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
  •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
  •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
  •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温庭筠 山月不知心底事

29.22 4.9折 59.8 全新

库存3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逸尘 隋忠静

出版社河海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074037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29421344

上书时间2024-12-16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生平:才高累身,命运坎坷

 

 

温庭筠一生踽踽独行,用毕生精力探求个人命运与时代力量博弈的结局,他不怕输赢,始终以一掷千金的豪迈气魄从头再来。纵观晚唐,政治腐败,宦官专权,朋党倾轧,温庭筠独善其身,从佛教禅宗中寻求答案,从内敛中突破出柔中带刚的力量,赋予词作不一样的历史局面与风格魅力,令人为之赞叹。

 

籍贯、世系、生卒年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关于其籍贯、世系、生卒年,历史上记录不一,学界对此也莫衷一是。关于温庭筠的籍贯,《旧唐书》载其为太原人,《新唐书》载其祖温大雅为并州人。学者顾学颉在《新旧唐书温庭筠传订补》中提到“盖太原、并州系一地,唐属河东道”。而一说,温庭筠“一生,从未涉足太原一带,所作诗文,也不以太原为乡土”,“庭筠占籍应即在无锡附近”,又说温庭筠“贯太原,但寄籍却不在江南……温庭筠应家鄠县”。关于温庭筠的世系,虽暂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其系唐太宗贞观初年的宰相温彦博之裔孙,家世显赫。

关于温庭筠的生卒年,更是众说纷纭。一说温庭筠生于宪宗元和七年(812),一说其生于元和十二年(817),又说据温诗推断其应生于德宗贞元十七年(801)。还有学者研究后推论温庭筠应生于公元798年,或公元817年,或公元824年。各学者均有立论支持,故而不易定夺。

至于温庭筠的卒年,更是没有确切的推定。根据温诗《赠蜀府将》中的题下自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一句,有学者认为温庭筠“卒于咸通末,得年六十左右”;一说《赠蜀府将》一诗应作于大和三年(829)南诏入蜀后不久,并非温庭筠晚年之作;一说《赠蜀府将》诗中饱含豪杰之气,应是忆旧而作,题下自注“蛮入成都,频著功劳”一事应发生在咸通三年(862)。因此种种,有学者认为温庭筠卒年应为咸通七年(866);又说,其卒于中和二年(882)或咸通八年(867)。

 

屡试不第

 

唐朝初期,温彦博跟随李渊、李世民父子征战沙场,受到帝王重用,温氏家世显赫,可谓盛极一时。然而等到温庭筠出生时,唐王朝正处于矛盾显著、风雨飘摇的颓败时期,其自然无法享受祖上显赫带来的持续福利,既无权势可倚,又无葭莩之亲可靠,其《病中书怀呈友人》:诗言“浪言辉棣萼,何所托葭莩。乔木能求友,危巢莫吓雏。风华飘领袖,诗礼拜衾。欹枕情何苦,同舟道岂殊。放怀亲蕙芷,收迹异桑榆。赠远聊攀柳,栽书欲截蒲。瞻风无限泪,回首更踟蹰。”在这种背景下,温庭筠一心求仕,将出人头地、一展鸿鹄之志的愿想寄托在仕途之上。

温庭筠才思敏捷,堪比七步成诗的曹植,《唐才子传》载温庭筠“少敏悟,天才雄赡,能走笔成万言”。其“每赋一韵,一吟而已”,宋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又载其“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人称其为“温八吟”“温八叉”。温庭筠的聪慧超乎常人,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却屡试不第,这与其桀骜不驯、蔑视权贵的性格密不可分。相传,文宗开成四年(839),温庭筠由京兆府荐名,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这次应试未中的结局早已暗中埋下伏笔。究其原因,要从温庭筠与庄恪太子李永的关系说起。

