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65 7.5折 ¥ 69 全新
库存31件
作者庄孔韶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5660
出版时间2022-05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29403394
上书时间2024-12-16
本书定位于大学人类学专业课和公共课使用。其特点有三:一是涵盖了国内外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例如,重新梳理人类学理论进程,对体质、考古、语言、影视和应用等分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田野工作研究取向和类别选择的指导。介绍者多为身处该领域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利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例如12位著名人类学家的素描(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双一流”合作专家林建寿绘),7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内涵。三是讲授时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深度解说并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行文清晰,并配以“实例解读”,凸显本土案例,展现中国人类学理论、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成果与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
本书定位于大学人类学专业课和公共课使用。其特点有三:一是涵盖了国内外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例如,重新梳理人类学理论进程,对体质、考古、语言、影视和应用等分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田野工作研究取向和类别选择的指导。介绍者多为身处该领域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利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例如12位著名人类学家的素描(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双一流”合作专家林建寿绘),7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内涵。三是讲授时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深度解说并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行文清晰,并配以“实例解读”,凸显本土案例,展现中国人类学理论、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成果与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
庄孔韶,新中国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从事美国华盛顿大学弗里茨人类学博士后基金研究(1990—1992);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兼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建所所长、责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复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现任云南大学“魁阁”学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首席专家,以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教育人类学》(1989)、《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1996)、《行旅悟道》(2009)、《来自中国的影视文化视角:方法论、分析与电影呈现》(英文版,2012)、《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合著,2004),主编《人类学通论》(2002)和《人类学概论》(2006),在美国出版英文版《银翅》(2018)和英文版影视人类学作品《端午节》(1992)、《金翼山谷的冬至》(2018)等。近年新作有《绘画人类学》(2019)、《“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2019)和《国学、足球与艺术》(2020)。
编
章人类学要义节何为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认识论与方法论主题0
第二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节进化论
第二节传播与社会、文化
第三节功能论
第三章人类学的理论发展过程
节自然、结构与符号
第二节结构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理论
第三节后现代主义与人类学的重构
第四章人类体质的属性
节什么是体质人类学
第二节生命起源与人类进化
第三节人体差异与人类文化
第五章考古与博物
节考古学、考古史和考古人类学
第二节博物的研究
第六章田野研究的特征
节田野工作的研究取向
第二节田野研究的类别选择
第三节研究性质和田野伦理
第七章田野调查方法
节进入田野工作地点
第二节田野调查方法举要
第三节田野资料与整理
第八章沟通的意义
节理解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社会文化关联
第三节交际民族志
第九章游猎、游耕与游牧
节游猎
第二节游耕
第三节游牧
第十章乡村与城市
节精耕农业与乡村人类学
第二节城市社会
第十一章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
节性别与社会性别
第二节婚姻与家庭
第十二章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节人性与人格
第二节濡化、社会化与涵化
第三节文化中断与文化适应
第十三章族性与社会分层
节族群与族性
第二节族群认同与族群关系
第三节社会分层
第十四章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
节政治组织
第二节社会控制
第十五章宗教与仪式
节人类学视野下的宗教
第二节仪式与巫术
第三节社会中的宗教
第十六章文化展示
节人类学与口述
第二节文化撰写
第三节影视人类学
第四节艺术解读
第十七章人类学的应用
节人类学的应用历程
第二节人类学应用实例
第二编
影视教材
部《酋长的第五位新娘》
第二部《我妻我女》
第三部《仲巴昂仁》
第四部《长江沿岸田野纪行》
第五部《兰屿观点》
第六部《用第五个手指演奏萨朗长笛:来自西苏门答腊岛派酷布哈的抒情歌曲》
第七部《虎日》
重要术语小词典
