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9 6.9折 ¥ 38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严复 著 林怡 编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3489724
出版时间2021-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29345212
上书时间2024-12-16
严复是近代中国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或自由或保守的思想影响广泛,历经百年而不衰。《严复读本》一书精选严复一生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作品,主要分为政论文、译文、书评、传记、书信、诗词、题联七类。选篇章力图反映严复面对时代剧变,殚精竭虑倡导中国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方向稳健变革的思想主张和爱国情怀。
林怡,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博士。1990—2005年先后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日本国立冈山大学,2006年起任教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文史部(社会与文化学部),2012年9月—2013年2月,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福建国学讲堂主讲,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副会长。
严复小传
辑 政论文
论世变之亟 (节选)
原强 (节选)
原强修订稿 (节选)
辟韩 (节选)
救亡决论 (节选)
拟上皇帝书 (节选)
有如三保 (节选)
政治讲义 (节选)
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 (节选)
实业教育 (节选)
代北洋大臣杨拟筹办海军奏稿 (节选)
砭时 (节选)
进化天演 (节选)
第二辑 译文
群学肄言 (节选)
群己权界论 (节选)
法意 (节选)
第三辑 书评
译 《社会通诠》自序
读新译甄克思 《社会通诠》(节选)
《英文汉诂》卮言 (节选)
述黑格尔惟心论 (节选)
《阳明先生集要三种》序 (节选)
《民约》平议 (节选)
新译《日本帝国海军之危机》序
《海军大事记》弁言
第四辑 传记
斯密亚丹传
孟德斯鸠传
廉夫人吴芝瑛传
萨军门五十寿序
第五辑 书信
与陈宝琛书
与梁启超书
与张元济书
与 《外交报》主人书 (节选)
与莫理循书
与德来格书
与熊纯如书
遗嘱
第六辑 诗词
送郑太夷南下
送沈涛园备兵淮扬 (四二)
甲辰出都呈同里诸公 (三二)
借韵题听水第二斋 (五三)
郑太夷时文 (二一)
和荆公
和荆公辱井
和荆公怀旧
和荆公谢安
和荆公子贡
见十二月初七日邸钞作
民国初建,政府未立,严子乃为此诗
题胡梓方诗册并寄陈散原
再和步溪
哭项城归榇
何嗣五赴欧观战归,出其纪念册子索题,为口号五绝句(五二)
己未福州西湖修禊,题宛在堂 (二一)
怀阳崎
元旦觐祖生
阳崎尚书庙扶乩,有罗真人者降,示余以丹药疗疾,赋
呈四绝庙祀南宋陈参政文龙 (四二)
除夕
赠林畏庐
戊戌八月感事
摸鱼儿
如梦令•答某女士
尉迟杯
第七辑 题联
挽郭嵩焘
挽李鸿章
自拟书房联语
赠熊纯如联语
阳崎陈文龙祠大柱联语
阳崎陈文龙祠戏台联语
阳崎尚书庙联语
书赠次女严璆联
严复是近代中国为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其或自由或保守的思想影响广泛,历经百年而不衰。《严复读本》一书精选严复一生各个时期、各个种类的作品,主要分为政论文、译文、书评、传记、书信、诗词、题联七类。选篇章力图反映严复面对时代剧变,殚精竭虑倡导中国社会向现代民主法治方向稳健变革的思想主张和爱国情怀。
林怡,山东大学古代文学博士。1990—2005年先后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日本国立冈山大学,2006年起任教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文史部(社会与文化学部),2012年9月—2013年2月,美国爱荷华大学亚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福建国学讲堂主讲,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副会长。
