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精算进展 《精算通讯》文萃2009—2015:职业发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精算进展 《精算通讯》文萃2009—2015:职业发展

35.89 4.8折 75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谢志刚,赵桂芹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2865014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5元

货号25154236

上书时间2024-12-22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汇编自国内惟一一本精算学的专业期刊《精算通讯》2009年至2015年的各期内容。因篇幅原因,拆分为两部分,分“职业发展”和“理论与实务”两册出版。此部分的内容共分三篇,分别为“职业发展”篇、“精算教育”篇和“精算交流”篇。

根据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的有关历史记载,精算学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与精算学对应的职业团体(Profession)与资格认证较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精算师和注册会计师是孪生兄弟,他们对大众的承诺和义务也是相同的:保证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安全。作为专业人士的精算师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虽然总人数并没有像注册会计师那样突飞猛进,但是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形象在所有职业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作者简介
谢志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保险精算,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精算师协会理事。
赵桂芹,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保险精算。

目录
第一编 职业发展
从“Actuary”到“精算师”
精算师的职业组织
精算师的“警哨”职责指引
精算师职业操守论案例三则
对总精算师法定职责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听陆健瑜先生讲保险和精算
精算职业的发展与挑战——与香港精算协会前、精算师任志辉先生的对话
努力证明精算师的价值:对梁小英先生的访谈
发展银行保险业务引出的ALM问题及相关挑战——访中宏人寿副总裁、总精算师方立宇先生
架起数学、保险与金融的桥梁——Paul Embrechts教授访谈记录
精算故事
第二编 精算教育
关于特许风险管理精算师(CERA)的教育标准
精算学科的自我定位:科学与工程之间的平衡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精算专业的办学特色
英国伦敦大学Cass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精算管理项目及其教学特点
留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精算专业的学习体会
老师怎么考,学生怎么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精算本科培养模式探索——从英国精算师考试免试认证谈起
2008年中国部分高校精算教育简介
第三编 精算交流
第九届中国精算年会观察
第十届中国精算年会观察
第十一届中国精算年会观察
第十二届中国精算年会观察
第29届国际精算师代表大会(ICA 2010)参会观感
第30届国际精算师代表大会(ICA 2014)参会观感
法国精算印象散记
中国风险管理与精算论坛

内容摘要


本书汇编自国内惟一一本精算学的专业期刊《精算通讯》2009年至2015年的各期内容。因篇幅原因,拆分为两部分,分“职业发展”和“理论与实务”两册出版。此部分的内容共分三篇,分别为“职业发展”篇、“精算教育”篇和“精算交流”篇。


根据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的有关历史记载,精算学的源头至少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与精算学对应的职业团体(Profession)与资格认证较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的英国。精算师和注册会计师是孪生兄弟,他们对大众的承诺和义务也是相同的:保证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和财务安全。作为专业人士的精算师在随后的一百多年里,虽然总人数并没有像注册会计师那样突飞猛进,但是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形象在所有职业排名中始终名列前茅。





主编推荐
谢志刚,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保险精算,上海市保险学会精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精算师协会理事。
赵桂芹,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为保险精算。

精彩内容

  从1996年10月开始,笔者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从事精算教育与研究工作,同时参与我国保险业建立精算师职业制度的多项活动,包括参与设立中国精算师资格考试制度体系以及参与国际精算界的交流活动,已整整二十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笔者一直在追寻一个看似非常简单问题:是谁、在什么时候把英文“Actuary”翻译为中文术语“精算师”?
  如今,“精算师”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概念。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仍可以相信,在世界各地举办精算教育的大学中,华人精算学生已经成为主流。可以相信,未来的精算师职业很可能是由华人精算师所主导的一个行当。而笔者更相信,“精算师”这个术语的中文翻译,对其在华人中的影响力和推广,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文术语“精算师”,确实比英文“Actuary”更好,也更便于推广。事实上,在国外,尤其是在actuary圈子内,很多人都不喜欢用这个词汇来表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理由:,这是一个生僻词,普通人都不认识,因此会影响actuary这个行当的知名度或职业声誉;第二,英文中以tuary结尾的词汇不多,比较常见的两个词,一个是mortuary(太平间),另一个是obituary(讣告),虽然当初actuary的工作内容与统计死亡率直接关联,但总会让人觉得这个词不够吉利或是感觉有点晦气;第三,很多精算师都是公司的高管或核心管理成员,并不仅仅是从事统计死亡率及制定费率表这种“力气活”,比如当初英国苏格兰的actuary们,早在1833年就成立了“Association of Managers of Life Offices of Scotland”,实际上就是将自己标签为寿险公司的“管理者”。 总之,英文“Actuary”这个术语,在业内长期不受待见。
  但是,自从有了中文的“精算师”这个翻译后,不仅在华人中的影响力得以快速提升,在西方人中也产生了显著影响。比如,1999年,北美精算学会(SoA)为庆祝其(重组命名)50周年,专门出版了一本书,The First 50 Years: Society of Actuaries 1949—1999,邀请SoA多位会长表述其对Actuary职业的本质含义和展望,其中1996-97年度会长David Holland先生说,关于Actuary的内涵,他喜欢中国人的解读:“Accurate Calculating Master”,亦即将“精算师”再直接翻译为英文的含义。由此可见,中文术语“精算师”这一中文译名在国际精算界的影响力。

  ……

  术语“Actuary”于1775年出现于英国,用于命名人寿保险公司中一种特殊而关键的职务,这种职务逐渐形成一种专门职业。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英商“永福人寿(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和“永年人寿(China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于1898年在沪上设立(分)公司,两家公司的负责人都是英国的Actuary。之后的1912年,我国民族资本设立的人寿保险公司从上海发端,开始有中国人从事Actuary工作,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被称为“精算师”。1936年6月,上海保险同业公会设立“寿险精算委员会”,是我国个精算师职业团体。本文以此脉络梳理我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原我国精算师职业的真实历史和应有国际地位。



  • 中国精算进展 《精算通讯》文萃2009—2015:职业发展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