李永(?—838),庄恪太子,唐文宗李昂之子。大和六年(832),李永被立为太子,但却引来众人的嫉妒与怨恨,陷入后宫斗争的泥潭之中,深受其害。唐文宗新宠杨贤妃因担心太子继位对自己的权势、身家性命构成威胁,便多次在唐文宗面前谄言诋毁李永,终逼死了太子李永。温庭筠与庄恪太子的关系问题,学术上也存在异议。一说其与太子关系非同一般。温庭筠曾作《太子西池二首》:“梨花雪压枝,莺啭柳如丝。懒逐妆成晓,春融梦觉迟。鬓轻全作影,浅未成眉。莫信张公子,窗间断暗期。花红兰紫茎,愁草雨新晴。柳占三春色,莺偷百鸟声。日长嫌辇重,风暖觉衣轻。薄暮香尘起,长杨落照明。”《横吹曲辞·雍台歌》:“太子池南楼百尺,八窗新树疏帘隔。黄金铺首画钩陈,羽葆亭童拂交戟。盘纡栏楯临高台,帐殿临流鸾扇开。早雁声鸣细波起,映花卤簿龙飞回。”人们推断,温庭筠之诗当属从游时所作,其中所发感慨亦是“从游文人因其事关己所发,由衷的兔死狐悲之词”;一说温庭筠与庄恪太子只是普通关系,他曾著诗《唐庄恪太子挽歌词二首》,但之前与太子连一面之缘也没有。无论历史上温庭筠与庄恪太子是否关系亲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温庭筠确实因此受到了连累,应试也以失败收场。

唐文宗开成四年(839),温庭筠参加京兆府试,这次应举还算成功,荐名居于第二。但由于牛(僧孺)党不满其政治态度,温庭筠竟被黜落罢举,不能参加次年的礼部进士考。这次不第对温庭筠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鄠郊住了两年,其后作诗《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未知鱼跃地,空愧鹿鸣篇。稷下期方至,漳滨病未痊。定非笼外鸟,真是壳中蝉。”由此可知温庭筠一边苦恼自己科举及第、鱼跃龙门遥遥无期,一边苦恼自己空费州郡荐举,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溢于言表。

仕途不顺的温庭筠并没有放弃应试的想法,其在《自有扈至京师已后朱樱之期》中云:“露圆霞赤数千枝,银笼谁家寄所思。秦苑飞禽谙熟早,杜陵游客恨来迟。空看翠幄成阴日,不见红珠满树时。尽日徘徊浓影下,只应重作钓鱼期。”从这里的“重作钓鱼期”可以看出,此时的温庭筠仍饱含希望,摩拳擦掌等待下一次应试。会昌元年(841),温庭筠自长安赴吴中旧乡,到淮南与节度使李绅相见,并向其呈献言表己怀的《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一诗,欲以此进入幕府之中。

唐宣宗大中九年(855),沈询主春闱,温庭筠又去应试。历经考场失意的温庭筠恃才傲物,满腹牢骚,因此应试时,自己完成试题后便生异动,开始设法帮助其他考生作答。考官沈询为官正直严格,自然不允许不符合礼法、制度的事情发生,他见温庭筠左顾右盼,不甚稳定,故而特召温庭筠于帘前,单独验之。玩世不恭的温庭筠反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不公正对待,因此心怀不满,大闹了场屋。据说这次虽有沈询严防,但温庭筠还是暗中帮助了八个人。温庭筠也因此有了“救数人”的绰号,但是这次不仅没有科举成功,反倒落下了坏名声。更为糟糕的是,温庭筠因这件事被贬到随州县里当起了县尉。五代王定保《历代笔记小说大观》中记载:“开成中,温庭筠才名籍甚,然罕拘细行,以文为货,识者鄙之。无何,执政间复有恶奏庭筠搅扰场屋,黜随州县尉。”温庭筠虽代人答卷,被贬为小官,但其才情有异于常人,实属百年难得一见之人才。相传,温庭筠被贬时,皇帝还特下诏:“敕乡贡进士温庭筠,早随计吏,夙著雄名;徒负不羁之才,罕有适时之用。放骚人于澧浦,移贾谊于长沙,尚有前席之期,未爽抽毫之思。可随州随县尉。”著名的《商山早行》便是温庭筠在前往随县赴任的路途中所作。相传,宋代诗人欧阳修十分赞赏其才情,尤喜“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认为其“天寒岁暮,风凄木落,羁旅之愁,如身履之”。

温庭筠人生的悲剧归结到底与其渴求仕途畅达但又恃才傲物、蔑视权贵的矛盾性格分不开。相传温庭筠于会昌年间,曾出入李党二魁李德裕、李绅门下,支持会昌之政。大中年间,牛党专政,令狐绹官至宰相,与其称好的温庭筠又转向令狐父子,上启令狐绹请求引荐,又常与令狐绹之子令狐滈饮酒作乐,出入令狐馆中。这种两面讨好的状态使得温庭筠在当时受到许多人的诟病。

 

屡遭贬谪

 