严复小传
林 怡
年少励志 格物致知
严复(1854-1921),乳名体乾,谱名传初。福建侯官阳岐(今福州市仓山区阳岐村)人。1854年1月8日严复出身于中医家庭。父亲严振先,母亲陈氏。严振先在福州台江苍霞洲设寓行医,因医术高明,且为人宽厚仗义,乐于疏财济贫,被乡人誉称为“严半仙”。严复早慧,严振先在行医之余,亲自教四五岁的严复读书习字。1859年,严复7岁,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先后师从数人,其中有严复的叔父严厚甫等。1863年,严复11岁,严振先聘请他的友人、福州名儒黄宗彝到家中亲授严复习读儒学经典。黄宗彝,字圣谟,又字少岩,或作肖岩,“其为学汉宋并重”,学识渊博,眼界开阔,他严格要求严复,且所授不限于经书。严复跟随黄宗彝课读,耳熟能详宋明理学渊源,对朱熹强调“修齐治平” “格物致知”的理学精神已有浸染,这为他后来的学术探究奠定了基础。1865年黄宗彝病逝,临终自荐其子黄孟修到严家继续教授严复。
1866年春,严复14岁,遵父母之命娶同邑王氏为妻。同年8月4日,严振先因抢救霍乱病人受传染不治身亡,留下了其妻陈氏和年少的严复夫妻以及严复的两个幼妹。这一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令严复一家陷入极为贫困的境地。这使得严复不得不中断传统的学业,转而投考刚刚成立的福州船政局“求是堂艺局”。
1866年6月25日,闽浙总督左宗棠上奏朝廷,拟在福州马尾港设立福州船政局,建厂造船,并在其中同时创立“求是堂艺局”,这是中国近代所新式海军学校,为培养新式海军人才而设。清廷在7月14日就准奏。因新疆动乱,清廷急调左宗棠入疆平叛,左宗棠上疏推荐在家守孝的沈葆桢(1820-1879,林则徐的女婿)总理福建船政事务。沈葆桢认为船政的根本在于学堂,非常重视为船政培养一流的人才。1866年12月23日,福州船政局破土动工兴建,同时, “求是堂艺局”开始招收届学员。“求是堂艺局”后改名为船政学堂,因校址设在福州马尾,又称马尾船政学堂,它是福州船政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学制造,后学堂学驾驶,学校教育体制完全袭用英、法两国海军学校成规,教材悉用英文和法文,学堂监督为法国人日意格。学堂章程规定:凡考取者,饭食和医药费全部由学堂供给,每月另给银两和赏银供学员赡养家庭。
严复因为父亲去世,迫于家庭生计,改名严宗光,字又陵,报考“求是堂艺局”。笔试作文考题是《大孝终身慕父母论》,严复刚遭父丧之痛,作文情文并茂,得到沈葆桢激赏,以名录取入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就读驾驶专业,从此开启了他长期服务于中国近代海军的职业生涯。与严复同时被录取的有罗丰禄、林泰曾、刘步蟾、方伯谦、黄建勋、叶祖珪、蒋超英、何心川等。其后,邓世昌、萨镇冰等也考入船政学堂。
救亡图存 西学
1867年1月6日,福州船政学堂开学。1871年5月,严复以等的成绩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学堂航行理论科。1871年7月起,严复等毕业生被派到“建威号”“扬武号”等军舰上进行北上南下的远航实习。1874年严复实习毕业,留在“扬武号”军舰服役,任导航员。
1874年5月,日本出兵台湾。6月14日,沈葆桢率淮勇七千和福建水师驰援台湾,严复奉命随行。在这次保台行动中,严复参与调查了日军在台滋事的情形,勘测了台东背旂、莱苏澳各海口,并全部测绘成图,沈葆桢根据严复等人的调查测绘报告将台事上奏清廷。沈葆桢大军入台,并以备战促和谈,日军不得已退出台湾,台事得以平息。
1875年5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奉命督办北洋海防。1876年2月4日,严复随“扬武号”访问日本。同年8月,李鸿章聘请严复等四名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到天津任职,协助北洋海防事宜。9月,清廷拟派船政学生留学英法。10月,李鸿章同意严复从天津回闽,前往英国留学。
1877年1月,清政府批准了李鸿章和沈葆桢的奏请,同意授予严复等人正四品武职都司的官衔,分赴英法留学,期限三年。1877年5月11日,严复等十二人抵达英国伦敦朴茨茅斯港。13日,严复等人随李凤苞、日意格到中国驻英公使馆晋见驻英公使郭嵩焘(1818-1891,湖南人,晚清名臣、著名外交官)。二十余岁的严复从此与年近六十的郭嵩焘成为忘年知交。
