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9 4.8折 ¥ 3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李之亮 注析
出版社中州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4877896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8元
货号25284831
上书时间2024-12-22
不管它属于偈还是诗,美的作品都不会受体裁的限制。除了用语之美,其中的哲理也能给人深深的启发。
饮湖上初晴后雨[1]
水光潋滟晴方好[2],山色空濛雨亦奇[3]。欲把西湖比西子[4],淡妆浓抹总相宜[5]。
【注释】[1]湖上:杭州西湖之上。 [2]潋滟(liàn 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3]空濛:缥缈迷茫的样子。 [4]西子:春秋时期越国美女西施。 [5]淡妆浓抹总相宜:当淡处淡当浓处浓,浓淡之间,显得格外和谐美丽。
【解析】这首七绝是作者担任杭州通判时所作。当时作者游西湖,见到西湖美景后激起诗兴,挥笔写下两首诗,本诗是其中之一。另一首是:“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意境也很优美,但与这一首比,总觉得略逊一筹。这不是本人的意见,而是古来几乎所有人的感受,所以“朝曦”诗渐渐被人冷落,“水波”诗则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篇。
全诗只有短短二十八个字,却把西湖的迷人美景概括得面面俱到,入手处先把水点染出来,正符合“水为景之魂”的传统美学思想,接着又写晴天,很自然地将画面由湖面摇到高天。第二句写山,仅用了一个“色”字,就把杭州大小群山囊括无遗。仅有山还不够,还要把山置于空濛的细雨当中,这种含蓄之美,能令人顿时浮想联翩。第三句回到西湖,作者不再做具体的描述,而是将它和美女西施相比,得出“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结论。说此诗字字珠玑,毫不为过。
可以设想,偌大一个西湖,偌大一个杭州,山山水水,万千景象,怎样才能把它写得栩栩如生呢?苏轼巧妙地采用了点染的笔法化繁为简,达到了审美的*境界。宋人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说:“杭城之西,有湖曰西湖,旧名钱塘。湖周围三十余里,自古迄今,号为绝景……湖边园圃,如钱塘玉壶、丰豫鱼庄、清波聚景、长桥庆乐、大佛、雷锋塔下小湖斋宫、甘园、南山、南屏,皆台榭亭阁,花木奇石,影映湖山,兼之贵宅宦舍,列亭馆于水堤;梵刹琳宫,布殿阁于湖山,周围胜景,言之难尽。东坡诗云:‘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正谓是也。近者画家称湖山四时景色*奇者有十,曰苏堤春晓,曲院荷风,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岸闻莺,花港观鱼,雷锋落照,两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竞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瑞雪飞瑶。四时之景不同,而赏心乐事者亦无穷矣。”今天的人们去游杭州,不管是看到苏堤春晓还是三潭印月,不管是听到柳岸闻莺还是南屏晚钟,一定会油然想到苏轼这首小诗。
春 宵
春宵一刻值千金[1],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2],秋千院落夜沉沉[3]。
【注释】[1]春宵一刻值千金:言春夜*美,每时每刻都千金难买。刻,古代计时单位,每天分为一百刻,每刻大致相当于今天十五分钟。 [2]歌管楼台:楼台上的丝弦之声。声细细:声音悠扬婉转。此三字杨万里《诚斋诗话》引作“人寂寂”。 [3]秋千院落:院落里的秋千。夜沉沉:《锦绣万花谷》引此诗作“夜深深”。
【解析】这首小诗虽然流传甚广,但它究竟作于何时何地,至今没有定说。孔凡礼《苏轼诗集》把它放在“补编”中,且没有系年和写作地点,题目叫做《春夜》,为我们留下了一个难解的谜,因为不知道诗的写作背景,是很难入手分析的。以我研究苏轼诗文多年的感悟和本诗的情致,我认为此诗很可能作于熙宁中作者担任杭州通判之时。
全诗写得明白如话,没有艰涩的词语,意味却格外悠长,也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的猜想:究竟是哪些人*感到春宵一刻值千金呢?为什么挂着秋千的院落里会显得暗夜沉沉呢?按照世俗的理解,这是作者在讽刺贵族豪门醉生梦死地恣意享乐,不肯放过一刻春宵,于是乎楼台之上管弦声声,白日里荡罢秋千的佳人早已进入酣甜的梦乡,看似沉沉夜色里,恰好是贵公子老爷们尽情享乐的时刻。如果这样理解(很多人都是如此理解的),此诗似乎是在讽刺豪门大族寻欢作乐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仔细一想,事情怕没这么简单。假定此诗的确作于苏轼通判杭州时,我倒认为其中并没有多少讽刺意味,看到“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两句,我首先想到的是仁宗时期柳永那首《望海潮》,他描绘的杭州是什么景象呢?“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柳永笔下的杭州人,户户都是那么豪奢那么富庶,这样说虽然有些夸大,但杭州历来为鱼米之乡,人民生活富足却是不假。此时在杭州为官的苏轼,想必见到的情景不会与柳永所言相差太悬殊。于是我又想到:身为父母官的苏轼,见到听到的这一切,令他感到满足,感到无愧,感到由衷的惬意。他*的期望就是杭州人民永远都能如此富足,千万不要因王安石变法把这里的人民赶入地狱。苏轼是个博爱主义者,又是个十分宽容的人,他一向同情贫苦民众固然不错,但并没有一见富人便心生怒气予以讽刺,他人生的着眼点远不止于此。由此说来,这首诗的主旨其实并非讽刺,而是祝福了。