本书定位于大学人类学专业课和公共课使用。其特点有三:一是涵盖了国内外人类学研究的成果,例如,重新梳理人类学理论进程,对体质、考古、语言、影视和应用等分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田野工作研究取向和类别选择的指导。介绍者多为身处该领域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利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例如12位著名人类学家的素描(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双一流”合作专家林建寿绘),7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内涵。三是讲授时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深度解说并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行文清晰,并配以“实例解读”,凸显本土案例,展现中国人类学理论、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成果与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
庄孔韶,新中国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从事美国华盛顿大学弗里茨人类学博士后基金研究(1990—1992);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兼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建所所长、责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复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现任云南大学“魁阁”学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首席专家,以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教育人类学》(1989)、《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1996)、《行旅悟道》(2009)、《来自中国的影视文化视角:方法论、分析与电影呈现》(英文版,2012)、《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合著,2004),主编《人类学通论》(2002)和《人类学概论》(2006),在美国出版英文版《银翅》(2018)和英文版影视人类学作品《端午节》(1992)、《金翼山谷的冬至》(2018)等。近年新作有《绘画人类学》(2019)、《“离别”东南:一个汉人社会人类学的分解与组合研究》(2019)和《国学、足球与艺术》(2020)。
节 何为人类学
人类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许多词典、教科书给出了相近但不相同的界
定和解说。除却不够专业的理解的因素,人类学内涵难以简述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科
发展进程中学问交叉的关联性与复杂性。这是一门在交叉学科中不断成长的学问。
在英文中,指代人类学的是“anthropology”一词,它源于希腊语“人的学问”的复合含义。① 然而仅仅是关于人的研究的古老界说太过宽泛,而且千百年来(特
别是近现代以来),世界性人文社会科学的分化过程中关于人的研究的学科也不在少数。例如:传统的哲学就涉及始终如一的重要主题?D?D?D人论(包括人性、人的本质等),早期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le)都注意到有关人的特征的论辩;新兴的社会学、心理学等,也把人的社会化、个体与集体的心理分析当作重要的人文与文化论题。在人类学的发轫期,它关注人在自然界的位置、人的体质特征、人类和其他动物(如灵长类)的差别,以及人类进化与变异的机制、人的体质同文化的联结性关系。例如,19世纪的人类学就吸收了生物进化论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因此,人论哲学的讨论构成了人类学发端时期人的学问的主旨, 而人的体质与生物性的研究则是当时人类学兼容自然科学的标志。显然,人类学这门学问很早就具有跨学科考察的特征。
(一)“文化”词源
让我们继续尝试整理人类学的一些重要内涵和概念。首先,核心的概念是“文化”(culture)。然而,这又是一个具有原初含义与引申意义的术语。初,英文的“culture”源于拉丁文的“耕耘/种植”之意,而且“耕耘/种植”除了含有照料土地、饲养家畜之意以外,还有照料家庭和培养道德与心智之意。① 其中显然的寓意是文化与自然生成的区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 “culture”逐渐指道德与心智美或艺术成就。
18世纪的欧洲,“culture”的集合意义强调对精神观念领域的内向性理想主义的推崇。“Culture”的原初概念在亚洲的传播译介以日本为早,他们选择汉字“文化”对译各类西文中的“culture”,意指不动用权力或刑罚,而是依靠文德进行教化。日本的一些著名辞典明确标示“文化”一词来自中国古典文献多处:如《易经?贲卦》的“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西汉刘向的《说苑? 指武》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如《后汉书?荀悦传》的“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备以秉其威”。显然,汉语“文化”这一术语带有人类学启蒙(enlightenment)、觉悟和日后濡化(enculturation)的精神意义和教化方式的意义。到了19 世纪末20世纪初,“culture”成了人类学核心的概念,它的复合含义更为复杂起来。然而,即使到了经历了人类学丰富理论洗礼的今天,汉字“文化”的含义也在相应发生转换。正是围绕着“文化”这一重要术语,历代人类学家以不同的理论与观察视角,创造和积累了“文化”数以百计的著名定义,以利于人们对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文化”诸定义举要
例如,早期人类学家泰勒(EdwardB.Tylor)对文化的整体性看法是, “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
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和习惯”。
马林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又译马林诺夫斯基)首创功能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种特质的功能,就在于满足该群体成员的基本需要和次生需
要”。这些基本需要大致有三个层次,即生物需要、工具需要以及整合需要。及至格尔兹(GliffordGeertz),他的思路则转换为“将文化视为一种象征体系”,其考察象征符号的目的不是去寻求某种文化规律或法则,而是寻求该符号是如何模塑社会行动者看待、感觉和思考这个世界的,以及探索其意义并加以阐释。近年来,后现代主义又将文化转换为一个“建构性的”过程。文化的展示是形成文化的核心行为之一,也是被称作“文化的环程” (circuitofculture)的关键点。如果意义
(meaning)是因互动而成的,那么我们的文化便具有“被分享的意义” (shared meanings)。于是在文化的展示中,说者和听者、作者和读者都处在同一个“文化的环程”之中,而参与者之间的差异及权力因素促进了文化交流。
通过以上数例可知,在人类学理论发展的进程中,许多重要的人类学阶段性理论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观察的理论和方法⑤,只不过文化的内涵被重整了,这种说法并不为过。汉字“文化”和英文“culture”的综合性过程含义,是在人类学处于文化研究的寻求法则、诠释与建构的长期探索中获得的。把地球上诸种文化与族群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人类学体系的知识性建构之中,以求综合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