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字劳动 数字批判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数字劳动 数字批判

59.1 5.0折 118 全新

库存56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温旭 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4008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18元

货号29628278

上书时间2024-11-21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温旭博士近日和我说他正准备将自己的博士学位论文修改出版,请我作序。出版博士论文对学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作序自然马虎不得。我经常主张现在的博士学位论文不能再像以前一样是做人头,而是要做问题,这意味着年轻学者需要直面非常宏大的、复杂的理论背景与各种观点。作者以数字劳动作为主题是充满智识上的挑战,结果他很好地应对了这个挑战。
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劳动、资本主义、治理术等关键概念是反复出现的,而且这些关键概念也在经过一些“创造性误读”或重构后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甚至更为准确说是所谓当代激进左翼的基本概念。相似或相近的关键概念只是表露或揭示了这里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连续性和断裂性。我们说一些旧的,就是指这部著作在主题的延续、术语表、规范性指向等方面仍然与经典马克思主义有若干重叠之处;而一些新的则是这部著作在面对新的现象、新的理论的时候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讨论,诸如这里涉及的数字劳动、数字资本主义等主题。新旧之分并不是绝对的:在一些新的理论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构成补充、发展,甚至挑战的同时,经典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反过来成为对这些新的理论进行校验的试金石。从一些旧的方面来说,这部著作体现了作者深厚的专业理论功底、敏锐的学术前沿意识、较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他熟练地掌握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将其作为理解与批判数字资本主义的方式(按照作者在结语部分说的,依然要“回到马克思”),以及证明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在数字时代依然具有勃勃生机;从一些新的方面来说,作者可以说很敏锐地——借助对一些新的理论的甄别——捕捉到了一些新的现象,以及这些新的现象背后的一些矛盾。
数字技术的极权、数字消费的吸引、数字理性的丢失、数字文化的“泛娱乐化”等数字生活世界批判的本体论核心内容依旧可以在法兰克福学派对异化的传统认知理论里寻到批判力。法兰克福学派对异化的传统认知不同之处在于认为“异化”是探究人与世界的连接关系。一旦数字劳动不能在数字平台上与数字人际关系发生呼应,数字劳动者将会落入分离的数字生活状态,也失去了获得满意的数字生活的前提。数字资本借助数字技术将数字劳动者形塑成“数字化”的存在物,即对数字技术的绝对依赖。作为数字机体“数字生命”的嵌入,数字平台原本单一性的社交功能被升级成复杂系统。然而,数字劳动者的功能却越来越衰退,复杂物质劳动过程被简化成简单数字劳动,进一步退化成简便的“操作”。 在数字资本积累阶段,剥夺性积累已经变成核心模式,数据是核心资源,数字劳动体系是核心实现方式。数字资本借助数字劳动扩展了剩余价值的内涵边界,剥夺了数字生命时间,使得数字生命发生赤裸化祛序,促成数字劳动者的思想无产阶级化,呈现出数字资本主义的治理术。
书中对数字劳动者的数字行为和数字态度提出建议,引导数字劳动者思考:如何从数字资本手中夺回自己的数字劳动成果,并深化数字劳动者对数字技术赋权的认知和运用;如何参与到数字消费话语中,促使数字劳动者的数据产权意识的觉醒和对“剩余数据”所有权的争夺,防止落入数字技术的悖论和自治主义叙事的桎梏。同时呈现出当今世界在数字劳动领域存在激烈的意识形态争夺,有助于数字劳动者认清数字时代的数字劳动体系、数字资本循环、数字资本积累、数字价值创造、数字异化和数字剥夺等困境。
最后,我不仅期待温旭博士今后的研究,也同时相信他现在的研究会引起学界足够的反应。
是为序。



导语摘要

本书分析了数字劳动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并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型剥削进行了批判。本书认为,数字劳动从物化逻辑转变成数字逻辑而构建数字社会的整体架构,从而助推了数字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资本逻辑在空间扩张上从物理性转向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劳动体系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历史性重构。
本书主体部分共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对数字劳动的基本范畴界定。第二至五章分别参考马尔库塞、罗萨、哈维、福柯等人的理论,如技术理性、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剥夺性积累理论、生命政治理论等,以此为视角,对数字劳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分析数字劳动推动数字社会加速的本质,剖析数字资本的剥夺性积累本质,分析数字劳动与生命政治的数字化延续。



作者简介

温旭,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资本主义研究。主持承担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上海市教 委德育实践课题3项、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课题1项。第一作者发表15篇CSSCI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曾获得202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二等奖等荣誉。