前赤壁赋[1]
壬戌之秋[2],七月既望[3],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4],诵明月之诗[5],歌窈窕之章[6]。少焉[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8]。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9],凌万顷之茫然[10]。浩浩乎如冯虚御风[11],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12],羽化而登仙[13]。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14],击空明兮溯流光[15]。渺渺兮予怀[16],望美人兮天一方[17]。”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8]。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19],泣孤舟之嫠妇[20]。
苏子愀然[21],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22]?”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23],此非曹孟德之诗乎[25]?西望夏口[25],东望武昌[26],山川相缪[27],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8]?方其破荆州[29],下江陵[30],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31],旌旗蔽空,酾酒临江[32],横槊赋诗[33],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34],侣鱼虾而友麋鹿[35],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36],寄蜉蝣于天地[37],渺沧海之一粟[38]。哀吾生之须臾[39],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40],托遗响于悲风[41]。”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42],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43],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4];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45],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46],杯盘狼藉[47]。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1]赤壁:又叫赤鼻矶,在今湖北省黄冈市临长江处。 [2]壬戌:元丰五年(1082)。此时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 [3]既望:农历每月的十六日。 [4]属(zhǔ)客:斟酒劝客。 [5]明月之诗:指《诗经·陈风·月出》。 [6]窈窕之章:《月出》诗的*章:“月出皎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7]少焉:不大功夫。 [8]斗牛:南斗和牵牛,二十八宿中的两个星宿名。 [9]纵一苇之所如:任凭小船自由漂流。 [10]凌万顷之茫然:凌驾于宽阔迷茫的大江之上。 [11]冯虚御风:驾驭清风行于虚空之中。冯,通“凭”。 [12]遗世独立:遗落尘世,独存于天地之间。 [13]羽化:道教称飞升成仙为羽化。 [14]桂棹兮兰桨:桂树、木兰制成的精美船桨。 [15]击空明:船桨击打着月光照亮的江水。溯(sù)流光:逆行于月光浮动的水面之上。 [16]渺渺兮予怀:我的心胸辽阔幽远。予,我。 [17]望美人兮天一方:遥望美人,却在天的那边。美人,喻君王。 [18]倚歌而和之:按照我歌声的弦律伴奏。 [19]舞幽壑之潜蛟:使深谷中潜伏的蛟龙起舞。 [20]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嫠妇,寡妇。 [21]愀(qiǎo)然:忧愁变色的样子。 [22]何为其然也:乐曲为什么显得如此凄哀呢? [23]“月明”二句: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其诗*章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24]曹孟德:曹操,字孟德。 [25]夏口:古城名,三国时孙权所建。在今湖北省武昌。 [26]武昌:宋代鄂州州治所在地。 [27]相缪(móu):连续不断。 [28]孟德之困于周郎:曹操为周瑜所困。汉献帝十三年,孙吴联合刘备在赤壁火烧曹操战船,曹军大败。按:曹操与周瑜所战的赤壁在今湖北嘉鱼长江边,与黄冈的赤鼻矶不是一处。此处是苏轼假历史故事来抒发感情,并未苛求地点的真实。 [29]破荆州: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击荆州。八月,荆州刺史刘表病卒。九月,刘表的儿子刘琮以荆州投降曹操。荆州,汉刺史州名,在今湖北襄阳。 [30]下江陵:曹操占领荆州后,又于当阳长坂击败刘备,进攻江陵。江陵,汉郡名,在今湖北江陵。 [31]舳舻(zhúlú):长方形的大船。 [32]酾(shī)酒临江:将酒洒入大江之中,表示誓师。 [33]横槊(shuò):横执长矛。槊,古代一种类似于长矛的兵器。 [34]江渚:江中的小洲。 [35]侣鱼虾而友麋鹿:与鱼虾和麋鹿为朋友,指隐居生活。 [36]匏(páo)樽:葫芦制成的酒器。匏,葫芦。 [37]蜉蝣(fúyóu):一种很小的飞虫,夏末生于水边,生命只有几个小时。此句意谓人生不过如蜉蝣寄托于天地之间,生命极为短促。 [38]渺沧海之一粟:人就如同一粒粟米,十分渺小。 [39]须臾:片刻。 [40]知不可乎骤得:深知时光不可能屡屡取得。 [41]托遗响于悲风:将洞箫的余音留在凄风之中。 [42]“逝者如斯”二句:流去的时光就像江水一样,但又像从未流去(因为江水永远奔流,并无根本性的变化)。 [43]“盈虚者如彼”二句:忽圆忽缺的感觉就像月亮一样,*终既没有消亡,也没有长大(因为月亮圆而复缺,缺而复圆)。 [44]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天地万物竟瞬间也没有停止过运动。 [45]造物者之无尽藏(zàng):是大自然中用之无尽的宝藏。 [46]肴核:菜肴果品。 [47]狼藉:纵横散乱的样子。
【评析】这篇赋写于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即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夏天。作者初到黄州时,犹如惊弓之鸟,表现得十分低调,生怕再因一言一动得罪朝廷,受到更加严厉的处罚。然而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间一久,乐观外向的苏轼便再也拘管不住奔放的情绪,与人的交往也渐渐多了起来。从他的文集观察,这段时期他写诗写词也多了,日子反倒过得轻松了不少。
苏轼是个内心极为丰富、感情极为浓烈的人,已经历三年多谪宦生涯的他,的确被磨掉了不少棱角,内心的激越仿佛也在逐渐为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所取代。全篇文字写得低徊婉转,深沉凝重,曲折地表现了内心的苦闷和不平。他认为对于人生,应该从两个方面去看,就其变化而言,荣辱得失都会发生轮回转替;就其不变而言,物和我都是无尽的。表现出古代士子善于平衡心态的旷达人生态度。
全文的画面感十分惹眼,在交代完时间和地点之外,随之而出的便是“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当时的江面是什么样的呢?清风缓缓地吹拂过来,水面没有大的波浪——这也在侧面向读者宣示:自己与客人的心境都十分平和,于是乎以下的事情便都在这种平和的笼罩之下发生了。在浩渺的大江之上,他们所乘的小舟宛如凌空乘风而行,不知道它将停留在什么地方。那么船上的人呢?自然也如脱离了尘世,无所牵挂,大有随之飞升成仙的可能了——这正是作者此时*明显的思想特征:当他无法从尘世得到解脱时,自然而然将道家升仙的理论搬出来,似乎只有这样,他的人生才能找到归宿。但行文到此,仅仅是个表面性的交代,远不是他想要表现思想的全部。作者很巧妙地把画面拉回现实,与客人既饮酒又唱歌,还有客人吹起了洞箫。由于洞箫的声音凄切呜咽,接着引出作者的发问:“为什么奏出如此凄怨的乐声呢?”客人的回答把话题转到了此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的历史,而那段历史,正可成为今人的借鉴:想当年曹操夺取荆州,攻破江陵,顺流东下之时,巨大的战舰千里相连,猎猎旌旗遮蔽了天空。面对大江痛饮美酒,横握长矛慷慨吟诗,无疑是当世之豪杰,如今又在什么地方呢?既然如此,还不如我等把鱼虾当作伴侣,把麋鹿作为朋友;驾着小船举杯劝酒;将蜉蝣般短暂的生命随意寄托在天地之间。
