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
44.1
9.0折
¥
49
全新
库存12件
作者戢浩飞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1812268
出版时间2020-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8552683
上书时间2024-12-0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中国,作为亚洲的文明古国,有着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种类,不是一个本土化的范畴,特别是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来源于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率先对本国的国粹、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大力保护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随后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虽然我国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20世纪末,但从历史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溯源到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的表演、口头歌谣、工艺技能、图腾崇拜和巫术活动”[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页。],故而追溯至此,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约有两千多年。本章简要回顾千年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新中国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快速发展。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中国千余年的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历史,简单分为古代时期、现代时期、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前时期等三个时期。
作者简介
戢浩飞,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学博士;肖登辉,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文章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3期。本文系中国法学会2016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目录
绪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产生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式提出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简况
第一章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传统
一、中国古代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实践
二、现代民间传统文化发展的实践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实践
第二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类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978年至今)
一、民族文化认知的觉醒
二、文化管理部门的重建
三、民族民间文化的提出
四、民族民间文化的实践发展
五、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
第四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
一、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二、构建了卓有成效的保护制度体系,符合中国国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保护制度基本建立
三、形成了“政府、社会参与、人人共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格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四、形成了深度融入靠前交流与合作的局面,注重与亚太地区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中国,作为亚洲的文明古国,有着历史悠久、成就辉煌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种类,不是一个本土化的范畴,特别是作为一个概念明确提出来源于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率先对本国的国粹、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了大力保护并进行了有益探索,随后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世纪下半叶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渐成为一个国际性问题。虽然我国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在20世纪末,但从历史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历史。“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溯源到原始先民的文化创造,如原始乐舞的表演、口头歌谣、工艺技能、图腾崇拜和巫术活动”[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43页。],故而追溯至此,中国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约有两千多年。本章简要回顾千年来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系统分析新中国建国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变化,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快速发展。自春秋战国时代以来中国千余年的民间传统文化发展历史,简单分为古代时期、现代时期、新中国建立以后1949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前时期等三个时期。
主编推荐
戢浩飞,湖北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法学博士;肖登辉,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文章来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3期。本文系中国法学会2016 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研究”成果之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