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先勇典藏集(精装全五册,签章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白先勇典藏集(精装全五册,签章版)

272.17 6.8折 398 全新

库存87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先勇 著,理想国 出品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78584

出版时间2023-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29567529

上书时间2024-11-03

安岳县墨韵书屋

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永远的白先勇,永远的青春版。

精装版《白先勇典藏集》一函五册,依据白先勇亲自增订的篇目,汇齐了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囊括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长篇小说《孽子》,以及散文集《树犹如此》,附有白先勇文学年表、旧影照片、新增篇目,一览各个时期“社会众生相”的白先勇代表作。

从上海到台北,从台北到纽约,从百乐门到信义路,从霞飞路到中央公园,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永远的中国乡愁。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从白先勇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

在越来越多的中文图书馆,白先勇的文学著作属于“核心收藏”,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意义,并长久被人们虔诚记忆。

 

其一,《台北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也是一部故国史的折影,一部随风飘落的人类命数史。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zui后一夜,思旧赋,游园惊梦……在异域,“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

其二,《树犹如此》,白先勇散文集代表作,谈同志,谈师友,谈艾滋,谈亲情。纪念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人间悲悯,蕴藏波澜;辗转桂林、上海、南京、台北、纽约,文化乡愁叠加,归于何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以文会友,情笃一生。

其三,《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说结集,收入《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名篇。金大奶奶,玉卿嫂,青春,月梦,芝加哥之死……小说作者留学赴美前后,环境遽变,而下笔创作不停,成就一系列短篇小说。“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也因此“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其四,《纽约客》,白先勇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合璧之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群离开故土、寻梦美国的中国人,匿身熔炉,唯有忘却身份,做个纽约客,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或在困境中挣扎,或在自毁中走向终点。其中短篇《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后的贵族》。

其五,《孽子》,白先勇唯此一部长篇小说,多次改编为影视、话剧,入选法国《世界报》1944年以来 100本Z佳小说。关于父子,也关于同志,一群被排斥的青少年,在新公园的掩护下,晦暗又暧昧地活着,在宿命的运数中互相取暖。一个边缘世界,一个隐秘王国,一出将悲情研磨成金粉的歌剧。



商品简介

永远的白先勇,永远的青春版。

 

精装版《白先勇典藏集》一函五册,依据白先勇亲自增订的篇目,汇齐了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囊括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长篇小说《孽子》,以及散文集《树犹如此》,附有白先勇文学年表、旧影照片、新增篇目,一览各个时期“社会众生相”的白先勇代表作。

 

从上海到台北,从台北到纽约,从百乐门到信义路,从霞飞路到中央公园,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永远的中国乡愁。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从白先勇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

 

在越来越多的中文图书馆,白先勇的文学著作属于“核心收藏”,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意义,并长久被人们虔诚记忆。

 

 

 

其一,《台北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也是一部故国史的折影,一部随风飘落的人类命数史。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zui后一夜,思旧赋,游园惊梦……在异域,“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

 

其二,《树犹如此》,白先勇散文集代表作,谈同志,谈师友,谈艾滋,谈亲情。纪念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人间悲悯,蕴藏波澜;辗转桂林、上海、南京、台北、纽约,文化乡愁叠加,归于何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以文会友,情笃一生。

 

其三,《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说结集,收入《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名篇。金大奶奶,玉卿嫂,青春,月梦,芝加哥之死……小说作者留学赴美前后,环境遽变,而下笔创作不停,成就一系列短篇小说。“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也因此“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其四,《纽约客》,白先勇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合璧之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群离开故土、寻梦美国的中国人,匿身熔炉,唯有忘却身份,做个纽约客,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或在困境中挣扎,或在自毁中走向终点。其中短篇《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最后的贵族》。

 

其五,《孽子》,白先勇唯此一部长篇小说,多次改编为影视、话剧,入选法国《世界报》1944年以来 100本Z佳小说。关于父子,也关于同志,一群被排斥的青少年,在新公园的掩护下,晦暗又暧昧地活着,在宿命的运数中互相取暖。一个边缘世界,一个隐秘王国,一出将悲情研磨成金粉的歌剧。



