注、神农本草经辑校、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脉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温热论 湿热论、道德真经注、宋刊周易本义、五行大义、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
商品描述
医道传承丛书套装21本  作者:[明] 李时珍 著 
  ISBN:9787507742206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
  版次:  开本:16开
  重量:  字数:  装帧:平装
  套装目录 (以实物为准)
  序号  ISBN  书名  单价(元)  作者

  1  9787507742213  长沙方歌括    36  [清] 陈修园 著
  2  9787507742190  金匮方歌括     42  [清] 陈修园 著
  3  9787507742237  时方歌括                    22  [清] 陈修园 著
  4  9787507742220  药性赋.药性歌括         48  [元] 李东垣 著
  5  9787507742312  医方集解    90  [清] 汪昂 著

  6  9787507738902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    79  [晋] 皇甫谧 著
  7  9787507744637  第二辑:黄帝内经灵枢        49  史崧<校订> 著
  8  9787507741544  难经难经集注    58  秦越人 著
  9  9787507744606  神农本草经辑校    59干祖望,王心远 编
  10  9787507744620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88  王心远 编
  11  9787507741742  金匮要略       41张机述(西晋) 著
  12  9787507741803  脉经    60  王叔和 著
  13  9787507741735  伤寒论         68[东汉] 张机<述>著
  14  9787507741957  第三辑:温病条辨    78  [清] 吴鞠通 著
  15  9787507741940  温热经纬    72  [清] 王士雄 著
  16  9787507741964 温热论  湿热论   
    38  [清] 葉天士
  17  9787507744064  第四辑;道德真经注          49王心远 编马莲 校
  18  9787507742299  宋刊周易本义     38[宋代] 朱熹<撰>著
  19  9787507744057  五行大义        79干祖望,王心远 编
  209787507742268
  医学三字经
     58
  219787507742206
  濒湖脉学     39 
  内容简介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是明代著名医家李时珍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

长沙方歌括

《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金匮方歌括 

   本书按《长沙方歌括》例而作,可谓是《长沙方歌括》的姊妹篇。全书将张仲景《金匮要略》诸方组成、功能主治、药物剂量及煎服方法等主要内容,用歌诀的形式予以编撰,重点突出,简明扼要,阐发了有关辨证论治的要旨,颇为实用,适合中医药从业人员及爱好者研读。

时方歌括
 嘉庆辛酉(1801年),河北一带大水,陈修园“奉檄勘灾恒山,出其方,试而辄效”,嗣后他将宝贵经验刊成本书,承前启后,别具一格。书中收录了唐宋以后的中医常用方剂108首,以法统方,分为“补可扶弱、重可镇怯、轻可去实、宣可决壅、通可行滞、泄可去闭、滑可去着、涩可固脱、湿可润燥、燥可去湿、寒能胜热、热可制寒”十二剂。所载时方歌诀不仅叙方精辟,释方准确,而且辞藻流畅,文字韵味较强。间引李中梓、柯韵伯等医家诸论,对后学者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家用药风格和原方主治证的本意及精神实质有所帮助。本次整理以清嘉庆本衙藏版为底

药性赋.药性歌括   

《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药性赋·药性歌括》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医方集解

《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医方集解》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

《医道传承丛书·医道准绳(第2辑):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包括:精神五藏第一、五藏六府阴阳表裹第三、五藏五官第四、五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十二原第六等。记录了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第二辑:黄帝内经灵枢

《医道传承丛书:黄帝内经灵枢》又称《灵枢》《灵枢经》,与《素问》合称《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最早的中医基础理论专著。本次校勘《医道传承丛书:黄帝内经灵枢》以任应秋教授旧藏明嘉靖间(一五二二~一五六  六年)赵府居敬堂刻本《医道传承丛书:黄帝内经灵枢》十二卷本为底本,简称“赵府本”。因原书卷九缺失第十九页,相关内容参阅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三月影印本(书名题作“灵枢经”)。本次点校《医道传承丛书:黄帝内经灵枢》采用繁体字,竖排版,加入现代标点,并根据文义适当划分段落,以便阅读。凡底本讹衍倒夺之文,或参照诸书修改,或指出疑点所在,均在脚注中予以说明。