1877年9月27日,严复、方伯谦、萨镇冰等六人通过格林尼茨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考试,开始紧张的学制一个学期九个月的留学生涯。1878年8月,根据郭嵩焘的提请,英国外交部同意严复仍留在格林尼茨海军学院继续学习,其他五人派往船舰实习。9月,郭嵩焘因愤怒于清廷保守同僚的掣肘,提请辞职。严复留英期间,因识见非凡而受郭嵩焘激赏,郭嵩焘的离任,令严复万分惆怅。1878年12月,严复翻译了《蒲日耳游历日记》,从外国人游记中择译中俄关系与新疆伊犁交涉的资料,并针对郭嵩焘被迫离职,在《泰晤士报》发表评论,称赞郭嵩焘的开明与才干。
1879年7月,严复以优异的成绩在格林尼茨海军学院“考取头等毕业”。英方拟安排严复上舰实习一年,但清廷在8月电召严复速回国充当海军教习。9月底,严复回到福州,出任马尾船政学堂教习。1880年3月,李鸿章拟在天津创办北洋水师学堂。严复同乡好友、武英殿提调官陈宝琛(1848-1935)向李鸿章力荐严复到津协助办理北洋水师。8月底,严复抵津,参与组织制定了《天津新设水师学堂章程》。11月,清廷任命严复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洋文总(正)教习”。1889年3月,严复升任天津水师学堂会办,并将姓名严宗光改为严复,又字几道;1893年12月,严复被委任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自1880年起,直到1900年义和团事起,二十年间,严复将人生好的时光奉献给了中国近代海军事业, “庚子事变”后严复才结束了他北洋水师总“教头”的角色。作为北洋水师学堂教学的实际组织者和管理者,严复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近现代海军将士,其高足有黎元洪、刘冠雄、伍光建、王劭廉、谢葆璋等。严复培养的近代海军生员,不仅服务于军界,也进入外交界、教育界、政界、商界等,为中国社会现代转型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1894年7月25日,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参加甲午海战的将士或是严复昔日的同窗好友,或是严复北洋水师的学生,这些人大半战死海疆,李鸿章苦心经营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严复痛定思痛,下定决心开始翻译西方经典名著,向国人传播现代文明理念。
1895年2月4日和5日,严复在天津《直报》发表了篇重要的政论文《论世变之亟》,呼唤向西方学习以变法维新、救国图强。随后,他在《直报》又发表了《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以犀利的文笔痛斥中国数千年的专制集权体制和守旧不化的愚顽者,推崇“身贵自由,国贵自主”的理念,全面阐述以进化论为指导的维新变法思想,呼吁中国社会上下同心变法。严复的这一系列政论文在当时的中国如阵阵惊雷,世人为之触目震撼,严复的名字逐渐被国人广泛知晓。
1896年,严复开始在报纸上零星译介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即《天演论》)和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即《原富》),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并主张推行现代法治的市场经济以富民强国。同年,严复以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兼任天津俄文馆总办的身份,在北京协助张元济创办“通艺学堂”,以西学培养维新人才。
1897年,严复与友人王修植、夏曾佑等在天津办《国闻报》,评论时政,介绍西学,鼓吹改良。他在该报发表《论中国分党》《上皇帝万言书》等,反对激进革命,主张斟酌新旧间进行稳健变革。1898年,《天演论》全书木刻板印行。此书一出版就风靡全国,一版再版,激发了国人要求社会变革的热情,对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影响广泛且深远。《国闻报》开始登载严复翻译的斯宾塞《群学肄言》二篇。
严复通过报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亲自对中国民众进行了西方文明的启蒙,成了戊戌变法重要的精神资源。1898年8月29日,光绪皇帝谕令严复入京觐见。9月14日,严复到乾清宫觐见光绪皇帝。严复向光绪面禀万言书,光绪叫他缮写后呈上。但一个星期后,即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皇帝,严复于次日离京返津。康有为、梁启超等纷纷外逃。9月25日,谭嗣同、林旭等六人被捕;28日,谭嗣同、林旭等六人慷慨就义。林旭(1875-1898),是严复恩师沈葆桢的孙女婿,其岳父是沈葆桢的儿子、严复的朋友沈瑜庆。青年才俊林旭的遇难,使严复无比悲愤,他题诗《戊戌八月感事》《古意》等,表达了对林旭等改革志士的恸挽之情。
