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84 4.0折 ¥ 78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上海博物馆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70890
出版时间2022-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9407604
上书时间2024-12-16
“博物馆青少年人文讲堂”系列
总序∕
2019年,上海博物馆陆续推出“博物馆青少年人文讲堂”系列课程,包括“新悦读”“新城记”“新物语”“新艺术”“新美育”这几个专题,邀请名师为青少年朋友解读语言文学、城市文明、文物和考古、艺术和历史,以及何为“审美”,何为“美育”。在此基础上,现结集出版《新悦读》《新城记》《新物语》三种读本,旨在从新的材料、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上对读者有所启发,以激励新的思想,培育新的精神。
《新悦读》适于人类古老的文字——《诗经》《亡灵书》“罗塞塔石碑”、《汉谟拉比法典》《死海古卷》……如今,我们能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遇到它们或以它们为主题的展览,当面对先民述说的往事,我们能理解其中的记忆与情感、对世界的感知和诠释吗?什么东西亘古不变?什么东西转化成谜一样的密码?走进展厅,“阅读”成为钥匙,一道道门为爱智者开启。文字的世界始于现实世界,而后,吸引我们向着未来之境飞奔。
在学者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撰写的著作里,他们认为城市塑造了文明,而城市的发生确是人类文明的站。而这正是我们必须探索城市之逻辑的原因。如何进入城市?是卡尔维诺式的,还是芒福德式的?应该关注哪些方面?城市的起源和历史、城市的生和死、城市的新和旧、城市里的个体和集群、城市的肉身和灵魂……在千万条交错小径中游走,我们自会有答案。
在《新城记》一书中,青年学者们为大家拉开一座座城市的帷幕,城市与考古、城市与历史、城市与战争、城市与艺术、城市与建筑规划、城市与政治经济,乃至城市里那些激动人心的事件、需要反思的经历一一展现,同时,他们也以实例携引大家走上初步的探索、研究路径。有意思的是,每一章节后附的问题都不需要标准答案,需要的是充满诚意的理论和实践。
《新物语》关注的是中国古代艺术与历史,展开的是经典的博物馆式的命题。当物和人、事、时空、环境关联,大家会发现,它们自身便是立体多元的,是生动的、有生命和灵性的。
希望这一系列丛书能伴随大家始于阅读,经由博物馆,达到每一个人想去的那个地方。
自2019年2月起,上海博物馆陆续推出“博物馆青少年人文讲堂”系列课程,包括“新悦读”“新城记”“新物语”“新艺术”“新美育”这几个专题,邀请名师为青少年朋友解读语言文学、城市文明、文物和考古、艺术和历史,以及何为“审美”,何为“美育”。
其中《新悦读》这一主题课程由吴玫女士主讲,共8讲。本书收入这8篇讲稿,每一篇均围绕一个关于阅读的主题展开,详细介绍了古今中外众多作家的写作故事、优秀的代表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行文简洁轻快,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了阅读的方向和方法,以及写作训练。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除了发挥陈列展览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组织社会教育、科研出版和对外合作等活动。全馆设有11个专馆,3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吴玫,从事教育媒体工作23年,从记者到编辑、到编辑部主任到主管内容条线的副总编,长期编辑、审阅以学生为对象的学生类媒体,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准确的判断。
常年来,她还一直主导或参与沪上与阅读相关的学生类赛事的举办——古诗文大赛和现代文阅读大赛。
吴老师系上海作协会员。在新浪博客、一点号、简书、微信读书、豆瓣等新媒体上,吴老师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在自媒体空间里,她与粉丝聊阅读、聊影视作品、聊古典音乐,迄今共发表文章一千四百余篇,达二百余万字,是名副其实的“优秀人文作者”。
吴玫老师现已出版的个人专著有3本:《怎么样听一首名曲》,《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和《于悦读中如痴如醉》。她还即将出版《今天我们怎样做妈妈》、《白天博物馆》《夜晚音乐会》(此两本书名尚在酝酿中)等专著3本。
多年来,吴老师与中学线语文老师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并以阅读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颇有心得。她的身影频繁出现于学校、图书馆、书店、书展上,她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所做的读书类讲座已达五十余场,深受欢迎。
不辞辛劳地推广阅读,正是因为吴老师坚信,乐在书中。
章 写作始于何处? 001
以《诗经》为例 003
以《死者之书》为例 006
以罗塞塔碑为例 008
以《汉谟拉比法典》为例 011
依凭《伊利亚特》找到了特洛伊 014
第二章 为过目难忘的花花草草立个档案 023
《诗经》中的花花草草 025
假如没有那朵紫色花,还会有《仲夏夜之梦》吗? 029