难经难经集注

《难经》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它与《内经》有着密切的学术关联,也有其独创之处。明初吕复《难经附说》自序中提到:《难经》十三卷,乃秦越人祖述《黄帝内经》设为问答,以示学者。所引‘经言’多非《灵》、《素》本文。盖古有其书,而今亡之耳。《难经》点校依据明《医要集览》之六内府刻本。《难经集注》中包含了三国吴吕广、唐杨上善、北宋丁德用、虞庶、杨康侯等五家《难经》注文。后有宋王惟一集五家之说。《难经集注》大约在明朝初中期就亡佚不传了,然而东邻日本仍有其抄本及刻本若干流传。此书于清嘉庆年间回传中国。《医道传承丛书:难经难经集注》以日本文化元年(一八○四年)刊濯缨堂本(选用日本内经医学会一九九七年五月一日影印,二○○二年七月一日初版第四刷)为底本;以日本享和三年(一八○三年)刊佚存丛书本(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一九五六年三月影印,一九五七年六月第一版第二次印刷)为主校本。任应秋先生曾经说过:《医道传承丛书:难经难经集注》是保存宋以前旧注的唯一注本。《医道传承丛书:难经难经集注》的出版是对诸家注文及早期古本《难经》研究的一个初步尝试。今将《难经》《难经集注》合刊出版。

神农本草经辑校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汉代本草官托名之作,当时有多种本子,后因战乱丧失。仅存四卷本,经魏晋名医增订,又产生多种本子,陶隐居序称之为“诸经”,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时,将“诸经”中《本经》文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以《集注》为分界点,对《集注》以前的多种《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以前《本草经》;收载在《集注》中的《本草经》,称之为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保存于历代主流本草中。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散见于宋以前类书和文、史、哲古书的注文中。但是陶弘景以前的《本草经》和陶弘景整理的《本草经》均亡佚。尚志钧主编的这本《神农本草经辑校》为求得比较精确的《本经》文字,将历代善本本草中所含《本经》文,进行收集互勘,凡同一条文中出现诸多异文时,《医道传承丛书(第二辑)·医道准绳:神农本草经辑校》择其善者而从之。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医道传承丛书: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繁体竖排版)》是古代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也是今人学习与研究祖国医学的必读经典。鉴于善本古籍存世稀少,我们特以明代顾从德翻刻宋本《广补注黄帝肉经素问》为底本,参照金、元以来多种《素问》善本及其他古代医学文献加以校核,希望向读者奉献一部内容相对准确,切近古籍原貌的读诵本。

金匮要略  

《医道传承丛书》是学习中医的教程。中医学有自身的医学道统、医宗心要,数千年授受不绝,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次第。初学者若无良师指点,则如盲人摸象,学海无舟。编者遵师所教,总结数代老师心传,根据前辈提炼出的必读书目,请教中医文献老前辈,选择最佳版本,聘请专人精心校准,依学习步骤,次第成辑。丛书以学习传统中医的启蒙读本为开端,继之以必学经典、各家临证要籍,最终归于《易经》,引导读者进入『医易大道』的高深境界。

伤寒论

《医道传承丛书:伤寒论》十六卷医界一般公认为末南阳张仲景先生“勤求古训、博採众方”而纂辑成编。《医道传承丛书:伤寒论》主要收录多篇名家著作,将《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择其善本重新点校,作为医道道之准绳列入“医道传承丛书”,亦为学医者之经典读物。

