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驶向深蓝 纵横九万里
  • 驶向深蓝 纵横九万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驶向深蓝 纵横九万里

23.47 4.9折 48 全新

库存1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建东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55285434

出版时间2021-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9311861

上书时间2024-12-14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以船舶为主线,主要介绍我国大洋、极地科考以及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系统讲述了我国海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装备的发展历程、创新技术、科学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等,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蓝色画卷,徐徐展开。看着这些海洋成果,看着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海洋建设者们为了我国的海洋事业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他们令人钦佩,亦令人动容。



商品简介

本书以船舶为主线,主要介绍我国大洋、极地科考以及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系统讲述了我国海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装备的发展历程、创新技术、科学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等,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蓝色画卷,徐徐展开。看着这些海洋成果,看着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海洋建设者们为了我国的海洋事业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他们令人钦佩,亦令人动容。



作者简介

作者赵建东系中国海洋报首席记者,曾驻足极地冰穹、深海大洋、钓鱼岛、南海及沿海各地。他是位登陆过我国长城、中山、昆仑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记者,撰写的南极考察图书《极至》成为认知南极的优选科普读物;他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见证和亲历了中国首台载人深潜器突破7000米的珍贵时刻,新闻通讯《马里亚纳海沟 “蛟龙”写传奇》获得中国新闻奖;他深入钓鱼岛、南海维权一线,生动真实地讲述了执法队员的维权故事。他采写的新闻稿件,拍摄的新闻图片获得全国大大小小30余项奖励,视频资料被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等媒体多次采用,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



目录

章 扬帆远洋


中国“向阳红”


迎接“向阳红”


一代“向阳红”


“天字一号”任务


“向阳红 09”历经风雨


“向阳红 14”船乘风破浪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立


新时代“向阳红”开启新征程


“东征西战”的“向阳红 10”


新“向阳红”的新风采


新一代“向阳红”的环球科考


勇立潮头的“向阳红”系列


“大洋一号”风雨录


接船入列


进军三大洋


十年大洋行


新的“深海”“大洋”


老船新生


“深海”载“三龙”


“大洋号”全球行


第二章 两极利器


冰雪之地向阳红


法国之约


初探南极


崛起长城站


冰封“极地”


奋力建“中山”


两船征南极


“龙”行天下


迎接“雪龙”


一“龙”跨两极


“不可接近之极”


国际大救援


“双龙”探极


中国雄“鹰”


首架“雪鹰”入列


首飞中山站上空


“雪鹰 601”登上历史舞台


为什么需要固定翼飞机?


内陆试飞


跨越 1200 公里的着陆


第三章 九天瞰海洋


呼唤海洋卫星


海洋遥感提上日程


呼吁海洋卫星立项


系列卫星


首颗海洋卫星发射


米级到厘米级的跨越


“高分三号”填空白


“海洋一号 C”升空


走向国际


中法“混血”海洋卫星


在实践中跃升



内容摘要

本书以船舶为主线,主要介绍我国大洋、极地科考以及海洋卫星的发展历程,系统讲述了我国海洋领域具有代表性的重大装备的发展历程、创新技术、科学原理、背后故事、重要成果等,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蓝色画卷,徐徐展开。看着这些海洋成果,看着我国海洋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想象那些海洋建设者们为了我国的海洋事业付出了多少努力和汗水,他们令人钦佩,亦令人动容。



主编推荐

作者赵建东系中国海洋报首席记者,曾驻足极地冰穹、深海大洋、钓鱼岛、南海及沿海各地。他是位登陆过我国长城、中山、昆仑三个南极考察站的记者,撰写的南极考察图书《极至》成为认知南极的优选科普读物;他远赴马里亚纳海沟,见证和亲历了中国首台载人深潜器突破7000米的珍贵时刻,新闻通讯《马里亚纳海沟 “蛟龙”写传奇》获得中国新闻奖;他深入钓鱼岛、南海维权一线,生动真实地讲述了执法队员的维权故事。他采写的新闻稿件,拍摄的新闻图片获得全国大大小小30余项奖励,视频资料被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等媒体多次采用,成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



精彩内容

崛起长城站

1983年6月8日,中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南极条约》。9月,郭琨、司马俊和宋大巧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次出席第十二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

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或进入表决议程时,会议主席拿起小木槌一敲:“请非协商国的代表退出会场!到会议厅外喝咖啡!”

会场上的这一“突然袭击”是中国代表团始料未及的,更让人未想到的是,连事后表决的结果也不被告之。原因是中国在南极没有建立考察站,无法成为协商国,所以没有表决权。

郭琨满腹郁闷,当即立下铮铮誓言:“中国不在南极建成考察站,绝不再参加这样的会议!”

1984年,组织南极考察列入国家年度计划。船是南极考察必不可少的装备,承担任务的重中之重。当时的中国没有破冰船,也没有抗冰船,只有为数不多的几艘远洋科学调查船,远征南极充满风险和挑战。“向阳红10”船和海军“J121”号因在同类船中性能好,进入了挑选范围。

“向阳红10”船是主席和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建造的“特种调查船”,是能为执行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服务兼具远洋通信、远洋气象保障的万吨级调查船,优良的性能在当时的国内。

“向阳红10”船承担过多种历史使命:勘察公海大洋适合我国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的海上靶场,发布所选海区的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为“远望”号航天测控船等参试船队和火箭发射、飞行试验等提供准确的水文、气象保障;调查试验海区的地球重力场、磁力场,为弹道修正及准确飞行提供地球物理资料;保证远洋通信和试验时的转信及通信频率预报;调查试验海区水下声波(声场)的传输及分布特征,为确保运载火箭数据舱在预定海域(落区)落水后的打捞回收,提供“落区”海域的水声布阵资料;承担运载火箭试验的海上靶场直升机的遥测保障任务等。

