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为道(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子为道(珍藏版殷旵国学讲堂)

18.74 5.5折 34 全新

库存12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殷旵 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1369081

出版时间2013-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4元

货号23178454

上书时间2024-11-04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用白话通俗的方法介绍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的优秀品质和非凡智分体现在《道德经》中,理解老子就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与源头。本书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当前承传其本义的重要性。文字简练、寓意深邃,没有偏见,不带私心,让人们在不浮躁、不狂妄中悟出真理,为普及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和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具有非凡的意义。



作者简介


殷旵,安徽太湖县人,曾先后受聘于国家宗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责编)和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期刊英文版“感受中国”栏目(专栏主持)。应邀在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以及海内外知名企业演讲三百多场。现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栏特约作者,主要著述有:《老子为道》《在北大讲易经》《易经的智慧-经部》《易经的智慧-传部》《幸福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

先生演讲的理念:心量有多大,福报一定会有多大,心量是社会共修的心量,福报是社会共享的福报。



目录

引 子/1

老子为道

讲  为道“三段论”/9

  1 为道模仿阶段——为学/9

2 为道修炼阶段——为道/14

3 为道成熟阶段——无为/23

第二讲  为道“损益法”/28

1 为道的充实——日益/28

2 为道的超越——日损/32

3 为道的升华——无不为/36

第三讲  为道“三重景”/37

1 为道要有的放矢——知/37

2 为道要与时俱进——智/38

3 为道的智慧——慧/41

第四讲  为道“三人行”/43

1 借鉴“他”的为道/43

2 碰撞“你”的为道/45

3 形成“我”的为道/48

第五讲  为道“三过程”/51

1 为道的问号——迷/51

2 为道的感叹号——疑/53

3 为道的省略号——悟/55

第六讲  为道“三要素”/58

1  为道的“五官”——才/58

2  为道的食粮——学/59

3  为道的心肝——识/60

4  为道的魂魄——胆/61

5  为道的镜子——六识/61

第七讲  为道的“三度”/63

1  为道的广度——博/63

2  为道的深度——渊/65

3  为道的高度——神/66

第八讲  为道的传说/69

一则童话/69

第九讲  为道育“三心”/75

1  为道的情趣——好奇心/75

2  给知识编码——分别心/77

3  为道中的自信——平常心/80

第十讲  为道的反省/82

1  阅读为道——是什么/82

2  讨论为道——为什么/83

3  评判为道——不二法门/86

第十一讲  为道的“三念”与“三性”/89

1  为道的两组概念/89

2  老子“为道”经典/92

3  爱因斯坦“为道”经典/94

4  《金刚经》中的“为道”经典/100

第十二讲  为道的哲学命题/103

1  为道的正题——肯定/103

2  为道的反题——否定/105

3  为道的合题——从实际出发/108

第十三讲  为道“三境界”/110

1  为道的起点——独上高楼/110

2  为道的着力点——衣带渐宽/111 

3  为道的亮点——蓦然回首/111

4  为道“又一村”——“理想国”/112

第十四讲  为道“三不朽”/114

1  立功——济于时/114

2  立德——济众生/119

3  立言——传后世/122

第十五讲  为道“三不亦”/125

1  为道的潜力——“不亦说乎”/125

2  为道的引力——“不亦乐乎”/128

3  为道的魅力——“不亦君子乎”/131

第十六讲  为道在呼吸之间/136

1  呼吸是吐故纳新/136

2  电场、磁场、气场/139

3  信息场、意念场/141

第十七讲  为道“三观”/146

1  观物理现象——观色/146

2  观生理现象——观心/150

3  用正念观照自己——观静/153 

第十八讲  为道“三相”/157

1  为道的假相/157

2  为道的实相/159

3  为道的无相之相/161

第十九讲  为道“三处”/164

1  青霭入看无/164

2  “独”处才是入处/165

3  问自然——出处/167

4  忘我——了处/169

第二十讲  为道与牧牛/173

第二十一讲  为道“三见”/182

1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182