接下来才是全文的精华。作者有感而发:江水看似不断地涌流,实际上却并没有流走;月亮时圆时缺,*终也没有消逝和增长。天地之间,万物各有其主宰,倘若本不是我应当拥有之物,即使一丝一毫也不该去占有。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听到了便是美妙之音,看到了的便是美丽之色,得到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用这些可以没有穷尽,这是大自然给予所有人的无穷宝藏,是我和你都可以享受到的恩赐——这既是作者当时平衡心态的*终成果,也是今天我们很有必要重温的金玉良言。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在诗、词、文以及文学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本书精选其诗作86首、散文40篇,由宋史研究名家李之亮教授作精彩讲解。本书注释翔实,考据谨严,笔致灵活,情感真率,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我社同时还推出《苏轼词选》和《东坡志林》,供读者多角度欣赏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在诗、词、文以及文学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本书精选其诗作86首、散文40篇,由宋史研究名家李之亮教授作精彩讲解。本书注释翔实,考据谨严,笔致灵活,情感真率,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我社同时还推出《苏轼词选》和《东坡志林》,供读者多角度欣赏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苏轼诗选
题西林壁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鱼蛮子
游金山寺
种德亭(并叙)
饮湖上初晴后雨
夜泛西湖
春宵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过岭二首
籴米
百步洪二首(并叙)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新城道中二首
戏子由
荔支叹
有美堂暴雨
於潜女
送张嘉州
泛颍
撷菜(并引)
闻子由瘦
绝句
白鹤山新居凿井四十尺遇盘石石尽乃得泉
次韵郭功甫观予画雪雀有感二首
养老篇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
八月十五日看潮绝句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
再用前韵
中秋月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
狱中寄子由二首
和子由苦寒见寄
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骊山绝句三首
异鹊(并叙)
到颍未几公帑已竭斋厨索然戏作数句
石炭(并引)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叔弼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
纵笔三首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司马君实独乐园
寓居合江楼
试笔
独觉
倦夜
祭常山回小猎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
赠刘景文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
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
次前韵寄子由
醉睡者
寒食夜
九日黄楼作
秧马歌(并引)
发广州
朝云诗(并引)
发洪泽中途遇大风复还
雨后行菜圃
豆粥
次韵张舜民自御史出倅虢州留别
苏轼文选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刑政论
教战守策
谏买浙灯状
范文正公文集叙
田表圣奏议叙
眉州远景楼记
庄子祠堂记
盖公堂记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石钟山记
李氏山房藏书记
祭韩忠献公文
淮阴侯庙碑
潮州韩文公庙碑
三槐堂铭
王元之画像赞
文与可飞白赞
石菖蒲赞
题《笔阵图》
题张乖崖书后
跋欧阳文忠公书
惠州祭枯骨文
亡妻王氏墓志铭
朝云墓志铭
荐鸡疏
东坡羹颂
仁祖圣德
书刘庭式事
书谤
书海南风土
书柳子厚《牛赋》后
书四戒
日喻
商君功罪
梁贾说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集大成的人物,他在诗、词、文以及文学艺术理论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本书精选其诗作86首、散文40篇,由宋史研究名家李之亮教授作精彩讲解。本书注释翔实,考据谨严,笔致灵活,情感真率,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我社同时还推出《苏轼词选》和《东坡志林》,供读者多角度欣赏苏东坡的文学魅力与人格魅力。
苏轼是北宋*为杰出的大作家,文学创作成就极高,诗、文、词俱为一代大家。其因散文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文的创作风格坚持了欧阳修文的平易之路,并且更加自由洒脱;其文体多样,风格各异。其抒情小品如书札游记等,笔致灵活,情感真率,生动传达日常生活情趣与感触,描写、叙述、议论、抒情错杂,充满诗情画意。由李之亮选注的家藏文库丛书中的《苏轼诗文选》,选取苏轼诗文各体代表作品,注释翔实,考据详确,颇具学术性和普及性,无论对于专业学者还是苏轼诗文爱好者,都颇可一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