长沙方歌括
目录
小引 
卷首 
医病顺其自然说 
征引三条 
考二章 
劝读十则 
卷一 
太阳方 
卷二 
太阳方 
卷三 
太阳方 卷四 
太阳方 
附:结胸藏结痞证辨 
卷五 
阳明方 
少阳方 
太阴方 
少阴方 
卷六 
厥阴方 
霍乱方 
阴阳易差后劳复方 
附识一道 
附录六首 
方离合论 
古方加论 
方剂古今论 
古今方剂大小论 
煎法论 
服法论
内容
《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医道传承丛书(第1辑):医道门经·长沙方歌括》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金匮方歌括 
目录
金匱方歌括小引
金匱方歌括序
金匱方歌括凡例
金匱方歌括卷一
痙濕暍病方
金匱方歌括卷二
瘧病方
附《外臺秘要》三方
中風歷節方
附方
血痹虛勞方
附方
金匱方歌括卷三
肺痿肺癌咳嗽上氣方
附方金匱方歌括小引金匱方歌括序金匱方歌括凡例金匱方歌括卷一痙濕暍病方金匱方歌括卷二瘧病方附《外臺秘要》三方中風歷節方附方血痹虛勞方附方金匱方歌括卷三肺痿肺癌咳嗽上氣方附方奔豚氣病方胸痹心痛短氣方附方腹滿寒疝宿食方..金匱方歌括卷四金匱方歌括卷五
内容
本书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该书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该书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时方歌括
目录
时方歌括小引
凡例
时方歌括卷上
补可扶弱
重可镇怯
轻可去实
宣可决壅
通可行滞
泄可去闭
时方歌括卷下
滑可去着
涩可固脱
湿可
燥可去湿
寒能胜热
热可制寒
内容
《医道传承丛书》是学习中医的教程。中医学有自身的医学道统、医宗心要,数年授受不绝,有的学习方法和次第。初学者若无良师指点,则如盲人摸象,学海无舟。编者遵师所教,总结数代老师心传,根据前辈提炼出的书目,请教中医文献老前辈,选择好的版本,聘请专人精心校傩,依学习步骤,次第成辑。丛书以学习传统中医的启蒙读本为开端,继之以必学经典、各家临证要籍,终归于《易经》,引导读者进入“医易大道”的高深境界。
  丛书编校过程中,得到中医界老前辈的全面指导。长期以来,编者通过各种方式求教于他们,师徒授受、临证带教、授课讲座、耳提面命、指导。他们对本丛书的编辑、刊印给予了悉心指导,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三十余位老先生一致认同:“成为真正的、确有资格的中医,要学好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做人,再言学医。应以启蒙读本如脉诀、性、汤头为开端,基本功要扎实;经典是根基,继之以必学的中医经典;各家临证要籍、医案等开拓眼界,充实、完善自己师承的医学理论体系。趁着年轻,基础医书、经典医书背熟了,终生受益!”“始终不可脱离临床,早临证、多临证、勤临证、反复临证,不断总结。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几位老中医强调:行有余力,可深入研读《易经》、《道德经》等。

目录

药性赋 药性歌括

目录

藥性賦
寒性
热性
溫性
平性
十八反歌
十九畏歌
六陳歌
妊娠服藥禁歌
五藏所欲
五藏所苦
五臭湊五藏例
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藏主禁例
手足三陽表裹引經主治例
諸藥瀉諸經之火邪藥性賦寒性热性溫性平性十八反歌十九畏歌六陳歌妊娠服藥禁歌五藏所欲五藏所苦五臭湊五藏例五行五色五味五走五藏主禁例手足三陽表裹引經主治例諸藥瀉諸經之火邪諸藥相反例五藏補瀉主治例用藥凡例..

内容

本书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该书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该书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医方集解 

目录

自序
凡例
补养之剂*
六味地黄丸
七宝美髯丹
还少丹
黑地黄丸
虎潜丸
天真丸
三才封髓丹
大造丸
补天丸
人参固本丸
参乳丸
天王补心丹
孔圣枕中丹
大补阴丸
滋肾丸
斑龙丸
龟鹿二仙膏
补火丸
唐郑相国方
二至丸
扶桑丸
参苓白朮散
妙香散
玉屏风散
四君子汤
四物汤
补中*汤
升阳益胃汤
*胃泻阴火升阳汤
归脾汤
养心汤
人参养荣汤
补肺汤
补肺阿胶散
生脉散
百合固金汤
紫菀汤
秦艽扶羸汤
黄苠鳖甲散
秦艽鳖甲散
*聪明汤
羊肉汤
发表之剂第二
麻黄汤
桂枝汤
大青龙