目录

绪  论 /1
第一节  数字全球化已经形成 /1
第二节  数字劳动已成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 /7
第一章  数字劳动的基本范畴界定 /22
第一节  数字劳动的概念内涵 /23
第二节  数字劳动的发生场域 /38
第三节  数字劳动的功能模式 /57
第二章  数字技术理性与数字意识的政治经济学 /93
第一节  数字技术理性统治的合理化 /94
第二节  数字技术理性的宰制机制 /105
第三节  数字技术休克与数字无产阶级化 /118
第三章  数字劳动的意识形态化 /137
第一节  数字劳动意识形态化的价值审思 /137
第二节  数字劳动意识形态化的逻辑理路 /152
第三节  数字劳动意识形态化的实现路径 /170
第四章  数字劳动与数字社会加速 /184
第一节  数字劳动加速的前摄基础 /185
第二节  数字劳动加速的本质面向 /200
第三节  数字劳动加速的推动机制 /215
第四节  数字劳动加速的循环机制 /245
第五章  从数字异化到数字共鸣 /253
第一节  数字劳动与数字异化 /254
第二节  数字共鸣是超越数字社会危机的可能建构 /264
第三节  数字共鸣对数字生活世界的本质遮蔽 /272
第四节  数字动态稳定是数字生活世界的复归追寻 /278
第六章  数字劳动与数字剥夺性积累 /286
第一节  资本积累与空间生产 /287
第二节  数字剥夺性积累及其手段 /295
第三节  数字剥夺性积累对数字劳资关系的影响 /311
第四节  数字剥夺性积累的数字空间批判 /318
第七章  数字劳动与生命政治的数字化延续 /334
第一节  生命政治:一种宰制生命的权力 /335
第八章  从数字生命政治到数字帝国 /358
第一节  数字劳动:数字生命政治的实现形式 /359
第二节  数字劳动加速了数字生命的赤裸化祛序 /369
第三节  数字帝国与数字全球规训 /380
结  语 /399
附录:名词解释 /414
参考文献 /422
后  记 /439
第二节  劳动与生命政治的接榫 /340
第三节  数字生命政治 /347



内容摘要

本书分析了数字劳动下的新型生产关系,并对数字资本主义的新型剥削进行了批判。本书认为,数字劳动从物化逻辑转变成数字逻辑而构建数字社会的整体架构,从而助推了数字资本主义体系的建立。数字资本主义是数字资本逻辑在空间扩张上从物理性转向数字化,并通过数字劳动体系形成对物质世界的历史性重构。
本书主体部分共五章。其中第一章是对数字劳动的基本范畴界定。第二至五章分别参考马尔库塞、罗萨、哈维、福柯等人的理论,如技术理性、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剥夺性积累理论、生命政治理论等,以此为视角,对数字劳动进行意识形态批判,分析数字劳动推动数字社会加速的本质,剖析数字资本的剥夺性积累本质,分析数字劳动与生命政治的数字化延续。



主编推荐

温旭,法学博士,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数字资本主义研究。主持承担教育 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项、上海市教 委德育实践课题3项、上海市学校艺术科研课题1项。第一作者发表15篇CSSCI论文,其中2篇发表在权威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上。曾获得2022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优秀论文三等奖、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三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专场二等奖等荣誉。



媒体评论

陈学明,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人郑重推荐青年学者温旭的这一著作。数字化,特别是劳动的教字化,正在无可阻挡地发展着。那么,数字劳动究竟是怎么回事?数字劳动的出现对人类意味着什么?温旭的这一专门论述数字劳动的著作,能够为我们破解这些问题提供有益的启示。当然现在学界推出的研究数字劳动的成果不少,但显然温旭的这一著作确有独特之处,它对数字劳动的研究具有全面、深刻、精细的特点。

蓝江,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核心就是数字劳动研究,而数字劳动是理解当代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键所在,本书从数字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意识形态批判、社会加速批判以及生命政治研究、数字帝国主义等诸多方面,全方位地分析了数字劳动在各个方面的延伸和扩展,全书用灵活生动的文字、引人入胜的理论分析,向当代中国读者展现了一个全面的数字劳动的分析与批判。

潘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温旭博士的这本专著是近年来国内关于数字劳动研究的新著与佳作。这一力作一方面立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原则高度来分析数字劳动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实践效应,揭示了数字劳动对个体自由与人类解放的双重效应;另一方面关涉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与传播学等多重学科的交叉性研究,呈现出一个内容丰富、方法多元、视野开阔而主题聚焦的数字劳动研究图景。

黄再胜,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数字劳动的出场与大行其道,使劳动者既获得梦寐以求的“就业自由”和“工作自主”;又受困于算法牢笼对生命的宰制与吸纳。温旭博士用深邃、犀利、练达的笔触给我们刻画了数字资本主义生产图景中的技术理性、资本操控和劳动异化。

吴静,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数字劳动如何翻天覆地地重构了当下社会的个体、总体甚至意识形态?这本集探索性思考与批判性解析于一体的专著为普通读者和专业研究者都提供了一种友好的可读性。它或许并不旨在回应所有围绕那些浸透了现代欲望和技术的争论,但却成功地以思辨之斧凿开了一条刺穿它们的提问之路。

李哲罕,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在这部专著中,温旭博士立足数字时代,在把握和理解、重述和重构西方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或观点上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学术工作。我完全有理由相信,他凭借这部专著不仅将登上学术舞台,而且还会在那里牢牢占据一个属于自己的位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