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76 7.2折 ¥ 128 全新
库存16件
作者路辉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45326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29206645
上书时间2024-11-07
路辉先生的《无极之境》和《古中医悟》不知读了多少遍,初读之下有醍醐灌顶之感。读是读了,也读懂了一些,但至今仍未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还不能用之于临床,因此还在努力学习中。路辉先生有一个宏伟的计划:继续编写出版《古中医运气学·天地之机》《古中医藏象学·不朽之身》《古中医内算学·伤寒之术》《古中医宇宙学·众妙之门》和《古中医学术史·天医之门》。读完路辉先生的这些续作、学会和掌握“内算”、用之于临床、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是我之愿也。
我猜想路辉先生的宏愿有二:一是证明中医的阴阳五行是以中国古天文学为基础的科学,使中医再不被诟病“不科学”,《无极之境》和《古中医悟》即肩负此使命并已基本达成;二是说明中医与其他科学系统一样,不仅有定性思维,也有其定量系统,只是现在古中医的这些“内算”仍被看作“封建迷信”,或因其难学而被束之高阁,其定量系统就是中医理论中天干地支、五运六气、四时五行理论在年月日时的时间与空间层次上的内算系统。
法国著名纪录片导演让·米歇尔·卡雷在前些日子采访我时的主题就是我心目中未来的医学模式,我回答说“以中医理论指导的、以现代科学技术支撑的医学”。说实在的,未来的好的医学模式具体是个什么样子我也说不上来,应该就是路辉先生的努力目标吧。
路辉先生为中医药的再辉煌的这些努力应该受到欢迎、受到鼓励、得到支持。为了中医药的再辉煌,中医药界人员都应认真读读路辉先生的这些著作。
我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中华民族自有史以来,无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只是近几百年来落后了,近几十年我们正在奋力赶上并已达到预期目标。当下对中医药,国家支持、人民需求,加上中医药从业人员的奋发图强,我看好中医药的再辉煌。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麻柔
丁酉年仲夏
《周易》是世界上早的哲学巨著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居“群经之首”。它屹立于人类五千年文化史的正中间,以哲学家独有的远见卓识总结了前两千五百年的哲学成果,并先声夺人地预示了至今人类文化科学发展的大格局和大趋势。《系辞上传第十二》在讨论“乾”“坤”二卦与天下事业的关系时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前者以不拆开原生态之形为起点,向上探求事物生存发展的本质;后者以拆开原生态之形为起点,向下探求种种器具的制造。今天看来,此说也当属人类文化科学发展早的,至今依然是无可争辩的科学分类的基本纲领。
两千五百年前,人类解剖分析原生态事物的能力十分有限。于是,人们聚精会神地在不拆开原生态事物的前提下,观察万事万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状态(现象),进而在综合研究万事万物之间的诸多相关性的基础上,逐步从整体上认识了万事万物以及种种事物内在的原理、规律、法则,并进而概括为哲学和从属于哲学的由综合到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叫作“形而上者谓之道”。近四五百年来,随着近代物理学、化学的不断发展,人类拆开原生态事物的能力不断提升,寻求各种材料以及制造种种工具、器具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并越来越深入地认识了物理学、化学和从属于物理学、化学的由分析到归纳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叫作“形而下者谓之器”。
纵观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历史,在整个文化科学的进步上,应当归结为两次文化高峰。次文化高峰在春秋秦汉之际,以形上性文化科学的成功为代表,其标志是人类在哲学上的成熟;第二次文化高峰在后,即距今四五百年的欧洲复兴以来,以形下性文化科学的成功为代表,其标志是人类在物理学、化学方面的成功。次文化高峰的意义在于认识宇宙、安排人生,提升了人们的思维智慧,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充实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第二次文化高峰的意义在于剖析自在、获取材料,提升了人们制造器具的能力,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次文化高峰催生了哲学为基础的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军事、历史、法理等人文学科,中医学即在其中;第二次文化高峰催生了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声、光、电、磁、热、力、微电子等物理分支学科和有机、无机、生物化学等化学分支学科,西医学也在其中。由此可以说,中医是哲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着由综合到演绎的科学研究方法,亦可称之为形上性的医学科学;西医是物理学、化学体系下的学科,主要运用着由分析到归纳的方法,亦可称之为形下性的医学科学。由综合到演绎的形上性科学,是大脑思维的结晶;由分析到归纳的形下性科学,是实体实验的结果。大脑思维和实体实验是不可通的性的关系,因此形上性科学与形下性科学以及中医与西医之间,也必然是不可通的性的关系。只要人类两次文化高峰的总体格局不会改变,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科学体系之间并存的格局,终将不会改变。