戊戌变法的失败,令严复深思中国的变革路径。他反对康梁之辈的鲁莽躁进,反对卢梭所主张的以的阶级对立为手段规划“平等”和“公有制”的社会变革蓝图,认为幅员广大的多民族的中国必须在确保社会秩序稳定的情形下进行稳健的渐进式变革。为了让国人形成改革的共识,他从1898年到1914年先后译介并出版有如下重要的西学经典: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即《论法的精神》)、穆勒的《名学》《群己权界论》(即《论自由》)、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甄克思的《社会通诠》、耶方斯的《名学浅说》、宓克的《支那教案论》、卫西琴的《中国教育议》等,这些译著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逻辑学、社会学、政治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严复通过著译阐明他主张通过“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进行稳健变革的主张。
1900年庚子事变,严复离开天津走避于上海。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使清廷再度陷入政治和社会危机。严复被请参与主持天津开平矿务局事务。1902年,京师大学堂附设“编译局”,任严复为总办,林纾等为其副手。1905年,严复为开平煤矿打官司而赴伦敦,流亡伦敦的孙中山拜访了严复,两人对中国社会变革的途径意见相左,严复力劝孙中山要从教育、制度等根本处着手提升国民的文明素质。从伦敦回国后,严复主要在上海、安庆、南京之间活动。1905年9月,清政府废除科举考试,各地纷纷兴办新学堂。严复先后被聘任为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复旦公学监督,在上海青年会发表“政治学”演讲,讲稿汇编为《政治讲义》。这一时期,他在上海等地多次巡回发表演讲,并在报纸刊发所写的时评文章,为中国社会转型培养现代人才、为传播现代政治文明理念不遗余力。1906年6月20日,严复自拟书房联语: “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明确宣告了对自己所持守的理念的自信和坚定。9月,清廷下诏“预备立宪”。
1907年秋严复受学部之请北上,主要在北京和天津之间活动。1908年3月,上海商务印书馆为教会代印严复用文言文试译的《马可福音》400本。清廷学部聘严复为审定名辞馆总纂,吕碧城师事严复。11月,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1909年清廷进行所谓的宪政改革,严复兼任宪政编查馆二等谘议官、度支部(即财政部)清理财政处谘议官、币制局谘议福建省顾问官、海军部一等参谋官等职。1910年1月17日,清廷下诏赏严复、辜鸿铭等人为一等文科进士,严复题诗自嘲此事。
1911年4月12日,清廷特授严复为海军协都统。27日,同盟会在广州黄花岗的起义失败。9月28日,严复为清廷填写了国歌《巩金瓯》的歌词。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严复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黎元洪被起义军推任为都督。清廷重新启用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严复用英文写了封长信给莫理循,表达了他对清朝当局的失望和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他认为袁世凯的见识无法担负起中国现代转型的责任,但也不认同激进的革命手段,他预见革命将造成中国长期的分裂和血流成河的悲惨局面。严复强调,中国必须先养成国民的现代文明理念、提高全体国民的文明素质,才能进行稳健有效的现代变革。11月28日,英国《泰晤士报》全文刊载了严复的这封英文长信。12月,袁世凯让严复等人组成和议代表团,代表清廷南下武昌和起义者和谈。12日,黎元洪在武昌为严复一行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师生相见,痛哭流涕。严复开诚布公力促南北和议成功,以避免中国分裂和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