作者简介

白先勇,1937年生,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zui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zui后的贵族》等,近年来撰有父亲戎马生涯传记,以及传统文化致敬之作《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牡丹亭〉》,致力于中华昆曲的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程乙本的重读与推广。



目录

第1《台北人》目录


[序]


只是当时已惘然——五十周年版新序 /白先勇【新增】


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 /欧阳子


世纪性的文化乡愁——《台北人》出版二十年重新评价 /余秋雨


——


永远的尹雪艳


一把青


岁除


金大班的zui后一夜


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


思旧赋


梁父吟


孤恋花


花桥荣记


秋思


满天里亮晶晶的星星


游园惊梦


冬夜


国葬


——


[附录]


世界性的口语——《台北人》英译本编者序 /乔志高撰,黄碧端译


《台北人》印第安纳版序 /韩南撰,廖彦博译【新增】


翻译苦、翻译乐——《台北人》中英对照本的来龙去脉 /白先勇


 


◆ 第2《树犹如此》目录


[至念]


树犹如此


第六只手指——纪念三姊先明和我们的童年


少小离家老大回——我的寻根记


上海童年


石头城下的冥思


岂容青史尽成灰


——


[青春]


明星咖啡馆


《现代文学》的回顾与前瞻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写在《现代文学》重刊之前


不信青春唤不回——写在《现文因缘》出版之前


白先勇、李欧梵对谈台大外文系的那段日子——兼谈我们的老师


我的创作经验


——


[师友]


文学不死——感怀姚一苇先生


天天天蓝——追忆与许芥昱、卓以玉几次欢聚的情景


怀念高克毅先生


忧国之心——余纪忠四平街之憾


仁心仁术—— 一个名医(吴德朗)《理想的国度》


人间重晚晴——李欧梵与李玉莹的“倾城之恋”


花莲风土人物志——高全之的《王祯和的小说世界》


殉情于艺术的人——素描顾福生


走过光阴,归于平淡——奚淞的禅画


寻找那一棵菩提树——奚淞的佛画


画中有诗——谢春德的摄影艺术


冠礼——尔雅出版社二十年


克难岁月——隐地的“少年追想曲”


摄影是他(柯锡杰)的诗——因美生情,以情入镜


邻舍的南瓜——评荆棘的小说


凤凰花开——古蒙仁的写作轨迹


知音何处——康芸薇心中的山山水水


——


[关爱]


写给阿青的一封信


山之子—— 一个艾滋感染者出死入生的心路历程


修菩萨行——杜聪与河南艾滋孤儿的故事


瘟疫中见真情——保罗•莫奈的艾滋追思录


——


[附录]


白先勇回家/林怀民


同性恋,我想那是天生的!——Playboy杂志香港专访白先勇 /蔡克健


文学创作:个人•家庭•历史•传统——访白先勇 /刘俊


 


 


◆ 第3《寂寞的十七岁》目录


金大奶奶


我们看菊花去


闷雷


月梦


玉卿嫂


黑虹


小阳春


青春


藏在裤袋里的手


寂寞的十七岁


那晚的月光


芝加哥之死


上摩天楼去


香港—— 一九六〇


安乐乡的一日


火岛之行



——


[后记]


蓦然回首


——


[附录]


白先勇的小说 /欧阳子


白先勇早期的短篇小说 /夏志清


 


 


◆ 第4《纽约客》目录


谪仙记


谪仙怨


夜曲


骨灰


Danny Boy


Tea for Two


Silent Night【新增】


——


[后记]


——


[附录]


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 /刘俊


对时代及文化的控诉——论白先勇新作《骨灰》/胡菊人


跨越与救赎——论白先勇的Danny Boy /刘俊


白先勇年表【新增订】


 


 


◆ 第5《孽子》目录


部 放逐


第二部 在我们的王国里


第三部 安乐乡


第四部 那些青春鸟的行旅


——


[附录]


研悲情为金粉的歌剧——白先勇小说在欧洲 /尹玲


“白先勇有声书馆”篇目(附二维码,本书扫码试听)


◆ 第1部


《台北人》有声剧


◆ 第2部


《孽子》有声书


◆ 第3部


《纽约客》有声书



内容摘要

永远的白先勇,永远的青春版。


精装版《白先勇典藏集》一函五册,依据白先勇亲自增订的篇目,汇齐了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囊括所有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纽约客》《寂寞的十七岁》,长篇小说《孽子》,以及散文集《树犹如此》,附有白先勇文学年表、旧影照片、新增篇目,一览各个时期“社会众生相”的白先勇代表作。


