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翎队的故事
  • 雁翎队的故事
  • 雁翎队的故事
  • 雁翎队的故事
  • 雁翎队的故事
  • 雁翎队的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雁翎队的故事

13.98 5.8折 24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光耀

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362548

出版时间2022-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4元

货号29452844

上书时间2024-12-17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雁翎队的故事》是作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短篇作品集,包括《雁翎队的故事》《望日莲》《齐又昌》三个故事。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勇敢担当的战斗风貌,面对敌人追袭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小说人物特点鲜明,语言节奏紧凑,波澜起伏的故事中尽显少年智慧。



商品简介

《雁翎队的故事》是作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短篇作品集,包括《雁翎队的故事》《望日莲》《齐又昌》三个故事。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勇敢担当的战斗风貌,面对敌人追袭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小说人物特点鲜明,语言节奏紧凑,波澜起伏的故事中尽显少年智慧。



作者简介

徐光耀,笔名越风,1925年生于河北雄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和1951年先后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及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曾任保定市文联主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等职。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冷暖灾星》,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望日莲》,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



目录
001 雁翎队的故事

028 望 日 莲

084 齐 又 昌

内容摘要

《雁翎队的故事》是作家徐光耀先生的中短篇作品集,包括《雁翎队的故事》《望日莲》《齐又昌》三个故事。作品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战士们勇敢担当的战斗风貌,面对敌人追袭舍身忘我的拼搏精神。小说人物特点鲜明,语言节奏紧凑,波澜起伏的故事中尽显少年智慧。



主编推荐

徐光耀,笔名越风,1925年生于河北雄县。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和1951年先后进入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及中央文学讲习所学习。曾任保定市文联主任,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等职。194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小兵张嘎》《冷暖灾星》,电影文学剧本《小兵张嘎》《望日莲》,散文集《昨夜西风凋碧树》等。



精彩内容

雁翎队的故事1

两棵老套筒

雁翎队才成立那工夫,枪不够使的,除了两棵“独抉”2,就剩几颗手榴弹,好些人都空着手。这太不像个队伍了。大伙就琢磨着怎么弄几棵枪使使。有了枪才好打仗啊!

熟悉新安城情形的人说:“新安东门外小集上,常有汉奸和伪军乱串游。到那儿去想想办法吧!”

雁翎队员赵波当时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机警果断,血气方刚。他与他的战友——老胡和小李子一阵商量,就定出个主意来:到集上卡枪去……

恰好,第二天就是新安集。当时正是秋末天气,活鲜鲜的大白菜刚下来。赵波找了副浅筐,买了几十斤大白菜,用扁担一挑,天刚傍明子就上集了。别看当时队上有两棵“独抉”,可那是看家的根本,轻易还舍不得用它哩。赵波怀里只揣着一颗手榴弹。

新安东门紧对着白洋淀,出门一下坡就是大清河。顺河往东是一道大堤,沿堤两岸有几家铺户,错错落落的猛一看也像半趟街。平常,新安的小集就在这半趟街上。

赵波挑着白菜来到集上,一看,哟,动身太早了,集上还没什么人哩。抬头望望,新安城那两扇大门,还黑丧着脸似的紧紧闭着,修在城门楼上的岗楼,高高地影着半边天,黑洞洞两排枪眼,居高临下地瞪着这半趟街,那神气,真像在咬着牙恨人不死。从垛口中间望进去,有钢盔和刺刀闪去闪来,不用问,那是敌人的岗哨。

赵波往前再走几步,见路北有个小饭铺,饭铺门脸前头蹲着个人,箍一条齐眉手巾,肩上搭个“梢码子”1,也许正等着老豆腐出锅吧。赵波一看,原来就是小李子,偷着对他一挤眼,回身把菜挑儿撂在路南的墙根里了。集上卖菜不来乱吆喝的,何况是外行,就守了菜筐一蹲。

渐渐地,集上又上了三四个人,也有买的,也有卖的,都磨磨游游地来回溜达着。赵波一眼看见了老胡,他胳膊上挎个篮子,懒懒散散地逛游来了。他明明早看见了赵波,却硬装着没有看见,故意地在那儿过来过去地瞎张望。赵波心里一笑,暗暗骂道:“你甭逗我生气,我才不理你那个茬儿哩!”就把脑袋一扎,低着两眼,只顾瞅着那两筐大白菜。

轧轧的一阵响,城门启开了,敌人的岗哨就从城上挪到城门口来。赶集的人来来往往,又见得多了不少。赵波忽然听见小饭铺前头响了一声口哨,转脸一瞧,可不,从城里蹓出两个“白脖儿”来。一人扛着一棵老套筒,咋咋呼呼地由西往东走来了。赵波用眼一溜,小李子已把“梢码子”挟在胳肢窝下,正从人群里往这边靠,左右再溜上两眼,却还不见老胡。这家伙,跑到哪儿去了呢?难道真的连正事都忘了?心里正自着急,“白脖儿”已到了跟前。也是活该,走在前头的那小子一见这两筐活鲜鲜的大白菜,立刻动了贪心,就停下来,一咧满嘴的大金牙,问道:“怎么卖?”

赵波急忙立起来,带笑说:“三毛五一斤。”

“嗬,那么贵!城里头才要三毛!……”

“菜有好有赖,货高价出头嘛!……”赵波一边响当当地跟他搭讪,一边看着他手里的老套筒,不由得碰了碰衣襟下那颗铁硬铁硬的东西,觉着手心里正往外冒汗。后面那个“白脖儿”却对白菜没有兴趣,催着大金牙往东走。可大金牙不但不听,倒把老套筒往膀尖上一靠,一曲腿蹲在筐前,抱起棵大白菜,就往下劈那带泥的帮子。后头的“白脖儿”不耐烦了,愣一愣,提起自己的老套筒,径自奔了正东。这时,赵波才猛地发现了老胡,原来他挎着篮子,影在这两个小子背后,紧紧盯着他们呢!老胡见那个“白脖儿”单独往东去了,便朝赵波努一努嘴,笑嘻嘻跟住那小子脊梁,也往东去了。

“一块钱四斤!”大金牙带着威胁的口气命令似的说。

“那就连本儿都赔了,卖不着。”赵波把眼睛回到大金牙身上来。

“你这小孩儿真硌生1,城里有给四斤半的!”

“嗯?……”赵波陡地瞧见大金牙的枪背带,成个大大的圆套儿,垂在自己脚下。好!他心里主意刚一打定,底下就伸出腿去了:用脚把枪背带一钩,猛地一带,唰啦!老套筒就到了脚下。大金牙一吓,急抬脸,当的一手榴弹已落在他头顶上。只听他哼了一声,便整个儿向后栽翻过去。赵波还不放心,抢前一步,狠狠地又是一捶。这时,他觉得脚下一动,一回头,原来小李子早把老套筒抢到手了。再往东看,嗬!半当街躺着个“白脖儿”,老胡肩上也有棵老套筒。只见他们俩招一招手,一人一杆,扛起两棵枪一齐往东跑了。

“我可扛个什么呢?”赵波提着那颗血淋淋的手榴弹,四下一寻,见那副菜挑子还在地上。便上前抄起扁担,把两头的绳子一蹬,安慰自己说:“我就扛条扁担吧!”忙忙放在肩上,迎着红彤彤的朝日,沿大堤往东追了下去……

直到他们跑出一里地来,才听见城门上响了一阵子乱枪,那响声,赵波听着才真像过年放炮哩。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