根据国外船舶的常规分类,承担上述任务的船舶通常应为调查船、天气船和通信

船三类专用船。“向阳红10”船集合了这些特点,独具一格。它的设计排水量13800吨,上下10层甲板采用约7000吨优质钢材建造,安装了近9000台仪器仪表,铺设管路(道)约29千米,敷设各种电缆长达190千米。

这还不算,“向阳红10”船还装备了五大系统:大型舰载直升机系统,可满足一架“超皇蜂”型直升机长期在海上使用;气象中心系统,可承担中短期天气预报和危险天气警报;全天候远洋通信系统,可保障多网络大容量全天候数据通信和中继转信;大功率海洋水声系统,可以长时间连续进行海洋水声测试和声呐设备试验;防摇鳍平衡系统。它能在9级风浪中开展漂泊调查作业,能在12级风浪中安全航行。

“向阳红10”船的外观流畅、布局合理、性能优越、设备先进、质量可靠,令它从众多船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选择南极考察船舶的。

1984年10月8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组队完毕,编队下辖“向阳红10”船、海军“J121”船、南极洲考察队、南大洋考察队,队员由23个部、委、局60个单位的591名航海人员、科学家、施工人员及媒体记者组成。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国家海洋局和海军等经充分研究决定,由时任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德鸿担任首次南极考察的总指挥兼临时党委书记。考察队队长正是曾立下誓言的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郭琨。

出征前夕,邓小平挥笔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吹响了“向南极进军”的号角!

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船编队“向阳红10”号远洋科考船和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在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码头起航。穿越赤道时,船队遇到了高温挑战。高温导致“向阳红10”船的高压油泵发生故障。

轮机班的同志顾不上54℃的高温和晕船反应,一边抢修,一边呕吐,很快排除了故障。“向阳红10”船的故障刚被排除,“J121”打捞救生船的右主机缸冷却水套管支架又发生断裂。考察队考虑再三,决定采取了不得已的应急措施:封缸航行,紧急避险。

幸运的是,接下来的狂风恶浪竟没有让海军“J121”打捞救生船出现问题,封缸持续航行了25天,直到靠岸后,才更换了从国内空运来的支架。

还没完全适应远洋航海生活的考察队员们,进入了西风带。海面上刮着超过12级的狂风,掀起20多米高的巨浪,像一群群势不可当的变形怪兽,夹带着雷霆万钧之力,似乎要吞噬掉船上的一切。考察船时而被举上浪峰,时而被抛入波谷,巨大的冲击力把后甲板上5吨吊车的操纵台掀翻,船头发出“哐当、哐当”的巨响,整个船体令人揪心地颤抖。

突然,一阵飓风把通信联络天线刮倒了,指挥台被砸出一条缝,船艉处出现了18个焊接性裂缝!

陈德鸿当机立断:“关闭水密窗,防船沉没。调整船体,使航向和风向始终保持20

度角,顶风前行!”

1985年1月26日,考察队进入南大洋和南极圈考察,遇到了13级台风。狂风卷着恶浪袭击着科考船。船大幅度颠簸,倾斜角超过了四十度。一多半队员强烈晕船,船上的气氛越发沉闷。船长张志挺指挥若定,操船有方,水手们提早关闭水密门仓,冒险抢救后甲板缆绳,保住了船的安全。

一首《十分难受》的打油诗成为形象描述晕船的真实写照:“一言不发,两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九(久)卧不起,十分难受!”

与惊涛骇浪经过几番殊死搏斗的考察船编队终于驶出了西风带、突破了台风,很

快到达南极洲西南极乔治王岛海域。

如何将考察船装载的500多吨1000多种建站物资卸到岸上,成为首要难题。

没有码头,物资就无法运送。于是船员们便赤膊上阵,在风雪交加的冰冷海水中人工打桩,在风吹浪打的乱石滩夯实地基造码头。随船的军人组成突击队,跳进齐腰深、漂着冰凌的海水中,将钢桩打入海底。

整整5天5夜,队员们的“肉搏战”终于有了战果,一座为建设长城站而突击修造的码头——长城码头完工。

科考船无法靠岸,队员们便将物资通过吊车卸到小艇,再运到岸边。在科考船锚

泊的民防湾里,涌大浪高,大船摇摆不定,船上的吊车更是晃动得厉害,而小艇像树叶一样在水中摆动,想要将物资准确地卸到小艇上就要在船、吊车、小艇三者的晃动中,寻找相对静止的那一刻,可那一刻稍纵即逝,很难把握。

就这样,队员们又花了10天时间将500吨建站物资卸到岸上。

建站开始,队员们每天劳动16个小时以上,晚上就地钻进睡袋,第二天醒来,上面一层落雪。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队员们艰苦工作45天后,两栋360平方米的考察用房、4栋辅助房、1座气象站和4个20米高的通信铁塔建成。

1985年2月14日22时,中国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巍然矗立。2月20日上午,长城站落成典礼在大雪纷飞中举行,队员们高唱国歌,激动不已。

至此,我国成为在南极建站的第17个国家,同年10月,又成为“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成员国。中国在国际南极事务舞台上的话语权增强。

首次南极考察家喻户晓,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凝结了“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1985年5月6日,党中央、国务院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员庆功授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南极考察立功嘉奖代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