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生成已经有一百五十亿年的历史了。如果我们将这一百五十亿年浓缩为地球上一年的三百六十五天,那么人类的出现应当是在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十点三十分那一刻。而人类文化的出现,则应当是三十一日晚上后十秒的事情。在这十秒里,尽管形上性文化科学的繁荣在前,形下性文化科学的繁荣在后,但是这并不代表两类文化科学哪一者先进,哪一者落后。两类文化科学之间,各有各的内在规律,各有各的发展轨迹。而两类文化科学并存并重的历史,其实才刚刚开始,至今还不到十分之一秒。只是白驹过隙般的人类一代接着一代地从历史匆匆走过,这才以人性卑微的固有天性,在无所谓先后的十秒钟里分出了古与今,优与劣,新与旧,存与废。以至因为人性的卑微,反而忘记了“科学是超时空而存在的”这一千古名言。
实现当代中医的复兴,首先要重新认识中医学的文化基因与核心价值。人们不能把博大精深的中医学曲解为经验医学,也不能用西医的观念与方法对中医学随意解释、妄加改造。中医学不是一根针、一把草,不是土、单、验方形式的原始疗法,也不是用简、便、验、廉这样四个字所能概括的。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史、哲(尤其哲学)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这里的根、本、主要枝干,是中华中医之魂,是中医学文化基因与核心价值之所在。丢掉了中华中医之魂,勉强留下来的经验疗法及方剂、药物,只能是失去生命力的枯枝、败叶、干苹果。这无疑是一种十分可悲的、不可饶恕的传统文化科学自残。一百多年来中医衰落的经历告诉我们,实现中医学的复兴,我们的知识结构与思维方式首先要回到易经时代,回到中医学的文化基因与核心价值上来。否则,复兴中医将永远是一句伟大的空话。
路辉先生是一位中年中医的中坚学者,他热爱中医,才思敏悟,读书颇丰。行将出版的《无极之镜》,是一部通过天文广泛涉猎阴阳、五行、算学、中医的学术专著,一部引领读者回到易经时代的好书。故乐为之序。
李致重
2017年8月
易道之天道
习近平主席近年来关于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有一系列重要讲话,他提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里强调的“四个讲清楚”对我们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学术认同问题,那就是:什么是国学?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在当前新时代、现代科学的大背景下,如何理解国学的基本含义?关于这些基本国学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指导性意义。
如何理解国学?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在上千年的演变发展中,形成了以儒家为表、佛和道为里的“三教合一”的基本格局。儒、佛、道三教成为国学的三大主干,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之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等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一直贯穿中国历史与学术史的道家之学。这里的三教之教,并非宗教之教,而主要是在“教化”的意义上使用的。国学的基本特点是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和心理积淀,承载着中国人的天人观、生命观和价值观,以及人感应天、认识天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构成了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学术体系,是中华文明与文化深厚的学术体系基础,是数万年来中国古圣留给我们宝贵的文明学术体系与历史文化遗产。
有人说儒家“六经”是国学的源头,这有一定道理。不过,儒家学说毕竟只是一家之言,虽然后代儒家吸收了其他各家的精华,但仍然不能取代其他各家的学术地位,不能说儒学就是国学的全部内容。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医家、阴阳家以及后来的佛家,都是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之间常有相互影响,但不可以归并合一。但是,在诸子百家的学术体系中,有一部古圣的著作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被忽略的,那就是儒道医阴阳兵等诸家皆奉为经典的著作——《易经》。