小青龙汤
葛根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升麻葛根汤
柴葛解肌汤
柴胡升麻汤
九味羌活汤
十神汤
神朮散
葱豉汤
人参*散
川芎茶调散
再造散
大羌活汤
桂枝羌活汤
涌吐之剂第三
瓜蒂散
参芦散
栀子豉汤
稀涎散
干霍乱吐方
攻里之剂第四
大承气汤
小承气汤
调胃承气汤
桃仁承气汤
大陷胸汤
小陷胸汤
大陷胸丸
十枣汤
三物备急丸
硇砂丸
木香槟榔丸
枳实导滞丸
倒仓法
蜜煎导法
猪胆导法
……
表里之剂第五
和解之剂第六
*之剂第七
理血之剂第八
*之剂第九
*之剂第十
清暑之剂第十一
利湿之剂第十二
润燥之剂第十三
泻火之剂第十四
除痰之剂第十五
消导之剂第十六
收涩之剂第十七
杀虫之剂第十八
明目之剂第十九
痈疡之剂第二十
经产之剂第二十一
救急良方第二十二
勿药玄诠第二十三

内容

共四卷,卷一、卷二仿效《三字经》的体裁以三言韵语概述医学源流、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各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则;卷三、卷四详论该书中所列各种病症的方药,并在书末简明扼要地论述了阴阳、脏腑、四诊等中医基础知识。该书是清代著名医家陈念祖毕生临床经验的高度总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完备而实用,将深奥的中医基础理论集约于不多的篇幅之中,而又以时俗浅近之语道出,是初学中医的良好入门读本。其所载病证和治方使后学者于临证时有理可据,有法可依,有方可用。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九年南雅堂刻本为底本,以清光绪三十四年宝庆经元书局校刻本为主校本,并参考其他相关书籍点校。

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

目录

新校正黄帝三部铁灸甲乙经序

黄帝三部铁灸甲乙经序

序例

卷之一

精神五藏DIYI

五藏变腧第二

五藏六府阴阳表襄第三

五藏五官第四

五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

十二原第六

十二经水第七

四海第八

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

营气第十

营卫三焦第十一

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

津液五别第十三

奇邪血络第十四

五色第十五

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

卷之二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DIYI(上)

十二经脉络脉支别DIYI(下)

奇经八脉第二

脉度第三

十二经标本第四

经脉根结第五

经筋第六

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

卷之三

头直鼻中发际傍行至头维凡七穴DIYI

头直鼻中人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

头直挟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

头直目上人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

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

头自发际中央傍行凡五穴第六

背自DIYI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

背自DIYI椎两傍挟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

背自第二椎两傍挟脊各三寸行至二十一椎下两傍挟脊凡二十六穴第九

面凡三十九穴第十

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

颈凡十七穴第十二

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

胸白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

胸自输府挟任脉两傍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

胸自气卢挟输府两傍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

胸自云门挟气卢两傍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

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

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

腹自幽门挟巨阙两傍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

腹自不容挟幽门两傍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

腹自期门上直两乳挟不容两傍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

腹自章门下行至居穷凡十二穴第二十三

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

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

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

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

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

手太阳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

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

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

足少阴及股并阴踌四穴阴维二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

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

足少阳及股并阳维二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

足太阳及股并阳踌六穴凡三十六穴第三十五

……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卷之十一

卷之十二

(附录一):明蓝格钞本卷末『奉敕校订《黄帝三部铁灸甲乙经》官员题名』

(附录二):明蓝格钞本卷末「戴霖、朱筠题记』

《医道传承丛书》跋

内容

本书的内容主要取材于《素问》、《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包括:精神五藏DIYI、五藏六府阴阳表裹第三、五藏五官第四、五藏大小六府应候第五、十二原第六等。记录了晋代以前在医学基础理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带有总结性的主要医学著作,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是我国DIYI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全新】医道传承丛书 全套二十一册 :长沙方歌括、金匮方歌括、时方歌括、药性赋.药性歌括、医方集解、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新校、黄帝内经灵枢、难经难经集注、神农本草经辑校、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金匮要略、脉经、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温热论 湿热论、道德真经注、宋刊周易本义、五行大义、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