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53 4.6折 ¥ 58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李彰明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35804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8471717
上书时间2024-12-22
地基处理要达到减少地基工后沉降尤其是差异沉降、提高其承载力及稳定性目的,有些工程兼有改善渗透性的要求,其中地基处理工后沉降即变形控制通常为关键。严格讲,地基土体变形压缩量的组成共由四个方面构成:固体颗粒的压缩、土中水的压缩、空气的排出和水的排出。在土建工程中,其中前两项占总压缩量不足1/400,可忽略不计;其中第三项压缩对于饱和土从理论上讲几乎不存在。
也就是说,饱和土地基处理就是要尽可能将地基土体中的水排出。静动力排水固结法(static-dynamic drainage consolidation method)就是科学利用静力、冲击力与设置的排水体及三者相互合理配置及协同作用,将地基土体中的水排出及改善软弱地基自身特性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及技术。该方法形成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理论发展与工程实践过程,历经预压排水固结、动力固结、动力排水固结等认知、运用及历史发展阶段,在加固机理、设计计算、加固能力与加固深度及工程质量控制等方面也都不同于有关规范所涉及的动力排水固结法。其在概念、原理、设计与施工技术等方面有其独特内涵,已形成独立完整的技术体系,受到许多实际工程的成功应用检验。
鉴于业界不断增长的需要及出版社相邀,作者基于长期研究与工程实践积累及总结,就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加以系统介绍,形成本书。全书分为六个部分:概述、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机理、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理论及工法、土体测试技术研发及力学参数关系、重大工程应用及主要结论与技术指标比较。上述内容所含成果是作者长期在此领域研究与工程实践所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其公开出版希望能对相关学者、专家和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判断能力的在校专业人员,以及设计、施工、监测、监理、检测、建设单位业主等人员有所帮助。本书撰写得到宝钢湛江钢铁工程指挥部副总指挥、总工教授级高工陈炯大力支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178122)、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16A030313692)与“沿海复杂地质气候条件下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资助;中国电力出版社梁瑶女士及其同事一如既往高度负责任的态度为本书出版及质量保障提供了基础;一并致以十分诚挚的感谢!同时,也谨向本书所有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诚挚敬意与谢意!
本书难免有欠妥与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指正。期望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更广泛推广应用,更多造福于社会。联系Email:ukzmli@163.com。
李彰明
2019年9月2日 于广州
本书阐述了作者创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冲击力下水性转化效应、土体残余力效应、水柱效应及三者协同作用机理,揭示该法加固原理;软土微观量与宏观力学量关系,提供结构性本构理论建立基础,为结构性本构理论提供了依据;与土性关联荷载施加原理及控制方式,建立了覆盖静力、夯击动力与排水体系三方面设计参数及相互适应关系计算公式与加固深度预测公式,使设计、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及运用规范化;动力测试新技术与土性参数关系,实现了动力响应及变形模量与承载力测试技术,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工程质量检验提供了新手段;国家特大工程应用等工程实例。该法可显著改善软土性质,具有质量、造价与工期等显著综合优势,已在多地区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书适合土木建筑行业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人员,土建类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其学生参考使用。
李彰明,教授(岩土工程)、博士,第七、八轮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与广东省多个超级或重大工程岩土工程首席专家,在地基处理科研与工程应用领域线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出版著作6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公开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主持或指导复杂大型与特大型地基处理工程30余项,全部通过验收或获奖。
目 录 前言 1概述 1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3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4 2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机理 5 2.1 水性变化——结合水转化为自由水的荷载条件· 5 2.2 孔压与固结响应特征 14 2.3 静动荷载下淤泥孔径分布特征及规律 23 2.4 冲击能量传递规律与地基处理深度 34 2.5 水柱效应及加固深度试验研究 47 2.6 荷载频率效应与超静负孔压验证 56 2.7 残余力效应研究 65 2.8 冲击荷载下超软土地基振动传播规律 79 2.9 淤泥类软土孔隙特征与宏观力学响应关系研究 87 3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理论及工法 94 3.1 冲击荷载下软基之上覆土层厚度研究 94 3.2 有效加固深度研究· 101 3.3 竖向排水体系优化设置· 109 3.4 冲击能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115 3.5 静动力排水固结法设计及计算· 124 4 土体测试技术研发及力学参数关系 126 4.1 多向电磁力冲击智能控制试验装置及方法· 126 4.2 新型动力平板载荷试验检测设备及方法· 130 4.3 新型平板动力载荷试验技术发展状况及工程应用· 133 4.3.1 具备用于实际工程试验及检测评价条件 133 4.3.2 测试结果可反映应变率效应 141 4.3.3 新型平板动力载荷试验技术工程应用 142 4.4 软基原位测试参数与土性力学参数关系· 168 4.5 结构性土地基沉降预测分析· 179 4.6 关于土结构性强弱定量描述问题· 197 5 重大工程应用 199 5.1案例1:国家特大工程宝钢湛江典型区段——纬三路软基处理 199 5.1.1 工程概况及条件 199 5.1.2 地基处理原则与目标 201 5.1.3 地基处理方案及步骤 201 5.1.4 监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202 5.1.5 地基处理工艺流程 205 5.1.6 测试及监测结果 205 5.1.7 工程质量及效果评估 217 5.2案例2:广州重点工程——某成品油库区淤泥地基处理 219 5.2.1 工程概况及条件 219 5.2.2 方案设计与选择 220 5.2.3 施工图设计 226 5.2.4 沉降预测及计算 233 5.2.5 工程质量控制及效果评估 233 6 主要结论与技术指标比较· 243 6.1 结论及主要特点· 243 6.2 主要技术指标及比较· 243 参考文献· 248 |
本书阐述了作者创建的静动力排水固结法理论与技术体系及工程应用:冲击力下水性转化效应、土体残余力效应、水柱效应及三者协同作用机理,揭示该法加固原理;软土微观量与宏观力学量关系,提供结构性本构理论建立基础,为结构性本构理论提供了依据;与土性关联荷载施加原理及控制方式,建立了覆盖静力、夯击动力与排水体系三方面设计参数及相互适应关系计算公式与加固深度预测公式,使设计、施工质量得到可靠保障及运用规范化;动力测试新技术与土性参数关系,实现了动力响应及变形模量与承载力测试技术,为相关理论研究与工程质量检验提供了新手段;国家特大工程应用等工程实例。该法可显著改善软土性质,具有质量、造价与工期等显著综合优势,已在多地区重大工程中成功应用,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工程实用价值。本书适合土木建筑行业设计、施工、检测与管理人员,土建类专业研究人员、高校教师及其学生参考使用。
李彰明,教授(岩土工程)、博士,第七、八轮广东省岩土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国家与广东省多个超级或重大工程岩土工程首席专家,在地基处理科研与工程应用领域线工作30余年;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篇;出版著作6部;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公开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3项;主持或指导复杂大型与特大型地基处理工程30余项,全部通过验收或获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