“国学四部经史子集,核心是经,经当中重要的是六经,而六经又归宗于大易——《易经》。”这是马一浮、熊十力说的,是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体悟出来的话。马一浮说:“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他说的六艺是大六艺,也就是六经。古文经学派将《易经》排在六经的位,这是按时间先后排序的。《易经》这本书,是世界文明四大经典之一。世界文明四大经典分别代表了四大文化:《圣经》是西方文化经典,《吠陀经》是印度文化经典,《古兰经》是阿拉伯文化的经典,而《易经》则为东方文化的经典。历经几千年之沧桑世变,《易经》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文明之髓、精气之源。在西汉时,《易经》被推为十三经之首,被誉为“群经之首”,《易经》是中国人智慧之大成。在中国古代,曾经涌现出许多思想家著书立说,谈经论道,写下了不少的“经”书。对于这些不同的“经”书,后世学者常多有指点评议,而《易经》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从古至今,这一点大概是没有哪一位学者反对的。《四书五经》的首经即是《易经》,被历代医家尊为圣典的《黄帝内经》的核心思想也与《易经》无二,因而有易医同源之说。就连孔圣人也因为没有过早重视《易经》而感慨:“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经》对中国人思想的浸淫,对中国传统文明结构的形成以及社会、科学发展轨迹的影响,不言而喻。
《易经·系辞》指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易经·系辞》还曰“圣人有以见天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突出了人与天地的相应。《易经·系辞》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强调了对事物的认识必须天地人结合。《易经·系辞》的“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也”,则突出了人与天道、地道相应。《易经·乾》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强调了人要与天地合一,人不是孤立的。《四库全书总目·易类》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历法、乐律、韵学、兵书,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因此,《易经》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思想的综合知识库了。可见,中华传统文明的核心是《易经》,而《易经》的核心是天道。
那么,《易经》中所论的天道又是什么呢?
汉代的《白虎通·五行篇》说:“言行者,欲言为天行气之义也。”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里说得更清楚:“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行者,其行不同,故为五行。比相生而间相胜也。”显然是说,五行是指天地之气的运行,有了阴阳,才有了四季,有了四季,才有了五行,之所以用“行”字,是因为天地之气的运行方式不同。那么,天地之气的运行又是指什么呢?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湿燥风”,《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把五运也就是五行和阴阳并列起来,都看成是化育生命的本源。东汉张仲景著《伤寒卒病论》也说:“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伤寒论·伤寒例》中,也有“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这在《伤寒论》中称之为“斗历”,记述了斗柄指向和四季、分至启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冬至、夏至、春分、秋分)、二十四气以及七十二候的关系。伴随着天球上的斗转星移,伴随着地面上春、夏、长夏、秋、冬季节的更替,大自然的气机进行着展放、上升、平稳、内收、潜降这样有序的运动和变化。而季节更替的决定因素,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到太阳距离的周期性变化相关,斗柄指向只不过是观察天象的参照物罢了,但却是五行归类的内容之一。
毫无疑问,易学体系的阴阳五行系统与天道、天象系统密不可分,主要是以七曜九星为根本的天人合一体系。而七曜九星的具体运行规律又是如何呢?这部分内容在《二十四史》的天文志、律历志、五行志中都有详细论述。但在学术界基本上还没有几个人去认真整理这些天道、天象、天机与《易经》、与阴阳五行、与河图洛书、与天干地支,尤其是与中医的关系如何。后学以独具之慧眼,耗三十年之时光寒暑,著《古中医天文学·无极之镜》一书。其书基本学术框架就是,以观察北斗九星斗柄在极坐标系上的指向,来确定四季和节气;以观察日月五星运行在黄道坐标系、赤道坐标系上的顺逆停留,来确定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亢害承侮的量化方法;以观察地平坐标系上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天球的天干地支的内算量化方法,后通过盖天论的七衡六间图画出阴阳的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六十四卦,通过浑天论的观天测星法来运算出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视运动轨迹的顺逆停留与距离地球的远近大小的五行规律,这是中国古人由来已久而且是很精确的观天测影(盖天论)、观天测星(浑天论)、观天测气(宣夜论)的方法,但如今却已基本成为“绝学”了。正如《易经》中所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但是怎么“仰以观于天文”?怎么“俯以察于地理”?历来在学术界都没有人详细说过天象天道与阴阳五行的必然联系,即天机的问题,而笔者在《古中医天文学·无极之镜》一书中把这件事说清楚了。所以,这本书不仅是古中医的天文学,也是中国传统文明的天文学。这本书将中国传统文明从哲学层次上升到科学层次,这在中国传统文明的学术史上也是少有的,意义非凡。