从上海到台北,从台北到纽约,从百乐门到信义路,从霞飞路到中央公园,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不变的是,永远的中国乡愁。美到极致,都有些凄凉。从白先勇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


在越来越多的中文图书馆,白先勇的文学著作属于“核心收藏”,对下一代作家有普遍的熏陶濡养意义,并长久被人们虔诚记忆。


 


其一,《台北人》,白先勇短篇小说集代表作,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也是一部故国史的折影,一部随风飘落的人类命数史。永远的尹雪艳,金大班的zui后一夜,思旧赋,游园惊梦……在异域,“我想家想得厉害。那不是一个具体的‘家’,一个房子,一个地方,或任何地方——而是所有关于中国的记忆的总和”。


其二,《树犹如此》,白先勇散文集代表作,谈同志,谈师友,谈艾滋,谈亲情。纪念对人生影响深远的至友王国祥,三姊先明,人间悲悯,蕴藏波澜;辗转桂林、上海、南京、台北、纽约,文化乡愁叠加,归于何处;在倾注心血和青春的同人杂志《现代文学》,以文会友,情笃一生。


其三,《寂寞的十七岁》,白先勇早期短篇小说结集,收入《现代文学》时期的小说名篇。金大奶奶,玉卿嫂,青春,月梦,芝加哥之死……小说作者留学赴美前后,环境遽变,而下笔创作不停,成就一系列短篇小说。“那种感觉,似悲似喜,是一种天地悠悠之念”,也因此“骤然间,心里增添了许多岁月”。


其四,《纽约客》,白先勇早年名作、晚年新篇“合璧之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一群离开故土、寻梦美国的中国人,匿身熔炉,唯有忘却身份,做个纽约客,在中西文化的冲击下,或在困境中挣扎,或在自毁中走向终点。其中短篇《谪仙记》被导演谢晋改编为电影《后的贵族》。


其五,《孽子》,白先勇唯此一部长篇小说,多次改编为影视、话剧,入选法国《世界报》1944年以来 100本Z佳小说。关于父子,也关于同志,一群被排斥的青少年,在新公园的掩护下,晦暗又暧昧地活着,在宿命的运数中互相取暖。一个边缘世界,一个隐秘王国,一出将悲情研磨成金粉的歌剧。



主编推荐

白先勇,1937年生,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广西桂林人。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等,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zui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zui后的贵族》等,近年来撰有父亲戎马生涯传记,以及传统文化致敬之作《白先勇细说〈红楼梦〉》《白先勇细说〈牡丹亭〉》,致力于中华昆曲的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程乙本的重读与推广。



精彩内容

今年是《台北人》出版五十周年,五十年间如反掌,半个世纪的岁月就这样匆匆过去了。隔着这么遥远的时光,回头再去翻阅自己的旧作,不禁惊诧,《台北人》这部书竟承载着浓浓如许的愁绪,满纸沧桑,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细细回想,恐怕须得从我童年、少年的经历讲起。

我出生于民国二十六年,七七抗战爆发的那一年,可谓生于忧患。在山清水秀有如仙境的桂林城市,度过六载不知忧愁的童年。那时我们刚搬进风洞山下东正路的新家,一片大花园接着山脚一溜岩洞,那是我们家的防空洞,日机来轰炸桂林时,我们全家人便躲进风洞山的岩洞里去。花园里遍植桂花树,都是黄澄澄的金桂,秋天来时,满园子飘着桂花香。

在我的童年印象里:桂林是碧湛湛清可见底的漓江,漓江两岸那些绵绵不断、此起彼落、奇秀拔的山峦,象鼻山、马鞍山、老人山各具形状,还有月牙山,山上尼姑庵的老豆腐,山下是花桥,桥头米粉店里的马肉米粉,漓江艇仔上的田鸡粥,这些桂林美食,小时候吃过再也不会忘记。