三个英国女人与植物的故事 032
梭罗的《瓦尔登 湖》 039
苇岸的《大地上的事 情》 040
第三章 笔下的昆虫世界原来那么多姿呀 047
《诗经》时期,昆虫与我们的关系 049
与昆虫厮守了一辈子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 052
听客溪畔的风花雪月 057
放飞想象以后作家会怎么写昆虫 060
第四章 我们能让它们飞到哪里? 071
《自然史》里,有布封的鸟的世界 074
《世界上的鸟儿》,再萌也是正传 079
《迁徙的鸟》,记录是为了留住它们 084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那只会翱翔的鹅 085
《海鸥乔纳森》,一只激励过许多人的海鸥 090
第五章 我们的想象能比鸟儿飞得更远 097
从严锋的《好书》走进《夏洛的 网》 099
《奇风岁月》,想象是怎么从生活中生长起来的 104
《妈妈走的那一年》,就算宅在家里也有临摹对象 108
《杀死一只知更鸟》:为生活哲理插上翅膀后 113
第六章 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想象 119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潇洒地把控时间的想象 121
《爱丽丝梦游仙境》,任性地跨越空间的想象 126
《彼得·潘》,错位的时间轴 134
第七章 想象,能穿越生死 141
墓葬壁画珍品,死亡也就是到别处过与在此地一样的日子 143
宫泽贤治,用想象带领我们从地球穿越到星空 145
《寻梦环游记》,赋予死亡以美好 151
《奥菲利娅的影子剧院》,特别温暖的空间穿越 152
《论巴赫》,西方世界用音乐联接两个世界 154
第八章 听得见书里的音乐吗? 159
村上春树爱好在其作品的角角落落 162
朱利安·巴恩斯的作品难懂?抓住作品里提到的音乐作品 167
千万不要略过德国作家小说里的音乐元素 171
这一回,石黑一雄让音乐唱起了主角 174
自2019年2月起,上海博物馆陆续推出“博物馆青少年人文讲堂”系列课程,包括“新悦读”“新城记”“新物语”“新艺术”“新美育”这几个专题,邀请名师为青少年朋友解读语言文学、城市文明、文物和考古、艺术和历史,以及何为“审美”,何为“美育”。
其中《新悦读》这一主题课程由吴玫女士主讲,共8讲。本书收入这8篇讲稿,每一篇均围绕一个关于阅读的主题展开,详细介绍了古今中外众多作家的写作故事、优秀的代表文学作品,以及相关的影视作品,行文简洁轻快,深入浅出,图文并茂,精彩纷呈,为青少年读者提供了阅读的方向和方法,以及写作训练。
上海博物馆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除了发挥陈列展览的本职工作外,还积极组织社会教育、科研出版和对外合作等活动。全馆设有11个专馆,3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吴玫,从事教育媒体工作23年,从记者到编辑、到编辑部主任到主管内容条线的副总编,长期编辑、审阅以学生为对象的学生类媒体,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准确的判断。
常年来,她还一直主导或参与沪上与阅读相关的学生类赛事的举办——古诗文大赛和现代文阅读大赛。
吴老师系上海作协会员。在新浪博客、一点号、简书、微信读书、豆瓣等新媒体上,吴老师都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在自媒体空间里,她与粉丝聊阅读、聊影视作品、聊古典音乐,迄今共发表文章一千四百余篇,达二百余万字,是名副其实的“优秀人文作者”。
吴玫老师现已出版的个人专著有3本:《怎么样听一首名曲》,《怎样让旅行遇见文化》和《于悦读中如痴如醉》。她还即将出版《今天我们怎样做妈妈》、《白天博物馆》《夜晚音乐会》(此两本书名尚在酝酿中)等专著3本。
多年来,吴老师与中学线语文老师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如何引导学生热爱阅读并以阅读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颇有心得。她的身影频繁出现于学校、图书馆、书店、书展上,她为市民,尤其是青少年所做的读书类讲座已达五十余场,深受欢迎。
不辞辛劳地推广阅读,正是因为吴老师坚信,乐在书中。
第二章 为过目难忘的花花草草立个档案
1808 年,贝多芬 38 岁,耳朵完全听不见 了。
1792 年,那一年贝多芬 22 岁。他从家乡波恩移居到维也纳,此后就一直居住在那里,直到 1827 年去世。在维也纳的 16 年间,贝多芬经常搬家。维也纳的每一处居所都给了贝多芬创作灵感,所以,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维也纳完成的。写作之余,贝多芬喜欢在住宅周边散步。维也纳因此深感自豪,这座城市想出的纪念乐圣的方式,就是将贝多芬一处住所外贝多芬生前经常散步的一条路,命名为贝多芬小 路。
写作第六交响曲《田园》的间隙,贝多芬就在这条小路上散步。今天,我们看贝多芬小路,也就是绿荫丛中一条铺满碎石的小路,可是,敏感又敏锐的艺术家总是能在普通的风景中找到创作灵感,哪怕那时贝多芬已经耳聋得很难听到什么 了。
很长一段时间里,“扼住命运的喉咙”,几乎成了贝多芬的标签,非古典音乐爱好者也许会因此对贝多芬产生误解,觉得他只是一头雄狮,他是《命运交响曲》的曲作者。其实,更多时候,特别是进入晚年以后,贝多芬用音乐告诉我们,他还是一个充满柔情又胸襟宽广的男人。听,他的《田园交响曲》,特别是第二乐章,宁静而又祥 和。
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的第二乐章有一个标题,叫《在小溪边》。贝多芬生前曾带领采访他的记者踏过草地后倚在大树上说,这里给过他灵 感。大象无形的音乐,都能将花花草草写进乐谱,何况文 字!