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而喜《易》,序象、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可知,孔子“五十而知天命”,主要是因为晚年喜《易经》,学《易经》所致。《易经》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为其作《易传》之后,《易经》也就成了主要反映儒家“天人观”思想之经典。孔子不仅自己刻苦学《易经》,也劝人学《易经》。“有古强者云:孔子劝我读《易》,言此良书也,丘窃好之。韦编三绝,铁挝三折,今乃大悟。”而在易学的历史上,西汉京房撰写《京氏易传》三卷,东汉郑玄著《易纬》以注《易经》、写《太玄》以摹《易经》,唐孔颖达奉太宗之命撰《周易正义》十卷,宋代邵雍阐述《易经》写成《康节说易全书》,北宋程颐撰《程氏易传》,南宋朱熹撰《周易本义》十二卷,清代李光地等撰《周易折中》二十二卷,所有这些易学之著,都被认为是易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易学版本。而这些重要的易学之著其实都是在阐释日月五星与人之间的天人感应与天人合一的天道规律。道家就更不必说了,道家不仅著述阐释七曜九星之天道,而且还以身修道、以心合道。
孔子领悟出天人之间的关系,认为天命下贯即为人性。子思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在这方面的思想,因而在《中庸》开篇便阐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从其中可以看到《中庸》思想对“天命”“天道”的看重,并试图求问“天道”规律,要求自己的思想言行符合“天道”要求与特点,以实现“得道”“合道”。孔子的“天道”,其一,是宇宙自然存在之“天道”,主张天人合一,尊重大自然客观规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不要违背自然规律而行;其二,视“天道”为天人合一之道,从单纯的“天道”进一步演化为“天人之道”,并将符合“天道”主张的行为予以规范,是为了证明某些思想行为的合理性,令其占据顺应天命的大义,此即曰孔子所知之“天命”。《庄子·天下》亦云:“《易》以道阴阳。”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白序》中也曰:“《易》以天道化。”这些论述都抓住了《易经》的天文天象本质,天道既是《易经》的灵魂,也是《易经》的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之七篇大论更是天道观贯穿全篇。唐代孙思邈就有“不知易者,不足以言知医”的感慨,明代张景岳也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这些也都说明中医学术史与《易经》的天道观密不可分,即医易相通。而这个“天道观”体系的证明就在《古中医天文学·无极之镜》之中。
对国学进行继承和创新,就需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理论思维水平提高了,分析能力就可以提高,就可以分清精华与糟粕,即使面对糟粕也可以进行改造创新,努力化腐朽为神奇。如果不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水平,对现实又缺乏研究,对国学就可能会误用、乱用、滥用。对国学不能随便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继承是前提,研究是基础,翻译与创新是关键。只有通过创新形成越来越多的新成果,国学的生命力才会越来越强。《古中医天文学·无极之镜》一书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创新。
对于本书,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从中国学术史角度形象地说出了天文、天象、天机作为源头活水的宇宙发生学特性,“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又恰如其分地道出了从道如流的宇宙天人合一的自然特性。
路辉
丁酉年丁未月丁巳日丁未时
古中医天文学著作,从天文、历法角度解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版深受古中医爱好者欢迎,故修订书中的错误出第二版,精装。
本书是一本古中医天文学著作,是中医界提出“古中医”内涵的中医书,从天文、历法角度解释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从天干地支、五运六气角度解释《伤寒杂病论》,是国学界一本厘清子学根髓的国学书。
本书从国学、子学、中医的根子上,即阴阳五行的起源及其天文机制、历法本质、历史演变考证论述。无极状态是《易经》之中*根本的天象,一切皆是从无极而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而万物,也是三生万物的过程。故天下万品皆是无极演变而来,*终又归于无极。镜者,映像万物而不染,镜中万物皆虚幻,此万象万物皆由无极而生化,一切世间之物皆是无极之镜中的影像而已,镜像*能反映品物真实,巨细无漏,故有此书名。
本书*的特点是首次揭示了阴阳五行、河洛干支、五运六气、子学九式的物理本质、天文原理、历法起源。
路辉,解放军总医院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对古中医有深入的研究。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级基金课题,发表SCI文章一篇。
路辉,重光大渊献之年,圉壮之月,丙辰日之人。曾遍览群书,始得一丝之禅意;又阅尽春秋,方悟百代之过客。指天文,通历法,看地理,明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