温庭筠的两副面孔并没有帮助其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他始终坚持内心的曲直、好恶,表面上虽讨好权贵,但骨子里却对那些空而无实的当权者不屑一顾,其晚年又遭一系列的迫害,更是与令狐绹分不开。传说,唐宣宗欢喜《菩萨蛮》曲调,令狐绹为投其所好,暗自请温庭筠代己新填《菩萨蛮》词,并以自己的名义上供宣宗。私下令狐绹嘱咐温庭筠不要将此事泄露出去,以免坏了自己的名声。但温庭筠还是将此事传了出去,这让令狐绹大为不满。温庭筠性情直爽,也因此看不起没有实学的令狐绹。据《北梦琐言》记载,唐宣宗诗兴大发,赋诗一首,上句有“金步摇”,正当四处无人能对,场面一度尴尬之时,宰相令狐绹背后的温庭筠随口以“玉条脱”相对。这一对意境全出,极妙极佳,宣宗极为赏识,并当即予以赏赐。私下令狐绹以“玉条脱”出处问于温庭筠,心高气傲的温庭筠告其“玉条脱”典故出自《南华经》,并说《南华经》并非僻书,希望相国公务之暇,也应多读点古书,以充涵养,言外之意就是让令狐绹回家再深造深造。贵为宰相的令狐绹明白这是在讥讽自己无才学,自然对温庭筠又羞又恨。此后,令狐绹不仅不再力荐温庭筠,反而在帝王面前奏他虽有才情,但无品行,不宜与第。

温庭筠搅扰场屋,被贬为随州随县尉,虽然被贬,但对他来说,能从一介布衣摇身变为官吏也未尝不是一件喜事,故而温庭筠直奔随县而去,路上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徐商调任山南东道节度使,镇守襄阳。随县隶属山南东道,且两人算是旧相识,从温诗《河中陪帅游亭》“倚阑愁立独徘徊,欲赋惭非宋玉才。满座山光摇剑戟,绕城波色动楼台。鸟飞天外斜阳尽,人过桥心倒影来。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飘荡似寒梅”中可知,这里的“帅”实际上指的就是徐商。因此种种,徐商将属下随县县尉温庭筠辟为巡官,并对其照顾有加,让其加入幕府之中。在徐商幕府期间,温庭筠认识了游襄阳幕的段成式,与其交往甚好,二人互相赏识,有来有往,终结为儿女亲家,传为佳话。段成式不忍官场污垢,辞官隐居,送墨给温庭筠,温庭筠亦写诗文回赠。《答段成式书七首》就是两位才子惺惺相惜的见证。因散文繁长,不便全引,故而引其片段。文曰:“庭筠白:节日僮干至,奉披荣诲,蒙赉易州墨一挺。竹山奇制,上蔡轻烟。色夺紫帷,香含漆简。虽复三台故物,贵重相传;五两新胶,干轻入用。犹恐于潜旷远,建业尪羸。韦曜名方,即求鸡木;傅玄佳致,别染龟铭。恩加于兰省郎官,礼备于松棂介妇。汲妻衡弟,所未窥观;广记汉仪,何尝著列!矧又玄洲(阙)上苑青琐西垣。仇字犹新,疑签尚整。帐中女史,犹袭青香;架上仙人,常持缥袟。得于华近,辱在庸虚。岂知夜鹤频惊,殊惭志业;秋蟲屡绾,不称精研。惟忧痗物虚投,蜡盘空设。晋陵虽坏,正握铜兵;王诏徒深,谁磨石砚?捧受荣荷,不任下情。庭筠再拜。”

然而这段悠闲、惬意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大中十二年(858),与温庭筠并称“温李”的李商隐逝世,温庭筠失去了难能可贵的文友与兄弟,伤心不已。雪上加霜的是,徐商奉诏回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靠山的温庭筠不得已另谋出路。相传,温庭筠曾著文《上萧舍人启》:“某启:某闻周公当国,东伐淮夷;陆抗持权,北临江汉。或陈师鞠旅,或筑室反耕。然后王府图功,台庭陟恪。犹垂壮烈,尚播雄图。属者边塞失和,羌豪俶扰,烟尘骤起,烽燧相连。犬牙秦雍之疆,虿尾河汾之地。虽登坛授钺,屡选中权;而禁暴安人,殊无上策。相公手捐相印,腰佩兵符。威不搴旗,信惟盈缶。莫不周勤体物,煦妪垂仁。足食足兵,俄成于富庶;惟风及雨,立致于生成。今者再振万机,重宜五教。方从易简,及表优崇。凡列陶镕,咸增抃贺。从此罇彝著德,钟鼎流芳。四海遐瞻,共卜归还之兆;一阳初建,便当霖雨之期。某忝预恩知,实踰伦等。”据学者研究,这封信并非写给萧舍人,而是写给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的,究其原因,不难看出温庭筠欲借此信表达自己与之结好的想法,为自己的前途生计做准备。