民国三十三年,日军发动“一号作战”,这是抗战后期日军对中国zui猛烈的一次攻击。桂林机场有美国陆军航空队,日军担心美机利用桂林机场直接轰炸日本本土,因此制定“一号作战”计划之初,便锁定桂林为头号攻占目标。是年秋季,日军二十万部队攻打桂林城,桂林全城燃烧,一片火海,我们风洞山下的花园洋房也毁之一炬,把我童年对桂林的美好记忆烧得精光。母亲领着白、马两家亲戚眷属八十余口,仓皇赶上zui后一班火车,逃出桂林城,加入了湘桂大撤退,抗战蕞大逃亡潮之一。火车上,挤满难民,火车顶上也坐满了人。火车穿过许多岩洞,火车顶上的难民一不小心,便被岩石刮下山去,死于非命。火车过载,蹒跚而行,日军天天追在我们后面,大家紧张万分。经过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我们终于抵达重庆,逃难中,祖母九十高龄,小弟先敬尚在襁褓中,母亲所受的压力太大,一到重庆,便病倒,从此患上高血压症。日军攻打广西,广西受了重创,四分之三的县市沦陷敌手十一个月,桂林五万七千多家房屋烧得只剩下四百七十余户。桂林守军壮烈牺牲,三一师师长阙维雍与城共存亡,举枪自戕。zui后八百多官兵退入普陀山七星岩中,负隅抗,被日军施放瓦斯毒气,以及喷火,全数殉难,是为广西版的“八百壮士”。多年抗战,广西军民死亡二百一十万。

抗战艰苦的日子终于走到了尽头。民国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晚上我跟家人正在家中院子里乘凉吃西瓜,重庆街上开始此起彼落有一两下炮竹声,接着愈来愈大,整个重庆的炮竹冲天而起,全城劈劈啪啪,好像炸了锅似的,炮竹响了一整晚,收音机里的播音员声音都哽咽了,宣布:日本投降了,抗战胜利!我们全家都跳了起来,欣喜若狂。就像杜甫的诗所写的: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战后我们全家便欢欢喜喜由重庆飞往南京,这座千年古城,中华民国的国都,多年抗战,南京是受伤zui严重的,南京人民经历过惨烈无比的大屠杀,三十万军民死于日军的刀枪下。如今抗战胜利,政府还都南京,南京人民欣喜与兴奋之情,难以形容。那时南京城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气氛。我们从重庆这座黄泥斑斑的山城来到六朝金粉的古都,到处都是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给。在明孝陵,我爬上那些巨大的石马、石象上照相,在雨花台,我挖到一枚半透明晕红起螺纹的彩石,那枚彩石日后变成了我纪念南京的信物。父亲带领我们全家到中山陵谒陵,告慰国父孙中山在天之灵抗战胜利。我在桂林中山小学念一年级,我们的校歌头一句便是:我敬中山先生。那时年纪虽幼,可是也明白爬上中山陵那三百多级石阶是一项隆重的仪式。在秦淮河畔的百年清真老店马祥兴,我尝到南京著名的盐水鸭。我在南京居住的时间很短,但南京的印象却深深刻在我的记忆里,因为那时南京是我们的国都,而我看到的南京是抗战胜利后的南京。那一刻,是国民政府在国内外声誉zui高的时光。

抗战期间,上海除了八一三保卫战受了一些损伤,并未遭到兵祸的破坏,战后的上海仍然是中国繁荣的国际大城。我在上海住了两年多,看到了旧上海zui后一瞥的华丽。

国际饭店十四楼的摩天厅、永安公司第七层楼的七重天、大光明戏院楼梯上厚厚的红绒地毯、美琪大戏院金发碧眼的洋妞带位员。我在美琪看到梅兰芳和俞振飞合演的昆曲《游园惊梦》,也在百乐门舞厅门口看过婀娜多姿的舞小姐,姗姗步上石阶。还有汇中饭店的嫩羊排,五芳斋的蟹黄面,我一双童年眼睛好像照相机一样,把这些上海风情画一张张咔嚓咔嚓都拍了下来,收在记忆库里。

可是好景不长,没有多时,渔阳鼙鼓动地而来。民国三十七年底,徐蚌会战开打。上海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一夕间,上海繁华落尽,市面一片萧条,经济崩溃,通货膨胀,人们彻夜排长龙到银行挤兑,到处疯狂抢购物资。街上闹学,在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