2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183

3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184

4  真理在水井的底部/186

第二十二讲  为道“三易”/191

1  变易是事物的现象/191

2  不易是事物的规律/192

3  简易是事物的本体/193

第二十三讲  为道“与时俱进”/198

1  与时偕行 /198

2  损益时间观/199

3  天行健/201

第二十四讲  为道之情可见/205

1  刚柔相推/205

2  男耕女织/207

3  心灵感应/207

4  天地万物之情/208

第二十五讲  为道与生活/210

1  水火相济/210

2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211

3  “家人”方程式/213

4  光明依附于柔顺/214

5  积善之家有余庆/216

6  风火家人/217

第二十六讲  为道中解“困”/219

1  晋升的阶梯/219

2  大人吉,小人困/220

3  学习“井德”/223

4  先立命,后安身/225

第二十七讲  为道与自然/228

1  易与天地准/228

2  禅是生活的共相/236

3  天人合一/239

在北大讲老子


第二十八讲  老子为道与和谐社会/243

1  怎样为道/243

2  为学与为道/244

3  为道是“金饭碗”/248

4  也说“天下”/249

5  东西方的“天下”观/251

6  什么是“至善”/252

7  “平天下”是为了“中和”/254


均衡、协调、持续/256               

第二十九讲  老子为道与中和之道/258

1  只赞扬不是真和谐/258

2  西方人眼中的老子/259

3  解读《易经》的人/261

4  在“日损”中得“中和”/264

5  在“日益”中得“中和”/266

第三十讲  老子为道与天人和谐/268

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268


 


 



内容摘要


本书用白话通俗的方法介绍老子的核心思想,老子的优秀品质和非凡智分体现在《道德经》中,理解老子就理解了中国文化的精华与源头。本书让我们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当前承传其本义的重要性。文字简练、寓意深邃,没有偏见,不带私心,让人们在不浮躁、不狂妄中悟出真理,为普及博大精深的老子思想和弘扬祖国灿烂的文化与文明,具有非凡的意义。



主编推荐

殷旵,安徽太湖县人,曾先后受聘于国家宗教局宗教文化出版社(责编)和国家民委《中国民族》期刊英文版“感受中国”栏目(专栏主持)。应邀在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以及海内外知名企业演讲三百多场。现为“国际易学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与易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中文”专栏特约作者,主要著述有:《老子为道》《在北大讲易经》《易经的智慧-经部》《易经的智慧-传部》《幸福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丛书》。
先生演讲的理念:心量有多大,福报一定会有多大,心量是社会共修的心量,福报是社会共享的福报。



精彩内容

                                    谁能见如来

《金刚经》里有两首著名的偈子。一首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经中认为自然现象中,凡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都是“有为法”,法是法则,是自然现象。这些有行为、有形色的物和法则怎么样呢?经中用了形象的比喻,比喻成梦、幻、泡、影、露、电等,并说,我们应该这样去观察,去理解。老子、爱因斯坦说的与这个比喻一模一样,还是玩玩而已,不要当真,我们所观察的世界,都不是真实的世界,是变幻莫测的。
又一首偈曰:“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意思是说,如果有人把我当成形象的偶像,想祈求我保佑,这人就是行邪道了。你看,释迦牟尼佛太伟大了,他为了觉悟人生,把自己也当成了教材,当成了“露”和“电”,也是变幻的、虚假的,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心里的,是你心里的智慧之光。
我的智慧再大,那是我的,代替不了你,我只能像你们的老师那样,在课堂上教教你。但是上考场还是你自己的事,一点都不能依赖我,关键的时候,在考场上,还要靠你自己的智慧,靠自己正常发挥,甚至超常发挥。
后一句“不能见如来”,成了这一篇的总结,说得太简明、太伟大了。如来,如其本来。如来是神吗?不是。是人吗?是。但不是某一个人,是每个觉悟了的人。觉悟了什么?觉悟了自然的本来面目,万事万物的本性、本质,而不是现象。四句连起来说就是,如果你们只看表面现象,是观察不到真实的世界的,是见不到如来的。
我尊敬的恩师次开示我说:“佛教不是迷信。”所以我把佛教当作文化,当作一门学问钻研。他老人家每次出国访问回来,都与我谈起《金刚经》,教诲的还是那句话:“佛教不是迷信。”
其实我发现,许多不信佛教,却口口声声自称“唯物主义者”的知识分子,就有很多人迷信。认为“观察到的东西才是存在的”,就是一种迷信;认为观察到的是世界的全部,也是一种迷信。有了这种迷信,就不能见如来。如来者,如其本来。事物的本来是观察不到的。爱因斯坦虽然不是佛的弟子,但是他见到了如来,如来很高兴,亲自授他“广义相对论”秘法。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