随后温庭筠也离开了襄阳,据推断他来到了江陵,入荆南节度使萧邺幕,为从事。咸通三年(862)或咸通四年(863),不得志的温庭筠自江陵返长安,途经扬州时,更是受到了莫大的羞辱。当时的温庭筠贫病交加,处境不顺。从其之前写给段成式的《答段柯古赠葫芦管笔状》“庭筠累日来洛水寒疝,荆州夜嗽。筋骸莫摄,邪蛊相攻。蜗睆伤明,对兰缸而不寝;牛肠治嗽,嗟药录而难求”中就可以看出,温庭筠确实是山穷水尽了,寒疝、蜗睆等疾病一直折磨着他,就连正常入眠都难以做到。在这种境遇下,温庭筠被迫来到扬子院乞索,醉酒后违禁夜行,竟被虞侯打了耳光,就连牙齿也打断了,可谓颜面扫地。此时,与温庭筠素有积怨的令狐绹调任扬州大都督府长吏,温庭筠将此事诉于令狐绹,但令人气愤的是,令狐绹非但没有处置虞侯,反而借着此次机会,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羞辱了温庭筠。虞侯更是四处造谣,极言温庭筠狭邪丑迹,品行不佳。关于温庭筠品行极坏的话后来传到了京师,无奈之下,温庭筠只好亲自到长安,遍见公卿,为自己申诉冤情。

徐商后来官至宰相,见老友被践踏如此,于心不忍,故而伸出援手,安排温庭筠补任了国子助教。此时的温庭筠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徐商的感激之情不言而喻,故作诗《休浣日西掖谒所知》:“赤墀高阁自从容,玉女窗扉报曙钟。日丽九门青锁闼,雨晴双阙翠微峰。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风入禁松。荀令凤池春婉娩,好将余润变鱼龙。”

咸通七年(866),温庭筠以国子助教主国子监试,家族衰败、仕途不顺的他更能理解平民子弟的不易,在品评考场作品优劣时,他对有才华、有傲骨的士子青眼相待,惜才爱才,不顾士子身份的高低贵贱。相传,岭南士子邵谒向温庭筠投献针砭时弊的诗歌三十首,温庭筠越读越兴奋,为其犀利的观点所震撼,“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并书榜文加以称赞,曰:“右:前件进士所纳诗篇等,识略精微,堪裨教化,声词激切,曲备风谣,标题命篇,时所难著,灯烛之下,雄词卓然。诚宜榜示众人,不敢独专华藻。并仰榜出,以明无私。”因其所榜诗文“声词激切,曲备风谣”,其中很大可能就包含了针砭当时宰相杨收的内容,杨收少年老成,心思敏感,入相后更是“既益贵,稍自盛满,为夸侈”,哪里能容忍温庭筠公开指责自己,便将温庭筠贬为方城尉,末了,还给他扣上了品行不佳的帽子。虽说当时徐商宰相仍在位,但其与杨收宰相略有高低不同,权势不够,话语权自然要打折,在这种情况下,有心庇护温庭筠的徐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相传,年事已高的花间词祖温庭筠于咸通七年(866)冬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一代才子,一心求仕却考场失意,努力向上求索却屡遭贬谪,不知是为功名所累,还是为自己的桀骜不驯、不畏权威所累,一切的一切终都归于尘土,不免让人唏嘘感慨。借用纪唐夫《送温庭筠尉方城》诗以表感叹,诗云:“何事明时泣玉频,长安不见杏园春。凤凰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且尽绿醽销积恨,莫辞黄绶拂行尘。方城若比长沙路,犹隔千山与万津。”



导语摘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本书精选了欧阳修的经典诗词作品,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带领读者领略一代文坛领袖的作品魅力。



商品简介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本书精选了欧阳修的经典诗词作品,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带领读者领略一代文坛领袖的作品魅力。



作者简介

张逸尘,女,河南平舆人,硕士学历。曾在《黄河报》上发表《大河民风: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一文,著有《大明:天子守国门》,并参与编著诗词集《僧淡:白云常伴老僧闲》等。


隋忠静,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教育学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师从郭自虎文学博士。参与编辑出版诗人与诗系列《屈原:虽九死其尤未悔》《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大师讲堂系列《夏丏尊 刘薰宇讲文章作法》等作品。