《诗经》中的花花草草
收集了 305 首诗歌的中国部诗歌总集《诗经》,用了的篇幅来记录花花草草,所以,我们看今人解读《诗经》,着眼点多的,是《诗经》中那些关于草木的篇章:《一个人的草木诗经》 《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诗经草木魂·蒹葭苍苍》 《诗经草木魂·采薇采薇》 《诗经草木汇考》 《诗经草木 绘》……
我们仅选择被一套书用作书名的《诗经》中的三首诗,来体会一下,《诗经》诞生的时期,我们的祖先是怎么记录花花草草 的。
《蒹 葭》
蒹(1)葭(2)苍苍(3),白露为(4)霜。所谓(5)伊人(6),在水一 方(7)。
溯洄(8)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9)之,宛在水中 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10)。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11)。
溯洄从之,道阻(12)且跻(13)。溯游从之,宛(14)在水中 坻(15)。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16)。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7)。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沚(18)。
(1)蒹(jiān):没长穗的芦苇。(2)葭(jiā):初生的芦苇。(3)苍苍:鲜明、茂盛貌。下文“萋萋”、“采采”义同。(4)为:凝结成。(5)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6)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7)一方:那一边。(8)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一说“洄”指弯曲的水道,“游”指直流的水道。(9)从:追寻。(10)晞(xī):干。(11)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12)阻:险阻,(道路)难走。(13)跻(jī):水中高地。(14)宛:宛然,好像。(15)坻(chí):水中的沙滩。(16)涘(sì):水边。(17)右:迂回曲折。(18)沚(zhǐ):水中的沙滩。
葭,是初生的芦苇,通常我们也称呼它苇、芦等。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植物,特别是倡导环保以后,湿地公园开始在城市的周边多了起来,湿地公园就是芦苇喜欢生长的地方。它们生长在水边,风吹过来,摇曳生 姿。
植物无言,但蕴含着情绪,《诗经》时代的先民已经有这样的感触,试想,将芦苇换成蔷薇,换成开得热烈的蔷薇,对一个人的思念还会苍茫、凄清 吗?
《卷 耳》
采采卷耳(1),不盈(2)顷筐。嗟我怀人(3),寘彼周行(4)。
陟彼崔嵬(5),我马虺隤(6)。我姑酌彼金罍(7),维以不永怀(8)。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9)。我姑酌彼兕觥(10),维以不永伤(11)。
陟彼砠(12)矣,我马瘏(13)矣,我仆痡(14)矣,云何吁 矣(15)。
(1)采采:采了又采。卷耳:野菜名,又叫苍耳。(2)盈:满。顷筐:浅而容易装满的竹筐。(3)嗟:叹息。怀:想,想念。(4)寘(zhì):放置。周行(háng):大道。(5)陟(zhì):登上。崔嵬(wéi):山势高低不平。(6)虺隤(huī tuí):疲乏而生病。(7)姑:姑且。金罍(léi):青铜酒杯。(8)维:语气助词,无实义。永怀:长久思念。(9)玄黄:马因病而改变颜色。(10)兕觥(sì gōng):犀牛角做成的酒杯。(11)永伤:长久思念。(12)砠(jū):有土的石山。(13)瘏(tú):马疲劳而生病。(14)痡(pū):人生病而不能走路。(15)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何:多么。吁(xū):忧 愁。
采呀采呀采卷耳,卷耳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呢?多年的争论后现在似乎有了共识,那就是苍耳子。苍耳子,别名粘不粘、小刺猬、相思菜,等等。苍耳子的嫩芽可以入馔,籽可以入药。碧青的果子周身密布倒刺,很容易勾连住采卷耳人的衣服,于是,这首诗的作者思维由此发散出去,全诗始于花草,终于对一个人的思 念。
《卷耳》,看起来只在句说到了卷耳,可是,这首想念远行之人的诗,哪一句不是由卷耳生发出来的?让一种植物贯穿一首诗一篇文章的始终,有时候可以显而易见,有时候也可以如影随形。
……
《诗经》将赋比兴的写作手法发挥到了极致。明明是一首思乡之曲,作者却用一种植物来开题,用不同季节那种叫“薇”的植物的不同形态,将自己愁绪遍布戍边的每一个日 子。
当然,我们可以这么写这一首诗:一月,就想回家了,可到了岁末,却还不能兑现。意思在了,意境没了。我们难以想象,大白话地一路写下来,能不能激发诗人写出千古名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么巧妙的比附。《诗经》的作者对日常生活观察得非常仔细,仅《采薇》而言,对豆苗这种植物生长的痕迹记录得细致入 微。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