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序1919 年,《夏洛特的网》的作者埃尔温·布鲁克斯·怀特在康奈尔大学选修了威廉·斯特伦克教授的“英语八”,课本是教授自己编写、自己出钱印的《风格的要素》(The Elements of Style)。康奈尔大学的学生都把它亲切地称为“小册子”(the little book),而正是这本“小册子”奠定了怀特纯粹、朴实、清晰的写作风格的基础。作为一位英语教授,斯特伦克教授清楚地知道,横亘在每个作者和简洁明了的文风之间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多么复杂高深的语法,而是动词单复数、到底用that 还是which、标点符号的使用、如何删繁就简等传统语法书、写作书中从不当做重点、甚至不会涉及的写作细节。因此,他努力将纷繁复杂的英语修辞学简化为了直接、易懂的基本写作规则,而这就是初只有四十三页的“小册子”。他号召摒弃一切冗余、模糊、无力、乏味的表达,认为模棱两可比文字错误更不可取,每一位用英文写作的人都应当力求简洁、精确,绝不能让读者觉得云里雾里。怀特十分尊敬、怀念斯特伦克教授,离开康奈尔几十年后他依然能清晰地回忆起在讲到简洁原则的时候,教授靠着讲台俯身向前,两手抻着西服的领子,以粗哑、诡秘的声音对学生们强调:“删掉赘字!删掉赘字!删掉赘字!”的模样。斯特伦特教授教学生们将this is the subject that 改为this subject,将used for fuel purposes 改为used for fuel,将the fact that 当做令人生厌的残枝败叶“从每一个句子中清除出去”。他告诫他们:“Vigorous writing is concise. A sentence should contain no unnecessary words, a paragraph nounnecessary sentences, for the same reason that a drawing should have no unnecessary lines and amachine no unnecessary parts. This requires not that the writer make all his sentences short, orthat he avoid all detail and treat his subject only in outline, but that every word tell.”这六十三词,字字珠玑,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透彻、形象地说明了何谓“精炼”。按照斯特伦特教授的教导,怀特一生都坚持努力消灭自己的作品中的赘字,并终形成了《纽约客》主编威廉?肖恩认为“纯粹的、彻底美国化的、十全十美的”文风。1957 年,麦克米伦出版社决定正式出版斯特伦特教授的《风格的要素》,并委托怀特来修订他恩师的这本“小册子”。在这之后二十多年间,怀特对《风格的要素》前后共进行了三次修订,充分保留了斯特伦特教授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风格,并对第四章“常被误用的单词和短语”(Words and ExpressionsCommonly Misused) 中收录的的单词、短语以及全书例句进行了更新,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增补。面世以来,《风格的要素》在全球的销量逾千万,已成为了英语学习类书籍中的一个传奇。究其原因,斯特伦特教授抛弃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修辞学术语,回归了写作的本质——思想的表达。无论是撰写读书报告、留学文书,还是商务信函、年终总结,写作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沟通,而《风格的要素》所针对的则正是在写作中阻碍了我们顺畅、准确地与读者沟通的各种问题。国内传统英语教育体系能够保证学习者掌握较为系统的语法知识和一定量的单词、词组和句型,但往往重理论、轻实践,更谈不上文风的培养,因此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想要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总是不得其门而入。而《风格的要素》被张五常先生称为“没有捷径的为文之道中的‘捷径’”,从英语文法、遣词造句、构思写作等各方面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一套难得的标尺,为我们在英文写作中意识到的及没意识到的许多问题都提供了解决方案。对于国内的英语学习者来说,这本“小册子”是一本绝佳的写作案头书。当然,就像有些人批驳的那样,《风格的要素》中的个别原则或说法其实带有两位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然而推崇什么样的文风本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作为一名英语学习者,先掌握好为基本、实用的写作规范,然后再尝试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才是更为实际的做法。本次出版的《英语写作手册:风格的要素(新译本)The Elements of Style》是对英文原版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尤其注意了例句的翻译,力求使译文也能够体现出英文例句中的正误或详略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文例句和相关写作原则。然译者虽竭尽全力,由于水平有限,书中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