目录

温庭筠生平与创作


 


生平:才高累身,命运坎坷


创作:花间鼻祖,晚唐风流


温庭筠诗


 


碧涧驿晓思


边笳曲


春日访李十四处士


初秋寄友人


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


嘲春风


东归有怀


答段柯古见嘲


芙蓉


过吴景帝陵


观舞妓


寒食前有怀


河中陪帅游亭


和友人溪居别业


鸡鸣埭歌


经李徵君故居


京兆公池上作


经李处士杜城别业


苦楝花


莲浦谣


莲花


卢氏池上遇雨赠同游


偶题


清明日


阙题


屈柘词


清旦题采药翁草堂


水仙谣


送人南游



内容摘要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他是宋代文学史上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本书精选了欧阳修的经典诗词作品,并对其生平进行梳理,带领读者领略一代文坛领袖的作品魅力。



主编推荐

张逸尘,女,河南平舆人,硕士学历。曾在《黄河报》上发表《大河民风: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一文,著有《大明:天子守国门》,并参与编著诗词集《僧淡:白云常伴老僧闲》等。

隋忠静,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教育学硕士,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师从郭自虎文学博士。参与编辑出版诗人与诗系列《屈原:虽九死其尤未悔》《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大师讲堂系列《夏丏尊 刘薰宇讲文章作法》等作品。



精彩内容

正文

碧涧驿[1]晓思

 

 

香灯伴残梦,楚国[2]在天涯。

月落子规歇[3],满庭山杏花。

 

 

◇注释

[1]碧涧驿:驿站名。位于今浙江建德。

[2]楚国:指湖南、湖北一带。

[3]子规:杜鹃鸟。歇:指停止鸣叫。

 

 

◇译文

以香膏为燃料的照明灯伴着我残梦初醒,我日夜思念的人儿却远在楚地。

天将破晓,月儿降落,杜鹃鸟也停止了鸣叫,只留那满院飘落的杏花瓣。

 

 

 

 

 

 

边笳[1]

 

 

朔管[2]迎秋动,雕阴[3]雁来早。

上郡[4]隐黄云,天山吹白草。

嘶马渡寒碛,朝阳照霜堡。

江南戍客心,门外芙蓉[5]老。

 

 

◇注释

[1]边笳:胡笳。

[2]朔管:泛指北方的管乐器。这里指胡笳。

[3]雕阴:郡名。

[4]上郡:雕阴。

[5]芙蓉:又名拒霜,即木芙蓉。

 

 

◇译文

胡笳声凄凉悲怆,随着秋风飘香四方,雕阴一带大雁早早地飞来。

上郡隐没在飘浮的黄云里,天山上也该是风吹白草的场景了。

骏马悲鸣,声音凄惨,穿行在冷寂的沙漠中,朝阳照亮了蒙霜的城堡。

家住江南的戍边人心系家乡,离家已久,门外的木芙蓉应已衰老了吧。

 

 

春日访李十四[1]处士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2]自闭关。

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

谁言有策堪经世[3],自是无钱可买山[4]

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注释

[1]李十四:指李羽。

[2]甪(lù)里先生:汉代隐士。这里指代李羽。

[3]经世:志国理事。

[4]买山:指贤士花钱买山而隐居。

 

 

◇译文

花草幽深,小桥曲折,桥下流水潺潺,走到隐居之处,李羽隐士却闭关不出。

观赏苍翠挺拔的竹子便知隐士所居之处是绝好之地,仰望浮云卷舒,内心也得到了片刻的空闲。

谁说我有治理国事的谋略呢,我还是没有钱财购买山林从此归隐田园。

外面细雨蒙蒙,屋内一局残棋未解,池塘中的绿萍就这样被细雨敲打,一直到日暮时分,我才依依不舍地归去。

 

初秋寄友人

 

 

闲梦正悠悠,凉风生竹楼。

夜琴知欲雨,晓簟觉新秋。

独鸟楚山远,一蝉关[1]树愁。

凭将离别恨,江水问同游。

 

 

◇注释

[1]关:涉及、关联。

 

 

◇译文

闲梦悠悠,竹楼高耸,吹来阵阵凉风。

清夜里起身抚琴,琴声幽咽动人,如同萧瑟的秋雨,晓卧凉席,只觉新秋凉意。

鸟儿形单影只,飞往楚山,鸣蝉一只停驻树上,便显示出无限凄凉。

想要将这一腔离别的忧愁,问问江边与我同游的行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